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后侧小切口腘绳肌腱取腱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课件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03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04
4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康复训练
康复目标
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计划
01
康复目标: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2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个体化,全面康复
03
康复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谢谢
演讲人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概述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操作步骤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并发症及处理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康复训练
1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概述
手术目的
4
3
减轻膝关节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2
1
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改善膝关节功能
手术适应症
前十字韧带断裂
关节僵硬:术后关节活动受限,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处理方法
术后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清创手术
01
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
03
术后出血: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进行输血
02
术后关节僵硬: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04
预防措施
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
01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
02
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
准备手术室和手术床
准备手术耗材和药品
02
04
准备患者信息和病历资料
准备手术团队和助手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后侧小切口腘绳肌腱取腱方法ppt课件

困难2
• 筋膜联系个体差异从远端止点向近端至少暴露
10cm
• 盲切:可能损失隐神经 • 建议:用手指触摸下切断联系筋膜
可编辑ppt
6
困难3
• 患者肥胖:造成显露困难,延长或牵拉切
口伤及隐神经
可编辑ppt
7
困难4
• 胫骨前方切口:辨认鹅足3根肌腱困难
可编辑ppt
8
后侧切口四大优点
小切口
可编辑ppt
11
• 切开筋膜,示指触及半腱肌、股薄肌腱 • 分离和显露后用布条将肌腱挑起示指沿
肌腱向前分离至鹅足止点
可编辑ppt
12
• 切断半腱肌腱副腱和股薄肌腱联系筋膜
可编辑ppt
13
• 示指在半腱肌止点处顶起皮肤,做近止
点处2.5cm纵形切口,辨认、分离肌腱并 在止点处切断
可编辑ppt
14
• 将半腱肌从后侧切口抽出,以取腱器取
之,随后取出股薄肌
可编辑ppt
15
• 我院自2012年8月至今 • 32例病人 男18例,女14例 • 腘绳肌腱长度平均(28 ±1.12)cm • 无隐神经损伤及伤口愈合不良
可编辑ppt
16
可编辑ppt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改良腘绳肌肌腱取腱法重建前交叉韧 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可编辑ppt
1
• 在采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最
困难的步骤之一—取腱
可编辑ppt
2
腘绳肌腱取腱的经典切口——胫骨前方入 路
可编辑ppt
3
• 假如每年交叉韧带重建术较多,胫
前入路没有问题,若做得少可能会 遇到困难
• 筋膜联系个体差异从远端止点向近端至少暴露
10cm
• 盲切:可能损失隐神经 • 建议:用手指触摸下切断联系筋膜
可编辑ppt
6
困难3
• 患者肥胖:造成显露困难,延长或牵拉切
口伤及隐神经
可编辑ppt
7
困难4
• 胫骨前方切口:辨认鹅足3根肌腱困难
可编辑ppt
8
后侧切口四大优点
小切口
可编辑ppt
11
• 切开筋膜,示指触及半腱肌、股薄肌腱 • 分离和显露后用布条将肌腱挑起示指沿
肌腱向前分离至鹅足止点
可编辑ppt
12
• 切断半腱肌腱副腱和股薄肌腱联系筋膜
可编辑ppt
13
• 示指在半腱肌止点处顶起皮肤,做近止
点处2.5cm纵形切口,辨认、分离肌腱并 在止点处切断
可编辑ppt
14
• 将半腱肌从后侧切口抽出,以取腱器取
之,随后取出股薄肌
可编辑ppt
15
• 我院自2012年8月至今 • 32例病人 男18例,女14例 • 腘绳肌腱长度平均(28 ±1.12)cm • 无隐神经损伤及伤口愈合不良
可编辑ppt
16
可编辑ppt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改良腘绳肌肌腱取腱法重建前交叉韧 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可编辑ppt
1
• 在采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最
困难的步骤之一—取腱
可编辑ppt
2
腘绳肌腱取腱的经典切口——胫骨前方入 路
可编辑ppt
3
• 假如每年交叉韧带重建术较多,胫
前入路没有问题,若做得少可能会 遇到困难
前交叉韧带重建ppt课件

AIMER
HANDLE
Bullet的位置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对股骨隧道长度的影响
牢记!!!!! 如果股骨隧道钻孔是通过胫骨隧道来 完成的,那么胫骨隧道开口的位置会决定股骨 隧道的长度。
Position A: 最长的股骨隧道,
ENDOBUTTON的长度会相应延长。
Position C: 最短的股骨隧道,
ACL Reconstruction
2021/7/11
膝关节骨骼: 外侧/内侧 观
股骨,胫骨,腓骨,髌
外侧骨
内侧
2021/7/11
主要的膝关节韧带
MCL
内侧副韧带.
LCL
外侧副韧带.
2021/7/11
膝关节韧带
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帮助稳定膝关节,对抗内外翻的应力
向外的应力 较外翻
向外的应 力叫外翻
thankyou
2021/7/11
12 11 10 9
2021/7/11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与“几点”的关系
Acufex 胫骨瞄准器
点对点 点对肘
BULLET
AIMER
2021/7/11
HANDLE
胫骨隧道位置
2021/7/11
Acufex 胫骨瞄准器
•坚固 •精确 •轻巧 •结构简单 •握持舒适 •单手操作
2021/7/11
BULLET
产品目前在国内注册证处于过期 产品宣教少 市场技术支持及推广少 国内经销渠道不够完善
2021/7/11
LINVATEC
即将国内上市悬吊方式植入 物—XO-BUTTON
袢为编织线,在悬挂中将会有 一定的延长.
官方宣称:可以再次重新翻转 股骨隧道为5MM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课件

knee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麻醉 Choices for Anesthesia
• 连硬外麻醉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 快速、安全、持续有效,能使肌肉充分松弛, 保证止血带效果。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取材 Graft Harvesting
髌腱中三分之一 the central third of the patellar tendon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ACL的解剖特点 ANATOMY of ACL
1、ACL起于胫骨髁间棘 前方稍偏内侧,斜向后 上止于股骨外髁髁间侧 面后部; 长约15-20mm(胫骨 后推)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ACL的解剖特点 ANATOMY of ACL
2、胫骨端附着部较粗大, 呈卵圆形,面积约3平 方厘米。
股骨定位器与股骨导针 the femoral drill guide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准确放置股骨定位器
The guide is positioned on the back of the femur
按照左膝1点、右膝11 点 (髁间窝后顶为12点) 定位的基本方法定位, 在能够保证骨道后壁完 整的前提条件下,尽可 能向后接近过顶处。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
ARTHROSCOPIC ACL SURGERY RECONSTRUCTION
附属鼓楼医院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蒋 青 陈东阳 Jiang Qing Chen Dongyang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形成的疤 痕组织
(医学课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演示课件

◎ 滑膜皱壁富含血管,韧带近
段营养来源膝中动脉,远端 部分来自膝下内外动脉。
.
.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 主要由胫神经的一部分降末支支配。 ◎ 本体感觉 感受器 1-2% 股骨和胫骨韧带附着 韧带长度和张力 感受器 中枢 关节位置运动、组织形变的信息 反射性神经肌肉反馈机制 脊髓反射、认知计划、脑干平衡 对运动进行快速调节 来正确判断肢体的空间位置 保持适当的肌肉张力 协调拮抗肌和协同肌的舒缩,使运动对环境的改变产生恰 . . 当的反应。
.
主要内容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的解剖和功能
◎ ACL的损伤机制
◎ ACL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
◎ ACL损伤修复后的后果及康复的重要性
◎ ACL损伤修复后的康复训练
.
.
??
前交叉韧带究竟是个 什么样的结构??
.
.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特点
.
??
前交叉韧带的作用
◎
◎ ◎
限制胫骨过度前移
限制内外翻 旋转稳定
.
.
??
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
.
.
ACL 损伤机制
共同因素 接触性损伤:
外翻外旋应力 过伸 胫骨后方直接暴力 骤停 纵向暴力、剪切或旋转暴力
非接触性损伤:
.
.
损伤机制(一)
接触性损伤
外翻损伤
内翻伤
过伸损伤
□ 前交叉韧带分两束纤维,即前内支、后外
支;
◎ 伸膝时前内支相对松弛,而后外支相对紧张。
屈膝90度时两束交合在一起。接近屈膝90度时,
前交叉韧带重建PPT课件

塞
4415ug/L
隐
转入ICU后予以氧疗和关节置换常规抗凝治疗,
匿
氧合功能逐渐恢复,术后14小时血气分析(3L/
分):氧分压81mmHg饱和度97%
全程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气促,无突发胸痛,心 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予以规范化抗凝
18
术后48小时CT血管成像结果
右肺动脉主干近肺门处、右上肺动脉近段、上肺动脉主 干及其远端分支管腔充盈缺损;左脉干及其分支管腔可 疑充盈缺损。
按疗程使用(髋关节置换35天,膝关节置换14天)
40
不可忽略的细节
➢ 时间点明确,操作性强 ➢ 顺利协调多科室多人员协同工作时间 ➢ 红绿色警示,重点患者标示醒目,避免
服药失误
41
规范化带给临床的意义(一)
可操作性强,工作细节无重大遗漏
效率提高,住院医师完成首次病程及大 病历时间在30分钟以内
抗凝路径的建立
2008年12月 完善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2009年9月 增补临床路径中术后抗凝治疗方案
32
术后置管镇痛的抗血栓治疗规范
硬膜外麻醉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术后立即拔管
术后6-10小时首 次给药
术后管留置48-72小时
术后6-10小时 首次给予利伐沙班
拔管前最后一次 利伐沙班给药
27
Vit K 拮抗剂(华法林)
1-3日:3-4mg/日 3日后:2.5-5mg/日 定期监测PT,使INR在2.0-2.5,勿超过
3.0 (停药、VIT K1注射、血浆制品)
28
现有抗凝药物存在临床使用局限性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1930s
普通肝素 肠道外给药
1950s
【正式版】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配合PPT资料

阑双尾束包 三、隧关道节重镜建器(械Y字包重、建前)交叉韧带包、电钻、驱血带、刨削线、关节镜镜头 A前C交L断叉裂韧合带并损内伤侧的韧治带疗损方伤式;
,固定6W。石膏固定3D后开始股四头肌 取AC腘L断绳裂肌合腱并、内缝侧合韧成带型损的伤配;合
A阑C尾L断包裂、重关建节手镜术器适械应包征、前交叉韧带包、电钻、驱血带、刨削线、关节镜镜头
• 胫骨定位器、套筒、电钻、配套克氏针(与套筒及 钻头)、钻头
股骨隧道
• 股骨定位器、电钻、克氏针、尖刀、钻头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移植肌腱复位及固定
吸引器头、麻花、细导针 细导针、螺钉、螺丝刀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缝合及包扎
圆针4#皮下、角针1#皮肤 棉垫、弹力绷带
训练 取前腘交绳 叉肌韧腱带、损缝伤合的成治型疗的方配式合
石胫膏骨固 止定点3位D于后胫开骨始平股台四上头胫肌骨训脊练的 前取交腘叉 绳韧肌带腱损、伤缝的合常成见型因的素配合 股骨定位器、电钻、克氏针、尖刀、钻头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ACL断裂重建手术适应征
• ACL断裂合并内侧韧带损伤;膝关节前外 侧或前内侧旋转明显不稳,或出现内外翻 异常活动时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切开、进入膝关节腔的配合
尖刀 直钳 戳卡 装关节镜镜头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清理关节腔,股骨髁间成型的配合
清理关节腔-刨削刀 股骨髁间成型-髓核钳
成型后的髁间窝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取腘绳肌腱、缝合成型的配合
刀、止血钳 绳子 取腱器 钢丝、缝线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骨隧道定位及建立
胫骨隧道
物品准备
敷料
孔单、中单2包、手术衣
器械
阑尾包、关节镜器械包、前交叉韧带包、电钻、驱 血带、刨削线、关节镜镜头
,固定6W。石膏固定3D后开始股四头肌 取AC腘L断绳裂肌合腱并、内缝侧合韧成带型损的伤配;合
A阑C尾L断包裂、重关建节手镜术器适械应包征、前交叉韧带包、电钻、驱血带、刨削线、关节镜镜头
• 胫骨定位器、套筒、电钻、配套克氏针(与套筒及 钻头)、钻头
股骨隧道
• 股骨定位器、电钻、克氏针、尖刀、钻头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移植肌腱复位及固定
吸引器头、麻花、细导针 细导针、螺钉、螺丝刀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缝合及包扎
圆针4#皮下、角针1#皮肤 棉垫、弹力绷带
训练 取前腘交绳 叉肌韧腱带、损缝伤合的成治型疗的方配式合
石胫膏骨固 止定点3位D于后胫开骨始平股台四上头胫肌骨训脊练的 前取交腘叉 绳韧肌带腱损、伤缝的合常成见型因的素配合 股骨定位器、电钻、克氏针、尖刀、钻头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ACL断裂重建手术适应征
• ACL断裂合并内侧韧带损伤;膝关节前外 侧或前内侧旋转明显不稳,或出现内外翻 异常活动时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切开、进入膝关节腔的配合
尖刀 直钳 戳卡 装关节镜镜头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清理关节腔,股骨髁间成型的配合
清理关节腔-刨削刀 股骨髁间成型-髓核钳
成型后的髁间窝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取腘绳肌腱、缝合成型的配合
刀、止血钳 绳子 取腱器 钢丝、缝线
手术各步骤的配合
骨隧道定位及建立
胫骨隧道
物品准备
敷料
孔单、中单2包、手术衣
器械
阑尾包、关节镜器械包、前交叉韧带包、电钻、驱 血带、刨削线、关节镜镜头
(医学课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演示课件

• 胫骨内旋或股骨固定不 牢靠时可出现假阴性
Lachman Test
.
.
体格检查
medical examination
• 胫骨外旋位时膝关 节从屈曲30至40度 过程中出现胫骨相 对股骨的半脱位为 阳性
• 检查 ACL和后外侧 旋转不稳定
轴移试验
Pivot Shift Test
– 后外侧关节囊
– 弓状复合体
.
康复的重要性
◎ 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液
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 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手术治疗都 有很好的疗效。 ◎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 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因此,为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
的功能障碍,必须早期介入康复。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研究表明,ACL应力变化在不同外力大小、屈曲角度下
及不同分柬之间是不相同的。
◎ 屈伸运动中,当屈曲l5度时ACL应力最大;在屈曲90度时 应力最小;
不同分柬在屈伸过程中应力变化也不相同。
◎ 屈伸过程中AMB切线模量、抗张力强度和应变能量密度都较
PLB大。AMB在屈曲角度大时所受应力更大,而PLB在伸直位 或者屈曲角度小时受力较大。
.
.
ACL重建的外科技术
Surgical Technique of ACL Reconstruction
ACL Semi-T准备(实例)
.
.
ACL重建的外科技术
Surgical Technique of ACL Reconstruction
ACL 股骨胫骨隧道准备(视教)
.
.
ACL重建的外科技术
1.术前康复 (康复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后侧小切口腘绳 肌腱取腱方法
在采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最困
难的步骤之一—取腱
腘绳肌腱取腱的经典切口——胫骨前方入路
假如每年交叉韧带重建术较多,胫前
入路没有问题,若做得少可能会遇到 困难
困难1
肌腱取短:用取腱器取腱前没有切断肌腱 之间的联系筋膜
困难2
筋膜联系个体差异从远端止点向近端至少暴露10cm 盲切:可能损失隐神经 建议:用手指触摸下切断联系筋膜
处2.5cm纵形切口,辨认、分离肌腱并在止 点处切断
将半腱肌从后侧切口抽出,以取腱器取之,
随后取出股薄肌
我院自2012年8月至今 32例人 男18例,女14例 腘绳肌腱长度平均(28 ±1.12)cm 无隐神经损伤及伤口愈合不良
敖英芳:没有比后侧切口更占优势的了
手术技巧
膝关节屈曲30° 腘窝横行中线内侧1/3处触及肌腱,做2.5cm小
切口
切开筋膜,示指触及半腱肌、股薄肌腱 分离和显露后用布条将肌腱挑起示指沿肌
腱向前分离至鹅足止点
切断半腱肌腱副腱和股薄肌腱联系筋膜
示指在半腱肌止点处顶起皮肤,做近止点
困难3
患者肥胖:造成显露困难,延长或牵拉切口
伤及隐神经
困难4
胫骨前方切口:辨认鹅足3根肌腱困难
后侧切口四大优点
① 容易辨认肌腱 ② 容易切断联系筋膜 ③ 容易将示指沿肌腱伸入抵达肌腱前方止点 ④ 前方切口可以很小,后方切口隐蔽
Chadwick Prodromos MD 采用后侧入路13 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肌腱取出过短
在采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最困
难的步骤之一—取腱
腘绳肌腱取腱的经典切口——胫骨前方入路
假如每年交叉韧带重建术较多,胫前
入路没有问题,若做得少可能会遇到 困难
困难1
肌腱取短:用取腱器取腱前没有切断肌腱 之间的联系筋膜
困难2
筋膜联系个体差异从远端止点向近端至少暴露10cm 盲切:可能损失隐神经 建议:用手指触摸下切断联系筋膜
处2.5cm纵形切口,辨认、分离肌腱并在止 点处切断
将半腱肌从后侧切口抽出,以取腱器取之,
随后取出股薄肌
我院自2012年8月至今 32例人 男18例,女14例 腘绳肌腱长度平均(28 ±1.12)cm 无隐神经损伤及伤口愈合不良
敖英芳:没有比后侧切口更占优势的了
手术技巧
膝关节屈曲30° 腘窝横行中线内侧1/3处触及肌腱,做2.5cm小
切口
切开筋膜,示指触及半腱肌、股薄肌腱 分离和显露后用布条将肌腱挑起示指沿肌
腱向前分离至鹅足止点
切断半腱肌腱副腱和股薄肌腱联系筋膜
示指在半腱肌止点处顶起皮肤,做近止点
困难3
患者肥胖:造成显露困难,延长或牵拉切口
伤及隐神经
困难4
胫骨前方切口:辨认鹅足3根肌腱困难
后侧切口四大优点
① 容易辨认肌腱 ② 容易切断联系筋膜 ③ 容易将示指沿肌腱伸入抵达肌腱前方止点 ④ 前方切口可以很小,后方切口隐蔽
Chadwick Prodromos MD 采用后侧入路13 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肌腱取出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