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一轮月考附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九年级语文(建议完成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24分)诗意如晨曦微露,渐渐浸润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窗前的一枝横斜疏影,还是雨打芭蕉的轻音乐章,都可成为心灵的慰藉,赋予平凡日子以非凡的意义。
让阅读与思考成为生活的调味剂,它们不仅能够点亮智慧的灯火,更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学校正在开展“让诗意浸润生活,让精神散放光芒”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感受诗意生活】小文同学在活动中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诗意生活的理解,并撰写了发言稿。
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当成长中的迷茫让你不知所措时,何不侧耳倾听内心深处那温柔的呢喃,用一两句诗词的片段,即便有些断章取意,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别让现实的尘埃蒙蔽双眼,而是让想象之花博发,在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里追逐梦想,勇敢地面对那些看似荒诞的妄想,最终你会发现,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了生命中最耀眼的光芒。
1.请根据语境,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当成长中的迷茫让你不知所措时,何不侧耳倾听内心深处那温柔的呢()喃。
(2)勇敢地面对那些看似荒诞的妄()想。
2.语段画线句中分别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1)______应写作______(2)______应写作______【发现诗意之美】时光飞逝,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
但我们不妨稍稍放慢脚步,去发现身边的诗意之美。
它或许是藏匿于街角一隅悄然绽放的小花,或许流淌于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抑或是一片落叶缓缓飘下的轨迹。
诗意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被发现。
3.“宝石般的日常”启发了我停下脚步,去留意生活中的美。
“蒹葭萋萋,(1)______”(《蒹葭》)是秋日清晨的意境美,“(2)______,悠悠我心”(《子衿》)是婉转心事的意蕴美;我们醉心于“蒙络摇缀,(3)______”(《小石潭记》)的自然美景,动容于“海内存知己,(4)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真挚友情。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妖娆.(ráo)嘶.哑(sī)娉.婷(pīng)成吉思汗.(hàn)B. 摇曳.(yè)冠.冕(guàn)亵.渎(xiè)强聒.不舍(guō)C. 旁骛.(wù)佝偻.(lóu)箴.言(zhē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宽宥.(yǒu)濡.养(rú)间.不容发(ji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秘诀惊骇断章取义言不及意B. 劫掠琉璃富丽堂皇丰功伟迹C. 汲取困厄形销骨立李代桃僵D. 游弋积攒相得益章抽丝剥茧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信服。
D. 他总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6. 名著阅读。
(5 分)《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__________” 的特点。
请你列举其中一首诗歌,并简要分析其主题。
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 - 8 题。
(5 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陌系B. 灬依C. 愈弘D. 赡携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含有生僻字的是:A. 洞穴B. 浏览C. 冂囚D. 存在答案:C3. “花横花竖点缀中,水重水轻唱晚钟。
”这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B4.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个的意义类似的是:A. 引经据典B. 不问青红皂白C. 疲于奔命D. 没有半点问题答案:C5.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去”字应该理解为:A. 离开B. 消失C. 去世D. 无法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爸爸以敏捷的【动作】打开了门。
2. 他容光焕发,【通透】着幸福的神采。
3. 钢笔似的医术,【使人拜服】。
4. 那绿意盎然的小园子【满】了柳絮。
...三、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这个学期开始以来,我们班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百变魔盒”活动。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从魔盒里随机抽取一个任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有很多种,有劳动任务、创作任务、礼仪任务等等,每个任务都很有意思。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同学都能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百变魔盒”活动。
1. “百变魔盒”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B. 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C. 让同学们培养动手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2.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干什么?A. 随机抽取一个任务。
B. 完成规定的任务。
C. 组织活动。
D. 完成劳动任务。
九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外(fēn )昏晕.(yūn )蓑.衣(suō)留滞.(zhì)B、稍逊.(xùn )栖.息(qī)喑.哑(ān )田圃.(pǔ)C、旁骛.(wù)谀.词(yú)汲.取(jí)睿.智(ruì)D、亵.渎(xiè)喧.嚷(xuān)佝.偻(gōu )陨.落(yū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断章取义恪尽职守重蹈覆辙怒不可遏B、吹毛求疵化为无有无与伦比涕泗横流C、弥留之际孤军奋战气吞斗牛脑羞成怒D、一杯黄土媚上欺下黎明曙光不二法门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洪涝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着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B、如果我们对课文断章取义来理解,那么只能学一点“皮毛”,甚至连“毛”都抓不到。
C、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的头晕目眩。
D、“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古代贤人生活的不二法门。
4、根据提示,填写相关课文的标题。
(5分)(1)、用拟人化手法表达对孩子爱的絮语:《》(2)、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充满生机:《》(4)、抒发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5)、借壮丽河山美景抒发诗人伟大抱负:《》5、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形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3分)如果你是大河,;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不语。
6、《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者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你还能试举两例吗?(3分)7、默写填空(6分)(1)、《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的一句是;能够表现劳动人民矛盾心理的一句是;最能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4)《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3分)⑵、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诗经》)(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鱼我所欲也》)(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 A.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
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① (黯然淡然)。
一天,有裂縫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B 。
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
两年了,我②(经常通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
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谁也不会否认我们每个人都不像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
倘若我们怀著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写汉字。
A汲: B [zǐ]:2. 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②3.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有裂缝的桶的话补充完整。
4.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啊!如果我能拜托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抗争。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书写(3分)一、班级开展“山水有情”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26分)【活动召集】我们美丽的祖国,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
假日里,你是否有去看那巍峨山峦(),汤汤江水;看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那清风闲坐,白云高卧;看那碧涛如浪,百舸()争流……这些景象又引起你怎样的xiá()想呢?看那雄鹰①______,海燕笑傲沧海,我感受到了勇敢者的奋斗;看那大雪中tǐng()拔的青松,严寒中怒放的腊梅,我体味到了②______者的抗争;看那雨后灿烂的彩虹,秋霜染红的枫叶,我感受到了③______者的心境。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山峦()(2)百舸()(3)xiá()想(4)tǐng()拔的2.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三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展翅飞翔坚强乐观B. 搏击蓝天坚强乐观C. 自由自在乐观坚强D. 身姿矫健乐观坚强【诗文梳理】3. 诗文默写。
小山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后,探究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赋予了山川明月、江海草木等自然景观以诗意,一草一木承载了诗人的悲欢喜乐”,提笔写下这段感想。
你可以从“槲叶落山路,(1)____________”中,觉察到温庭筠羁旅艰辛时的自解情趣;你可以从“(2)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感受到刘禹锡面对世事沧桑的乐观豁达;你可以从“长风破浪会有时,(3)____________”,感受到李白想要冲破一切阻力的豪迈气概;你可以从“(4)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感受到苏轼对世事难全的哲理思考。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妖娆.(ráo)风骚.(sāo)嘶.哑(sī)强.词夺理(qiáng)B. 亵.渎(xiè)游弋.(yì)宽宥.(yòu)矫.揉造作(jiǎo)C. 箴.言(zhēn)濡.养(rú)坍塌.(tā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恪.守(kè)摇曳.(yè)抽丝剥.茧(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旁骛秘诀断章取意鸠占雀巢B. 汲取妄想富丽堂皇丰功伟绩C. 赃物制裁彬彬有礼相得益章D. 冠冕劫掠形消骨立金戈铁马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令人叹为观止。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
C. 他对人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D. 那些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生活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生活是一本蕴含智慧的书,;生活是一杯滋味醇厚的茶,。
①有激昂的旋律,也有低沉的音符②有绚丽的色彩,也有灰暗的色调③有清新的诗篇,也有深沉的思考④有苦涩的味道,也有甘甜的回味A. ②①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6. 古诗文默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一轮月考你沉着应战,我拭目以待!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台湾省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胡锦涛主席之邀来访,受到了大陆同胞由zhōng()的热烈欢迎,树立了中华民族同宗同脉,团结奋进的里程碑。
宋楚瑜先生说,他此次来,寻血缘之根,jì()黄帝陵和先祖,yè()中山陵,访岳lù()书院,圆了他50多年的一个梦。
2.填空。
(4分)(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面对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陈胜发出了“”的呼喊。
(3)《浣溪纱》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4)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写下了反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这一社会现实的《捕蛇者说》。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郭沫若对《史记》这部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著作所做出的极高的评价。
C、骈文又称四六文,南朝梁吴均所作《与朱元思书》一洗骈文的弊病,文字精炼,生动地描述了春天富春江山水的秀丽景色。
D、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陶渊明虽已隐居,但是仍然关心国事,可惜他无力改变现状,只好将美好的理想寄托于诗文之中,《桃花源记》就是一例。
4.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
(3分)[备选词语:平等仁爱沟通]生活中不同的开始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陌生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的开始;市民和进城民工在心中用尊重握手,是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漂泊者,递上一瓢水,是的开始;送人玫瑰,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5.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2分)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A 淋浴器——随心所浴(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D.蚊香——默默无蚊( )6.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发表看法。
(3分)2006年4月30日晚,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北京如期进行,青年歌手们在演唱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过不了关。
例如,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选择了“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的答案;“一日不见”接下一句,竟然说出“好想你”;还有选手分不清中国书法的行书和草书……让现场评委和观众瞠目结舌,也遭到众多网民的非议。
看了这则材料,如果让你在CCTV网站论坛上针对这种现象发表看法,你最想说什么?二、现代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7-18题。
(一)(11分)茫茫太空中,生活着很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它们身处广袤的太空,难免会染上一些“疾病”。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疾病”有好多种。
一种是“不治之症”。
一般来说,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越高,寿命越长。
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轨道高,已经几十岁了,仍在太空运行。
一些低轨道的人造卫星,寿命短,有的才运行几个月,甚至只有几天,就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姿态失控,最终陨落。
这种“重症”,是很难治好的。
另一种是“小毛病”。
1966年,前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一颗卫星——“月亮10号”。
这颗卫星绕月飞行不久,就报废了。
因为这颗卫星上用的是化学电池,电力用光了,也就失效了。
其实,当时卫星上的仪器都完好无损,倘能派出“太空医生”,换上新电池,就不会报废。
也有的是“急性病”。
1970年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3号”,起飞后46小时,飞船里的一个燃油箱爆炸了,使飞船无法完成太空科研任务。
三名宇航员历尽艰辛,才使生了“急性病”的飞船溅落在太平洋上。
卫星或飞船生“急性病”,需要“太空医生”及时赶来抢救。
谁是最合适的“太空医生”呢?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天飞行。
从此,航天飞机成为“太空医生”极其合适的“候选人”。
为什么人们会看中航天飞机呢?这是因为航天飞机可以来回于地球和太空之间,一般可以重复使用100多次,使花钱如流水的空间科学活动大大降低了费用。
据美国科学家统计,“阿波罗”太阳观测卫星发射5次,耗资达200多亿美元,而航天飞机飞行一次,大约只花费1000万美元,这比重新发射一颗卫星要合算得多。
随着航天飞机技术的改进,它的飞行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另外,航天飞机返回之后,一般经过两星期检修,又可上天,使用方便。
科学家建议,今后在发射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时,应同时让一架航天飞机进入待命状态,一旦飞船或卫星在发射后生了“急性病”,“太空医生”就立即出发,及时进行抢救。
(根据有关材料改编)7.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分)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4分)9.文中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2分)10.本文通篇采用了拟人和比喻来说明,请你说说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
(3分)(二)(13分)“信任”试验(1)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专业,教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的周严教授。
(2)一次上课时,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
” 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后仰面倒去,由后面的同学接住。
(3)听了周教授的话,前后两排的同学互相望着,都心照不宣地“哈哈”笑起来。
这样的游戏,我们同学之间,私下曾经玩过多次,每次都是在前排的同学向后倒去的瞬间,站在后面的那位同学便快速抽出身来,这样,前面的同学由于失去重心,“砰”的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
所以后来再有同学说玩这样的游戏,前面的同学再也不肯真的向后倒去了。
(4)周教授见我们都准备好了,他说了一声“开始”。
听了周教授的指令后,站在前面的许多同学,开始一点一点向后倾斜,但每个人都暗自掌握着身体的平衡,并不让自己失去重心。
后面的同学见了,知道前面的同学并不真倒,所以只是伸出手来,象征性地在前面同学的衣服上轻轻碰了一碰,算是扶住了前面的同学。
(5)这时,一个我们没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平时上课坐在我前面个头有一米八零的一位男生,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向后直直地倒去。
在他后面接他的是一位小巧的女生,她见男生向她倒去,先是一愣,接着便使尽全力,一把抱住了他。
看得出,女生非常吃力,但还是稳稳地托住了男生。
(6)试验结束后,周教授走上讲台,他指着那位男生和女生说:“今天的…信任‟试验,他们两人做得是最成功的。
同学们,什么是信任呢?信任便是像刚才这位男同学一样,心里对别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而这位女同学,则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好的…值得信任‟的例证,就是不管自己有多困难,都会把别人交付的事情办好。
他们两人之所以把这场试验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相互信任演绎到最为完美。
”(7)“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信任,希望别人信任自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人付出信任呢?在我们要求别人信任自己的时候,最好先问一下自己。
”说到这里,教授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一个人值得别人信任是幸福的,而一个人信任他人则是高尚的。
同学们,让我们先试着做高尚的人,再做一个幸福的人吧……”(8)教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久久的掌声……1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我们”曾经私下做游戏的情景。
(2分)12.细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分)⑴站在前面的许多同学,开始一点一点....向后倾斜,但每个人都暗处掌握着身体的平衡,并不让自己失去重心。
⑵她见男生向她倒去,先是一愣..,接着便使尽全力,一把抱住了他。
13.请用原文回答,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值得信任”?(4分)14.周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先做信任别人的人,再做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3分)(三)(10分)不该遗忘的“自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
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
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
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
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
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
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分)16.作者认为哪两种表现是“不正确的自省”?(2分)17.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2分)18.“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链接材料:⑴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
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
⑵1971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