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铜和硝酸的反应

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颜色探究

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颜色探究东海县第二中学王怀海【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掌握浓硝酸的不稳定性与硝酸的强氧化性2.通过对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后生成硝酸铜溶液颜色的不同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U型管、分液漏斗、试管夹、导管、水槽、集气瓶、橡皮塞;浓硝酸、0.5mol/L硝酸铜溶液、水、硝酸铜晶体、铜片、火柴。
【知识准备】Cu2+在水溶液中一般呈现颜色,NO气体是色,NO2气体是色。
1.硝酸的不稳定性(1)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什么?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之。
(2)如何使呈黄色的浓硝酸恢复为无色?说说你的方法及理由。
2.硝酸的强氧化性(1)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现象:常温下反应剧烈,铜片溶解;有色的气体产生;溶液变;加水稀释溶液变为色。
(2)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现象:常温下反应缓慢,铜片溶解;有色的气体产生;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成色;溶液变。
3.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颜色不同的探究铜与浓稀硝酸反应都有共同的产物硝酸铜,理论上得到的溶液都为蓝色,但实际实验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得到的溶液是蓝色的而与浓硝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绿色的。
加水稀释后溶液变为蓝色。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生共同探讨,猜想:猜想1:铜与浓硝酸中生成的Cu2+浓度比稀硝酸大,加水稀释Cu2+浓度减小,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2:铜与浓硝酸生成的NO2是红棕色的,溶解于硝酸铜溶液中与其蓝色相互影响而显绿色。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针对猜想1设计实验方案1:配制少量0.5mol/L的硝酸铜稀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加入硝酸铜晶体直至饱和,观察溶解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针对猜想2(方案3与4的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了硝酸不稳定性实验,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2:配制少量0.5mol/L硝酸铜稀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向其中通入NO2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三 铜与硝酸的反应

实验三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目的:探究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原理:实验用品: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水槽、小烧杯(2)、大烧杯(3)、培养皿(2)、大试管、单孔塞、双孔塞,导气管,铁架台,夹子。
实验步骤:1、将两个小烧杯放于两个培养皿上,培养皿中加入少量水。
2、分别取两片铜于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向其中加入2ml浓硝酸、稀硝酸。
3、迅速倒扣两个大烧杯,使形成液封。
观察现象。
4、取2ml浓硝酸于小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双孔塞,导气管出口连接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如图所示:5、另取几片铜于烧瓶中,加入5ml浓硝酸,塞好单孔塞。
6、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铁架台上的小试管中,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现象。
12.(2009年北京理综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NO,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2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 反应,能与2NO 反应232222NO NaOH NaNO NaNO H O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创新设计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改进临城中学电教实验处张会军一、原实验过程及存在不足浓稀硝酸与铜的实验通常在试管中进行,由于试管里空气的存在,反应生成的无色一氧化氮气体被氧化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严重污染环境。
二、实验改进(一)实验用品:浓硝酸1:2稀硝酸铜片蒸馏水稀NaOH注射器胶塞烧杯(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四)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步骤1、取一体积较大的注射器(如上图),并连接胶塞密封针头口。
打开胶塞,拔出活栓,放入5~6片铜片,并使其平放在注射器的底部,然后推进活栓。
2、将注射器口浸入蒸馏水中,抽拉活栓,吸入一定量蒸馏水,倒置注射器,排出内部气泡,并将蒸馏水尽量排净。
3、将注射器口浸入稀硝酸中,抽拉活栓,吸入20mL稀硝酸,塞上胶塞。
注射器内的稀硝酸与铜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推动活栓不断地向外移动。
当气体体积约占注射器容积的一半时,打开胶塞,推动活栓,将混合液注入烧杯中,使反应停止进行。
塞上胶塞,观察注射器内气体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
4、打开胶塞,抽拉活栓,吸入少量空气, 塞上胶塞,观察注射器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5、将注射器内气体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吸收。
(五)浓硝酸与铜反应实验步骤1、取一体积较大的注射器,并连接胶塞密封针头口。
打开胶塞,拔出活栓,放入少量2~3片铜片,并使其平放在注射器的底部,然后推进活栓。
2、将导管口浸入浓硝酸中,抽拉活栓,吸入5mL浓硝酸,塞上胶塞。
注射器内的浓硝酸与铜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推动活栓不断地向外移动。
当气体体积约占注射器容积的一半时,打开胶塞,推动活栓,将混合液注入烧杯中,使反应停止进行。
塞上胶塞,观察注射器内气体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
3、打开胶塞,抽拉活栓,吸入少量蒸馏水,塞上胶塞,将注射器上下倒转几次, 观察注射器内气体的颜色和体积变化。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微型实验(共7张PPT)

(1) 添加药品与连接装置: 在U 形管和小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
橡皮塞塞住,如上图连接装置。 (1) 仪器: 操作台1 个、U 形管1 支、小试管1 支、注射器2 支、橡胶塞2 个。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实验。 片刻后,推动注射器B 使空气进入,很快U 形管B 端液柱上可以看到无色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的气体。 (1) 添加药品与连接装置: 在U 形管和小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
3NO2 + H2O === 2 HNO3 + NO↑ 3Cu + 8HNO3( 稀) === 3Cu(NO3)2 + 2NO↑ +4H2O
实验现象、操作及步骤
(2) 开始实验: 推动注射器向小试管加入4 ~ 5 滴浓硝酸,使铜片和 浓硝酸发生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硝酸铜的产生) ,产生红棕 色的 NO2气体。用手触摸U 形管大管端外壁烫手,可知是反应发热。
添加药品与连接装置: 形管和小试管中各放入一小 (1) 在U 而U 形管B 端液柱上的气体仍然保持无色,该现象表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 气体。
2NO + O2 === 2NO2 片刻后,推动注射器B 使空气进入,很快U 形管B 端液柱上可以看到无色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的气体。
块铜片。向U 形管加水至浸过弯管部分以形成液封,并将小 红棕色的NO2气体渐渐充满U 形管的A 端,NO2气体不断溶解于管内液封的水中,生成稀硝酸,U 形管里的铜片此时会在其表面不断出现小气馏水吸收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后形成的稀硝
酸,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的对比,
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

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变化,可以深入理解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实验原理。
一、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铜片、试管、试管夹、滴管、橡胶塞等。
2. 实验药品:浓硝酸、稀硝酸等。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铜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状并清洗干净。
b) 准备好试管,装入一定量的硝酸。
2. 实验操作:a) 用试管夹夹住铜片,将其悬挂置于试管中,确保铜片完全浸泡在硝酸中。
b) 注意避免与硝酸接触皮肤和眼睛,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
3. 反应观察:a) 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气体的生成、溶液的颜色变化等现象。
b) 反应结束后,观察产物的性质和形态。
三、观察结果1. 反应过程中,铜片表面逐渐出现气泡,溶液呈现淡绿色至蓝色。
2. 反应结束后,可以观察到一种蓝色的产物,它是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一种化合物。
四、实验原理铜与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铜与硝酸发生反应后,生成了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气体。
硝酸铜是一种蓝色的化合物,形态多样,可以是固体或溶液。
该反应属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铜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可以被硝酸氧化。
在反应过程中,铜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成Cu2+离子,而硝酸中的HNO3分子在还原过程中被还原成为NO2和H2O。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硝酸溅到皮肤或眼睛。
2. 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注意操作时不要接触皮肤或吸入其蒸汽。
3. 实验后,将废液妥善处理,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
六、实验应用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可以用于教学和科研中,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变化过程。
此外,该反应所产生的硝酸铜也可用于其他实验或制备其他化合物。
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

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所有化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一)1.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2.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3.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4.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5.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6.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7.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8.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9.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10.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11.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12.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13.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14.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15.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16.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17.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18.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19.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20.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二)1.亚硫酸与氧气的反应2H2SO3+O2==== 2H2SO42.亚硫酸钠与氧气的反应2Na2SO3+O2==== 2Na2SO43.浓硫酸与铜的反应2H2SO4(浓)+Cu==== CuSO4+SO2↑+2H2O4.浓硫酸与碳的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寿5.工业制备硫酸(初步) 4FeS2+11O2==== 8SO2+2Fe2O36.实验室制备硫酸(初步) 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7.硫化氢(少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2NaOH==== Na2S+2H2O硫化氢(过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NaOH==== NaHS+H2O8.硫化氢(少量)与氨气的反应H2S+2NH3==== (NH4)2S硫化氢(过量)与氨气的反应H2S+NH3==== NH4HS9.硫化氢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H2S+O2==== 2S↓+2H2O 2H2S+O2==== 2S+2H2O 硫化氢与氧气(充足)的反应2H2S+3O2==== 2SO2+2H2O10.硫化氢与氯气的反应H2S+Cl2==== 2HCl+S↓11.硫化氢与浓硫酸的反应H2S+H2SO4(浓)==== S↓+SO2↑+2H2O12.硫化氢的制备FeS+H2SO4==== FeSO4+H2S↑1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2NaCl+2H2O==== 2NaOH+H2↑+Cl2↑14.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制单质钠) 2NaCl==== 2Na+Cl2↑15.海水制镁(1) CaCO3==== CaO+CO2(2) CaO+H2O==== Ca(OH)2(3) Mg2++2OH2-==== Mg(OH)2↓(4) Mg(OH)2+2HCl==== MgCl2+2H2O(5) MgCl2==== Mg+Cl2↑16.镁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与氮气的反应) 3Mg+N2==== Mg3N2(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Mg+CO2==== 2MgO+C17.镁与氯气的反应Mg+Cl2==== MgCl218.镁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19.镁与盐酸的反应Mg+2HCl==== MgCl2+H2↑20.镁与氢离子的反应Mg+2H+==== Mg2++H2↑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三)1 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HCl(少量)+H2O= NaCl + Al(OH)32 偏铝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3 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4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5 氯化铝与氨水: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应到此为止不再继续)6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7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 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8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H2SO4+Ba(OH)2=BaSO4+2H2O9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沉淀完全: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 B a(OH)2=BaSO4↓+NaOH+H2O10 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ˉ=CO32-+H2ONaHCO3+ NaOH=Na2CO3+H2O11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ONaOH+CaHCO3=CaCO3↓+ Na2CO3+H2O12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2++2HCO3-+2OH-=CaCO3↓+H2O+ CO32-NaOH+CaHCO3=CaCO3↓+Na2CO3+H2O13 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 Al(OH)3↓AlCl3+3NaOH=Al(OH)3+3NaCl14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4OH- =AlO2-+2H2OAlCl3+3NaOH=Al(OH)3+3NaClNaAlO4+3NaCl15 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 3++3NH3•H2O= Fe (OH)3↓+3NH4+FeCl3+3NH3•H2O= Fe (OH)3↓+3NH4Cl16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3NH3•H2O= Al(OH)3↓+3NH4+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7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同上) A13++3NH3•H2O= Al(OH)3↓+3NH4+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8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 CaCO3↓+H2OCa(OH)2+NaHCO3-= CaCO3↓+NaOH+H2O19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 CaCO3↓+2H2O+ CO32-Ca(OH)2+NaHCO3= CaCO3↓+NaOH+H2O NaOH+NaHCO3= Na2CO3↓+ H2OCa(OH)2+2NaHCO3= CaCO3↓+2H2O+ NA2CO320 铝片溶于苛性钠溶液:2Al+2OH-+2H2O =2AlO2-+3H2↑2Al+2NaOH=2NaAlO2+3H2↑。
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在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铜被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而硝酸中的+5价的氮被还原为+2价。
因此,反应产物中的硝酸根离子是反应物中的硝酸分子中的氮元素。
在浓硝酸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式与稀硝酸有所不同。
除了氧化还原反应,浓硝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铜钝化,因此反应产物中含有二氧化氮。
铜被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而硝酸中的+5价的氮部分被还原为二氧化氮。
具体来说,在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u + 4HNO3(稀) = Cu(NO3)2 + 2NO2↑+ 2H2O
而在浓硝酸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此外,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铜的反应都体现了酸的性质。
在酸性条件下,稀硝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金属铜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
同时,稀硝酸和浓硝酸还具有酸性,能够提供氢离子,从而有利于铜与硝酸的反应。
总之,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生成硝酸盐、二氧化氮和水。
这个反应过程体现了酸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重返祖国的决心,他将 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 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敌
人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 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 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智慧。
总结:
(1) 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 稀硝酸被还原为NO
(2)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3)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 化,加热情况下,可以迅速反应。
王水
浓能H使Cl一和些浓不HN溶O于3(硝体酸积的比金3属:1)混合,
如Au、Pt等溶解。
玻 尔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二战中,玻尔
硝酸的性质
知识气的化学方 程式。
2.写出形成硝酸型酸雨的主要反应
运输浓硝酸的铝槽车泄露
人民网: 某路段铝罐车发生硝酸泄露事故, 造成大量红棕色烟雾,现场可闻到刺鼻的 气味。抢险人员运来纯碱进行处理,以便 防止其扩散并污染附近的农田。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在事故现场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观察硝酸的颜色,并闻气味。
。
2、工业上拟用Cu与适量的硝酸来制备Cu(NO3)2 下面是三位同学提出的三个方案:
甲:铜 浓硝酸 乙:铜 稀硝酸
Cu(NO3)2 Cu(NO3)2
空气
硝酸
丙:铜 △ CuO
Cu(NO3)2
请问:那一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4HNO3
△ 或光照
2 H2O + 4 NO2 ↑ + O2 ↑
思考:哪些事实能说明浓HNO3不稳定? ①久置硝酸会变黄
②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常见的需要放在棕色瓶中的试剂:
浓HNO3 、AgNO3 、氨水、氯水、溴水、AgBr、AgI等。
问题探究四
硝酸是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铝罐车运输? 请从N化合价分析,如何用实验证明?
(3)与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3Fe2+ + 4H+ + NO3- = 3Fe3+ + NO↑+ 2H2O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规律: 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Fe2+ 、S2-、I-、SO32-等 一些还原性的物质不能与硝酸共存。 ② 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如Fe 、Cu)
Cu +4HNO3(浓)=Cu(NO3)2+2NO2 ↑ +2H2O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硝酸的作用
实验2: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
现象:
1、铜片逐渐减小 2、铜片表面有无色气泡冒出
3 、在试管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4 、溶液变为蓝色
请根据以上现象,推测反应的产物,完成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并分析硝酸的作用。同时改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演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Cu片
橡胶 帽
Ⅰ处
NO2 或NO
Ⅱ处
浓HNO3 或稀HNO3
①
②
③
实验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
现象:
1、铜片逐渐减小 2、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3 、试管内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 、溶液变为绿色
请根据以上现象,推测反应的产物,完成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硝酸的作用。
帮你记忆
三、硝酸的用途
氮肥
硝化纤维塑料
炸药
染料
硝酸盐
空气 NH3
热交换器
NO、O2、N2等
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 H2O
催化剂
NH3 空气
转化器
吸收塔
NO2、O2、N2等
HNO3
四、工业制硝酸
工艺流程 氨的催化氧化
NO氧化成NO2 硝酸的生成
反应原理
催化剂
4NH3+ 5O2 =△== 4NO+6H2O 2NO+ O2 === 2NO2
3Cu +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2H2O + 4NO2 + O2 === 4HNO3
设备 转化器 热交换器 吸收塔
练习反馈:
以下反应中分别体现硝酸什么性质:
(1)可用铁制槽车或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
(2)铜与浓HNO3反应
。
(3)碳与浓HNO3共热 (4)苛性钠与稀HNO3反应 (5) NH3通入稀HNO3溶液中
。 。 。
(6)FeCl2溶液中滴加稀HNO3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 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
思考:铁与浓硝酸反应情况又如何呢?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 的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跟酸 反应,所以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盛浓硝酸
(2)浓硝酸与某些非金属的反应
C + 4HNO3(浓)= CO2↑+ 4NO2↑+ H22O
一、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 无 色、易 挥发 、有刺激性气
味的液体,低沸点,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
69%, 98%以上的硝酸叫 发烟硝酸 。
问题探究二
为什么可以用纯碱进行事故的处理?
二、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HNO3 = H+ + NO3-)
使指示剂变色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NO3+ NaOH = NaNO3 + H2O
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
2HNO3+ CaO = Ca(NO3)2 + H2O
与某些盐反应
2HNO3+ CaCO3 = Ca(NO3)2+ H2O + CO2↑
? 与金属反应
问题探究三
为什么在现场能看到一大片的红棕色烟雾?
红棕色气体是什么?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如 何变化?其它可能还有什么产物?理由?
2、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