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与作用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二章 文字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由于汉字有上述的三个特点,用它来记录汉语时,就不能完全同汉 语相符合,汉字和 汉语就形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汉字不能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读音 (二)汉字和汉语里的词不能完全相对应 (三)同一个词有时可以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就形成了一大批音、 义全同而字形 不同的异体字 (四)同一个音节,为了表示不同的义而用不同的形来表示,于是形 成了一大批形、 义全异而音同的同音字
12
四、汉字的历史功绩
(一)汉字记录、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主要是靠汉字记载下来的。汉民族的文化 历史悠久 ,记载古代文化的文献典籍异常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在它已成为 中华民族和全世 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二)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有了统一的文字,就有了统一的 书面语 言。这种统一的书面语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地广、方言复杂的民 族大家庭的成 员,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由此可见,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统一和约束方言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精 神力量、凝聚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汉字在同兄弟民族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现在不仅仅是汉族人民通用的语言文字,也是汉族人民同兄弟民族交际的 工具 (我国的兄弟民族为了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 同我国相邻 的朝鲜、韩国、越南、日本也都使用过汉字,现在日本还用部分汉字配合 在一起记写日语。汉字也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在促进我国 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方面都曾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返回
9
巫、史这一类人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已有的一些文字,还会因实 际需要不断添造 一些新文字。这样,约定俗成,渐渐形成了文字的体系。因 此汉字绝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或 几个人创造的,它同其他文字一样,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 创造。为什么传说汉字是仓 颉创造的呢?我们推想仓颉可能就是巫、史一类的人物,并且创 造 文字是一 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就把仓颉推出来作代表,而且把他神化了,因此出现 了种种 类乎神话的传说。 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还不能断定。从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 的历史可以远溯到 五 六千年之前。1952年在西安东郊半坡村氏族文化遗址 (即通常说的半坡文化)发现的陶器上, 共有二三十种重复出现的符号,人们 认为这些可能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 成批 的汉字资料,是 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大约有3500个汉字。从文字结构来 考察, 除了象形以外,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 字了。这 种文字,距离现在也已有3000多年了。在汉字形成的历史过程中, 从原始文字演变为商代的 相当发达的文字的具体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汉字文化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1. 象形性质汉字文化最初形成于远古时期。
当时人们只懂得画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实物,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
随着语言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发现不能仅仅局限于象形,于是在象形基础上引进了指事、会意符号,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汉字系统。
2. 概括性质汉字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质,能够用简单的符号概括表达大量的信息。
例如,一个“人”字就可以代表人类,再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多的符号。
它不仅有助于认知和记忆,更为汉字文化的魅力增添不少。
3. 声调性质汉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声调性质。
在中国语言中,一个音节能够有不同的声调,导致一个字的不同发音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学习汉字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它的声调,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4. 文化内涵汉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在不同时代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典故、典籍、文学艺术、历史知识等等。
在汉字中,很多中文词汇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人文关怀”、“道德观念”、“思辨能力”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5. 功能多样性汉字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功能多样性。
除了传递意义外,汉字还可以用于艺术创作、商业设计、装饰等多种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汉字中的书写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书法、绘画、雕刻等各方面艺术的特点,因此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总之,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是认识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而且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努力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
第三节汉字的性质

在东亚各民族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汉 字词汇。比如在韩语、日语、越语中,它们 都占到词汇总数的六成以上。
如一样说偷工减料的建筑工程,汉语说 “豆腐渣工程”,韩语说“不实工事”,日语 说“杜撰な工事”,形容各有千秋;一样说 “高等学校”和“学院”,汉语里指大专院校, 韩语、日语里指高中和补习班,级别相差很大; 我们说“沧海桑田”,韩国人说“桑田碧海”; 我们说“山清水秀”,日本人说“山紫水明”; 我们赞人“善良”,越南人赞人“仔细”;我 们骂人“混蛋”,越南人骂人“困难”……
有些古汉语词还活在东亚各国的现代语 里,成了“活化石”。如韩语里叫未婚 小伙子为“总角”(出于《诗经》), 日语里说车站还用“驿”,越语称博士 为“进士”,院士为“翰林”,钟表为 “铜壶”……有的“活化石”悠然醒转, “衣锦还乡”后却“华丽转身”,成为 意思迥异的新词。如古代中国人把大门 叫作“玄关”,它在日语里一直保存着 本义,但近年来回传中国以后,却莫名 其妙地变成了“门厅”。
第一章 文字
汉字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汉字的性质(遵循四个原则)
1、比较的原则
索绪尔关于世界上文字的分类: 表音文字——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
英文 pen today bus 见字知音
表意文字——指的是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 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
关于形声字声符的表义
上面4组汉字,每组声韵调完全相同,可是汉字 字形差别非常大,这样就非常方便地把不同的语素区 别开来了。
枇杷不是琵琶
明朝文人申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东西和 一封信。信中说:“送上琵琶请笑纳。”但打开一看却 是枇杷。 申石田回信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 之无声,食之有味。” 这位友人很羞愧,就作打油诗一首自讽: “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2.汉字的性质

依据原则
全体成员?部分成员? 全体成员?部分成员? 单方面?多方面? 单方面?多方面?
取决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
涵盖这种文字发展的全过程
语文相系 涵盖古今 多角度兼容
着眼于这种文字的整体系统
对汉字的个性的判断
1.观察的角度必须与汉字的属性有关 观察的角度必须与汉字的属性有关 2.这个属性必须带有跟其他文字相区别的特征 这个属性必须带有跟其他文字相区别的特征
汉字的属性
(一)汉字外形方面的属性——平面方块型 汉字外形方面的属性 平面方块型 汉字结构方面的属性——表意构件为主 (二)汉字结构方面的属性 表意构件为主 汉字职能方面的属性——记录语素音节 (三)汉字职能方面的属性 记录语素音节
平面方块型
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林,明 纵向组合:炎,赏 纵向组合: 横纵向组合: 横纵向组合:照,筋 两维度的空间, 两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很多区 别性的音素.不同构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 别性的音素.不同构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 相同构件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构件. 相同构件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构件. 相对位置不同: 相对位置不同:杳—杲,另—加,本—末 杲 加 末 置向不同: 置向不同:比—从 从 数量不同: 数量不同:日—昌—晶 昌 晶
表意构件为主
从汉字字符的性质看,构成汉字的字符主要 从汉字字符的性质看, 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其中表 意字符占很大数量,如象形字,指事字, 意字符占很大数量,如象形字,指事字,会意 字以及形声字形旁所用的字符, 字以及形声字形旁所用的字符,都与它们所记 录的词有意义上的联系. 录的词有意义上的联系.表音字符也多借表意 字符来充当,有些甚至还兼有表意作用. 字符来充当,有些甚至还兼有表意作用.某些 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而来的. 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而来的.
简述汉字的特点及作用

简述汉字的特点及作用
汉字是中国最具有文化特性的文字,也是世界文字文化的核心象征之一。
它不仅仅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也是汉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汉字特点以极精简的少量笔画,妙语犹如行云流水般描绘宇宙间哲理,虽有变化但都有其广泛而深厚的内涵。
每一个汉字都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而且都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汉字既具有深奥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简洁明了的形象特点,成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汉字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汉字不仅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还可以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蕴含中国智慧和大国格局,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历史,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汉字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使人们更清楚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而这是国家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教育中,都需要广大师生通过钻研汉字文化,进一步挖掘汉字的精妙,怀着对原生文化的尊重与宏伟,把文明之花盛开在一片明媚的乐章中。
总之,汉字兼具文化和文字特性,从古至今仍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及影响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世世代代学习传承的重要财富,更是我们学知识、了解文化、学习历史、追求自由的根基和先决条件。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考点10 汉字概说(★★二级考点)1.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但不独立表义,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
2.汉字的性质:(1)保存了我国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2)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仍是现阶段中国人民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被日本、朝鲜等国借去记录民族语言。
3.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4.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能与语音中的音素或音节挂上钩的,叫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构字部件同语音联系不紧密,字形结构不能拼读出音素或音节的,叫语素文字,也可称为表意文字。
5.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同表音文字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汉字从形体看是方块平面型的文字(2)汉字在语音上表示音节(3)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4)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5)从字形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性(6)从发展速度看,汉字具有稳定性(7)总之,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
这是它区别于纯粹表音的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的基本特点。
考点11 汉字的形体(★★二级考点)1.根据汉字字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顺序,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通行于商代。
笔画多方笔,线条笔直、纤细,两端尖锐,体势瘦挺。
多数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同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
文字结构不仅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从字数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
3.金文:是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指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铜器上的文字。
笔画较甲骨文丰满粗肥,拐弯处由方折趋圆转,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中国汉字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文化之一。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深厚的历史积淀:汉字起源于约五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刻画,经过演变、发展,成为现代汉字。
汉字记录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的传统和智慧。
2. 多样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态美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
汉字的笔画构成简洁明快,结构丰富多变。
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等特点,使得汉字具有高度的表意性和表现力。
3. 丰富的内涵: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汉字的内涵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哲学和价值观。
4. 具有记忆性强的特点:汉字形状独特,每个字都有明确的形象,容易记忆。
这使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5. 修饰文化传统: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标识。
汉字通过表达和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民塑造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感。
6. 具有灵活的使用方式:汉字具有一定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字,形成新的词语,进而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这种灵活性使得汉字在表达思想、文化和抽象概念方面非常富有想象力。
7. 传承性和发展性: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种传承性和发展性使得汉字文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汉字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现象。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体结构、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内涵、可记忆性强、修饰文化传统、灵活的使用方式以及传承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象征。
汉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中国汉字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的性质和特点对于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1. 厚重悠久中国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文字体系中,汉字是最古老而悠久的一种。
汉字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3. 豪华雄伟中国汉字以其独特的书写方式、形态规范和繁体字的华丽专业而闻名中外。
无论是楷书、隶书、行草、草书等书法艺术都展示了中国汉字的艺术之美,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丰富多元中国汉字拥有丰富多样的字体和词汇,可表达的意思相当丰富。
汉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等部首,为世界上独特的文字符号。
1. 拼音与象形并存中国汉字具有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双重特点,既可通过字形直观地反映对象,又可通过拼音表达声音,具备方便记忆和传播的特性。
2. 世界无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独特的表现力。
3. 字义丰富汉字的字义非常丰富多样,一个字往往可以包含多种意思,且不同的字组合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为表达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 深刻的文化内涵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故事,反映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5.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现代社会,中国汉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也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汉字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同时也促进了汉字文化的多样化和创新。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汉字文化,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传承汉字文化,让汉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其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与作用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一、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
它科学地阐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
正确地认识一种文字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这种文字种种问题的基础。
1、比较的原则索绪尔关于世界上文字的分类:文字的共性文字起源于图画。
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既表音又表义。
展开: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由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非单纯的语音或语义。
表意系统的文字:表音系统的文字:(1)音节文字(一个形体符号表示一个音节)(2)音素文字(每个形体符号表示一个音素)2、依据标准的不同,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
汉字的性质,也就是汉字属于哪一种文字类型的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引起人们注意,至今成了我国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讨论的人很多,意见分歧很大。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汉字较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字母系文字复杂得多,加深了研究的难度;二是因为研究者的角度各不相同,使用同一个术语,概念的内涵也不一样,没有共同的前提自然得不出相同的结论。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
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的原则。
A、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
若全面的分析汉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可归纳三种类型。
一、来源于象形字、指事字的独体字以及会意字,从意义入手记录语言。
二来源于表意字的假借字三、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构成形声字。
]B、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
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
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
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B、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
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既有音又有义。
字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记号: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英文、俄文或日文假名等作为字符来将,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
汉字字符构成较复杂。
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符号。
汉字的音符是借用既有音又有义的现成文字充当的,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
隶变以后,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记号。
但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音符构成的。
各种不同说法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两大类。
一类是根据汉字使用的符号即构成汉字字形的符号所能起的表意、表音等作用来为它定性的,另一类是根据汉字所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即语言单位的大小,来给它定性的。
属于前一类的,有表意文字说,表音文字说,意音文字说,商代甲骨文为形意文字、周代以后汉字为意音文字说,古汉字为表形文字、隶变后汉字为表意文字说,以及古汉字为意符文字(即意音文字)、隶变后汉字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
属于后一类的,主要有语素文字说和语素——音节文字说。
汉字的类型归属的不同说法:1、(1)意音文字说(2)语素文字说、词文字或词语文字说。
(3)表音文字说(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2、语素文字说语素—音节文字说(现代)思考:为什么把汉字看作是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
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者音位,而是词或语素。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成字语素)。
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
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首先.从汉字记录的语言结合系统中的单位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根据一种语言的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来看,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
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什么单位呢?汉字主要记录汉语里的语素。
例如“学习”这个词,写下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代表了汉语里两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
由于汉字记录语素,代表语素,汉字也就有了所谓“字义”,显然,这字义是语素义。
汉字代表语素是汉字区别于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
表音文字所记录的不是语素,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
例如记录英语的拉丁字母,除有形有音外,它不表义,它只代表音素,作为记录英语的文字符号,它仅仅是表示一定语音的字母。
汉字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如“葡”“萄”“枇”“杷”等。
这些音只有pútáo píp ā等语音,而不独立表义。
但汉字所记的这类音节,并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
因为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是专门用来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如日文的假名“夕”是记录音节的,而汉语中的这类音节仅仅是某个多音节语素中的具体音节,它们只有处在“葡萄”“枇杷”等多音节语素中,才具有代表音节的作用,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字形上往往还有标义的成分,如“葡萄”二字所从的“艹”,“枇杷”二字所从的“木”,标志着“葡萄”“枇杷”的种概念范畴,这种情况是音节文字不可能有的。
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其次, 从汉字所用的文字符号本身的性质看,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组成的文字系统。
文字所使用的符号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
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只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
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中的形旁属于意符,因为它们跟它们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直接联系。
汉字里的音符指形声字中的声旁。
虽然汉字和表音文字都使用音符,但汉字的音符同表音文字的音符有很大区别。
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借现成汉字充当的,属借音符性质。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象形字大多变得不象形了。
如古代汉字的“”“”演变成了今天楷书的“日”“月”,在字形上已经看不出与太阳、月亮的联系了,因此可以说已变成了记号。
但是这些“记号字”在形声字中常作形旁或声旁,还起着表意或表音的作用,可见还不是单纯的记号,而是具有双重的性质:对古代的象形字来说,今天已演变成了记号,从形声字的偏旁看,这些字符号一直到今天仍保持着意符或音符的性质。
由于现代汉字以形声字为主,而形声字是意符和音符的结合,虽然音符是借汉字来充当的,但它毕竟是汉字的表音成分,记号在形声字中还起着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因此,从汉字使用的字符来看,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组成的一种文字系统。
汉字是语素文字和汉字是由意符、音符组成的文字系统,这两个方面是相关联的。
语素文字要表示语素的意义,所以会选择意符和借音符性质的音符。
把汉字两个方面的性质联系起来看,可以说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表示的语素文字。
3、着眼于汉字的整体的原则(书上)4、联系汉字发展历史的原则。
汉字从象形字发展到形声字占优势,从甲骨文演变为今日的楷书,始终没有改变成别的文字系统。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长期存在下来的一种文字系统。
汉字为什么能长期存在下来?这个问题颇引起人们的思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同语言的关系是依附语言、记录语言。
如果一种文字能适应它所代表的语言的特点,能在发展中不断地、充分地改进自己,使自己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它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否则,它就会丧失生命力,为别的文字系统所取代。
(2)汉字构形方式的三个阶段:A、象形符号阶段;B、象形符号阶段向表意符号转化的阶段C、形声字阶段二、汉字的特点文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字的性质是根本,而特点是由性质派生出来的。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从汉字的造字法看(以形示义,义寓形中)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传统上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汉字有见形知义的特点。
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如“人”、“山”、“火”,有的字可以从它的组成成分猜测出大致的含义,如“林”、“看”、“从”,有的字从它们的组成成分上可以大致推想出字义类属,如“江”、“河”、“湖”都跟“水”有关,“树”、“松”、“柏”都跟“树木”有关。
不过,随着汉字的发展,古代汉字在经过隶变、楷化之后,字形显义功能已经不是很明显,许多字的形音义之间的理据要经过一定的分析以后才能看出,而且相当一部分字的字义跟字形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
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汉字的单字不但有形和音而且还有义,这是汉字的特点。
“衣、医、依”虽然都读yī,但是意义不同。
“衣”是衣服的衣,“医”是医生的医,“依”是依*的依,一目了然。
如果写成汉语拼音yī,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性,它的形体可以负载较多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和拼音文字不同的。
因为汉字所记录的是语素,而语素是音义的统一体,每个语素既有声音又有意义,加上汉字的形体,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一个汉字,它可能代表好几个语素,可能表示好几个音节,但是独立地看,每个汉字必定是表示一个音节的,必定是表示一个语素的,而且必定是有形的,所以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之间密不可分。
这一点与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是很不相同的,例如英文的字母a、b、c、d、e等,日文的あ、い、う、え、お等,它们有形体,有自己的读音,但是没有意义,因此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为它们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节,没有独立地和语素对应,因此单独看都是没有意义的。
正因为汉字的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初学汉字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进而学习词就不困难了,例如我们学习了“电”字,可以和别的有意义的汉字组成“电话、电灯、电线、电视、电影、电流、电机、电表、电动”,而对这些个新词,我们基本上不用重新学习记忆,很容易理解掌握,因为我们学会了一个一个的汉字,实际上就等于学会了一个一个的构成词的语素,掌握了这些构词成分的形、音、义,再来学习理解这些个词语,自然就非常容易了。
反观音素文字,人们在学习字的时候非常容易,比如像英文,只有26个字母,几节课就可以学会,日文有50音图,初学也很容易,但到了学习词的阶段,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拼写形体,记忆起来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