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保论文
爱护环境倡议书论文9篇

爱护环境倡议书论文9篇爱护环境倡议书论文 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校园环境。
多年来,我校一直努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还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文明,更好的营造“环境友好、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但是,随手乱扔垃圾、肆意浪费粮食、破坏花草树木、上下楼梯不讲秩序等不文明现象还时常出现在同学们的身边。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
在此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1.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清理地面和墙壁上的污垢;2.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随手丢下垃圾可耻,弯腰拾起垃圾光荣”的良好习惯;争做“戴红领巾、讲普通话、做文明卫士”小标兵;3.上下楼梯讲秩序,真正做到“礼让右行”;4.爱护公物,不在桌椅、墙体上乱涂乱画,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5.不带不吃零食。
吃零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零食碎屑又会为我们校园的保洁带来诸多不便。
6.以节水、节电、节粮为荣,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省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珍惜每一颗粮食。
同学们,让我们为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尽一份义务吧!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完善自身修养,营造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展现长江小学良好的精神风貌。
“校园文明,我文明;校园美丽,我美丽”。
让知识在纯净的环境中传播,让美好的心情在学习中延续!来吧!让我们为创造一个干净、明亮、温馨的家而努力吧倡议人:时间:X年XX月XX日爱护环境倡议书论文 2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参与和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因此,我提出倡议:一、大力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结合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在社区及公共场所宣传环保,参与社区的环保实践和监督。
校园环境建设论文

校园环境建设论文标题:校园环境建设论文引言概述: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一个优美、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一、绿化环境1.1 增加绿色植被:在校园内种植各类树木、花草,打造绿色景观,提升校园的美观度。
1.2 创造休闲空间:设置草坪、花园、休闲长椅等休闲设施,为学生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1.3 定期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营造清新的空气质量。
二、安全设施2.1 安装监控设备:在校园内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2.2 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2.3 建立安全巡逻制度:建立校园安全巡逻制度,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卫生环境3.1 加强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保持校园环境清洁。
3.2 定期清洁卫生:定期组织清洁卫生活动,保持校园道路、教室、食堂等场所的清洁整洁。
3.3 提倡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交通管理4.1 设置交通标识:在校园内设置交通标识,规范校园内的交通秩序,确保学生的安全出行。
4.2 建立交通巡逻队伍:建立校园交通巡逻队伍,加强对校园周边交通的管理和监督。
4.3 提供便捷交通工具:提供自行车租赁、班车服务等便捷交通工具,方便学生的出行。
五、文化氛围5.1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2 建立文化长廊:设置校园文化长廊,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
5.3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开展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结语: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绿色校园论文

绿色校园论文一、引言绿色校园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校园。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
本论文旨在探讨绿色校园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绿色校园的概念绿色校园是指在校园环境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目标的校园。
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上的建设,更是一种意识和文化的传播。
三、绿色校园的意义1. 环境保护意义:绿色校园的建设可以减少校园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资源利用意义:绿色校园的实施可以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
3. 教育意义:绿色校园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四、绿色校园的实施策略1. 节能减排策略(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行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建设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校园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3)推广低碳交通:鼓励学生和教职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 资源循环利用策略(1)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桶,并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推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对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通过再生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
(3)开展有机废物堆肥:将食品废弃物等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策略(1)加强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推行绿色采购:优先选择环保、节能、可再生的产品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行动力。
研究建设节约型环保校园论文(5篇材料)

研究建设节约型环保校园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研究建设节约型环保校园论文摘要:在环保教育的大背景下, 建设节约型校园, 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文章阐述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环保校园, 指出教育和环保意识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低碳环保;节约型学校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系列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
如何挽救环境恶化的趋势, 保护生态的平衡, 就成为了今天人们共同的研究课题。
进行节约型学校建设、建立低碳环保意识, 把环保知识渗入到教育中, 把教育引向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上来, 是人文情怀、家国观念、环保意识彰显的重要体现, 这一举措符合时代的潮流, 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1.教育走向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轨道(1)建立环保节约措施。
建立环保节约措施, 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求, 在履行环保行为的过程中, 逐渐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 把这种行为规范带到生活和学习中, 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 这些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把握和研究的问题。
制定用电用水考量制度, 严禁水资源浪费, 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对于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按照处罚措施进行处罚, 奖赏分明, 对于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规范, 应该予以奖赏。
从细节出发, 上行下效, 教师要做好环保规范作用, 引导学生重视环保节约意识。
定期举行环保节约宣传活动, 利用舞台表演、宣纸画报、讲话精神、会议精神等方式进行宣传,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的效果。
(2)制定环保节约监督措施。
学校应该制定环保节约监督措施, 从水电资源、煤气天然气、垃圾、树木花草、动物等生态资源上出发, 相互监督, 禁止滥用资源、垃圾处理无序、滥砍滥伐、虐杀动物, 监督措施可以保证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达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作用;同时监督措施可以规范人的行为, 使师生做到行为自律。
监督措施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他人, 监督措施更有利于自我完善、自我规范, 是构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重要方法。
校园环境建设论文

校园环境建设论文标题:校园环境建设论文引言概述: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幸福感,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从校园绿化、校园安全、校园卫生、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一、校园绿化1.1 建设绿色植被:在校园内种植各类绿色植被,如树木、花草等,提高空气质量,美化校园环境。
1.2 创造休闲空间:设置绿化带、草坪等休闲空间,为师生提供休息场所,促进身心健康。
1.3 强化绿色管理:加强对校园植被的管理和养护,保持绿色植被的健康生长,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
二、校园安全2.1 安全设施完善:设置校园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安全门禁等,提高校园安全系数。
2.2 安全教育普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3 安全巡查加强: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校园卫生3.1 定期清洁维护:定期对校园进行清洁卫生维护,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
3.2 垃圾分类管理: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校园垃圾污染。
3.3 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校园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校园设施4.1 设施完善更新:对校园设施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4.2 提升设施品质:选用优质材料建设设施,提升设施的品质和寿命,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3 设施规划合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校园设施布局,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和美观度。
五、校园文化5.1 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2 弘扬校园精神:弘扬学校的校训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5.3 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园环保论文

校园环保论文一、引言校园环保是指在校园内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校园环保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校园环保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行动来促进校园环保。
二、校园环保的重要性1.保护健康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
优质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2.培养环保意识校园环保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促进可持续发展校园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广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校园环保的现状1.能源消耗目前,校园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电力和燃气。
校园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2.废弃物处理校园中产生大量的废纸、废塑料等废弃物,处理方式多为填埋或焚烧,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
3.水资源利用校园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
同时,排水系统不完善,存在漏水和污水处理不当的问题。
四、校园环保的措施1.节能减排通过改善校园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资源回收利用设置废纸回收箱、塑料瓶回收箱等容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废纸、废塑料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倡节水意识,改善校园的排水系统,加强污水处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4.环保教育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保技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五、校园环保的效果评估1.环境指标评估通过对校园环境指标的监测,如空气质量、水质等,评估校园环保措施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师生参与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观察等方式,评估师生对校园环保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了解他们对环保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变化。
校园环保论文

校园环保论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校园是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园环保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校园环保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校园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校园环保现状分析1. 能源消耗:校园内大量使用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导致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量高。
2. 废弃物处理:校园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合理,缺乏分类回收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水资源利用:校园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缺乏节水意识和有效管理措施。
4. 绿化状况:校园绿化率低,缺乏植被覆盖,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三、校园环保问题分析1. 缺乏环保意识:部分师生对环保知识了解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行动,对环境保护工作缺乏重视。
2.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校园环保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环保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3. 资金投入不足:校园环保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校方对环保工作的经费支持不足,限制了环保工作的开展。
四、校园环保解决方案1. 提升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建立分类回收机制: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站,推动学生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废弃物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推行节能减排措施: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推广节能设备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节水意识。
5. 加强绿化建设:增加校园绿地面积,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植物,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校园生态环境。
五、校园环保成效评估1. 环保意识提升: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和宣传,学生和教职工的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2. 废弃物处理改善:分类回收机制的推行使废弃物处理更加合理,资源回收率明显提高,环境污染得到减轻。
3. 能源消耗减少: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使校园能源消耗量减少,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有关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五篇】

【导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只是⽼师教我们的⼝号,也是⼈⼈应该做到的,尤其是我们⼩孩⼦。
⽆忧考为⼤家提供《有关环境保护的议论⽂【五篇】》,欢迎阅读。
【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议论⽂ 地球是我们⼈类的'家园,也是⼈类的母亲。
我们依赖它,探索它。
这个蔚蓝⾊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个!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感到⼼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命将毁在⾃⼰的⼿中,⽼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为此我下定决⼼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存的家园,做⼀个保护环境的卫⼠。
如果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物会灭绝,⼈类会渴死,地球会变成沙漠。
⽔是⼈类的好朋友。
我们从⼩就被⼤⼈教育,节约⽤⽔,这个道理我们谁都可以倒背如流,但却没有⼈真正的重视过。
然⽽,近⼏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候变暖,飓风、暴⾬等灾害性天⽓频繁出现,“⾮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给⼈类的⽣活和⼯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
这些都是⼈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
⼤⽚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成浊流。
树林少了,青⼭秃了,草原荒了,清⽔⿊了,使⼈们⽣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变差,⽣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们的体内,我们⼈类就会患上⼀些可怕的疾病。
俗语说得好:“前⼈栽树,后⼈乘凉”,前⼈给了我们⼤⽚⼤⽚的森林,绿地,我们留给后⼈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荒漠,还是茂密的树林,你肯定选择的是茂密的树林。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让我们⼤家⼀起⾃觉保护环境,⾃觉爱护环境,⾃觉绿化环境,改善我们的⽣活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地球已经进⼊了病⼊膏肓的状态。
后知后觉的地球⼈,直⾄近⼏年才⼤⼒⿎吹环保运动,但却不见有任何的改善,正所谓“江⼭易改本性难移”,或许我们需再花上⼀个世纪,甚⾄⼏⼗个世纪的时间才能有效的拯救地球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渗透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大量有关自然题材的文章。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一是创设情景,诱发环保意识;二是深挖教材,丰富环保内容;三是写作训练,培养环保意识;四是扩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保教育渗透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江泽民同志曾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
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
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
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旁贷,教师应该努力设法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巧妙地、自然地、正确地、有机地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唤醒学生自觉去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为绿色明天播撒下绿色的种子。
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景,诱发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
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
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本已不多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深挖教材,丰富环保内容
要想在不影响语文教学目标又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只有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如《黄河怎样变化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青山不老》、《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
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黄河水泛滥”、“人为乱砍乱伐”等场景片断,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人为破坏”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一大原因。
接着组织学生抓住“黄河变化的原因”这一主线,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认识“人为破坏”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最后让学生品读最后一自然段,把“人为破坏”、“黄河变化”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通识全文,玩味词句,此时我再趁热打铁,适时点拔,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体验。
又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精心制作一个课件,把小村庄变化前的生机勃勃与变化后的满目疮痍作了强烈对比,通过画面展示在同学面前。
学生在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与教育者产生共鸣。
这时,我不失时机的问:“是什么造成小村庄有这样大的变化?如果人人都像那个小村庄的人们一样乱砍伐树木,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绝不可以任意去伤害它,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三、写作训练,培养环保意识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环保记事本,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分类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等日常生活小事。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又渐渐培养和形成种种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
其次,每当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活动内容记下来。
倘若在活动之前,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例如在放寒暑假学生旅游时向学生布置任务:每到一个地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你心中的真情实感。
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的,也有对所见景致有所欠缺之处深深忧虑的,更有对改善环境提出自己见解的。
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
四、扩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其教育过程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感悟知识、形成观念的动态过程。
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保持学科固有特点的同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样才能引来环保教育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中自由地吸吮“绿色乳汁”。
(1)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
界粮食日”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引导孩子们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为地球治病;评选你最喜欢的野生动物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体的手抄报。
学生可以自己搜集并整理一些人类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做法、故事等,学生在搜集资料、写文画图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环境知识将得到扩展、补充,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3)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的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分解、过滤、净化等,发动学生开展保护身边水源的活动。
(4)开展写环保征文、抵制“白色垃圾”、“节水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强化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他们对家人、亲戚、同学的宣传和自身的行动中还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使”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
如此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既增强了学生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又培养了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坚持长期有效的渗透,我们的学生对保护环境,无疑会变得更加意识化、自主化、生活化,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变得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生动,播下的”种子”也将更多、更真、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