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步步高总复习·排查落实练一题目+答案
第六章 第1讲2015步步高化学复习大一轮讲义及练习(含答案)

1 427.2 kJ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SiH4(g)+ 2O2(g)===SiO2(s) + 2H2O(l) ΔH=-1 427.2 kJ· mol-1。
(2)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 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 可得 100 g CaCO3 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Δ H =- 2 Q kJ· 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 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
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符号: ΔH 。 mol-1或 kJ/mol 。 (3)单位: kJ·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 所示。
吸
放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 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 离;③Ba(OH)2· 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 的反应等。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整本答案 word2003版

201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安徽专用(整本答案)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2)2/3(5)灯帽2.试管1/3略向下倾斜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3.(1)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 mL(2)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3)酸式滴定管①查漏②在上方③酸性强氧化性碱性④0.01(4)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强氧化性(5)托盘天平②烧杯③被称物砝码左右④0.1(6)温度计①混合物中②支管口处考点二1.(1)药匙纸槽底镊子(2)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2.(1)酸碱性酸碱性漂白氧化性(2)①玻璃片或表面皿玻璃棒中部标准比色卡②润湿镊子玻璃棒3.(2)滴成股(3)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4.(1)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①Cl2②NH3SO2HCl倒吸(3)较小较大考点三3.(3)①b②a、c③需要a、c考点四1.广口细口棕色碱性强酸强氧化性2.(1)密封(3)棕色(4)磨口的细口瓶深度思考1.(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KNO3溶液的温度(2)A(3)C(4)D(5)B(6)E碎瓷片或沸石2.坩埚、泥三角3. 不同,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4.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27.45.(1)28.021.10C(2)①蒸发皿②5.9或5.8100 mL容量瓶6.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7.(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3)滴管伸入试管内8.不能,污染溶液。
9.不能。
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10.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
11.①—4(自燃物品);②、⑪—3;③、④—1;⑤、⑩—5;⑥—2;⑦、⑧、⑨—8 12.(1)②防倒吸原理: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_整本答案

第3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弱电解质2.H+OH-水的电离平衡增大3.可逆酸碱中和4.否中性pH=7是NH+4、Cu2+酸性pH<7是CH3COO-、CO2-3碱性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2O NH3·H2O+H+(2)CO2-3+H2O HCO-3+OH-(3)Fe3++3H2O Fe(OH)3+3H+(4)Al3++3HCO-3===Al(OH)3↓+3CO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右移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深度思考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
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的c(OH-)较大,pH较大。
由于盐的二级水解大于一级水解,故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大。
3.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石蕊,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水解微弱考虑水的电离水极微电离纯水电离度1.0×10-7%6.①②③④⑥⑨⑩⑪7.D8.①Al3++3H2O Al(OH)3+3H+②S2-+H2O HS-+OH-、HS-+H2O H2S+OH-③HCO-3+H2O H2CO3+OH-④AlO-2+2H2O Al(OH)3+OH-⑤不水解9.不对,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 2O CH 3COOH +OH -左移。
10.B11.(1)纯碱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 2O HCO -3+OH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 (OH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2021选修一化学步步高答案

2021选修一化学步步高答案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特点主要有: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
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
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
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
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
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
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
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
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
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高一下册化学步步高答案

高一下册化学步步高答案1、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2、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下列方法中能始终保持良好浓度差的是()*A浸渍法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3、挥发油的溶解性难溶于()[单选题] *A水(正确答案)B乙醇C石油醚D乙醚4、E何首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单选题] *A酸性水溶液(正确答案)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5、以下哪种分离方法是利用分子筛的原理的()[单选题] * A吸附色谱法B萃取法C沉淀法D透析法(正确答案)6、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7、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8、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9、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 A升华法(正确答案)B分馏法C沉淀法D透析法10、下列不能作为极性吸附剂的是()[单选题] *A活性炭(正确答案)B氧化铝C硅胶D氧化镁11、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12、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烟碱B咖啡因(正确答案)C槟榔碱D苦参碱13、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14、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单选题] *A酸乙酯(正确答案)B苯C乙醚D氯仿15、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16、酸碱沉淀法中的酸提碱沉法主要适用于()[单选题] *A黄酮类B香豆素类C醌类D生物碱类(正确答案)17、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18、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单选题] *A左旋体B右旋体C同分异构体D外消旋体(正确答案)19、E何首乌(正确答案)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正确答案)B决明子C芦荟D紫草(正确答案)20、处方中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其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 A黄酮B香豆素C木脂素(正确答案)D三萜皂苷21、关于前胡,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是伞形科前胡属植物(正确答案)B药理药效作用主要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解痉、镇静等(正确答案) C可与皂荚、藜芦等药物一起放在药中煎煮D不溶乙醚等有机溶剂22、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23、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单选题] *A醋酸-丙二酸途径B丙二酸途径C莽草酸途径(正确答案)D氨基酸途径24、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25、连续回流提取法在实验室用的装置为()[单选题] *A氏提取器(正确答案)B回流装置C蒸馏装置D分液漏斗26、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单选题] *A5个B6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27、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28、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29、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30、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
【步步高】(新课标)2021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温习讲义 排查练一化学计量(1)

排查落实练一化学计量一、常考易错选择题选项排查练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正误判定(1)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2)0.5 mol氢原子的质量为0.5 g (√)(3)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4)在必然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类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5)同种气体的摩尔体积老是相同的(×)(6)不同的气体,假设体积不同,那么它们所含的分子数必然不同(×)(7)在必然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类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8)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量多少的物理量,它的大体单位是摩尔(√)(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10)假设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那么所处条件必然为标准状况(×)2.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考点归纳——判定正误并纠错(1)常温常压下,22.4 L 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纠错<2N A(2)常温常压下,3.2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 A (√)(3)常温常压下,1摩尔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4)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N A (√)(5)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映转移电子数为0.2N A (×)纠错0.1N A(6)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 A (×)纠错溶于水不等于与水反映(7)标准状况下,22.4 L HF所含分子数为N A (×)纠错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8)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 8 L (×)纠错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9)7.8 g Na2O2与CO2完全反映,转移电子数为0.2N A (×)纠错0.1N A(10)3.4 g 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N A (×)纠错0.1N A(11)2.4 g Mg不管与O2仍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N A (√)(12)5.6 g Fe与Cl2完全反映,转移电子数为0.2N A (×)纠错0.3N A(13)6.4 g Cu与S完全反映,转移电子数为0.2N A (×)纠错0.1N A(14)1 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数为1.5N A (×)纠错6N A(15)12 g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4N A (×)纠错2N A(16)6.0 g SiO2晶体中含有0.1N A个SiO2分子(×)纠错0.4N A(17)6.0 g SiO2晶体中含有0.2N A个O原子(√)(18)1 L 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 A (√)(19)1 L 1 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滚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个(×)纠错<N A(20)10 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 A (×)纠错还要考虑水所含的氢原子,应为1.2N A(21)1 mol 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22)2 g NO2和44 g 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 A (√)(23)25 ℃ 1 mL H2O中所含OH-数为10-10N A (√)(24)T℃ 1 L pH=6的纯水中含10-6N A个OH-(√)(25)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纠错9N A(26)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纠错0.2N A3. 2021年各地高考化学计量正误判定(1)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2)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3)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映,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纠错<2N A(5)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6)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映,转移2N A个电子(×)纠错3N A(7)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纠错<0.1N A(8)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纠错<2N A(9)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量为0.1N A (×)纠错<0.1N A(10)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11)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量为0.5N A (×)纠错CH3CH2OH为液体(12)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量为0.1N A (×)纠错<0.1N A(13)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量为1.5N A (×)纠错HF为液体(14)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映,生成SO2分子的数量为0.46N A (×)纠错<0.46N A(15)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必然条件下充分反映,转移电子的数量为0.6N A(×)纠错<0.6N A二、仪器规格、单位、有效数字的标准利用1.进行某实验需要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约480 mL,依照溶液配制的进程,回答以下问题:(1)[2020·山东理综,32(2)改编]实验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500_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

排查落实练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正误判断(一>化学反应速率部分1.活化分子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2.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越高,浓度越大(√>3.压强越大,活化分子浓度越大(√>4.压强越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6.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7.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行(×>8.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9.在定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10.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11.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3.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4.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百分数是一定的(√>15.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16.5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17.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速率成正比(×>18.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19.对于某可逆反应,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二>化学平衡部分1.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A(g>2B(g>;2A(g>B(g>,都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变小(×>3.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变大(×>4.在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颜色变浅(×>5.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6.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7.对于N2(g>+3H2(g>2NH3(g>ΔH<0,平衡后,改变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章末检测卷(一)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章末检测卷(一)一、选择题1.对于元素周期表上元素位置的判断下列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上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
B. 元素周期表上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原子序数代表了其质子数。
D. 元素周期表上,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代表了其中子数。
答案:B2.I、Si和Cl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是: A. 53、14、17 B. 7、19、3 C. 53、14、30 D. 53、13、17答案:C3.下列关于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质子和中子都带有正电荷,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B. 质子和电子都带有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荷。
C. 质子和电子都带有负电荷,而中子不带电荷。
D. 质子和电子都带有正电荷,而中子带有负电荷。
答案:A二、填空题1.电子的相对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8362.氯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3.镁离子的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Ne]3s²三、简答题1.解释原子序数和质子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
质子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原子序数和质子数是相等的,因为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原子序数。
2.请说明以下四个术语的定义: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离子。
答案:–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所组成的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似的原子结构。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物质物理上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其中各种物质保持其独立性,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离子:离子是一个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它可以是带正电荷的正离子或带负电荷的负离子,通过元素的电子失去或获得而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查落实练一化学计量中常考易错的选项集中练一、常考易错选择题选项排查练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正误判断(1)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3)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5)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2.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点归纳——正误判断并纠错(1)常温常压下,22.4L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纠错<2N A(2)常温常压下,3.2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 A(√)(3)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4)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N A(√)(5)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纠错0.1N A(6)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 A(×)纠错氯气溶于水是可逆反应(7)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N A(×)纠错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8L(×)纠错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纠错0.1N A(10)3.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N A(×)纠错0.1N A(11)2.4g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N A(√)(12)5.6gFe与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纠错0.3N A(13)6.0gSiO2晶体中含有0.2N A个Si—O键(×)纠错0.4N A(14)6.0gSiO2晶体中含有0.2N A个O原子(√)(15)1L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 A(√)(16)1L1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个(×) 纠错<N A(17)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 A(×)纠错还要考虑水所含的氢原子,应为1.2N A(18)1mol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19)2gNO2和44g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 A(√)(20)25℃1mLH2O中所含OH-数为10-10N A(√)(21)T℃1LpH=6的纯水中含10-6N A个OH-(√)(22)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纠错9N A(23)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纠错0.2N A3.“N A”应用,突破关联再训练(1)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2)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3)常温下,4g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4)1mol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纠错3N A(5)1L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纠错<0.1N A(6)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纠错<2N A(7)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纠错<0.1N A(8)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纠错<0.46N A(9)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纠错<0.6N A二、仪器规格、单位、有效数字的规范使用1.进行某实验需要0.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约480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500_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_g。
(3)取0.5mol·L-1的NaOH溶液100mL,所含的Na+的数目为0.05N A。
2.(1)已知某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组成为80.0%CH4,15.0%C2H4和5.0%C2H6。
请计算0.500mol 该混合气体的质量(g)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1)。
(2)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正极PbO2+4H++SO2-4+2e-===PbSO4+2H2O负极Pb+SO2-4-2e-===PbSO4今若制得Cl20.050mol,这时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__________。
答案(1)9.25g0.826g·L-1(2)0.10mol解析(1)本题所涉及的数字均为三位有效数字,所以所求得答案也应为三位有效数字。
m(混合气体)=0.500mol×80.0%×16g·mol-1+0.500mol×15.0%×28g·mol-1+0.500mol×5.0%×30g·mol-1=9.25g;ρ(混合气体)=9.25g22.4L·mol-1×0.500mol=0.826g·L-1。
三、常考的实验操作再规范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规范操作(1)实验室需要0.50mol·L-1的NaOH溶液470mL,配制时应称量10.0gNaOH,称量时需要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填仪器名称)。
当某学生将托盘天平的砝码和游码调整好之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这时指针不停地晃动,且偏向右边,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右手持药匙,左手轻轻拍打右手手腕,让掉下来的少量NaOH加到左盘烧杯中,使天平平衡。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倒立,将瓶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3)在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在用玻璃棒转移液体时应注意什么?答案搅拌、引流在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且不能触及瓶口,如下图所示:(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的操作是往容量瓶中缓慢加蒸馏水,等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1~2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气体体积的测定科学研究发现,三种金属或两种金属可以组成准晶体。
现有铁、铜和铝组成的准晶体样品M。
实验目标探究准晶体M的成分。
提出假设猜想1M的成分是铁和铜;猜想2M的成分是铁和铝;猜想3M的成分是铜和铝;猜想4M的成分是铜、铁和铝。
设计实验取两份质量均为m g的M样品,按实验1(如图1所示)和实验2(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后都是常温、常压,待样品M完全溶解,按图1、图2实验方案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标准状况下)。
(1)写出实验1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写出实验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FeSO4+H2↑。
(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控制加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调节化学反应速率;节省药品。
实验2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3)对于实验1,在读数前需要上下移动量筒调平B与C的液面,其理由是无法直接测量B 内的气体压强,调平B、C装置液面,使B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对于实验2,读数前调平B、C装置液面的方法是上下缓慢移动量气管C,其目的是使B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4)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拆去实验2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若V1≠0,则推测上述猜想1(填“1”、“2”、“3”或“4”)一定不成立。
若猜想3成立,则V1=V2(填“>”、“<”或“=”)。
(6)若V2>V1≠0,则M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M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答案铁和铝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n(Al)×3=V1L1000×22.4L·mol1×2,n(Al)=V133600mol;n(Fe)=(V2-V1)L1000×22.4L·mol-1=V2-V122400mol;m(Cu)=m g-V133600mol×27g·mol-1-V2-V122400mol×56g·mol-1=m g-28V2-19V111200g,n(Cu)=11200m+19V1-28V2716800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