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责任感

一﹑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责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的教师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那么教师怎样更好的履行自己责任感呢?

二﹑教师怎样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感

1﹑教师要身体力行,以人育人。

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从课堂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讲文明、有礼貌等等。当然教师在对学生有所要求的同时,学生对老师也有所要求,那就是期望教师要严谨,认真,有学问,有修养,热爱学生,业务水平高,尊重学生,处事公正等等。也就是说,师生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教师在学生眼里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如果一个教师到教室迟到早退,或课前不认真钻研教材,写好教材,给学生改作业时拿着答案评阅、随便应付,或对学生不管不问,或说话消极、不负责任,或改作业时接听、拨打手机,或不批改作业,那么这样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怎么能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榜样?怎么能教书育人?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对所教课程的内容要非常熟悉,从教材、体系到知识点等都必须了解、掌握,给学生讲解题时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难易恰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确的判断,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

其次,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怎么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自主地学习。

再次,教师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教师如果没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就不能游刃有余,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3、教师要关爱学生。

首先,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地,耐心细致地辅导,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哲学家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

处于最高的位置。”我们钱集中学的教师们,心里就承载着振兴教育的使命,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克服了许多困难,全力以赴忘我的工作。我们的老师即使身体不适,即使生活遇到困难,即使孩子生病,即使老人需要照顾,都不会离开工作岗位,不会离开自己的学生。这是责任意识的推动,这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所为。正因如此,钱集中学才有了美好的今天,而她的明天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平凡的。让我们用我们的真心、真情、真爱去实践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听从责任的召唤,尽职尽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名责任心强的教师吧!

做教师容易,教好学生难,只要我们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反思,升华。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每位老师要加倍努力,为蓓蕾教育托管园的明天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4、胸中装着每个家长,用真诚感化引导家长。

家园合作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背景、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家园沟通也存在个性化特点。必须要求老师胸中装着每个家长,才能和家长进行成功的沟通。首先,了解家长的育儿态度。在熟悉家长育儿态度后,教师才能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客观理智地育儿态度,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统一起来。其次,了解家长的不同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满足家长的需要,但并不是毫无原则地满足。只有当老师了解家长不同的需求以后,与家长进行沟通,用真诚去引导家长建立理性的需求范围,避免对教师的苛求。再次,了解家长与教师产生误解的根源。在沟通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误解,有误会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误会变成错误。这时,老师要有主动消除误会的高姿态,哪怕当时受点委屈,吃点亏,只要把事情圆满解决好,用真诚感化家长,老师在家长的内心同样也会受到尊重。最后,与家长的沟通中必须坚守根本的职业道德底线。教师的忍让是有限度的,有原则的,在忍让的同时,教师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权利,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

三﹑把新时代的师德贯穿于工作中

1、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平凡意味着务实。当今中国已经走过了唱高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变得越来越务实。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或不错的“角儿”了。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存在决定意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教师过怎么样的生活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师德。师德决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教师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这意味着师德建设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平凡意味着教师由道德楷模向模范公民的转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它在师生之间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不可沟通的“鸿沟”,教师的个性和真实自我被角色自我的圣光所吞没,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存在还原。当前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师表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复归,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