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碧云寺——园林式寺庙
碧云寺:“天下为公”的不朽传奇

民送 来的玻璃 盖钢棺——我心 头
沉 , 想 到 为 国 人鞠 躬 尽 瘁 的 伟 大 领 袖 溘 然 长逝 ,不 禁 扼 腕 唏嘘 。 正 厅 两 侧 的 中 山先 生 纪 念 堂 展 览 室 集 中 反 映 了孙 中 山先 生 革 命 的
一
中山与香山的不解之缘
孙 中 山 纪 念 堂 在 碧 云 寺 的 第 五 进 院 内 。 这 里 原 本 是 碧 云 寺 的 普 明 妙 觉殿 ,但 由于 孙 中 山的 关 系 , 这 座 香 山东 麓 的 小 寺 庙
游 客 很 少 ,十 分 清 静 — — 很 多 游
客 走 到 这 里 发 现 还 要 再 花 1 块 钱 O 买 票 ,都 望 而 却 步 ,一 瞬 的 犹 豫 后决 绝 走 人 。
廊 ,檐 下 装 饰 有 斗 拱 ,匾 额 上 为 乾 隆 御 笔 “ 演 三 车 ” 。殿 内 供 静 奉 五 尊 泥 塑 彩 绘 菩 萨 像 ,正 中 为 观 音 菩 萨 ,左 为 文 殊 菩 萨 、大 势
至 菩 萨 , 右 为 普 贤 菩 萨 、 地 藏 菩
我 看 着 那 对 小 情 侣 的背 影 渐 行 渐 远 ,转 身 穿 过 山门 。迎 接 我 的 是 哼哈 二将 殿—— 坐 西朝 东 , 面 阔三 间 ,歇 山灰 瓦 顶 ,檐 下 饰 有 斗 拱 。 在 二 将 殿 里 ,立 着 泥 质 彩 塑 二 将 像 , 高 约 4 8米 , 色 彩 . 鲜 艳、惟 妙 惟 肖犹如 真 身下 凡 。 我 凝 视 了 一 会 儿 哼 哈 二 将 , 两位 天 上 的 “ 安大 人 ”龇 牙 咧嘴 、 保 双 目 睚 眦 ,估 计 心 术 不 正 的 人 看 时 间 长 了 ,要 吓 得 荡 了 三 魂 、 飞 了 七 魄 。 哼 哈 二 将 殿 的 两 侧 分 列 钟 楼 和 鼓 楼 ,形 成 碧 云 寺 的 第一
2010年上海长宁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0年上海长宁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请勿在试卷上答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①现代主义建筑源于欧洲工业革命浪潮。
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化的推进,需要不同于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洲古典建筑的新型建筑,需要大批量中低价的商品化住房。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要求建筑的形式服从功能,去掉古典主义繁复浮华的装饰,使建筑造型简洁明朗,能以工业生产方式快速建造。
19世纪末在美国采用钢结构框架兴建高层楼房的芝加哥建筑学派,20世纪前期发明钢结构玻璃幕墙方盒子楼房的德国包豪斯建筑学派,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广泛发展,以至各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都出现了简明几何形体、造型大同小异的国际风格建筑。
②当形式过于简单化、装饰贫乏、平淡冷漠的水泥盒子、玻璃盒子愈来愈多地占据各个城市时,城市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多样性悄然消失。
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厌恶。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企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工业化、机器化、雷同化的僵化风格和弊端,复活被现代主义摒弃的优秀建筑的艺术装饰和审美趣味,亦即恢复城市个性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
当然,它又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求建筑设计与地域自然环境特点,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联和融合,注重建筑设计体现特定的时代风貌。
如悉尼海湾帆船造型的歌剧院等新潮建筑,就表现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③在中国,近十多年来的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发展,自然也受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
不过,却出现了两幅悖论性图景。
④一幅图景是,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大楼和欧式近代住宅,在旧区改造、楼盘开发、拓宽道路过程中被拆毁,有的被改建得失去原有面目。
素有“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原法租界花园住宅区,旧时景色优美,环境幽静,近年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浪潮中,冒出幢幢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层楼宇,改变了该地区独特的历史景观。
京城祈福灵验之地---碧云寺

京城祈福灵验之地---碧云寺数罗汉卜命运。
推荐理由:来碧云寺的人都会到五百罗汉堂数罗汉。
数罗汉,是指随便选一尊罗汉数起,数到当年本身的年龄那一号止,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
碧云寺风水极佳,在历史上曾被多位重臣相中。
祈福指南:。
【一】数罗汉的五百罗汉堂在碧云寺中轴线南侧。
【二】碧云寺的观音菩萨很灵验,在第一道钟声响起时祈福上香最好。
故事:。
相传碧云寺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这块风水宝地,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于寺后,后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落空。
明熹宗天启三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后墓地,但五年后魏忠贤也获罪,墓穴遂废。
到清代,碧云寺吸引了清帝王,乾隆十二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风景:。
※正殿释迦牟尼殿(大雄宝殿)悬在殿顶周围的大型悬山云海壁塑,在寺庙中很罕见。
※五百罗汉堂。
堂内有508尊雕像,每尊高约1.5米,栩栩如生,是珍贵的清代艺术珍品。
※水泉院。
院内天然流泉,潺潺有声,原是皇家的"听水佳处"。
院内还有"韩碧斋""三仙洞""三代树"等古迹。
爱乐活家居宠物医生祈福圣地---京城古刹游。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文章来源:/post/a21135d89b6c62b9ecd794b4?from=wenku/?from=wenku。
海淀区中关村附近景点

海淀区中关村作为北京高科技中心,周边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一些附近的旅游景点:
1. 清华大学: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美丽的校园环境,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典建筑与现代化设施的完美结合。
2. 北京大学:同样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其校园内绿树成荫,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3. 颐和园:距离中关村不远,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 圆明园:位于清华西路,是清朝皇家园林的遗址,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欣赏园林景观。
5. 北京植物园:距离中关村约10公里,是北京市最大的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6. 香山公园:位于海淀区西山南麓,是著名的登山胜地,公园内有著名的香山八景,适合游客登山、赏景、休闲。
7.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风格和宁静的宗教氛围。
8. 中关村公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一座以科技为主题的公园,拥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适合家庭出游。
9. 北京市海淀公园:位于海淀区万泉河路,是一座具有现代园林特色的公园,拥有大片的绿地、湖泊和休闲设施。
10. 苏州街:位于海淀区北四环西路,是一条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商业街,游客可以品尝美食、购物、观赏夜景。
这些景点不仅丰富了海淀区中关村的旅游资源,还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游览选择。
在游览中关村时,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游览附近的著名景点,感受北京的文化底蕴和美丽风光。
香山公园碧云寺的碧照亭介绍

香山公园碧云寺的碧照亭介绍
《碧照亭》——香山公园碧云寺的一抹清幽
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香山公园是一处被誉为“秋望”的胜地,每到秋天,色彩斑斓的枫叶吸引了
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而在这个美丽的风景区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碧云寺,以及其内的一座名为“碧照亭”的古建筑。
碧照亭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亭台建筑,四周围以栏杆,顶部覆盖绿瓦,构造简洁而古朴。
亭内悬挂着古代书法家米芾的碑刻,墨守祖传的“碧云寺”三
个金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雄浑有力。
“碧照亭”之名来源于汉代谢灵光的《碧亭赋》。
亭旁的一块巨石上刻有碧亭赋全文,寓意着碧
照亭如同碧亭赋一样,在碧云寺内闪耀光芒,散发出一片清幽之意。
在这里,游客可以远眺香山的秋色,也可闲坐碧照亭内,聆听寺内钟鼓的悠扬声响,近距离感受古寺的静谧与古老。
尤其是在秋日,走进碧照亭内,透过栏杆望出去,红叶满山,如诗如画,别有一番风味。
碧照亭,是香山公园碧云寺内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一处观赏秋色的绝佳场所,更承载着古代文化的浓厚底蕴,是游客感受历史与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每年的秋季,香山公园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而碧照亭更是成为了他们其中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无论是寻幽观景,还是品味古韵文化,都能在碧照亭中找到满足。
老照片:百年前(1913年)的北京香山碧云寺

老照片:百年前(1913年)的北京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山门】碧云寺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
【碧云寺山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御马监太监于经曾在寺后营建生圹,对寺进行扩建,并改碧云庵为碧云寺,后魏忠贤亦在此营建生圹,重修碧云寺,但二人均获罪未能葬于此地。
【碧云寺里的牌坊】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曾在该寺的后殿停过灵柩,因而此殿后改为中山堂。
【碧云寺菩萨塑像】碧云寺山门两道,第一道门为灰瓦卷棚顶,方形门,其前有深壑通以石桥。
门前有石狮一对,蹲踞于须弥座之上,雕琢精细。
【碧云寺弥勒佛塑像】弥勒殿内有明代铸造高2.5米的弥勒佛一座。
弥勒佛殿后为释迦牟尼殿,亦称丹青阁,为全寺之主殿。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局部】清乾隆年间,又对寺进行大规模修建,除对原有殿宇重加修葺外,复于乾隆十三年(1748),按西僧所贡奉的图样建金刚宝座塔,还新建行宫和罗汉堂。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局部】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
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
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
【碧云寺哼哈二将之一哼将雕塑】碧云寺山门迎面是哼哈二将殿。
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歇山灰瓦顶,檐下饰有斗拱。
【碧云寺哼哈二将之一哈将雕塑】泥质彩塑二将像,分别站立大殿两侧,高约4.8米,形象逼真,色彩鲜明,体态刚劲,是一对价值极高的雕塑艺术品。
【释迦牟尼坐像】寺庙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
北京碧云寺

北京碧云寺碧云寺位于海淀区香山东麓。
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由丞相耶律楚材的后裔阿勒弥(又说阿里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扩建改庵为寺。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修整和扩建,兴建了金刚宝座塔、行宫和罗汉堂等。
寺院占地4万余平方米,坐西朝东,依山势从山门至寺顶共有六层院落,逐进而高。
雄伟的殿堂层层迭起,肃穆庄严;满山松柏参天,浓荫蔽日。
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建筑布置分三路:进外山门,中路中轴线有内山门、天王殿、正殿、菩萨殿、后殿、金刚宝座塔;南路主要建筑是罗汉堂;北路有水泉院。
山门外石桥前有石狮一对,雕琢精细,形态威猛,据传为明代遗物。
南跨院的罗汉堂是仿杭州净慈寺而建,堂内有木质漆金罗汉500尊,还有神像7尊和梁上济公的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罗汉堂北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于此。
1929年5月灵柩移往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安葬。
1954年对这座殿进行大整修,辟为孙中山纪念堂,有孙中山的汉白玉雕像。
北跨院即北京八大水院之一的水泉院,是寺内风景最幽静处也是避暑胜地。
岩壁下一泉为卓锡泉,明代即闻名于京城。
清泉从山石中流出,淙淙有声。
池上有桥,池畔有亭。
院中山石迭嶂,松柏苍郁,环境幽美,是北京现存最古老、最精美的一处寺庙园林。
金刚宝座塔在中路的最后面,位于全寺的最高处。
金刚宝座塔通高34.7米,下部砌两层虎皮石基座,其上建塔。
塔全部用华丽的汉白玉砌成,分上下两部分。
下为金刚宝座,正面正中开券洞,孙中山的衣冠即封葬于此。
循石阶登上塔座,出口处置一方亭,左右各有一圆形喇嘛塔,后为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为主塔,四隅各建子塔。
整个金刚宝座塔满布雕刻精美的浮雕,有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凤狮象和云纹梵花等,依西藏传统形式雕刻,是乾隆年间的石雕精品。
碧云寺,山水清幽、林木葱郁、建筑宏丽华美,为北京西山诸寺之冠。
关于香山公园碧云寺关闭修缮的通告

关于香山公园碧云寺关闭修缮的通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尊敬的香山公园游客们:为了进一步提升香山公园的旅游体验,保障游客的安全,现对位于香山公园内的碧云寺进行关闭修缮,特此通告。
碧云寺是香山公园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寺庙,多年来一直是游客们喜欢前往的景点之一。
由于时间的长久和自然风化的影响,碧云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维护寺庙的原貌,保护文物,我们决定对碧云寺进行全面的关闭修缮工作。
在修缮期间,碧云寺将对外关闭,游客们暂时无法进入寺庙内参观。
我们深表歉意给大家带来的不便,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修缮工作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实际修缮进展情况而定。
我们将会及时通知大家碧云寺的开放时间,敬请关注香山公园官方网站及公告栏。
在此期间,香山其他景点和设施仍将正常对外开放,游客们仍可尽情游览和参观。
我们也将加强香山公园的其他景点和设施的维护工作,确保游客们能够享受到一个安全、整洁、美好的游览体验。
再次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希望香山公园的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在香山公园的旅行都能有一个愉快难忘的回忆。
香山公园管理处日期:XXXX年XX月XX日第二篇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近期,为了保障香山公园内碧云寺的建筑安全和景观环境的整体卫生,香山公园管理部门决定对碧云寺进行关闭修缮。
我们将会对碧云寺进行全面的修缮工作,包括修复建筑的损坏部分,清理园区内的垃圾杂物,修剪树木和花草,以及进行景观绿化等工作。
为了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碧云寺的关闭修缮计划公布如下:一、关闭时间:自即日起,碧云寺将对游客关闭,全面进行修缮工作。
预计修缮时间为一个月,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修缮进展情况另行通知。
二、周边景区:虽然碧云寺将关闭,但香山公园的其他景点和设施仍然对游客开放。
游客们可继续游览香山的其他景点,如翠湖、香炉峰、红叶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香山碧云寺——园林式寺庙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
创建于元至顺2年(1331),后经明、清扩建。
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
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
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相传碧云寺是金章宗玩景楼旧址,元代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利吉“舍宅”为寺,原名碧云庵。
庵中原有元至顺2年(1331)和元统3年(1335)所立碑。
明正德11年(1516),太监于经在寺后营建生圹(墓穴),作为死后葬身之地,同时改庵为寺,重修寺庙,始称为碧云寺,人称于公寺。
后来于经因罪下狱死,未能实现葬于碧云寺的愿望。
明天启3年(1623),大宦官魏忠贤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再度扩建寺院与原来墓圹,企图作为自己的墓地,但不久他也不得好死,埋葬碧云寺的愿望亦成泡影。
但魏忠贤有个党羽葛九思,念旧主之宠,将魏忠贤的衣帽等物偷葬于墓中,直到五十余年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江南道监察御使张援奉命巡视北京西城,在碧云寺见到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以为是前代王侯的寝宫,后询问得知是明末罪恶滔天的逆宦魏忠贤之墓,愤而上书康熙,提出在帝京周围不应“留此秽恶之迹”。
康熙复旨同意夷平魏忠贤墓,于是拉倒墓碑,铲平陵园。
清乾隆13年(1748)碧云寺再次得到扩建,在两巨宦建生圹之地修建了金刚宝座塔,寺右建起了五百罗汉堂,寺左修了行宫院,从此奠定了今日碧云寺的格局与规模。
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修建,除对原有殿宇重加修葺外,复于乾隆13年(1748),按西僧所贡奉的图样建金刚宝座塔,还新建行宫和罗汉堂。
此次修葺对寺原有建筑改动不大,寺之殿宇仍明之遗构。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曾在该寺的后殿停过灵柩,因而此殿后改为中山堂。
1957年,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进行修缮,对外开放,成为西山著名旅游景点。
1983年,将颐和园东门外因拓宽马路而委弃路旁的孙中山画像纪念碑,移建寺内金刚宝座塔前空地上。
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雄宝殿正上方悬挂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匾额“能仁寂照”四字。
大雄宝殿前面两面各有六棱石雕经幢一座。
经幢由基座、幢身和六角攒尖顶幢顶组成,雕饰花卉、云纹和行龙等图案,十分华丽。
幢身上面刻有佛经,左侧为“大悲无碍神咒”,右侧为“尊胜咒”,均为乾隆御笔所书。
幢顶为单檐六角攒顶式顶,砖石仿木结构,六条垂脊雕龙。
瓦沟,榫卯、斗拱均同木制。
幢身刻满经咒,每条棱边都刻有游龙。
菩萨殿后为孙中山纪念堂,此处原为寺后殿,名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此殿停灵四年;1954年,将此殿辟为中山纪念堂,面阔五间,前出廊,两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碑刻。
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革命活动的照片,次间还有1925年3月30日前苏联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玻璃盖钢棺一口。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有北京市最高的金刚宝座塔,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移往南京后,为其特制的楠木棺和停灵时穿戴的衣帽封于洞内,故为其衣冠冢。
罗汉堂在中山纪念堂的右侧,系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而建,平面呈“田”字形,每面九间,中间有四个小天井用以采光,堂的外貌似盝顶,堂中心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的多角亭阁,中央矗立有小型喇嘛塔,堂正面出轩,其余三面各出抱厦一间。
殿内有木雕贴金罗汉像500尊,加上佛、菩萨以及蹲于梁上的济公和尚等共计508尊雕像。
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13年(1748)。
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
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
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
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
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纪念堂面阔五间,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刻碑,大理石须弥座上雕刻有各种花纹,白底金字,上书《孙中山先生致苏联书》。
正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木匾,上为宋庆龄手书“孙中山先生纪念堂”。
正厅设孙中山半身塑像,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史迹。
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院内松柏叁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
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
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
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
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
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