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并立公开课
合集下载
第7课《辽、宋、夏、金并立》课件(七年级下)

作业布置:
《成长资源》第20页的“知识梳 理”。
课外学史:
杨家将的故事早在北宋中叶就开始 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已达800多年。除 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外, 你还知道在京剧和地方戏曲中,有那些 关于杨家将的戏目?你最喜欢看哪几个 戏目?为什么?
第二单元
第一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与和战
辽
西 夏
北 宋
你能否从地 图上找出辽、 北宋、西夏三 个并立的政权?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辽的建立和统治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
上京称帝,建 立契丹国。后 改国号为辽。 实行“以国制 辽是如何实行统 治契丹,以汉 治的? 制治汉人”政 策。
北 宋
澶渊之盟的内容:
北宋和辽为兄弟国家,北宋每年 向辽纳娟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澶渊之盟的作用 :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北宋和辽结 束了战争状态,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 的和平友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
辽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辽
三角鼎立
西 夏
时战时和 北 宋
宋夏 和议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宋夏和议)
辽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我填的好:
朝代 辽 立和统治
《辽、宋、西夏、金并立》优秀课件

23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 方少数民族之一,是我 国古代羌族的一支.羌 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 的古老民族,长期生息、 繁衍、活动在祖国西部 地区。“牧养牦牛、羊、 猎以供食,不知稼墙”。 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 不事农业,衣、食、住 皆仰赖畜牧.
24
元昊
党项族人
25
西夏的建立
辽 西夏
北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2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驿兵变: 凭借兵权夺得政权。
“杯酒释兵权”:❖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大
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
13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辽
北东京 宋
960年,赵 匡胤发动陈桥兵
变,建立宋朝, 定都东京(今开 封),史称北宋 。
采取措施(见书) 加强中央集权。
14
二、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5
”.
❖具体做法: 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 官系统用来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衙 署设在皇帝宫帐以北,由契丹人担任。南 面官系统用来统治汉人,衙署设在皇帝宫 帐以南,主要由汉人担任,也杂有契丹官 员。
10
《 还 猎 图 》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
11
北宋是怎样建立 的,你知道吗?
35
想一想:
1、为什么宋高宗不想宗泽、岳飞收复北方 ?
2、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3、为什么说岳飞只能称为抗金名将而不能称为民族英 雄?
中学历史课本在给予高度评价岳飞的同时,又从维护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出发,没有说他是民族英雄。实际
上,“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学历史课本指的
是狭义的。如果从广义来说,不但反抗外国侵略可以称民
北宋初年,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 方少数民族之一,是我 国古代羌族的一支.羌 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 的古老民族,长期生息、 繁衍、活动在祖国西部 地区。“牧养牦牛、羊、 猎以供食,不知稼墙”。 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 不事农业,衣、食、住 皆仰赖畜牧.
24
元昊
党项族人
25
西夏的建立
辽 西夏
北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2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驿兵变: 凭借兵权夺得政权。
“杯酒释兵权”:❖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大
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
13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辽
北东京 宋
960年,赵 匡胤发动陈桥兵
变,建立宋朝, 定都东京(今开 封),史称北宋 。
采取措施(见书) 加强中央集权。
14
二、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5
”.
❖具体做法: 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 官系统用来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衙 署设在皇帝宫帐以北,由契丹人担任。南 面官系统用来统治汉人,衙署设在皇帝宫 帐以南,主要由汉人担任,也杂有契丹官 员。
10
《 还 猎 图 》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
11
北宋是怎样建立 的,你知道吗?
35
想一想:
1、为什么宋高宗不想宗泽、岳飞收复北方 ?
2、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3、为什么说岳飞只能称为抗金名将而不能称为民族英 雄?
中学历史课本在给予高度评价岳飞的同时,又从维护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出发,没有说他是民族英雄。实际
上,“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学历史课本指的
是狭义的。如果从广义来说,不但反抗外国侵略可以称民
北宋初年,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
第10课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9张)

二、西夏(1038—1227年)
(4)模仿北宋(一制二称):
一套制度,两种称谓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 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 谓的官称。
西夏文字
西夏官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开封府,曰农田 司……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 为之。
——《宋史•夏国传》
0
金朝入主中原
唐中枢三省,元废尚书、门下,独留中书。又置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 临制地方……
——《国史大纲》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为明清两朝所沿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朝中前期,中书右丞相掌管朝政,权力极大,乃至于宗藩内外官吏人等,咸听丞相约束…… ——班布尔汗《元朝的宰相制度》
特点:中书省总揽政务,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相权强大。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行省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①内容: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
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 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 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
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 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0
元朝的民族关系
4
一、民族融合
(1)蒙汉民族交融加强: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2)回族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 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3)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公开课课件PPT

•
7.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 们大概 了解了 李老师 的基本 情况, 包括身 体情况 、工作 情况、 经济状 况和他 同孩子 们之间 的关系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8.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 建太空 文明的 民间非 营利组 织,由 国家太 空研究 所和拉 格朗日 点协会 发展而 来。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公 开课课 件】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背景
材料一 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 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队进攻北宋 2.结果
材料二 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 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中原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 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 建筑房屋、城邑
(2)政权建立和统治
辽(契丹)
②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 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 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事件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公 开课课 件】
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太宗时 占领燕云十六州后,辽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公开课课件)

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契丹族与党项 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的基本史实。
宋
寇
太
宗
准
新知讲解
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的兴起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农耕的契丹族与汉族 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②唐朝末年,北 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③到9世纪后期,契 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 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客观的评价该事件?
对辽: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北宋: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整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促进了宋辽、宋夏边境的经济文 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②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③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 采取防御政策。
④宋真宗时,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辽
西夏 北宋
澶渊之盟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 què) ,互市贸易。
此后很 长时间, 辽宋之 间保持 着和平
局面
课堂小结
小组合作探究小结:
辽与北宋的和战
时期 宋太祖晚年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 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宋太宗 宋真宗
战?和?
互通使节
和
战 从进攻到防御
澶州之战与澶渊战之盟 和
合作探究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契丹文字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
党项兴起: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 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
党项建国:
(1)时间:11世纪前期 (2)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3)建立者:元昊 (4)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那么历史上辽、西夏、宋等这些政 权是如何建立的呢?他们之间又是一种 怎样的关系呢?
1.契丹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人游牧图
契丹图腾柱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材料一: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 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 材料二: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 得到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屏障 尽失,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之战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 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 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宋夏交战
“元昊称帝后,先后 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 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2.宋夏议和
(1)原因:西夏虽然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 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 之中。因此,北宋和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和约。
边境贸易图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开封,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和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州)之战
宋真宗
时间: 1004年(宋真宗)
交战双方:
攻方: 辽 守方: 北宋
澶州
交战地点: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关键人物: 宋真宗
东京
寇准
战争结果: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1005),辽撤军, 宋给辽岁币。
契丹货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1.生活区域: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2.民族历史:原属西羌族的一支 3.唐朝时期: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4.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5.建立者:元昊(拓跋氏)(大夏皇帝)
6.民族:党项族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燕位云置十:六大州致,相即当今于北今京北、京天、津天全津境及,河以北及、河山北西北北部部地一区带、。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 瑭军约事为地父位子:。对石于敬北瑭宋按来照说契,丹是的重要要求的把天燕然云屏十障六,州对割于让契给丹契来丹说,,使占得领辽它国则的占疆据域了扩对展中到原长 城地沿区线的。战燕略云主十动六权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9.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 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 ,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辽夏金元的统治ppt课件

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元 1271—1368 东胡→室韦→ 蒙古族
北漠草原
被谁灭亡 金(1125)蒙古(1227) 蒙古(1234) 明(1368)
政权时间? 辽209年
北宋167年 西夏189年
金119年 南宋149年
战争时间?
宋辽战争:25年 宋夏战争:不到10 年 辽金战争:11年 宋金战争:16年
咨都省”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 革,至今沿用,影响深远,有利于多民族
而后行”。 ——《元史·百官志七》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四)元的制度建设 问题:对比以上两幅图,指出唐朝与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不同
道州县三级制→行省制度
山川形便→犬牙交错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三
单
与元朝统一
元
• 雍正: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
从 中 国 历 史 长 时 段 看
这 是 一 个 怎 样
于我朝。 • 姚大力:合“中国”(内地)与“塞外之一统”两者
为一体的国家建构模式......始于辽,承袭于金,定
性于元。 • 葛剑雄:元朝之前分裂时间多于同一时间,元朝以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问题:联系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
政权 辽 夏
金
制度建设 南北面官制 四时捺钵制 基本模仿北宋 一官二称
沿袭唐宋制度 猛安谋克制
核心特征 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保留本民族特色
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原因:辽夏金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 在差异。 评价:①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契丹建国:
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都城:上京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背景:陈桥兵变
2、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 东京(开封) 意义:基本结束了唐末以来
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3、西夏的建立:
民族: 党项族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双方 结束了战争,出现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辽 西夏
北宋
金 南宋
三、金与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民族:女真族 时间: 1115年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都城: 会宁
2、金灭辽: 时间: 1125年 3、金灭北宋:时间: 1127年 “靖康之变”
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 兴庆
陈桥兵变
赵匡胤
陈桥驿遗址
二、辽宋夏的和战
1、辽宋
战: 1004年 澶州之战 和: 1005年 澶渊之盟
2、宋夏
战: 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大 和: 1044年 达成和议
弊:❖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利:❖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2、岳家军抗金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尊重?
课堂小结
民族 政权
民族
辽 契丹
北宋 汉
西夏 党项
金 女真
建立时间 建立者
916年
耶律阿保机
960年
赵匡胤
1038年
元昊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南宋 汉
1127年
赵构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4、南宋的建立
时间:1127年 建立者:赵构
临安 都城:
5、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6、宋金议和:时间:1141年
岳飞
白
青
鐵
山
無
有
辜
幸
鑄
埋
佞
忠
臣
骨
岳 飞坟 前 的 四 跪 像
妇
虽
长
舌
非
老
贼
不
到
今
朝
秦桧妻
!
王氏
仆
本
丧
心
有
贤
妻
何
至
若
秦桧
此 ?
讨论:
1、在南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南宋 政府急于向金求和?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契丹建国:
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都城:上京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背景:陈桥兵变
2、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 东京(开封) 意义:基本结束了唐末以来
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3、西夏的建立:
民族: 党项族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双方 结束了战争,出现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辽 西夏
北宋
金 南宋
三、金与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民族:女真族 时间: 1115年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都城: 会宁
2、金灭辽: 时间: 1125年 3、金灭北宋:时间: 1127年 “靖康之变”
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 兴庆
陈桥兵变
赵匡胤
陈桥驿遗址
二、辽宋夏的和战
1、辽宋
战: 1004年 澶州之战 和: 1005年 澶渊之盟
2、宋夏
战: 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大 和: 1044年 达成和议
弊:❖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利:❖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2、岳家军抗金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尊重?
课堂小结
民族 政权
民族
辽 契丹
北宋 汉
西夏 党项
金 女真
建立时间 建立者
916年
耶律阿保机
960年
赵匡胤
1038年
元昊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南宋 汉
1127年
赵构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4、南宋的建立
时间:1127年 建立者:赵构
临安 都城:
5、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6、宋金议和:时间:1141年
岳飞
白
青
鐵
山
無
有
辜
幸
鑄
埋
佞
忠
臣
骨
岳 飞坟 前 的 四 跪 像
妇
虽
长
舌
非
老
贼
不
到
今
朝
秦桧妻
!
王氏
仆
本
丧
心
有
贤
妻
何
至
若
秦桧
此 ?
讨论:
1、在南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南宋 政府急于向金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