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蛋白质
高一化学蛋白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蛋白质知识点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来说,蛋白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蛋白质相关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特性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
氨基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们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进一步形成蛋白质的二级、三级或四级结构。
不同的氨基酸组合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二、蛋白质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蛋白质可以分为结构蛋白质、酶类蛋白质、运输蛋白质等多个类别。
结构蛋白质主要负责细胞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如胶原蛋白和肌动蛋白;酶类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运输蛋白质则负责物质的运输和分配。
三、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可以被水解为氨基酸。
这是由于水解反应中酶的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更小的单元。
这一过程在消化系统中发生,是为了将蛋白质分解为可以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
四、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们参与到免疫系统的抗体生成中,对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同时也参与到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中,调节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
另外,蛋白质还可以作为能量来源,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五、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基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步骤来完成。
在细胞核中,DNA被转录成mRNA,然后mRNA通过核糖体的翻译作用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
六、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蛋白质的构象结构发生改变。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pH值、溶剂和离子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变性会导致蛋白质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结构,从而影响其作用。
七、蛋白质的鉴定方法鉴定蛋白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SDS-PAGE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
SDS-PAGE凝胶电泳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来分离和鉴定蛋白质;质谱分析则可以通过测量蛋白质的质荷比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高中化学选修1之知识讲解_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习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用途,掌握蛋白质的性质;2、介绍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名称,了解氨基酸由于羧基和氨基的存在而具有两性的性质;3、了解肽键及多肽的初步知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是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的化合物,含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有的还含有微量磷、铁、锌、钼等元素。
2.蛋白质的物质属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从几万到几十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要点诠释:(1)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NH2叫氨基,可以看成NH3失一个H 原子后得到的,是个碱性基。
氨基的电子式:(2)氨基酸至少包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其通式为:(-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由于氨基具有碱性,羧基具有酸性,因此,氨基酸与酸或碱都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具有两性。
(1)肽和肽键一个分子中的氨基跟另一个分子中的羧基之间消去水分子,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叫做肽,其中的酰胺基结构(-CO-NH-)叫做肽键。
肽键的形成:(2)二肽、多肽和肽链由两个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而形成含有一个肽键的化合物是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是多肽。
多肽常呈链状,因此也叫肽链。
(3)多肽与蛋白质的关系多肽与蛋白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常把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的叫做多肽。
蛋白质水解得到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最后得到氨基酸。
上述过程可用下式表示:5.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种类很多,组成蛋白质时种类、数量不同,排列的次序差异很大,所以,蛋白质的结构很复杂。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多条肽链,肽链中有很多肽键,一个肽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肽键中氨基的氢原子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最后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要点诠释:氢键是一种特殊的静电吸引作用。
高中化学蛋白质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蛋白质教案人教版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内容: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3. 能够运用蛋白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 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或实验引入蛋白质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包括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空间构型。
3. 实验: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比如氨基酸的鉴定实验或蛋白质的溶解实验。
4. 讨论:让学生讨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如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防御作用等。
5. 总结:总结蛋白质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关于蛋白质的笔记,包括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等内容。
六、课后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节课进行准备。
七、教学资料准备: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蛋白质教案的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3 蛋白质 课件(共27张PPT)

资料
分子式:C3H6N6 含氮量:66.7%
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 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以某合 格牛奶蛋白质含量为2.8%计算,含氮 量为0.44%,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 为18%计算,含氮量为2.88%。而三 聚氰胺含氮量为66.7%,是牛奶的151 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 加0.1克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蛋 白质! 资料
医生在把管道插进病 人身体以便抽血液,同 时将甘油溶剂代替血液 注入到血管中去
体温被降到零下196摄氏度大约需要5天。这些冷 冻人体身上都包裹着一层锡箔,当去掉锡箔时,可 看到每具人体的体表都凝聚着一层液氮的寒霜
动物性蛋白质: 鸡、鸭、鱼、肉等 蛋白质来源
植物性蛋白质: 谷类、豆类、蔬菜、 水果、菌类等
而多数食品均为氨基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蛋白质 营养价值就受到影响。 如玉米中亮氨酸过高影响了异亮氨酸的利用; 小米中精氨酸过高,影响了赖氨酸的利用。 因此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应注意食物的合理搭 配,协调氨基酸构成比例的不平衡。 如将谷物类与豆类混食,制成黄豆玉米粉、黄豆 小米粉等,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资料: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 催化功能:如淀粉酶、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 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输送氧 传递功能:如叶绿体传递能量——光合作用 运动功能:如肌肉的运动 免疫功能:如免疫球蛋白 保护功能:如指甲、头发、蹄角等 致病功能:如病毒蛋白可致病 毒害功能:如毒蛋白
南方网讯 5月10日4个 月大的男婴刘金鹏进入 湖南儿童医院治疗,被确 诊为患有重度营养不良 症的“大头娃娃”,医 院曾一度向家属下达了 病危通知。
思考:2.氨基酸和蛋白质怎样转化? 氨基酸
高中化学有机蛋白质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 蛋白质的结构和分类
2. 蛋白质的功能
3.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蛋白质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学生需要仔细理解
2. 学生需要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然后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20分钟)
1. 蛋白质的结构和分类
- 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链状结构
-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可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结构蛋白质、酶、激素等几类
2. 蛋白质的功能
- 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反应、参与运输、构建细胞器等
三、实验与示范(15分钟)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有关蛋白质的实验,如鸡蛋白的凝固实验,或者展示一些蛋白质的结构模型,以加强学生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
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并向全班汇报结果
2. 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注重蛋白质的摄入。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再次总结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加强实验与练习环节,同时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选修一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 是 ( A) A、苯丙氨酸 B、纤维素 C、糖类 D、汽油 2、下列变化肯定不可逆的是 A、盐析 B、溶解 C、电离 D、蛋白质的变性 (D )
3、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 成) ,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D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复习:
1、蛋白质组成元素有哪些? C、H、O、N及其少量的S属于天然有机高分 子化合物。 2、构成蛋白质基本单元是什么? 氨基酸
3、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
由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氨基酸结构中的官能团有哪些?
—COOH 羧基——酸性 —NH2 氨基——碱性 化学性质:氨基酸具有两性,与酸和碱都能反应生成盐
(2)酒精消毒: 酒精渗透到细菌体内,使细菌蛋白质凝固 (3)鲜奶解毒: 不慎误食了重金属离 子,应立即喝大量牛 奶(鸡蛋清)缓解毒 性,以减少人体蛋白 中毒的程度 蛋白质变性后有什么特点 资 • 熟食利于消化吸收 料 卡 • 使食物产生香味 片 • 提供一些特殊风味,如 松花蛋、豆腐、奶酪等
• 延长保存期
二.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具有两性
蛋白质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反应, 又能和碱反应.
官能团:—NH2(碱性)、—COOH(酸性)
2、溶解性: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有的能溶于水,如鸡蛋白; 有的难溶于水,如丝、毛等。
3、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酶、酸、碱 水解
氨基酸
4、盐析
实验1-2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SO4 或 Na2SO4溶液,观察沉淀析出。然后把少量有沉淀 的液体加入到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 溶解。 现象: 蛋白质在(NH4)2SO4溶液中凝聚析出,但加水后沉 淀又溶解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课件(人教版):蛋白质

3.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浓硝酸后产生__白__色__沉__淀______, 加热后__沉__淀__变__黄___色_________
1.蛋白质和多肽有什么区别?
[思考交流]
提示:在结构上:多肽指的是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线性氨基酸链;蛋白 质,可能只具有一条多肽链,也可能是由多条多肽链构成。在功能上:多肽, 不一定具有生物学活性;蛋白质,一般都具有生物学活性。在内涵上:多肽, 一般只是强调它的线性序列,即一级结构;蛋白质,是一个强调三维空间结构 的术语,即蛋白质具有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或者四级结构。
2.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构成蛋白质的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B.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 C.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 D.人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解析】α-氨基酸的通式为
;人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可形成二肽;在人体内能够通过 转氨基作用形成的只有12种非必需氨基酸,还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 取,因此“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2.蛋白质的变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热后产生_白__色__沉__淀____, 加入蒸馏水后__沉__淀__不_溶__解_____________
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_白__色__沉__淀____, 加入蒸馏水后_沉__淀__不__溶_解______________ 加入乙醇后产生_白__色__沉__淀____, 加入蒸馏水后_沉__淀__不__溶_解______________
新课导入
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
胶原蛋白
高中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1. 蛋白质的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2. 蛋白质的组成:由氨基酸组成,通常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9种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得。
3. 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巨大,一般在几千至几十万之间,例如肝素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
4.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特性。
5.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可以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可以进一步分为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6.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级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7.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酶、激素、抗体、运输蛋白、结构蛋白等。
8.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通过氨基酸的连接而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步骤,包括转录、翻译和折叠。
9. 蛋白质质量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质谱法、光谱法、凝胶电泳、DNA测序等。
10. 蛋白质的应用: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医学、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乳清蛋白可以用于制作奶制品和蛋白质饮料,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2.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2)蛋白质的水解
蛋白质氨基酸
(3)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结论:____________。
(4)蛋白质的盐析:在试管里加入1~2ml鸡蛋清的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少量饱和(NH4)2SO4、Na2SO4溶液,观察现象。
把少量有沉淀的液体倒入另一个盛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现象。
结论:。
(5)蛋白质的变性:
①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清的水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将试管里的下层絮状蛋白质取出一些放在水中,观察现象。
结论:。
②在试管里加入3ml鸡蛋清溶液,分别加入1ml10%CuSO4溶液、1%的醋酸铅溶液2 滴,观察现象。
将少量沉淀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③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清溶液和2ml甲醛溶液,观察现象。
将少量沉淀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结论:。
1、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氨基酸C.油脂D.蛋白质
2、下列变化肯定属于不可逆的是()
A.电离B.水解C.盐析D.蛋白质变性
3.可以用来分离蛋白质与食盐溶液的方法是()
A.渗析B.过滤C.电泳D.分液
4.使蛋白质因氧化而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药物是()
A.苯酚B.福尔马林C.食盐D.漂白粉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3COOC3H7水解后产物中,一定含有1-丙醇
B.淀粉水解的最后产物是乙醇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钾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析出,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6.下列各组物质制成的无色透明液体,能通过丁达尔现象鉴别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B.蛋白质和甘氨酸C.麦芽糖和甘油D.淀粉和蛋白质7.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
于水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
D.浓HNO3 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 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11、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甲醛溶液B.CuSO4溶液C.饱和Na2SO4溶液D.浓硫酸
13.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用以解毒急救的措施是()
A.服大量食盐水B.服葡萄糖水C.服鸡蛋清D.服新鲜牛奶
15.把①蔗糖、②淀粉、③蛋白质、④油脂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③和④D.只有④
20.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又不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加饱和硫酸钠溶液B.加福尔马林C.加75%的酒精D.加氯化钡溶液22.生活中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作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25.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和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过相当一段时间后取出袋中的液体,使之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浊液(加热)、浓HNO3(微热)接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有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凝结,显黄色D.无现象,有红色沉淀,显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