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

合集下载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是什么
肉冷链物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冷链物流质量管理:明确质量管理措施及责任,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冷链物流服务。

2. 冷库场站设置:确定冷库场站负责服务覆盖范围,满足冷库服务质量要求
3. 温控设备:着重考虑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要求,确保冷链物流冷库温度始终在室内温度、设置的温度范围内
4. 冷链物流运输:确保冷链物流的安全运输,避免冷链物流的货物损失或损坏
5. 冷库管理:明确冷库场站的建立、设施管理、温控设备的数量,确保冷库货物的保鲜性
6. 时间管理:遵循冷链物流的运输路线及运输时效,保证冷链物流货物及时到达。

肉品运输管理制度

肉品运输管理制度

肉品运输管理制度
为保证肉品的运输过程中,能够规范搬运、保护和交付等,以防止影响肉品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定。

一、搬运要求
1、使用与肉品特性相适应的容器和搬运工具,防止肉品损坏和变质。

2、对搬运工具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3、防止超高搬运,以免物品坠落砸伤员工。

4、搬运化学品,要防止意外倾倒、泄露,以免污染环境、伤害员工。

5、搬运中,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掉或被擦掉。

6、对搬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熟悉搬运要求。

机动叉车、吊车操作者,需持证上岗。

二、交付
1、本公司送货时,应做到合理堆放,规格正确,不遗漏数量,不搞野蛮运输和装卸。

2、委托外部运输时,应对运输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验证,明确保护肉品质量责任。

3、运输工具应具有防雨防尘设施,并符合卫生要求。

4、运输作业要防止污染,不能与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装、混运。

5、运输车辆卫生标准:运输车辆底板平坦、洁净,无泥沙、灰
尘、铁锈、水渍和油渍等,车厢内无异物,无异味。

6、在运输过程中,司机应注意道路状况,避免急停、急拐和颠簸路面对肉品造成的损坏,并及时注意天气的变化,对肉品进行防尘、防雨、防晒管理。

三、成品库管理员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车辆,应拒绝给其装卸货,
并通知业务部调换运输车。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方法
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 保持温度:对于肉类的冷链物流,首要任务是确保肉类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通常在2-4摄氏度之间。

这可以通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使用专门的冷链设备,如冷藏车辆、冷库和温度控制器来实现。

2. 包装保护:在运输过程中,肉类应该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以防止污染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装方法包括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泡沫箱或保温箱等。

3. 卫生控制: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维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与肉类接触的设备、包装材料和工作区域都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4. 温度监控:为了保证冷链物流的有效性,应该使用温度监控系统来跟踪和记录肉类的温度变化。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发出警报。

5. 追溯管理: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追溯管理系统,以便能够对肉类的来源、运输路径和条件进行追踪和记录。

这样可以在发生问题或投诉时快速查找和解决问题。

6. 货物处理:在装载和卸载肉类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震动、挤压或暴露在
不当的温度环境下。

必要时,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叉车和吊车,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7. 合规要求:在进行肉类的冷链物流操作时,应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规定。

必要时,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以确保操作符合所有要求。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研究肉制品的冷链运输技术是确保肉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肉制品冷链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提高肉制品的运输效果。

一、肉制品冷链运输的基本原理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是利用低温环境,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防止肉制品的腐败、变质和细菌繁殖,确保产品的安全。

二、肉制品冷链运输的要点1. 温度控制肉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延缓细菌生长和产品变质。

一般来说,冷藏温度应控制在-2℃至4℃之间,冷冻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

运输车辆和仓库应配备温度控制设备,并定期进行温度检测和记录。

2. 湿度控制适度的湿度可以保持肉制品的水分含量,防止脱水和品质下降。

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避免产生过多水分造成肉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可以通过湿度调节设备和湿度监测仪器来实现湿度的控制。

3. 通风控制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肉制品的新鲜度,防止恶臭和细菌滋生。

在运输车辆和仓库中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

定期清洁和消毒通风设备,预防细菌和异味的产生。

4. 包装和标识肉制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

包装物应具备防潮、防震和保温功能,以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品质。

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方便追溯和质检。

5. 运输管理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运输条件进行严格管理。

包括司机和工作人员的培训,车辆和仓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记录。

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1. 采用更智能化的温度控制设备,可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并通过云平台连接各个环节,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精度和效率。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

肉冷链物流标准1. 简介冷链物流是指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将生鲜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一种物流方式。

肉冷链物流是冷链物流的一种应用场景,专门用于肉类产品的运输。

肉类是一种易腐食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适当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很容易导致品质下降甚至腐败。

因此,制定肉冷链物流标准对于保障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2.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必要性肉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2.1 保障肉类产品的安全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肉类产品被污染的风险,从而确保肉类产品的食品安全。

2.2 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合适的冷链物流条件可以减缓肉类产品的腐败速度,延长其保鲜期,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降低运输成本和损耗率肉冷链物流标准可以指导运输企业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装载方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物料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和产品损耗率。

3. 肉冷链物流标准的内容肉冷链物流标准主要包括温度管理、湿度管理、运输时间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1 温度管理•肉类产品的运输温度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一般应控制在0~4℃之间。

•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监控应该实时进行,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警机制。

3.2 湿度管理•运输环境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应控制在40%~60%之间。

•运输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湿度调节功能,以应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湿度变化。

3.3 运输时间管理•肉类产品的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不适宜的环境中。

•运输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路线和停靠点,避免长时间的停车和中转,减少运输时间和风险。

3.4 设备管理•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和制冷设备,能够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运输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一、引言畜禽肉冷链物流是指将畜禽肉制品从生产地经过冷藏、冷冻等各个环节,再到销售终端(如超市、餐饮等),中间的运输、储存和配送过程。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畜禽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物流效率,保证产品在冷链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

1.温度控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确保冷链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畜禽肉品种和需求,确定适宜的运输和储存温度,严禁温度超过规定范围。

2.货物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畜禽肉制品必须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保证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保鲜性。

包装要防潮、防水,防止交叉污染,并标注清楚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运输工具: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车辆或船只的冷藏设备正常运行,我国规定的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冷链要求。

在物流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保养冷藏设备,确保其性能。

4.配送流程: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确保畜禽肉制品能及时送达目的地。

在配送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配送要求,保证产品不受损坏和交叉污染。

5.储存管理:在畜禽肉制品的储存过程中,要确保储存环境干燥、整洁、通风良好,并遵守分区分层原则。

对于冻肉和鲜肉的储存,要分开不同的区域,以防止交叉污染。

6.质量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制度,对畜禽肉制品进行抽查和检验。

在运输和储存环节中,要定期检测温度、湿度等参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整个冷链的质量。

三、冷链物流操作人员的要求和培训1.培训要求:冷链物流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畜禽肉食品知识和冷链物流操作技能。

要定期组织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卫生要求、温度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2.人员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要求操作人员常洗手,并严禁吸烟和嚼口香糖等不卫生行为。

3.紧急情况处理:操作人员要掌握冷链物流的应急处理方法,如冷藏设备故障、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规程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规程

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规程冷链运输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对肉制品进行安全、高效、卫生的运输过程。

为了确保肉制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冷链运输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规程,包括运输温度、包装要求、运输工具选择、卫生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运输温度肉制品的冷链运输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食品安全。

一般来说,冷冻肉制品的运输温度应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而冷藏肉制品的运输温度应控制在0至4摄氏度之间。

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温度记录仪实时监控运输温度,以确保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包装要求肉制品冷链运输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卫生。

首先,肉制品应采用密封性好、保温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箱、保温袋等。

其次,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污染无异味。

同时,包装箱应做好防潮、防止外界污染等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三、运输工具选择在肉制品冷链运输中,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对于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调温功能的冷藏车辆进行运输。

冷藏车辆应具备稳定的运输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和监控。

此外,冷藏车辆的清洁和卫生状况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应保证车辆内部无异味、无杂质,并定期进行卫生清洁消毒。

四、卫生控制肉制品是高风险食品,其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控制至关重要。

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包括运输车辆的卫生消毒、司机、运输人员的卫生要求等。

同时,定期进行温度记录和卫生检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总结:肉制品冷链运输技术规程是确保肉制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冷链运输中,要控制好运输温度,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并严格进行卫生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冷链运输技术规程,才能保证肉制品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卫生状况,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

冷冻肉运输标准

冷冻肉运输标准

冷冻肉运输标准一、温度控制在冷冻肉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肉质保持新鲜和口感良好,运输过程中必须将温度保持在-18℃以下。

在起始冷藏库房温度符合运输标准,但不符时应调节其室内温度使其保持在冷藏温度,当车辆装车时车辆停在库房门口把车打开,把车箱盖打开使其库房温度与室外温度平衡,装车时间不易过长防止造成温升。

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波动对肉质产生影响。

二、包装要求冷冻肉在运输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

包装应具有保温、防潮、防尘、防挤压、防污染等功能。

包装材料应选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铝箔等。

此外,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冷冻肉晃动或碰撞,应在包装内加入适当的支撑物,如泡沫块、纸板等。

三、标签说明每件冷冻肉在运输前应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包含以下信息:品名、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发货人、收货人、联系方式等。

标签应清晰、易读,并能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完整。

四、防止污染冷冻肉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到污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无其他污染物。

装车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扫和消毒,确保无残留物和污垢。

在装卸过程中,应避免将其他物品掉落在冷冻肉上,造成污染。

五、冷链物流冷冻肉运输应采用冷链物流方式进行。

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温度控制都必须严格遵循规定,以确保肉质的新鲜和安全。

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进行运输,并确保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保持在-18℃以下。

六、储存时间冷冻肉在储存时间上应合理控制。

长时间储存会使肉质变差,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因此,在运输前应尽量缩短储存时间,并选择最快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

同时,储存时应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波动和湿度变化对肉质产生影响。

七、安全保障冷冻肉运输过程中应注重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

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肉质损失或安全问题,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在运输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车辆或集装箱的温度变化情况,确保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冷链作业、包装与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控与作业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9829 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15091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GB/T 18354 物流术语
GB/T 19480 肉与肉制品术语
GB/T 21735 肉与肉制品物流规范
GB/T 24616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24617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28577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28843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354、GB/T 19480、GB/T 15091和GB/T 285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cold chain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meat and meat products 肉与肉制品在温度控制的物流网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4. 基本原则
4.1 应保证肉与肉制品在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过程均在规定的温度要求下进行。

4.2 应有防止温度变化影响肉与肉制品质量的控制措施。

4.3 服务过程应满足时效性要求,各个环节的操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4 肉与肉制品温度检测方法应符合GB/T 28843 中附录A 的规定。

4.5 在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过程中应采用温度记录设备和温度检测工具进行温度监控和记录,必要时,应对湿度进行监控;作业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产品温度和质量的查验和交接。

4.6 不同肉与肉制品的记录应规定保存时间,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4.7 应建立符合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和实施,保证各类载体文件的现行有效。

5. 基本要求
5.1 管理制度
5.1.1 应建立保障肉与肉制品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各环节温度要求的制度文件。

5.1.2 应建立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5.1.3 应建立重大事故及险情报告制度。

5.1.4 应建立应急救援现场组织预案。

5.1.5 应建立肉与肉制品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环节的交接制度。

5.2 人员
5.2.1 直接接触肉与肉制品的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食品行业健康证明。

5.2.2 从事肉与肉制品冷链服务各环节工作的人员,应接受肉与肉制品运输、仓储、配送、交接、检验及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5.3 设施设备
5.3.1 应具有与肉与肉制品冷链温控要求相适应的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设施设备。

5.3.2 肉与肉制品运输应使用温控运输设备。

5.3.3 运输工具厢体应配备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并运行正常。

5.3.4 封闭式月台温度应保持在5℃-10℃,并具备配套的制冷系统或保温条件的缓冲间。

5.3.5 冷库应配备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

温(湿)度自动监测布点应经过验证,监测(记录)的温(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5.3.6 计量器具应定期校验并有检定证明。

5.3.7 当有带板运输时,宜使用1.2m*1.1m 托盘。

5.4信息系统
5.4.1 应建立仓储、运输、设备等信息管理系统。

5.4.2 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监控、查询、报警、追溯等功能,并与上下游实现共享。

6. 冷链作业
6.1 冷链流程,见图1。

图 1
6.2 生产仓储
6.2.1 冷藏的肉与肉制品入库时温度0℃-4℃,冷藏间温度0℃-4℃;冷冻肉品温度-18℃以下,冷冻间温度-18±1℃。

6.3 运输
6.3.1 应根据肉与肉制品的类型、特性、运输季节、运输距离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和配送线路。

6.3.2 装车前,保持车辆清洁卫生;运输前车辆应进行清洗消毒,并符合相关规定;装载时冷冻肉与肉制品温度应达到-15℃或达到双方约定的收货温度,同时装车前,车厢温度宜预冷至-10℃;冷藏肉与肉制品的车厢温度应预冷至7℃以下时方可装运。

6.3.3 装车过程宜使用物流工具,确保在较短时间内装车完毕。

6.3.4 散装生、熟肉品,易串味肉品等不能混装于同一托盘、同一车辆,含有独立包装的预包装肉与肉制品可采用物理隔离等方法装载于同一车辆内。

6.3.5 装车完成后,根据肉品运输要求,设置车厢的制冷温度,确认制冷机组正常运转后,依指定路线配送。

6.3.6 运输过程制冷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转状态,全程温度应控制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

冷藏设备的温度记录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h/次。

冷藏设备温度偏离设定范围时,应采取纠正行动。

6.3.7 冷藏肉与肉制品运输作业应符合GB/T 24616 中的相关规定,冷冻肉与肉制品运输作业应符合GB/T 24617 中的相关规定。

冷藏肉与肉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厢体内温度应保持
0℃~4℃,产品温度应保持在0℃-4℃;冷冻肉与肉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厢体内温度保持-18℃以下,厢体内温度最高允许升温到15℃,产品温度保持-15℃或更低的温度。

6.4 分拨仓储
6.4.1 肉与肉制品到货时,应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和记录,到货冷冻肉与肉制品温度高于-15℃或高于双方约定的最高接受温度时,冷藏肉品高于4℃或高于双方约定的最高接受温度时,收货方应及时通知货主,双方按合同约定协商处理。

6.4.2 经检验合格的肉与肉制品才能入库储藏,并依据进货信息和随货清单做好记录。

6.4.3 冷藏、冷冻肉品储存作业应分别符合GB/T 24616、GB/T 24617 的规定,管理应符合GB/T 21735 的规定。

6.4.4 肉与肉制品堆码应按照分区、分类、按生产批次和温度等进行管理。

6.4.5 肉与肉制品堆码应符合GB/T 30134 6.8 的规定,堆放高度以纸箱受压不变形为宜,散装货物堆放高度不宜高于冷风机下端部位。

6.4.6 冷库温度波动幅度不应超过±1℃;在肉与肉制品出入库时,库房温度升高不应超过3℃。

温度的测定按GB/T 9829 的规定执行。

6.4.7 冷库温度记录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次,温度偏离设定范围时,应采取纠正行动。

6.5 配送
6.5.1 肉与肉制品出货前应确认包装是否良好,装卸过程中不应损坏其外包装。

6.5.2 肉与肉制品的出货暂存区的温度要求在5℃-10℃,暂存时间不得超过1h。

6.5.3 肉与肉制品出库和装车、卸车的速度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使用的方法应以产品温度上升不超过3℃为宜。

6.6 交接
6.6.1 肉与肉制品交接过程应保持作业环境温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6.6.2 应根据合同标注或标准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规定地点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产品出入库时间、品类、数量、产品温度、运输厢体温度、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条件、产品内外包装标准及车厢内卫生状况,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6.6.3 交接发生异议时,应在保证肉与肉制品质量安全的条件下,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处理。

6.6.4 应保留交接过程中所有涉及到可追溯的记录单据,追溯信息应符合GB/T28843的规定。

6.7 不合格品处理
6.7.1 在运输、仓储、配送、交接等过程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肉与肉制品质量受到影响的应进行不合格品处理。

7 包装与标识
7.1 冷藏肉与肉制品的运输包装与标志应符合GB/T 24616 中相关规定。

7.2 冷冻肉与肉制品的运输包装与标志应符合GB/T 24617 中相关规定。

7.3 进入食品零售市场销售的肉与肉制品宜进行预包装,包装标识应符合GB 7718 的要求。

7.4 肉与肉制品外包装应有明显标识,应标明货物批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