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课设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设计书.

规程设计》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人:陈浩专业:机制班级:1006学号:22 号规程设计》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1.零件图样分析.................................. (.. 3)2.毛坯的确定 ................................... (... 4)3.工艺分析 ..................................... (... 5)4.工艺路线的拟定 ............................... (... 6)5.切削用量的选择 ............................... (... 6)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 (.. 9)7.机械加工程序 ................................. (... 9)7.1确定加工方法.. (9)7.2机床选择 (10)7.3刀具选择 (10)7.4量具选择 (11)8.设计总结 (12)9.参考文献 ..................................... (...13)10.工序卡片编制................................. (...14)11.附录规程设计》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通过传动轴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并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关键词:传动轴;尺寸;加工工艺1、零件图样分析属于典型的轴类零件。
其形Φ 20± 0.01mm的外圆与Φ 25± 0.025mm的外圆公共轴线为基准,作为35 000011圆和35 00 025 mm外圆轴线有规程设计》..0.03mm,零件表面粗糙度最小数值为Ra0.8μm,零件45 号钢在加工过程中有调质的要求,这样有利于改善零件的加工综合性能,故加工过程中应适时转序。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如右图所示,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机油泵传动轴支架。
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
主要作用是支承传动轴,连接油口,起到固定机油泵的作用。
是拖拉机里用到的最普遍的零件之一。
它结构简单,体积也较小,属叉架类零件。
其中φ32孔要与轴配合,要求精度较高。
1.2零件的工艺分析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共有两组加工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1.以A 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1.003.72+ mm, )(732015.00+H φmm 。
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A基准面。
2.以2-()+0.01508H7φ沉孔φ10*9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0.01508H7φ沉孔φ10*90°,100.05±mm, 260.2±mm, 223±0.05mm ,φ11轴线的位移度不大于R0.25。
传动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传动轴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0931组号第七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 10月 28日目录前言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6)2、零件分析 (6)2.1、材料分析 (6)2.2、精度等级的选择 (6)2.3、热处理要求 (6)3、毛坯的确定 (6)3.1、毛皮种类可分五种 (6)3.2、零件毛皮的确定 (7)3.3、零件毛坯图 (7)4、定位基准 (7)5、工艺路线 (8)5.1、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8)5.2、加工路线的确定 (8)5.3、加工工艺路线 (8)6、余量与工艺尺寸的确定 (9)7、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11)7.1选择加工设备 (11)7.2选择夹具 (11)7.3选择量具 (11)8、切削用量的确定 (11)9、工艺过程、工序 (11)总结 (12)附录: (13)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0931 组号: 7 组长: ****** 课程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1.10.3——2011.10.23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⒈分析、抄画零件工作图样或计算机绘图设计;⒉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图;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一套;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 28日前言机械加工工艺是我们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工作人员加工零件的前提。
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要把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学好,在课程设计中加以实践,把自己从中学到是知识和经验有效的利用到实践中去。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将要走到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最好的锻炼,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由于第一次参加课程设计,对相关知识不太了解希望老师给予帮助教育指导。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经分析工件为单件小批量2、零件分析2.1、材料分析本课程设计的轴为40Cr钢40Cr钢用于较重要的调质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连杆、螺栓、进气阀、重要齿轮、轴、曲轴、曲柄、汽轮发电机环形锻件。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理解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传动轴加工设备;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具备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动轴加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2.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4.传动轴加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5.传动轴加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传动轴加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传动轴加工的技术要点;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传动轴机械加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4.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其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及意义机油泵是内燃机润滑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之一,主要负责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吸出,并将其压力送到发动机润滑油路中,以达到润滑和降温的目的。
因此,机油泵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作为机油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机油泵的工作效率、性能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进行分析和设计,优化机油泵传动轴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提高机油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降低机油泵的维修成本和故障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1. 传动效率:传动效率应达到90%以上。
2. 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应达到55-60HRC。
3. 安装尺寸:符合机油泵传动轴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尺寸。
4. 低噪音:设计要求低噪音,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5. 耐磨性: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长久稳定。
6. 寿命要求:设计要求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实用寿命不少于6年。
三、设计方案1. 设计思路通过分析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出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结构和参数,并使用ANSYS等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验证,以满足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工作要求和设计指标。
2. 设计内容(1)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主要结构和参数设计。
(2)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工艺。
(3)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与机油泵传动轴的配合设计。
(4)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装配方式和检测标准。
(5)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
3. 设计流程(1) 确定工作条件和要求。
(2)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结构设计。
(3) 确定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4)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与机油泵传动轴的配合设计。
(5)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装配方式和检测标准设计。
(6) 利用ANSYS等软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优化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传动轴的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让学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传动轴加工;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传动轴加工为例,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机械加工领域有较高的兴趣,但仍需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的结构与材料:介绍传动轴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场景;分析传动轴所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械传动零部件》第二节《传动轴》2. 传动轴加工工艺:讲解传动轴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并分析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第三节《轴类零件加工》3. 传动轴加工质量控制:阐述传动轴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质量控制》4. 传动轴加工设备与工具:介绍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第四节《轴类零件加工设备与工具》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加工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全套工序卡.doc

1
1
1
φ11钻头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54.05.19
产品名称
机油泵
零(部)件名称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
共12页
第10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10
钻
HT15-33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铸件
250*98.33*55
1
1
设备名称
Z525
同时加工件数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16.6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进给量
mm/r
切削深度
mm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
辅助
10
钻孔φ7mm
φ7mm钻
229
15.3
0.25
12
1
1
1
扩孔:φ7.7mm
φ7.7mm专用扩孔钻
68
7.9
0.57
mm/r
切削深度
mm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
辅助
7
铣φ32mmC向端面
专用夹具
190
5.3
0.32
12
1
1
1
φ45端面铣刀
锪孔1.5×45°
90°锪钻
68
8.26
0.72
1.5
1
传动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次设计的是传动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轴。
了解了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Abstrac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we learned universi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course,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fter. This is our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course design, each course design of graduation design has a lot of help This design is shaft, have part drawing, casting chart, each one, mechanical drawing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and with the design fixtures corresponding that procedure process card every one.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title of the parts are shaft.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shaft, nex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parts drawing parts on each end of the roughness of blank size and determine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can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pure benchmark crude benchmark, and finally determined after worked out the process, formulate the roadmap shaft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draw assembly drawings.目录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结构特点1.3、确定主要、次要加工表面及其加工方法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以及毛坯图3.拟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3.2、制定工艺路线3.3、工艺设备的选择3.4填写工艺流程图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5.卡具设计5.1设计思想5.2 定位基准的选择5.3 夹紧元件的选择5.4 定位元件的选择5.5 对刀装置的确定5.6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6.设计心得体会参考文献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起传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目录第一节序言 (4)第二节零件分析 (4)一、零件的功用分析 (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5)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订 (5)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5)二、选择定位基准 (6)三、选择加工方法 (6)四、制订工艺路线 (7)六、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9)七、工序设计 (11)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1)第一节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融会贯通大学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第二节零件分析一、零件的功用分析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机油泵传动轴支架。
其用于轴承的传递,当然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并不仅仅用于此,还有很多功能。
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标有表面粗糙度符号的表面有平面、内孔等。
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低的是孔3*Φ11及孔Φ32,粗糙度为Ra12.5,粗糙度要求最高的是定位销孔2*Φ8,表面粗糙度为Ra3.2以及上表面K。
该外圆平面K也是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主要设计基准。
孔Φ32的公差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为Ra3.2,可以通过钻、扩、铰来保证。
上表面K需要通过初刨和精刨来达到需要保证的尺寸。
3*Φ11孔不是很重要,只是固定作用,因此加工该孔不是很复杂;通过钻床加工出来。
2个定位销孔则需要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因此相对于上一道工序则需要在钻床是钻、扩、铰2*Φ8孔。
钻后再扩钻再铰就可以达到精度要求。
对机油泵传动轴支架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核后,可知该零件图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加工要求合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较好。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共有两组加工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1.以K 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0.1072.33+mm,()+0.025032H7φmm 。
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A 基准面。
2.以2-()+0.01508H7φ沉孔φ10*9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0.01508H7φ沉孔φ10*90°,100.05±mm,260.2±mm, 223±0.05mm ,φ11轴线的位移度不大于R0.25。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 φ32H7轴线对A 面的不平行度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01 (2) φ32H7轴线对B-B 面的不垂直度100长度上不大于0.05(3) φ32H7轴线和一个()+0.01508H7φ距离54±0.12mm 。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
第三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订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15-33,灰铸铁抗拉强度不低于150MPa ,抗弯强度不低于330MPa ,根据材料性质,因此应该选用铸件,由于该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大批生产的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也不大,故可铸造成型。
由表5-2可知,选择砂型机器造型,铸件的公差等级为CT9级。
二、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制订重的重要工作,,它是工艺路线是否正确合理的前提。
正确与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可以确保加工质量、缩短工艺过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域种类、提到生产率。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支架类零件而言,以支架底面的相对面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支架底面的相对面作为粗基准,则可能造成B-B面基准无法保证,因此,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现选取以下图所示C面为粗基准。
选取C面为粗基准,利用四块压板压紧中间的筋板,不完全定位以消除和。
为下一步加工打下基础。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基准重合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三、选择加工方法1、平面的加工平面的加工方法很多,有车、刨、铣、磨、拉等。
而对于K面粗糙度为Ra6.3通过粗铣以及精铣就可以达到。
2、孔加Φ32孔内壁粗糙度为Ra6.3所以就用钻-扩-铰,钻孔铰该孔后就可以达到这个精度要求,满足安装配合F7,并且用YT锥柄麻花钻。
同样3*Φ11以及2*Φ8的销孔也可以用钻床加工出来。
四、制订工艺路线制定加工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的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益,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05 铣A面工序10 钻3-φ11mm孔j工序15 钻、扩、铰孔2-φ8mm,并锪倒角1×45°工序20 铣φ32mm D向端面工序25 加工φ32mm,并锪倒角1.5×45°工序30 铣φ32mm C向端面,并锪倒角1.5×45°工序35 钻30°方向φ11mm孔工序40 检验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05 铣φ32mm D向端面工序10 加工孔φ32mm,并锪倒角1.5×45°工序15 铣φ32mm C向端面,并锪倒角1.5×45°工序20 铣A面工序25 钻3-φ11mm孔工序30 钻、扩、铰孔2-φ8mm,并锪倒角1×45°工序35 钻30°方向φ11mm孔工序40 检验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先以E面为基准直接加工出A面,然后以A面为基准进行3-φ11mm和2-φ8mm的加工,然后再处理C、D面和φ32mm 孔;而方案二刚好相反,先处理C、D面和φ32mm孔,再加工A面和3-φ11mm 和2-φ8mm,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工序非常集中,定位、加工和装夹都±mm和非常方便,但方案一无法保证与B-B面的相关尺寸的精度,即100.05±mm。
在方案二中,与B-B面的相关尺寸的精度得到保证,但54±0.12mm 260.2和φ32H7轴线对A面的不平行度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01,φ32H7轴线对B-B 面的不垂直度100长度上不大于0.05,平行度和垂直度又难以保证,因此这两个方案都不太合适,综合考虑,虽然图纸并未要求对C面和D面进行加工,但加工C面和D面有利于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而且C、D面的加工量并不大,因此修改加工工艺如下:工序10 粗铣,半精铣A面工序20 钻、扩孔2-φ8mm,并锪沉孔φ10×90°钻、扩孔3-φ11mm工序30 铣圆柱φ32mmC向端面,铣圆柱φ32mmD向端面工序40 粗镗、精镗φ32mm孔,锪φ32mm孔倒角1.5×45°工序50 钻、扩30°方向φ11mm孔工序60 去毛刺工序70 检查工序80 入库六、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一)确定加工余量“机油泵传动轴支架”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硬度为HB170~240,毛坯重量约为5kg,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用铸造灰铸铁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表3-1 支架个加工表面余量(二)确定毛坯基本尺寸加工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尺寸加上查询的相应加工余量即可,所得毛坯尺寸如表3-2所示。
(三)确定毛坯尺寸公差铣削公差:现规定本工序(粗铣)的加工精度为IT11级,因此可知本工序加工公差为-0.05mm(入体方向)。
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A面分两次加工,因此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如下:毛坯名义尺寸:98.33+2.5=100.83mm毛坯最大尺寸:100.83+1.2=102.03mm·毛坯最小尺寸:100.83-0.6=100.23mm粗铣后最大尺寸:98.33+0.1=98.93mm粗铣后最小尺寸:98.33-0.05=98.28mm(四)绘制毛坯简图根据以上内容及砂型铸造的有关标准及规定,绘出毛坯简图,如图3-1所示:七、工序设计一、选择加工设备(1)工序10:XA5032立式铣床。
二、选择刀具(1)铣刀铣平面都选刀具为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
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一)工序10:(粗铣A面,留精加工量0.5mm)1、切削用量本道工序是粗铣端面,已知加工材料为HT15-33,选用XA5032型立式铣床,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d=80mm,齿数z=10,孔径D=27mm,zmm zn v a f f /2.0==宽L=36mm 。
确定铣刀角度,选择前角︒=10o γ,后角︒=12o α,主偏角︒=60r k 螺旋角︒=10β。
(1)确定每齿进给量f a ,知XA5032型立式铣床的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查表每齿进给量z mm a f /3.0~2.0=选择每齿进给量z mm a f /2.0=。
(2)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度,选择铣刀后刀面磨损极限值为 2.0mm ,查表知端铣刀的合理耐用度min 122=T 。
(3)确定切削速度v 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 v 查表知,高速钢铣刀铣削速度为min /20~15m ,则铣床主轴转速范围是根据XA5032机床的标准主轴转速,由表5-13选取min /60r n =,则实际铣削速度为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min /120mm zn a fn v f f ===根据工作台标准纵向进给量,根据表5-13中工作台选取,则实际的每齿进给量为2、基本时间min 33.121=++=fw m v l l l t min /8.79~7.591000r dv n ==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