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院(系):

完成时间:

2012 年 5 月 20 日

基于单片机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方案,该系统由初步整流稳压部分、单片机控制部分、DAC、稳压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该稳压电源可步进调节、实时显示,弥补了传统稳压电源的不足,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来改变其后稳压模块的输出。利用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输出电压作为稳压电路的参考电压;稳压电路采用的是串联型稳压电路,单片机控制的DAC0832的输出电压具有高稳定性,参考电压稳定进而能够很好地保证输出端电压的稳定性;单片机通过键控改变DAC0832的输出电压,作为参考电压发生改变,稳压电路调整管的压降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输出电压;另外,电路还设计了数码管显示电路,以增加稳压电源使用的直观性,配合键控电路使电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直观。

关键词单片机,稳压电源,连续步进可调,DAC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DC voltage-stabilized power supply design scheme based on single-chip, preliminary rectifier voltage parts, the system by single-chip computer control part, DAC, voltage regulators and display components. The regulator can be adjusted stepped, real-time display,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power supply, the core technology is controlled by single-chip digital-analog conversion to change the output of the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Using single tablets machine control number die conversion chip DAC0832 output voltage as regulator circuit of reference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used of is series type regulator circuit, single tablets machine control of DAC0832 of output voltage has high stability, reference voltage stability turn to is good to guarantee output end voltage of stability; single tablets machine by key control change DAC0832 of output voltage, as reference voltage occurs change, regulator circuit adjustment tube of pressure drop also will corresponding to occurs changes, to change output voltage; and circuit design of digital display circuits, to increase the voltage stabilizing power of intuitive, with the keyed circuit power is very easy and intuitive to use.

Key word MCU, Regulated Power Supply, Stepping and adjustable row, DAC

目录

1 前言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 (2)

1.3国内外发展状况 (3)

1.4 系统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4)

1.5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5)

2 系统设计方案 (6)

2.1常用稳压电源设计 (6)

2.2基于单片机的稳压电源系统设计 (9)

3 主要器件介绍 (11)

3.1 AT89C51简介 (11)

3.2 DAC0832工作原理 (12)

3.3数码管显示原理 (14)

4 硬件电路与数据测试 (19)

4.1整流滤波、初步稳压 (19)

4.2 AT89C51主控部分 (20)

4.3 数模转换DAC0832 (20)

4.4稳压部分 (21)

4.5显示电路 (22)

5 软件设计 (23)

5.1 开发工具介绍 (23)

5.2 软件流程图 (24)

6 数据测试与结果分析 (25)

结束语 (27)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一系统源程序 (29)

附录二系统电路原理图 (35)

附录三系统PCB图 (36)

附录四电装实物图 (37)

1 前言

本章将简要介绍系统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电源技术的发展状况,系统设计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系统的研究内容等。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当代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电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电力电子技术是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电源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误差,很明显地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在使用时可能造成很多不良后果,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由电源引起的故障大大降低,因此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为现代人的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电子技术入手,一切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另外,对我们学生而言,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稳定可调的直流电源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因传统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是通过粗调波段开关及细调电位器来调节的,并由电压表指示电压值的大小,这种直流稳压电源存在读数不直观、电位器易磨损、稳压精度不高、不易调准、电路构成复杂、体积大等缺点,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能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本题采用单片机和其它元器件及外围电路,开发一个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能够步进调节输出电压值,具有电压值输出显示等功能。通过此系统的设计,让开发者更深刻的掌握单片机基本原理,并熟悉一些外围电路的扩展,以及进一步提高C语言的硬件编程能力。

1.2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

1.2.1智能化

目前在研制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测量控制仪表时,几乎没有不考虑采用微处理器的。以微处理器为主体取代传统仪器仪表的常规电子线路,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组成新一代的所谓“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智能仪器解决了许多传统仪表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难题,同时还能简化系统电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直流稳压电源一方面为仪器仪表提供电能量,是仪器仪表的“动力源”,另一面它本身就是仪器仪表,因此,它有可能而且应当智能化。具体地说,智能化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源应当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①操作自动化。系统的整个测量过程如键盘扫描、量程选择、开关启动闭合、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处理以及显示打印等都用微控制器来控制操作,实现测量过程的全部自动化。

②具有自检测功能。包括自动调零、自动故障检测与状态检验、自动校准、自诊断及量程自动转换,系统能自动检测出故障的部位甚至故障的原因。

③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智能化的直流稳压电源使用键盘代替传统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切换开关,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键盘输入命令,就能实现某种测量功能。与此同时,智能直流稳压电源还通过显示屏将仪器的运行情况、工作状态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及时告诉操作人员,使系统的操作更加方便直观。

④网络管理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稳压电源通过RS232接口实现与上位PC机通信,从而使网络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监视电源设备运行状态、各项技术参数;网络技术人员可通过网络定时开关电源,实现远程开关机等功能。

1.2.2数字化

在传统直流稳压电源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拟信号来设计和工作的。在六、七十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完全是建立在模拟电路基础上的。但是,现在数字式

信号、数字电路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点:便于计算机处理控制、避免模拟信号的畸变失真、减小杂散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便于软件包调试和遥感遥测遥调,也便于自诊断、容错等技术的植入。

1.2.3模块化

电源的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其二是指电源单元的模块化。模块化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用方便,缩小整机体积,更重要的是取消传统连线,把寄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大功率的电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需要提高对可靠性方面的考虑,一般采用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采用均流技术,所有模块共同分担负载电流,一旦其中某个模块失效,其它模块再平均分担负载电流。极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即使万一出现单模块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1.2.4 绿色化

电源系统的绿色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显著节电,这意味着发电容量的节约,而发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节电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些电源不能(或少)对电网产生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IEC555、 IEC917等。20世纪末,各种有源滤波器和有源补偿器的方案诞生,为21世纪批量生产各种绿色直流稳压电源产品奠定了基础[7]。

1.3国内外发展状况

电力电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高科技技术,电源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范畴。电源技术主要是为信息产业服务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对电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电源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了现今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和电源产业。迄今为止,电源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科技和产业,并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从日常生活到最尖端的科学都离

不开电源技术的参与和支持,其发展趋势为高频、高效、高密度化,低压、大电流化和多元化。同时,封装结构、外形尺寸日趋接近国际标准化,以适应全球一体化市场的要求。

在我国,以电力电子学为核心技术的电源产业,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到了90年代以来,电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电源产业规模的发展在加快;一方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或创新意识指导下,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消化和一般跟踪发展到前沿跟踪和基础创新,电源产业界涌现了一些技术难度较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而且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产品,目前国内还开展了跟踪国际多方面前沿性课题的研究和基础创新研究。但是我国电源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在电源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开发投入、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先进检测设备、智能化、网络化、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为10-15年,尤其在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目前国内在这两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主要是利用单片机和可编程系统器件(PSD)来控制开关直流稳压电源或数制化电压单元达到数控的目的,但和国外的比较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厂家生产的直流稳压电源虽然也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但多限于对输出显示实现数码显示,或实现多组数值预置。总体说来,国内直流稳压电源技术在实现智能化等方面相对落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个严重的挑战。

当前在国内外电源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产品有各种线性稳压电源、通讯用的AC/DC开关电源、DC/DC开关电源、交流变频调速电源、电解电镀电源、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接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力操作电源、正弦波逆变电源、UPS、可靠高效低污染的光伏逆变电源、风光互补型电源等。而产品价格、性能指标、品牌效应及使用寿命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这就促使国内外电源生产商朝着应用技术数字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4 系统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本系统研究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是符合智能化、数字化以及模块化的特点。智能化主要是指系统有可编程模块可以对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数字化主要是指

系统输出电压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并且可以通过按键对输出电压进行连续步进数字化调节。模块化是指系统由各个相关模块组成,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此次毕业设计从一开始选题就目的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确定下来后,通过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查阅参考了一系列的资料加以完成。针对题目的要求,首先对整个设计思路进行规划,例如:要用到什么模块,模块应该怎样分布,怎么协调好这些模块。然后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反复的参照对比,敲定最终设计方案,在敲定方案之后,查阅参考相关资料进行硬件电路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同时软件模块也同步进行,经过不断的检测、编译,将正确的代码烧写入单片机存储单元中,最后一次次的调试系统,通过不断的修改来完善系统。

1.5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文总体概括了单片机实现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的原理、着重介绍了单片机实现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在各章节中,突出讲述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具体设计情况,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

本系统主要研究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如何实现数控、稳压和电压输出显示等,其中包含一些必要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2 系统设计方案

2.1常用稳压电源设计

2.1.1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1(220V,50Hz) 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u2,然后由整流电路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动电压u3,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uI。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在对直流供电要求较高的场合,还需要使用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图2.1 直流稳压电源框图

2.1.2 常用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三端稳压器稳压,电路如图2.2

图2.2三端稳压器稳压电路

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2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 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LM7805,C3、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当输出电流较大时,LM7805应配上散热板。

方案二:采用LM317系列可调三端稳压器稳压,电路如图2.3

图2.3 可调三端稳压器稳压电路

LM317是常见的可调集成稳压器,最大输出电流为2.2A,输出电压范围为1.25~37V。1、3脚之间为1.25V电压基准。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1应不大于240欧姆,改变R2阻值即可调整稳压电压值。输出电压:Uo=(1+R2/R1)*1.25

方案三:由运放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如图2.4

图2.4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串联型稳压电路有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比较电路等基本组成部分。图2.4中Q1、Q2构成调整管,控制电压输入即为基准电压,R1、R3组成取样电路,TL082充当比较器。可以通过改变基准电压来改变输出电压值以达到稳压作用,该电路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具有良好的稳压性能,且可以步进可调。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方框图如图2.5示。

输入输出电压关系:Uo=(1+R1/R2)Ui 。

调整管

基准电

压电路取样电路比较

放大

电路

+Ui -

+-Uo

图2.5 串联型稳压电路方框图

方案一与方案二都可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而且电路结构简单,但方案一电压输出固定,方案二虽然电压可调但很难实现步进调节。方案三既可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而且输出电压连续步进可调,满足设计要求。在方案三中用到了运放、单片机、数模转换DAC0832,这些器件都需要稳定的工作电压,因此系统最终的选择方案一与方案三相结合,采用方案一实现系统的工作电压,采用方案三实现系统稳压电源的连续步进可调[8]

2.2基于单片机的稳压电源系统设计

系统由各个模块组成,由各个模块组成的系统框图如图2.6所示。

2.6系统框图

2.2.1 按键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用矩阵键盘,由于按键多可实现电压值的直接键入。

方案二:采用一般的电平判键按钮,实现方法很简单,但一个端口最多只实现8个按键。

由于本数控电源需要用的按键不多,要实现步进为0.1V的设计要求,只需用一个“+”和一个“-”按键,另外再加一个复位按键即可。3个按键就可实现本题的设计要求,固采用方案二。

2.2.2 D/A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方案一:采用MX7541,MX7541是高速高精度12位数字/模拟转换器芯片,功耗低,而且其线性失真可低达0.012%,特别适合于精密模拟数据的获得和控制。

方案二:采用DAC0832,DAC0832是一种常用的8位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

本系统是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电源的设计,8位的单片机,而MX7541是12位数字输入的,因此须用锁存器。而此数控电源要求单步0.1V、稳压输出3~

AT89C51

按键控制

电源电路

DAC

比较电路取样电路

显示电路调整电路输

15V,DAC0832完全可以达到,故选择常用的DAC0832。

2.2.3 输出稳压模块

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基本过程:采样电路从输出端采样电压;同DAC模块输出电压进行比较,DAC模块输出电压由单片机控制,作为参考电压,较为稳定;进而改变调整管压降改变输出电压值,以稳定输出电压。

2.2.4 显示模块

方案一:选用数码管显示,用普通的数码管显示简单的数字、符号、字母。

方案二:选用液晶显示,显示的内容更加的丰富。

此系统显示的只是最终电源输出的十位、个位及小数点后一位电压值,只需显示出3个数字,数码管更加的实惠,故我选择了方案一。

2.2.5 电源模块

采用2.1.2 常用设计方案中的方案一,220V交流电经过降压、整流,然后使用LM7805C、LM7815C、LM7915C芯片进行稳压,分别为系统提供+5V、+15V、-15V工作电压,使单片机芯片、显示模块、稳压模块、DAC模块等正常工作。

3 主要器件介绍

3.1 AT89C51简介

本课题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的核心控制器件选用AT89C51[1]。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20C51是他的精简版,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引脚图如图3.1。

图3.1 AT89C51引脚图

AT89C51主要特性

·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10年

·全静态工作:0Hz-24Hz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DI0DI7

8位寄存器DAC 8位D/A 转换器8位输入寄存器......&&

&

ILE CS WR1WR2

XFER

LE1LE2Iout1Iout2Vref Rfb AGND DGND VCC ·128*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 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特性概述:

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 ,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 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许RAM 、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 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3.2 DAC0832工作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模转换采用通用芯片DAC0832。DAC0832的原理框图如图3.2所示。DAC0832主要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 寄存器、8位D/A 转换器以及输入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8 位输入寄存器用于存放主机送来的数字量,使输入数字量得到缓冲和锁存,由加以控制;8位DAC 寄存器用于存放待转换的数字量,由加以控制;8位D/A 转换器输出与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电流;由与门、非与门组成的输入控制电路来控制2个寄存器的选通或锁存状态。

图3.2 DAC0832原理框

Vcc 芯片电源电压, +5V ~+15V

VREF 参考电压, -10V ~+10V

RFB 反馈电阻引出端, 此端可接运算放大器输出端

AGND 模拟信号地

DGND 数字信号地

DI7~ DI0 数字量输入信号 其中: DI0为最低位,DI7为最高位。

当WR2和XFER 同时有效时,8位DAC 寄存器端为高电平“1”,此时DAC 寄存器的输出端Q 跟随输入端D 也就是输入寄存器Q 端的电平变化;反之,当端为低电平“0”时,第一级8位输入寄存器Q 端的状态则锁存到第二级8位DAC 寄存器中,以便第三级8位DAC 转换器进行D/A 转换。

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接口电路,使第二级8位DAC 寄存器的输入端到输出端直通,只有第一级8位输入寄存器置成可选通、可锁存的单缓冲输入方式。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双缓冲输入方式,即把两个寄存器都分别接成受控方式。DAC 单极性输出方式如图 3.3 所示。

图3.3 DAC 单极性输出电路 +5V DAC0832

Vcc ILE Vref Rfb Iout1

Iout2AGND DGND A Vou t

DI 7--0CS

XFE R

WR1

WR274LS373

8051

P0 P2.7WR ALE

G

10 9 8 7 6

g f GND a b 1 2 3 4 5dp .e d GND c dp

a b c d e f g D D +5V 3.3数码管显示原理

3.3.1数码管结构

输出电压采用7段数码管进行显示。数码管由8个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字段)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可用来显示数字0 ~9、字符A ~ F 、H 、L 、P 、R 、U 、Y 、符号“-”及小数点“.”。数码管的外型结构如图 3.4(a )所示。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结构,分别如图3.4(b )和图3.4(c )所示。

(a ) 外型结构 (b ) 共阴极 (c )共阳极

图3.4 数码管结构图

3.3.2数码管工作原理

共阳极数码管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正端)连接在一起,通常,公共阳极接高电平(一般接电源),其它管脚接段驱动电路输出端。当某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则该端所连接的字段导通并点亮,根据发光字段的不同组合可显示出各种数字或字符。此时,要求段驱动电路能吸收额定的段导通电流,还需根据外接电源及额定段导通电流来确定相应的限流电阻。

共阴极数码管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负端)连接在一起,通常,公共阴极接低电平(一般接地),其它管脚接段驱动电路输出端,当某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为高电平时,则该端所连接的字段导通并点亮,根据发光字段的不同组合可显示出各种数字或字符。此时,要求段驱动电路能提供额定的段导通电流,还需根据外接电源及额定段导通电流来确定相应的限流电阻。

3.3.3数码管字形编码

要使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数字或字符必须使段数据口输出相应的字形编码。对照图3.4(a),字型码各位定义如下:

数据线D0与a字段对应,D1字段与b字段对应……,依此类推。如使用共阳极数码管,数据为0表示对应字段亮,数据为1表示对应字段暗;如使用共阴极数码管,数据为0表示对应字段暗,数据为1表示对应字段亮。如要显示“0”,共阳极数码管的字型编码应为:11000000B(即C0H);共阴极数码管的字型编码应为:00111111B(即3FH)。依此类推可求得数码管字形编码如表3.1所示。

表3.1 数码管字型编码表

显示字符字

共阳极共阴极dp g f e d c b a 字型码dp g f e d c b a 字形码

0 0 1 1 0 0 0 0 0 0 C0H 0 0 1 1 1 1 1 1 3FH

1 1 1 1 1 1 1 0 0 1 F9H 0 0 0 0 0 1 1 0 06H

2 2 1 0 1 0 0 1 0 0 A4H 0 1 0 1 1 0 1 1 5BH

3 3 1 0 1 1 0 0 0 0 B0H 0 1 0 0 1 1 1 1 4FH

4 4 1 0 0 1 1 0 0 1 99H 0 1 1 0 0 1 1 0 66H

5 5 1 0 0 1 0 0 1 0 92H 0 1 1 0 1 1 0 1 6DH

6 6 1 0 0 0 0 0 1 0 82H 0 1 1 1 1 1 0 1 7DH

7 7 1 1 1 1 1 0 0 0 F8H 0 0 0 0 0 1 1 1 07H

8 8 1 0 0 0 0 0 0 0 80H 0 1 1 1 1 1 1 1 7FH

9 9 1 0 0 1 0 0 0 0 90H 0 1 1 0 1 1 1 1 6FH

A A 1 0 0 0 1 0 0 0 88H 0 1 1 1 0 1 1 1 77H

B B 1 0 0 0 0 0 1 1 83H 0 1 1 1 1 1 0 0 7CH

C C 1 1 0 0 0 1 1 0 C6H 0 0 1 1 1 0 0 1 39H

D D 1 0 1 0 0 0 0 1 A1H 0 1 0 1 1 1 1 0 5EH

E E 1 0 0 0 0 1 1 0 86H 0 1 1 1 1 0 0 1 79H

F F 1 0 0 0 1 1 1 0 8EH 0 1 1 1 0 0 0 1 71H H H 1 0 0 0 1 0 0 1 89H 0 1 1 1 0 1 1 0 76H L L 1 1 0 0 0 1 1 1 C7H 0 0 1 1 1 0 0 0 38H P P 1 0 0 0 1 1 0 0 8CH 0 1 1 1 0 0 1 1 73H R R 1 1 0 0 1 1 1 0 CEH 0 0 1 1 0 0 0 1 31H U U 1 1 0 0 0 0 0 1 C1H 0 0 1 1 1 1 1 0 3EH Y Y 1 0 0 1 0 0 0 1 91H 0 1 1 0 1 1 1 0 6EH -- 1 0 1 1 1 1 1 1 BFH 0 1 0 0 0 0 0 0 40H . .0 1 1 1 1 1 1 1 7FH 1 0 0 0 0 0 0 0 80H 熄灭灭 1 1 1 1 1 1 1 1 FFH 0 0 0 0 0 0 0 0 00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