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适用专业: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0mL移液管移取的体积应记录为()mL。
A.10 B.10.0 C.10.00 D.10.0002.0.010450有效数字的位数为()位。
A.三B.四C.五D.六3.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通常用()表示。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偏差D.相对偏差4.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时有液滴溅出锥形瓶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C.砝码未校正D.试剂中含有微量的干扰离子5.分析测定中可通过()减少偶然误差。
A.仪器校正B.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C.空白实验D.对照实验6.在定量分析中,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等于零B.愈小愈好C.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D.没有要求7.将0.6345修约成三位有效数字,正确的结果是()。
A.0.635 B.0.634C.0.64 D.0.68.下列仪器不属于量器的是()。
A.滴定管B.量筒C.烧杯D.移液管9.酚酞指示剂加入食醋溶液中呈()色。
A.红B.无C.黄D.橙10.()用符号ρ表示。
A.质量浓度B.物质的量浓度C.体积分数D.质量分数11.甲基橙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是()。
A.3.1~4.4B.4.4~6.2 C.3.0~4.6 D.8.0~10.0 12.相对平均偏差常保留()位有效数字。
A.两B.三C.四位D.没有什么要求13.下列物质为基准物质的是()A.浓盐酸B.氢氧化钠C.高锰酸钾D.氯化钠14.双氧水的含量测定属于()滴定法。
A.酸碱B.氧化还原C.沉淀D.配位15.碘量法常使用()作指示剂。
A.甲基橙B.铬黑TC.淀粉D.荧光黄16.EBT是()的英文缩写。
A.铬黑T B.氯化钠C.乙二胺四乙酸D.硝酸银17.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碳酸钠B.硼砂C.草酸钠D.邻苯二甲酸氢钾18.以荧光黄为指示剂测定氯化钠试样的含量,终点颜色由黄绿色转变为()。
(最新整理)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A、相等;B、浓度大突跃大; C、浓度小的滴定突 跃大; D、无法判断.
8、用 K 2Cr2O7 法测定 Fe 时,若 SnCl2 量加入不足, 则 导致测定结果 ( B )。
A、偏高; B、偏低;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9、碘量法测铜时,加入 KI 的目的是( C )。
A、氧化剂 络合剂 掩蔽剂; 、缓冲剂 络合剂 预处理剂。
10、对于 AgCl 沉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沉淀时,使 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
***
是( A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酸效应; D、络 合效应.
1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该是(
C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 质溶液; D、热水。
12、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 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
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吸留; B、混晶;C、包藏;D、继沉淀。
13、将磷矿石中的磷以 MgNH 4PO4 形式沉淀、再灼烧 为 Mg2P2O7 形式称量,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 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 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 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B(带答案)

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B.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若HAc的pKa=4.74,则Ka值为:()A. 2×10-5;B. 1.8×10-5;C. 2.0×10-5;D. 1.82×10-5。
3.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pH最高的是:()A.NaCl; B. NaHCO3;C. NH4Cl;D. Na2CO3。
4. 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不适用的是:()A.甲基橙;B. 甲基红;C. 酚酞;D. 溴酚蓝(pKa=4.0)。
5. 若S1,S2,S3依次为CaC2O4在纯水中、Na2C2O4稀溶液中、稀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那么:()A. S3>S2>S1;B. S1>S2>S3;C. S3>S1>S2;D. S1>S3>S2。
6 下列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A.使用不纯的Na2CO3来标定HCl溶液;B.在称量分析中,杂质与被测成分共沉淀;C.滴定分析中,终点与等量点不一致;D.在获得测量值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7. 下列物质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液的是:()A. 固体NaOH;B. 固体K2Cr2O7;C. 固体Na2S2O3•5H2O;D. 浓HCl 。
8. H2PO4-的共轭碱是:()A. PO43-;B. HPO42-;C. H2PO4-;D. H3PO4。
9. 用重量法测定样品中SiO2含量时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是:()A.称量样品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B. 析出硅酸沉淀时酸度控制稍有差别;C.加动物胶凝聚时的温度稍有差别;D. 硅酸的溶解损失。
10.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pH最高的是:()A.NaCl; B. NaHCO3;C. NH4Cl;D. Na2CO3。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2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2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A内蒙古大学《分析化学二》期末考试试卷(2004——2005学年第2学期)(闭卷 120 分钟) A卷学号姓名专业年级重修标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填空题 (10%)1、在萃取、蒸馏、沉淀和色谱四种分离技术中分离效率最高的是。
2、气相色谱中定性分析最准确的参数为。
3、白酒中的微量高级醇和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可采用,而溶液的pH值的测定可采用。
4、从某组分的气相色谱图中测得该组分死时间为1分18秒,保留时间为3分22秒,该组分的分配比为。
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测定的干扰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7、乙炔-空气火焰的温度一般为C二、写出下列分析方法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称(5%)1、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2、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3、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4、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5、Gas Chromatography三、简答问题 (40%)1、Explain the six steps in the AES analysis:(1)Evaporation(2)Atomization(3)Excitation and emission of line spectra(4)Dispersion(5)Recording and identifying line spectra(6)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原子光谱分析中什么是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共振线?3、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5、在色谱分析中,什么是分配系数,什么是容量因子,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分配系数的大小是如何影响组分的保留时间的?6、根据所给图,说明原子吸收分析为什么要选择锐线光源。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2.某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D )(A) V1 = V2(B) V1 = 2V2(C) 2V2 = V2(D) V1> V23.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D )(A) 0.09V(B) 0.18V(C) 0.27V(D) 0.36V4.已知二甲酚橙(XO)金属指示剂在pH<6.0时为黄色,pH>6.3时为红色,Zn2+-XO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2+的最高酸度为pH=4.0,最低酸度为pH=7.0,问用EDTA滴定Zn2+时,应控制的酸度范围是( A )。
(A)pH=4.0~6.0 (B)pH<7.0 (C)pH=4.0-7.0 (D)pH>4.0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D )(A) T0/ 2(B) 2T0 (C) (lgT0)/2(D) 2lgT06.配制含锰0.1000mg/mL的KMnO4溶液100.0mL,需取0.01800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MKMnO4=158.03,MMn=54.94] ( C )(A) 14.15mL(B) 8.09mL(C) 10.11mL(D) 6.07mL7.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2O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4)3PO4•12H2O,化学因数F的正确表达式是:( A )(A)P2O5 / 2(NH4)3PO4•12H2O (B) P2O5 / (NH4)3PO4•12H2O(C)2(NH4)3PO4•12H2O / P2O5(D)2P2O5 /(NH4)3PO4•12H2O8.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为:(Eө Fe3+/Fe2+= 0.77 V,EөSn4+/Sn2+= 0.15 V) ( B )(A) (0.77-0.15) / 0.059(B) 2×(0.77-0.15) / 0.059(C) 3×(0.77-0.15) / 0.059(D) 2×(0.15-0.77) / 0.0599.下列关于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那一条是错误的(A )。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分析化学期末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在以EDTA 为滴定剂的络合滴定中,都能降低主反应能力的一组副反应系数为( A )。
A 、αY(H), αY(N),αM(L);B 、αY(H), αY(N),αMY ;C 、αY(N), αM(L),αMY ;D 、αY(H),αM(L),αMY 。
2、在EDTA 络合滴定中,使滴定突跃增大的一组因素是( B )。
A 、C M 大,αY(H)小,αM(L)大,K MY 小;B 、C M 大,αM(L)小,K MY 大,αY(H) 小; C 、C M 大,αY(H)大, K MY 小,αM(L)小;D 、αY(H)小,αM(L)大,K MY 大,C M 小;3、以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MHY 或MOHY ,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将增大。
D 、不论溶液pH 值的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4、在络合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其原因为( D )。
(M :待测离子;N :干扰离子;In :指示剂)A 、''NY MY K K >;B 、''NY MY K K <; C 、''MY MIn K K >; D 、''MY NIn K K >。
5、在用EDTA 测定Ca 2+、Mg 2+的含量时,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下述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
A 、于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期末考试试卷A

2005 —2006 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分析化学A》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A、指示剂选择不当B、样品溶解不完全C、所用蒸馏水质量不高D、称量时天平平衡点有±0.1mg的波动2、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35.4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其平均值为………………………………………………()A、35.215%B、35.22%C、35.2%D、35%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标定0.1000mol·L-1NaOH溶液时,欲使滴定时消耗NaOH溶液20~30mL,应称取基准物质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分子量Mr=201.2)A、0.2gB、0.2~0.4gC、0.4~0.6gD、0.4~0.8g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 mol·L-1HCl和0.10mol·L-1H3PO4混合液,在滴定曲线上出现的突跃为……………………………………()A、1个B、2个C、3个D、4个5、用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0.1mol·L-1HCl溶液的pH突跃范围为4.30~9.70,若用1.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1.0mol·L-1HCl 溶液的pH突跃范围为………………………………………………()A、2.30~9.70 B、3.30~10.70C、4.30~10.70D、5.30~8.706、某碱液25.00mL,以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15.28mL,再滴加入甲基橙继续滴定,又耗去HCl6.50mL,此碱液的组成是……………………………………………………………………()(A)Na2CO3(B)NaHCO3(C)NaOH+NaHCO3(D)NaOH+Na2CO37、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B与C的混合色8、络合滴定中酸效应曲线是根据下面哪种关系进行绘制的………()A、pH-lgK MYB、pH-lgK′MYC、pH-lgα(M)D、pH-V EDTA9、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应大于………………………………………()A、0.09VB、0.18VC、0.27VD、0.36V10、在用K2Cr2O7法测定Fe2+时,加入H3PO4的目的主要是……()A、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B、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C、提高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D、降低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11、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A、FeCl3B、BaCl2C、NaCl+Na2SD、NaCl+Na2SO412、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为……()A、Mr(As2O3)/Mr(AgCl) B、2Mr(As2O3)/3Mr(AgCl)C、3Mr(AgCl)/Mr(As2O3)D、Mr(As2O3)/6Mr(AgCl)13、用(NH4)2C2O4沉淀Ca2+时,若试液中含有Mg2+,为了提高Ca2C2O4沉淀的纯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短陈化时间,并再沉淀一次B、在加热情况下,慢慢滴加稀(NH4)2C2O4C、采用均匀沉淀法,并延长陈化时间D、沉淀时加强搅拌,并增加洗涤次数1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15、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当选用2.0cm的比色皿时,测定的透光度为T,若改用 1.0cm的比色皿,则吸光度应为………………………………………………………………………()A、2TB、T1/2C、T2D、T/2二、填空题(本大题20空 ,每空1分,共20分)1、分析某试样允许测定的相对误差为1%,若试样称取量为2g左右,则应称至小数点后位,记录应保留位有效数字。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冠军生产国?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德国2. 现代分析化学是从哪个时期开始发展的?A) 古代B) 中世纪C) 近代D) 现代3. 以下哪种仪器可以分析元素的组成和含量?A) 电子显微镜B) 热重分析仪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 质子核磁共振仪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基于色谱柱分离的。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质谱法?简要介绍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2. 请解释"色谱分离"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常见色谱技术的应用。
3. 请简要介绍分子吸收光谱法(UV-Vis)的原理和应用。
四、计算题1. 已知溶液A中盐酸的浓度为0.05 mol/L,若加入盐酸到溶液A中,使其浓度增加到0.1 mol/L,需要加入多少体积的盐酸?2. 使用质谱法测定某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质谱峰对应的质荷比(m/z)为180,该药物中的元素组成为C11H14O3,求其相对分子质量。
3. 已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0.35,在光路径长度为1 cm的条件下,计算溶液的吸光度浓度。
总结:本篇文章介绍了分析化学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主要涵盖了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考察考生对各种仪器和技术的理解。
判断题则针对一些具体的陈述进行判断,考察考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简答题和计算题则要求考生能够较全面地回答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试题,考生可以全面地回顾和巩固分析化学的相关知识,并检验自己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同时,试题涉及到的仪器、原理和应用等内容也能够帮助考生扩充分析化学领域的知识面,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内蒙古大学分析化学(一)期末考试试卷(A)( 2004 ——2005 学年第一学期)(闭卷120分钟)学号姓名专业年级重修标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填空题 ( 共5题 10分)1.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 某显色剂R与金属离子M和N分别形成有色络合物MR和NR,在某一波长测得MR和NR的总吸光度A为0.630。
已知在此波长下MR 的透射比为 30%, 则NR的吸光度为_________。
3 某人用HCl标准溶液来标定含CO32-的NaOH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然后用NaOH溶液去测定某试样中HAc,得到的w(HAc)将会_______。
又若用以测定HCl-NH4Cl溶液中的w(HCl),其结果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 以下滴定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 B ,C ,D)(1) 佛尔哈德法测定Cl- ____(2) 甲醛法测定NH4+ ____(3) KMnO4法测定Ca2+ ____(4) 莫尔法测定Cl- ____(A)直接法(B)回滴法(C)置换法(D)间接法5.测得某溶液pH值为2.007,该值具有______位有效数字,氢离子活度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1. 下列有关总体平均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随机变量有向某个中心值集中的趋势(2)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既为总体平均值(3)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4)正态分布的总体平均值为零(A)1,2 (B)3,4 (C)1,3 (D)2,42.用PbS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金。
现配制了每升含0.2µgAu3+的溶液10L,加入足量的Pb2+,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S,经处理测得1.7µgAu。
此方法的回收率为---()(A) 80% (B) 85% (C) 90% (D) 95%3. 欲配制pH=5.1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A)一氯乙酸(pKa=2.86)(B)氨水(pK b=4.74)(C)六次甲基四胺(pK b=8.85)(D)甲酸(pKa=3.74)4. 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C)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易胶溶5.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3- + 5Br- + 6H+→ 3Br2+ 3H2OBr2 + 2I-→ 2Br- + I2I2 + 2S2O32-→ 2I- + S4O62-在此测定中, Na2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6:1 (B) 4:1 (C) 3:1 (D) 2:16. 已知' (Ce4+/Ce3+)=1.44 V, ' (Fe3+/Fe2+)=0.68 V, 则反应 Ce4++Fe2+=Ce3++Fe3+ 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为 ------------------------------------------------------( )(A) 1.1×10-18 (B) 92.5(C) 36.2 (D) 2.8×1067. 已知H3PO4的K a1 = 7.6×10-3, K a2 = 6.3×10-8, K a3 = 4.4×10-13,若以NaOH溶液滴定H3PO4溶液,则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约为------------------------------------------------------( )(A) 10.7 (B) 9.7 (C) 7.7 (D) 4.98. 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 中性 (B) 碱性(C) 酸性 (D) 不能确定其酸碱性9. 若显色剂无色,而被测溶液中存在其它有色离子,在比色分析中,应采用的参比溶液是------ --- ( )(A)蒸馏水 (B)显色剂(C)加入显色剂的被测溶液 (D)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10. 用纸色谱法分离物质A和B时,已知A组分的比移值R f(A)=0.45, B组分的比移值R f(B)=0.63。
欲使分离后,A、B两组分的斑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cm,那么色层用的滤纸条的长度(cm)至少应为----( )(A) 9 (B) 10(C) 11 (D) 15三、问答题 ( 共 5题 30分)1. 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0.2g、1.0g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简述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是什么?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多大?3.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对溶液的酸度、温度、滴定速度有何要求,为什么?4.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5.利用生成BaSO4沉淀在重量法中可以准确测定Ba2+或SO42-,但此反应用于容量滴定,即用Ba2+滴定SO42-或相反滴定,却难以准确测定,其原因何在?四、计算题 ( 共 4题 40分)1.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六次结果的平均值为46.20%,用氧化还原法测定时四次结果平均值为46.02%,若二者的标准差均为0.08%,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吗?(置信度95%) 已知t0.05,8=2.31; t0.05,9=2.26; t0.05,10=2.232.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0.1mol/L的NaAc(HAc Ka=1.80×10-5)(2)0.1 mol/L的H2C2O4(Ka1=5.9×10-2, Ka2=6.4×10-5)3.于pH=5.5时,用2.000×10-2mol/L EDTA滴定2.000×10-2mol/L Zn2+和0.20mol/L Mg2+的混合溶液中的Zn2+。
(1) 计算化学计量点时Zn2+和MgY2-的浓度; (2) 计算终点误差(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lgK ZnY=16.5; lgK MgY=8.7; pH=5.5时,lgαY(H)=5.5; (PZnep(XO)=5.7)4. 测定某试样中锰和钒的含量。
称取试样1.000g,溶解后还原成Mn2+和VO2+,用 0.020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消耗3.05mL。
加入焦磷酸,继续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生成的Mn2+和原有的Mn2+,又用去KMnO45.10mL。
计算试样中锰和钒的质量分数。
[A r(V)=50.94, A r(Mn)=54.94]方程式:5VO2++MnO4-+11H2O=5VO43-+Mn2++22H+4Mn2++MnO4-+15H4P2O7= 5Mn(H2P2O7)32-+4H2O+22H+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题 10分)1. 2 分M r(As2O3)/6M r(AgCl)2. 2 分 0.1073. 2 分偏高, 无影响4. 2分 1.B; 2.C; 3.D; 4.A5. 2 分三位, 9.84×10-3二、选择题(共10题 20分)1. 2 分 (A)2. 2 分 (B)3. 2 分 (C)4. 2 分 (C)5. 2 分 (A)6. 2 分 (D)7. 2 分 (B)8. 2 分 (D)9. 2 分 (D) 10. 2 分 (C)三、回答题(共5题 30分)1. 6分解: 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mg±0.2×10-3E r1 = ────────×100% = ±0.4%0.05±0.2×10-3E r2 = ────────×100% = ±0.1%0.2±0.2×10-3E r3 = ────────×100% = ±0.02%1.0说明称样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定量分析要求误差小于0.1%,称样量大于0.2g即可,过大对试样处理操作不便。
2. 6分(1)a.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b.所需要控制的pH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
c.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2)pH = pKa±13. 6分(1)温度应在70~85℃范围内,在室温时反应慢,大于90℃时H2C2O4分解为CO2、CO、H2O。
(2)酸度过低 KMnO4易分解为MnO2,太高会促使H2C2O4分解,一般滴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0.5~1mol/L。
(3)滴定速度先慢后快否则加入的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则4 MnO4-+12H+ 4 Mn2++5O2+6H2O。
4. 6 分进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和用适当的方法对分析结果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