肉类冷链

合集下载

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

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

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肉类冷链物流是指将肉类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环节中的冷藏、冷冻等技术与设备应用到物流过程中,以确保肉类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促进肉类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保障肉类供应的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拓展市场等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个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方案:一、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1.建设标准化冷库: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建设标准化、多功能的冷库,并推动冷库规模化发展。

2.提升运输工具设备:引导企业使用先进的冷藏车辆和运输设备,提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能力和保鲜效果。

3.推广冷链设备应用:向肉类加工企业推广冷链设备应用,提高产品加工和贮存的冷却、冷藏和冷冻技术水平。

二、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1.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肉类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实现肉类产品生产、运输、贮存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追溯。

2.加强监管力度:增加政府监管力度,对肉类冷链物流进行定期抽检和监督,确保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调整税收政策:对冷链设备和运输工具给予减免税优惠,提高冷链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2.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冷链物流企业的注册和审批程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冷链物流行业。

3.设立专项资金:设立专门的补贴资金,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和发展新产品。

四、拓展市场需求1.加强与零售商合作:与超市、餐饮等零售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优质的肉类产品和配套服务。

2.开发新型销售渠道:开拓电商平台和线上销售渠道,提供方便快捷的送货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3.提升肉类产品品质:加强肉类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认证,打造优质的肉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冷链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拓展市场需求等综合手段,可以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肉类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肉类冷链食品规章制度

肉类冷链食品规章制度

肉类冷链食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肉类冷链食品的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内对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肉类冷链食品是指以肉类为主要原料,经过冷链方式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的食品。

第四条肉类冷链食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经过合格的检验检测,保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第五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第六条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肉类冷链食品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第七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配备专业知识人员,保证操作规范。

第八条肉类冷链食品的贮存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肉类冷链食品的销售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严格控制冷链环节,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第十条肉类冷链食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通报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章生产环节第十一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和条件的生产企业进行,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严格控制食品的生产过程,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保证食品生产环节的卫生条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防止食品受到细菌的污染。

第十四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对原料进行检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第十五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保证生产设施和设备的卫生条件,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十六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的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第十七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验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肉类冷链食品的生产企业必须保留完整的生产记录,确保食品的溯源和可追溯性。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 保持温度:对于肉类的冷链物流,首要任务是确保肉类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通常在2-4摄氏度之间。

这可以通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使用专门的冷链设备,如冷藏车辆、冷库和温度控制器来实现。

2. 包装保护:在运输过程中,肉类应该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以防止污染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装方法包括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泡沫箱或保温箱等。

3. 卫生控制: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维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与肉类接触的设备、包装材料和工作区域都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4. 温度监控:为了保证冷链物流的有效性,应该使用温度监控系统来跟踪和记录肉类的温度变化。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发出警报。

5. 追溯管理: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追溯管理系统,以便能够对肉类的来源、运输路径和条件进行追踪和记录。

这样可以在发生问题或投诉时快速查找和解决问题。

6. 货物处理:在装载和卸载肉类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震动、挤压或暴露在
不当的温度环境下。

必要时,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叉车和吊车,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7. 合规要求:在进行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时,应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规定。

必要时,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以确保操作符合所有要求。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肉制品的冷链运输技术是确保肉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肉制品冷链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提高肉制品的运输效果。

一、肉制品冷链运输的基本原理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是利用低温环境,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防止肉制品的腐败、变质和细菌繁殖,确保产品的安全。

二、肉制品冷链运输的要点1. 温度控制肉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延缓细菌生长和产品变质。

一般来说,冷藏温度应控制在-2℃至4℃之间,冷冻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

运输车辆和仓库应配备温度控制设备,并定期进行温度检测和记录。

2. 湿度控制适度的湿度可以保持肉制品的水分含量,防止脱水和品质下降。

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避免产生过多水分造成肉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可以通过湿度调节设备和湿度监测仪器来实现湿度的控制。

3. 通风控制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肉制品的新鲜度,防止恶臭和细菌滋生。

在运输车辆和仓库中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

定期清洁和消毒通风设备,预防细菌和异味的产生。

4. 包装和标识肉制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

包装物应具备防潮、防震和保温功能,以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品质。

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方便追溯和质检。

5. 运输管理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运输条件进行严格管理。

包括司机和工作人员的培训,车辆和仓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记录。

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1. 采用更智能化的温度控制设备,可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并通过云平台连接各个环节,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精度和效率。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1. 简介冷链物流是指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将生鲜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一种物流方式。

肉冷链物流是冷链物流的一种应用场景,专门用于肉类产品的运输。

肉类是一种易腐食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适当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很容易导致品质下降甚至腐败。

因此,制定肉冷链物流标准对于保障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2.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必要性肉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2.1 保障肉类产品的安全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肉类产品被污染的风险,从而确保肉类产品的食品安全。

2.2 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合适的冷链物流条件可以减缓肉类产品的腐败速度,延长其保鲜期,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降低运输成本和损耗率肉冷链物流标准可以指导运输企业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装载方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物料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和产品损耗率。

3.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内容肉冷链物流标准主要包括温度管理、湿度管理、运输时间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1 温度管理•肉类产品的运输温度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一般应控制在0~4℃之间。

•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监控应该实时进行,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警机制。

3.2 湿度管理•运输环境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应控制在40%~60%之间。

•运输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湿度调节功能,以应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湿度变化。

3.3 运输时间管理•肉类产品的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不适宜的环境中。

•运输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路线和停靠点,避免长时间的停车和中转,减少运输时间和风险。

3.4 设备管理•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和制冷设备,能够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运输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状况及发展对策

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状况及发展对策

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引进了前苏联通风库贮藏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肉类冷链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肉类冷链物流成本高。

肉类在流通过程中需要采用冷链技术进行储存和运输,这就增加了物流成本。

此外,肉类冷链物流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和配送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推高了物流成本。

2. 肉类冷链物流的设备和技术有待提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类冷链物流的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冷冻技术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肉类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质量风险。

3. 肉类冷链物流的配送路线不够完善。

目前,肉类冷链物流基本采用泡沫箱或保温袋进行配送,配送路线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容易导致货物在配送途中经受不住高温而融化、变质。

为了推动肉类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肉类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冷冻技术水平,确保肉类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 优化配送路线。

采用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科学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肉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品质。

3. 加强供应链管理。

协调好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肉类冷链物流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确保肉类冷链物流的安全和质量。

肉类一般在冷库中放多久

肉类一般在冷库中放多久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肉类食品的保质期则是肉类食品贮存的关键。

冷库的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冷链物流也促进了冷库的发展。

他们之间息息相关,目前,中国有各种肉类冷库几百万吨,那么到底肉类在冷库中能存放多久呢?下面山东北斗制冷就给大家
介绍一下:
1)肉类在保鲜冷库中一般可以存放3-10天,所谓的保鲜冷库就是冷藏库,一般的温度在0~5℃之间,在这种冷库环境中,一般的肉类只能存放3~10天,这种适合鲜肉冷藏,特别是那种急需冷链运输的冷鲜肉
2)肉类在冷冻库中一般可以存放半年,甚至更久,冷冻库一般的库温在-18℃~-23℃,温度越低保存的时间越久,通常情况下
-18℃就可以保存6个月左右。

如果想要保存的更久,那么温度应该更低。

当然温度越低,冷库的成本也就越高,不仅在建造冷库中的成本上升,在冷库运行维护成本也会相应的升高。

肉类冷库存储条件好不好,储存的商品是否安全,在于库房温度能不能控制好,也就是制冷技术是否能够达到要求。

比如存储肉类,如果库房气温只在-14℃左右,最多存放四五天,肉就变质了。

在冷冻存储肉食、水产等物品时,库温必须保持在-18℃以下。

因此,一般情况要使用性能比较好的制冷系统,鲜肉放在库房可存放半年以上。

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实施方案

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实施方案

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实施方案肉类冷链物流是指在肉类运输及储存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的实施方案是为了提高肉类物流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持肉类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实施方案的建议:1.增加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建设更多的冷链仓库和配送中心,以提供充足的冷藏储存空间和配送能力。

-更新购买先进的冷链设备,如风冷冷库、冷藏车辆等,以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安装实时监测和追踪系统,以确保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2.加强冷链物流管理:-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包括物流规划、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冷链物流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物流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优化冷链物流网络:-优化冷链物流的配送路线和网络,降低配送时间和成本。

可以使用智能配送系统优化路线规划和配车安排。

-加强与肉类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4.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冷链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

-提供在线订购和跟踪服务,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运输状态和安全性。

5.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对从事肉类冷链物流的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冷链物流技术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完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的实施方案需要从设施设备、管理体系、网络优化、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肉类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确保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类的物流运输变化 1.成熟 2.自溶
3.腐败
4.失重
第三节 肉类冷链的操作
肉类的包装 1.鲜肉的包装 真空包装、调节气体包装(二氧化碳填充) 2.分割肉包装 将长期储存和出口、远销的分割肉经过整形、包装后在集 装箱中-25℃运输。 包装材料:PET、PE、AL 3.冷却分割肉的包装 在冷却肉分割后经过20h后,在4℃温度下包装。 包装材料:无毒、耐寒、柔韧性好、高透明的塑料薄膜。 包装气体:N2、CO2
肉类冷链的市场
肉类冷链的市场
肉类行业的特征 1.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并存; 2.先进流通方式与落后流通方式并存; 3.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并存。 传统产业、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行业集中度低下、与 农业关联度最强、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肉类价值链
养殖业 屠宰业 加工业 零售业
பைடு நூலகம்
肉类冷链的市场
1955 年实 行猪、牛、 羊、禽蛋 商品“派 养派购” 政策
1949年,我国生猪、牛、羊存栏量分别只有5775.2万头、4393.6万头、 4234.7万头,到1977年分别增长到29177.7万头、7039.8万头、16135.7万头。 1952年全国肉类人均占有量只有 5.95公斤,1960、1961两年,大陆人均猪肉 占有量不足2公斤到1978年增加到9公斤。198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1260.9 万吨, 1990 年增长至 2857 万吨, 2000 年增长至 6125.4 万吨, 2008 年增长至 7278.7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
肉类冷链的操作
肉类的储藏 1.储藏条件 冻藏温度:-18℃左右 相对湿度:95%-100% “3T”理论:Time、Temperature、Tolerance
肉类冷链的操作
2.肉类冷藏库管理 温控-18℃以下,温度波动范围2℃以内。 日常事项 做好仓库清洁卫生工作 未冻结过的产品禁止直接放入冷藏库 进出货物速度要快,防止冷藏库温度波动过大 库区食品与地面至少15cm、与墙壁至少30cm
肉类冷链的市场
肉类行业发展概况及企业资产分布
全国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资产呈三大梯度分布:以鲁、豫、川、辽、苏、吉、皖、 蒙、黑、冀等10个省(自治区)为第一梯度,形成工业资产2263亿元,比上年的 1741亿元增长30%,占全国总量的77%;以闽、浙、鄂、湘、京、粤、沪、晋、津、 桂等10个省为第二梯度,形成工业资产512.4亿元,比上年的412.3亿元增长27.5%, 占总量的17.43%;以渝、赣、陕、云、新、甘、贵、青、宁、藏、琼等11个省(直 辖市、自治区)为第三梯度,形成资产产量164亿元,比上年的102.7亿元增长 43.9%,占总量的5.58%。
第二节 肉类冷链的物流原理
概念 肉类冷链就是指在肉类屠宰、 分割加工、 包装、贮藏、运输、销 售,直至最终消费过程中,使肉保持在 0~4℃的冷藏条件或- 20~
- 30℃的冷冻条件所需要的,包括车间冷却、冷藏间贮存、冷藏车
运输、批发或零售等中间周转冷库或冰柜临时贮存、以及家庭冰箱贮 存等全程温度控制系统。现代肉类冷链物流解决了肉类生产、运输以
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成长期,后期将迈入以现代化 生产工艺为标志的朝阳产业方向发展。 主要发展趋势特征: 1.向冷鲜肉生肉消费方向发展 2.向低温肉方向发展 3.向西式肉制品方向发展 4.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发展 5.牛羊肉制品消费增加 6.开发新型肉类保鲜技术
肉类冷链的市场
行业发展趋势 1.内需将促使肉类消费向多样化发展迈进 2.食品安全愈加重视 3.新技术新营销方式的应用 4.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完善
肉类冷链的操作
肉类的冷藏运输 1.运输方式 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列车、冷藏集装箱 2.运输管理 (1)装卸方式 (2)运输车、船的内表面以及可能与肉品接触的部分必须 用防腐材料制成,防止肉理化或危害人体健康 (3)运输车、船保持0-5℃,80%-90%湿度 (4)交接过程中尽量缩短时间 (5)运输仓储装置要防水并且隔成和防虫
及销售、消费过程对于温度的需求。
肉类冷链的物流原理
肉类营养价值丰富,是人类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 氨基酸、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成分。同时,肉中含有的糖原、氨基酸等丰 富的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质。健康动物的血液和肌肉通 常是无菌的。动物宰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吞噬细胞的作用停止,动物表
面滋生的微生物就会沿着血管进入肉的内层,并进而深入到肌肉组织,造成
肉的腐败变质。肉类生产消费过程中,任何不适当的操作和贮运都可能造成 肉类的腐败变质,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冷藏或冷冻是肉类生产和消费
中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
肉类冷链的物流原理
肉的分类 1.热鲜肉
2.冷却分割肉
3.冻结分割肉
第九章 肉类冷链
第一节 肉类冷链的市场 第二节 肉类冷链的物流原理 第三节 肉类冷链的操作
第一节 肉类冷链的市场
肉类发展现状
1992 年实 行市场经 济,终取 消了平价 定量供应 2001 年中 国猪肉产 量为 4200 余万吨, 成为猪肉 生产第一 大国。 2010 年我 国肉类总 产量达到 7900万吨
肉类冷链市场
品牌战略效益显现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肉类食品产业通 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先进生产技术,加强现代化科学管理,打造出了一大 批肉类食品产业的知名品牌。
1987 年,有 94 项产品获得商业系统优质产品奖,其中 36 项蝉联部优产品; 1989 年, 52 项产品获得鲜、冻白条猪肉,内外销分割猪肉部优产品奖; 2003~2004年,共计125家肉类企业获得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200 2 ~2 00 7 年 , 共 计 2 0 0 家 企业获得 中国 肉类食品 产业 50 强企 业称 号 ; 2002~2007年,中国肉类食品49个企业品牌获得“中国名牌”; 2007~2008年,共有37个肉类企业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中国肉类产业又诞生了“最具价值品牌”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