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复习题

名词解释:

等产量线:等产量线( Iso-Quant ),是经济学上用来探讨生产行为时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使用两种不同生产因素(例如是K 资本,以及 L 劳力)时,厂商对这两种因素需求量的不同组合,却能达到同样的产量时,这两种因素需求量的组合轨迹,即是等产量线。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 it )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贡献分析法:贡献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即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有贡献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方案,贡献越大的方案越是好的方案。

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价格刚性:是指价格在确定后就不易变动的现象,即价格缺乏弹性。由于市场竞争被垄断所替代,出现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价格是由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操纵的,因而形成了价格“刚性”,即价格在确定后不易下降,导致物价经常处于较高的指数上。

歧视定价:歧视定价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针对不同用户的支付能力,制定了不同的收费价格,从而使各类用户都能购买该商品、这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类型包括两种:基于对象、基于空间。基于对象是指根据顾客的月份、收入水平实施价格歧视.

计算题

一、已知下列供给和需求方程: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是每单位5美元,问供给量和需求量各将是多少?

3.如果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是每单位10美元,问供给量和需求量各将是多少?

4.如果需求增加到Q=200-5P ,求出新的均衡交易价格及交易量。

二、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300S+200U-0.2S2-0.3U2

Q 是每天的产量,S 是每天投入的熟练工人数,U 是非熟练的辅助工人数。若熟练工人每天的工资10元;辅助工人每天工资5元。问:

若企业总经理决定雇佣400名熟练工人,100名辅助工人,这个决定对吗?

若决定每天的工资总额控制在5000元,熟练工人与辅助工人各应用多少?

三 、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 (y )=4y2+16,y 为多大时平均成本最低?最低平均成本为多少?在该生产水平,边际成本为多少?

第一章 绪论

1、学科性质:应用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

管理学:研究如何规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组织成员,以达到有效、充分使用各种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应用于现实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有效决策的学科。

二、企业的性质和目标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注: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络的企业组织形式,仅保留企业经营运作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室,而将不重要的功能和职能部室虚设或省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多个企业间资源的最佳组合,创造出超过企业自身力量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P

Q P Q S D 5105100+=-=

2、企业是人类交易分工活动的产物

交易——分工系统:一 交易-分工活动(1 交易:买卖行、管理型、限额型 2分工:社会分工、组织内分工)

二 交易规则

4市场机制有: 一 收益、1社会分工(利用比较优势,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2买卖型交易(互通有无,增进福利水平。

二 成本:交易费用(——由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问题引起。

3、企业的性质

①企业是交易-分工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的自然产物。

②企业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的交易组织或交易方式。

③用一个长期契约代替一系列短期市场契约。

5、企业的目标

①短期——利润最大化

三、企业的经济利润

1、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显成本: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用于生产过程的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

2、企业会计利润=总收入—显成本

3、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也叫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的意义:经济利润大于0,决策可行;小于0,不可行;等于0,都可选择。 五、管理经济学研究方法

1、边际分析法

借助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以比较经济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MC=MR

2、实证分析法

借助概率统计学知识,对某一经营活动建模,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预测。

第二章 成本分析

一、管理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

1、显成本(Explicit Cost )生产者在要素市场上为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

2、隐成本(Implicit Cost )生产者自身所拥有的,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生产X 产品(最优决策)所需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若用来生产Y 产品(次优决策),得到的Y 产品的市值。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

4、增量成本:是指引执行一项管理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它既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

5、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的费用,或者根据协议将来必须支付的费用。它是非相关成本,不列入决策考虑因素。

二、 成本函数分析

(一)短期成本函数(Short-run Cost Function )

考察企业在短期(即存在固定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Q = f ( L , K) 短期成本函数STC = ω · L(Q) + r · K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在短期,企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无论期间企业是否生产,也不管其生产多少,发生在这些固定要素上的支出都不可变动。这种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Fixed Cost )。

投入资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投入资本利润资本利润率?==资金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

2、变动成本(V ariable Cost)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它是企业在可变要素上的支出。

(二)长期成本函数

1 在长期,企业不存在任何固定要素,因而也不存在长期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2 长期总成本L TC:厂商在长期内在各种产量水平下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小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 =L TC(Q)

规模报酬与长期总成本曲线

如果规模报酬递增,投入的增加就会慢于产量的增加。由于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因此总成本的增加就会慢于产量的增加。

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1、定义: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是指产量的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的情况,如产量增加2倍成本只增加1.5倍。规模不经济(Diseconomy of Scal e)则指产量增长率小于成本增长率。

(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企业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又被称为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2、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为产量增加的速度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速度。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这会导致LAC下降,出现规模经济;

\反之,规模报酬递减将引起规模不经济。

\ 而规模报酬不变时,若要素价格不变,则LAC保持不变,则既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

3、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区别

规模报酬指的是生产函数的一种特性,因此隐含有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而规模经济则没有这一假设。

规模报酬要求投入要素同时按相同的比例增加,而规模经济则允许企业在改变产量水平时改变投入要素组合的比例。

第三节成本利润分析方法

一、贡献分析法(contribution analysis)

贡献——指的是一项决策能够为企业增加的利润。

贡献是增量利润,它等于由这项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这项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

贡献分析法——通过贡献的计算与比较,可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贡献分析法

贡献分析法分析

如果贡献(增量利润)大于0,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接受的;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他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2)生产何种新产品

原则——当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增加新产品时,应该选择贡献大的产品。

(3)自制还是外购

一般集中在零部件上,基本原则是分析增量收入和增量成本。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breakeven analysis)

盈亏平衡分析法也被称为量本利分析法,其主要含义如下:

研究产量变化、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

确定盈亏平衡点产量——保本产量;

确定企业的安全边界——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差额大,经营比较安全,风险小。

三、边际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

边际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变量之间的边际关系。

边际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入的增加。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边际收益曲线与价格和平均收益曲线重叠;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边际利润分析法的应用(一)

在能够确定单位产品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可对企业的产量水平做出如下判断: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边际利润为正值,即企业增加产量还能使总利润增加,因此此时企业的产量不是最优;

边际利润分析法的应用(二)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边际利润为负值,即企业增加产量反而使利润减少,故此时产量也不是最优,应减少产量才会使总利润增加;

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为0,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此时的产量才是最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一、人性

1、欲望无穷——稀缺性

欲望:是指人的需要,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想求得满足的愿望。

马斯洛需要七层说:①基本生理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知的需要⑥审美的需要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消费者均衡

(一)含义: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对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达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注:效用最大化时的状态成为消费者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既不愿意多购买,也不愿意减少购买。

(二)消费者均衡条件

1、基数效用论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的价值理论。

注:①同一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有大小,甚至正负之分;②同一商品对同一消费者的效用在不同时间有大小,甚至正负之分;③在同一时间不同商品对同一消费者的效用有大小,甚至正负之分。

第四章生产决策

一、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Q = F( X1, X2, …X n ) 或Q = F ( L , K )

注:

1、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2、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要素投入组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的最大产出。(即假定企业的要素利用率是高效的且是相当稳定的)(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内容: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来说,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组合比例。是一个经验规律。

启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效率;否则,片面地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报酬的减少。

三、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数量组合。

注:

等产量曲线给出了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可行性空间—生产特定的产量,可以使用不同的要素组合。

等产量曲线与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

2、等产量线的特点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越低,反之越高。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互不相交。

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代表两种要素投入比例不变的所有组合方式。

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必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4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连续增加时,该种生产要素所能够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成因: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投入的不断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同时,随着资本数量的逐渐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增加。

由此可见,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由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

5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花费一定的成本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数量组合的轨迹成本方程:

C = ω·L + r·K[C—成本,ω—劳动价格,r—资本价格]

等成本线上点的含义

1、等成本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在企业的成本支出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购买量的一种组合。

2、等成本线右上方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要素组合,均表示在现有成本支出下无法实现。

3、等成本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表示的要素组合,在现有成本水平下能够实现,但用于购买要素的资金仍有盈余。

注:成本和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动。

6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企业在配置资源、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使其产量达到最大或成本达到最小的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

一旦达到这种最佳组合,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处于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故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状态又被称为生产者均衡7一、规模报酬变化

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要素投入总量改变所引起的产量变化。

注:①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②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③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8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的原因

1、规模报酬递增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2、规模报酬递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9 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一)内在经济

1、定义:是指由于厂商自身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该厂商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情况;

2、内在经济的形成原因

单个企业规模扩大可以: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AC=FC/Q+VC/Q;②实现专业化,使分工更精细;③提高管理效率;④对副产品加以利用;⑤以更有利的价格进行原材料采购和销售产品。

(二)内在不经济

1、定义:是指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时引起的厂商的平均成本上升的现象。

2、成因: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

①管理效率降低;②要素价格和销售费用增加。

10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一)外在经济

1、定义:是指由于厂商所属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该厂商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情况;

2、成因:企业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

①更加方便的交通、水电设施;②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人才;③相互学习、竞争④生产设备的专业化供给。

(二)外在不经济

1、定义:是指一个行业由于生产规模过大时引起的厂商的一均成本上升的现象。

2、成因:①一个行业企业数量过多,会使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

出更高的代价;②会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紧张,企业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

11 范围经济

1、定义:如果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这些产品成本更低,就可以认为存在范围经济;反之就是范围不经济。

2、成因:企业通常在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拥有技术和成本的优势,包括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市场计划、可提高效率降低成

本的统一经营管理等(包括副产品)。

第六章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6.1市场结构

垄断性有强到弱(竞争性由弱到强):

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6.2.1完全竞争的含义: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pure competition)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

1.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2.产品是同质的。3.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4.完备的技术经济信息。

6.2.6经济学对完全竞争企业行为模式的评价:

◆P=AC的最低点,说明竞争能够驱使企业在A C的最低点上生产,因此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并且生产者只获得必要的正常利

润。

◆P=MC,说明从社会的角度看,资源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是最优的。

◆P是社会对多生产一件某种产品的价值的评价,MC是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机会成本,即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资源如用于

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得到的价值。P>MC表明产量相对不足,P

6.3.1什么是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它是指一个厂商独家控制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完全垄断的特征:1)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2)产品不能被其他产品所替代。3)垄断厂商能独自决定产品的价格。4)其它厂商不能进入这个行业。

6.3.1 什么是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

垄断现象形成的原因:1)是规模经济的现象。2)是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如:电力、电话、自来水、煤气、铁路等。3)是原料或生产要素的控制。4)是由于专利技术或生产特许权的原因。如:食盐、烟、军用品、某些药品等。

6.3.3完全垄断企业的弊端和政府的干预:

1、弊端: 1)分配不公平。垄断企业以牺牲全社会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垄断利润2)生产不足。在垄断企业中P>MC,应

增加产量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政府的干预: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2)政府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6.4.1垄断性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1、概念:垄断竞争市场是指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的一种市场类型,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

2、特点:

1)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2)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3)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异的。

6.4.4产品差异化竞争:

产品差别有:

商标品牌的差别。

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造型方面的差别。

产品的包装、色彩、规格方面的差别,

销售地点、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别。

6.5.1什么是寡头垄断:

1、概念:寡头垄断又称寡占,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即一个行业的产品供给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所控制,它们彼此

势均力敌,形成了这几家大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共存的局面。

6.5.3价格领导(price leadership)模式:

价格领导是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一家企业率先制定,其余厂商也就跟着确定自己的价格,这个充当价格领导的寡头企业如果调整自己的价格,其余的企业也跟着调整价格。

第七章定价分析方法

1.1 成本加成定价法

● 1.1.1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

是指,所定的价格应该涵盖取得或生产产品的成本,再加上足以使企业按目标回报率获得的利润。

1.1.2 成本加成定价法

第一步,首先必须确定购买或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总成本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组成。我们要计算的是平均成本。计算平均成本要用产量,但产量又是由价格决定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假定的产量,一般根据企业生产能力的一定百分比来定,大多是生产能力的2/3或4/5。

第二步,确定成本加成。在单位产品全部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毛利便初步确定了产品的价格。

价格=平均成本(1+加成)

1.1.4 对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评价

●优点:

有利于价格稳定

计算公式简单,需要的信息比MR=MC少

能为价格变动提供正当理由

●缺点:

价格是根据成本计算出来的,没有考虑需求条件

价格的计算使用历史或会计数据,不是增量或机会成本

在应用中,多数情况把共同成本全部分摊给企业的各种产品。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有时会导致错误决策。1.2 增量分析定价法

1、所谓增量分析定价法,就是对一项定价决策从总利润的增量角度来加以衡量和判断。如果该方案带来正的增量利润,说明此方案可以接受。如果该方案导致利润减少,说明该方案不能接受。

2、运用增量分析定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对定价决策所可能产生的全盘效果作广泛的探讨。

不仅要考虑短期效果,而且要考虑长期效果

必须在保证公司达到总目标的前提下,再使用增量分析法。

1.3 弹性加价定价法

1当经济繁荣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高,对竞争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不太敏感,企业就可以将价格提高一定幅度。反之,如果经济衰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低,对竞争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较为敏感,企业就应适当降低将价格以维持原有的销售水平。

2弹性加价定价法的加价幅度一般来讲应以物价上涨指数为下限,以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为上限。

3弹性加价定价法适用于具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优点是灵活,缺点是:经常估计需求;价格频繁变动。

1.4 按市场流行价格定价

1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价格领导的企业,都可以按照领导企业的价格或市场现行价格决定其产品价格。

2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对面临的市场需求茫然无知而又非领导价格的企业。

3采用这种定价方法的企业必须对自己产品的真实成本有彻底的了解。

1.6 模仿定价法

依据本行业中某个经营情况相近的企业价格,加减一定的幅度,或直接采取相同的价格作为自己产品的销售价格。

优点:简单易行、节省费用、时间和精力、避免价格战

1.7 直觉定价法

一般以成本加成定价法为基础,初步估算出一个价格后,经理和决策人员再根据对未来的时常需求、成本变化趋势,竞争势态的判断进行上下调整。

它可以看成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弹性定价法的结合。

1.8 渗透定价法

指最初制定一种较低的价格,以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份额,以利发展的一种方法。

1.9 撇油定价

如何对新产品定价,尤其是耐用新产品定价。

沿着需求曲线下降的定价方法,最初把产品价格定在高水平上,在高价顾客群需求满足后,降低价格吸引另一个新的顾客群。

1.10 价格滑动定价法

●产品面市或成为名牌时,以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作为产品的价格,占领高收入阶层和对价格缺乏敏感性的消费者市场,

并力求树立产品形象,创造和维护名牌;然后,逐渐降低价格,进入较低价格的市场部分。适用范围

不同的消费者阶层的需求价格弹性差别较大

企业有能力阻止其他企业产品及替代品进入高价市场,

小规模生产的不经济性不至于抵消高价销售带来的好处

最初的较高价格得到了消费者承认,在消费者心理形成了一种印象

1.11 亏损-廉价销售定价法

●将某种产品的价格定在合理水平之下,甚至是造成亏损的的价格水平。

●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的定价。一般是价值不太高的商品。

●目标是

增加未来销售、吸引消费者进入其商店、促进关联产品的销售

1.12 产品生命周期定价

1开始阶段:渗透定价;

2成熟阶段:基于价值的定价;

3标准化阶段:限制定价。

4如果阻止进入失败,采取利基定价(在特定细分市场实行高价、高利润政策)

2.1 价格差别的含义

就是同一种产品,按照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价格的定价方法,而且这种价格的差别不反映成本间的差别,这也称为价格歧视。

对成本基本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实行不同的价格;或者对成本不同的产品制定统一的价格。

严格地讲,当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的售价,与他们的产销成本不成比例时,就存在差别定价。

差别定价的实质是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从消费者转移到生产者手中,从而使生产者利润上升。

2.2 差别定价的前提条件

1、企业对价格有一定控制能力。市场组织形式是垄断性的,即只有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

2、企业能够了解不同层次购买者购买商品的愿望和能力。即他知道不同的购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需求弹性。

3、不同市场之间必须是相互分离的。即能够阻止卖主的产品从一个细分市场转卖到另一个细分市场。

2.3 差别定价的分类

差别定价,按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

2.3.1一级差别定价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企业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买进每一单位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为每单位产量索取最高可能的价格

二级差别定价是指企业把商品购买量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根据每个消费者购买数量大小来定价。主要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可进行测度的情况,如电、煤气、自来水、计算机上网时间。

三级差别定价

●企业将购买者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对每类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按照市场的地理位置来划分;按照用途的

不同来实行差别定价,如电话可分为居民用户和企业用户;根据消费者特征划分。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需求来自厂商(产品的需求来自消费者)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派生出来的。

具有共同性,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

2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研究是从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分析其对要素供给量是如何随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要素供给的特点

●消费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既定不变的;

●生产要素对于其所有者来说具有两种用途:

(1)供给;(2)保留自用。

5.1 劳动市场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一、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二、劳动的供给*---劳动和闲暇三、工资的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5.2 资本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

资本: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资本的特点:

(1)资本的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储蓄来改变资本存量。

(2)资本有两种价格:“资本价格”和“服务价格”。后者称为利息。

5.2.1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和供给

●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要素所有者将资本在“供给”与“自用”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经济租金

●租金是指对任何一种供给相对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由于投入要素的供给固定,因此,该要素的价格,即租金,就完全由需求来决定。

●租金也可以被称为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与准租金

●经济租金——超过为了吸引某种生产要素用于某种服务或某个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所需要的最低收益的部分。

●经济租金的存在是以某种要素的稀缺为前提的。

●稀缺要素的报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要素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对该要素特殊才能的奖励,这

部分就是经济租金。

●准租金是指超过为了防止某种生产要素从某种服务中退出或厂商从某个行业退出所需要的最低收益部分。

●经济租金根据经入一项工作或一个行业的决策来定义,准租金根据退出的决策来定义。

第八章企业治理

一、企业

1、定义:为了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并从中获利,而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生产性团队。

2、本质:①生产性组织②以赢利为目的③是基于市场但又不同于市场的“交易-分工系统”。

3、产生的根源:①产品需求的扩大;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③谋求更大规模和更多利润。

4、企业类型

古典型企业:单人业主企业、合伙企业

现代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产权结构特征

企业产权结构:两个或多个平等的所有权主体在企业内部的“交易-分工活动”中为了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实现互利双赢,对各自责、权、利的共同约定。

产权:法律认可的财物的最终归属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其中任何一种权利都可称为产权。

(一)单人业主制企业

1、定义:单个人出资兴办,并由业主负责经营的企业。

2、产权结构特点

A、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经营权-控制权归业主所有;

B、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3、优点:效率高

4、缺点:规模小、风险大。

(二)合伙企业

1、定义:由两个或多个出资人联合投资并经营的企业。

2、产权结构特点:A、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经营权-控制权归业主共同所有;B、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3、优点:扩大资金来源

4、缺点:多头领导,不利于交易。

一、股东

1、股东定义:依法持有公司股份的人。(公司所有者)

2、股东分类及其各自权利

①普通股东:依法持有公司发行的无特别权利股份的股东。

权利——A、剩余收益请求权

剩余收益=公司经营收益-所有其他参与生产经营的要素成本-税收B、剩余财产请求权

剩余财产=公司财产-对所有其他参与生产经营的要素所有者的清偿

二、股东大会

1、定义: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是股东

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

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 管理者、企业与市场 一、机会成本:企业所有者由于使用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而放弃的收益 显性成本:使用市场资源的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使用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二、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一、广义需求函数:六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预期价格;消费者的数量 二、广义供给函数六个变量:产品价格、投入要素价格、在生产中相关产品价格、产品期望价格、消费者偏好及相关技术水平。 三、消费者剩余:某种产品的经济价值(需求价格)与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值 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最低价格(供给价格)之间的差额 第三章 优化决策的边际分析 一、无约束下的最优化:NB=TB-TC 边际收益MB :行动水平一个增量的变化带来的总收益的变化(总收益曲线的斜率) ΔTB/ΔA 边际成本MC :行动水平一个增量的变化带来的总成本的变化(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ΔTC /ΔA

MB> MC 活动应该增加以达到最高的净收益 MC> MB 活动就应该减少以达到最高的净收益 MB = MC 最优活动水平(离散情况下,是最后一个MB 超过MC 的水平) 二、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影响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在先前已经支付了的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行动数量 三、有约束下的最优化:花在任一行动上每一元的边际收益 选择使所有的行动每单位美元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 并且选择的行动水平应同时满足约束条件 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无差异曲线 1、(1)向下倾斜(2)凸向原点 2、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自己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为得到每一单位 的X 而必须放弃的Y 的数量。 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在某一点的MRS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在这点上切线 的斜率近似计算。 3、边际效用与MRS Z Z B B A A P MB P MB P MB /...//===X Y MRS ??-=/

南开2020年秋季考试《管理经济学》期末“作业考核(线上)99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管理经济学》 企业的定价方法与实践 摘要:实物期权方法是当今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投资决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微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及时便利、网络数据传导准确安全、企业成本低廉的环境下发展迅速,已俨然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对小微企业的了解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概述,分析基于实物期权的小微企业的价值评估及其案例,对实物期权法与小微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阐述并论证。 关键词:小微企业;实物期权;定价 引言 小微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转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帮助和引导。在此情况下,对小微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有明确的认识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微企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本文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实物期权定价评估使小微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国家的整体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小微企业特征与发展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 对于小微企业的定义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的,认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其二,可以定义为“小型微利企业”。 小微企业的产量较少,由于资金比较节省,管理的周期低,收益效率比较快。企业的模式小,管理决策的权力极度集中,但凡是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独立自主管理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治理权合二为一,既可以节约所有人的观察资本,又对公司加快速度决定策略有帮助。 小微企业对市场改变的适应能力强、制度灵敏,能充分发扬“小却专,小而活”的特点。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结构小,在自身的财力方面有限的情况下,在同一種商品中,无法和批量生产的大型企业竞争。所以,更多的情况是将小微企业有限的财力和资本投入到大型企业所忽略的狭缝市场中,通过对这些狭缝市场的占领,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和商品质量,进一步获得企业竞争力。 小微企业抵挡管理危险的能力低下,本钱单薄,聚资能力差。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采用了向银行借贷的方式,可是银行在借贷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企业的实力,所以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到大型公司,很多小型企业就很难通过银行贷款让自己得到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被拒绝率可以说是高达一半以上。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需求交叉弹性的三种情况是替代关系、互补关系和。 2. 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主要有、市场、。 3. 市场结构模式包括、、、和。 4. 风险具有、、、损失与收益的对称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定量预测法 2. 边际成本 3. 撇脂定价 4. 风险损失 5. 货币的现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恩格尔定律。 2.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3. 企业的定价目标最主要的有哪些? 4. 简述风险决策的过程。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卡特尔式决策为什么不稳定? 2. 试述投资的特点。 五、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某啤酒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估计在目前的生产状态下增加一个工人可以增加400瓶的产量,如果不增加工人而增加一台设备则每天可以增加1 200瓶的产量。设备每天的租金为400元,工人的每天工资为35元。 (1)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各为多少? (2)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多少? (3)目前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如果不是,应该怎样进行

调整?

试卷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物流效用增长率。 2. 成本、产品属性 3.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4. 突发性、可测定性、多变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定量预测法是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数学分析技术,建立表现变量间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来说,定量预测法又包括趋势外推法和因果预测法两类。 2.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产生的总成本的增量。 3. 所谓“撇脂定价策略”,又称高价法,即在产品投放市场初期,将新产品的价格定在高于老产品价格多倍的价位上,并且抢占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出售,突出“新”给顾客带来的更多效用,以便尽快收回投资,取得相当的利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这实质上是先高价后低价,尽快收回投资和利润的做法。 4. 风险损失是由风险事件引起的非意愿、非预期的利益减少,包括直接风险损失和间接风险损失两种形态。直接风险损失是指由风险事件导致的有形、可准确计量的损失;间接风险损失是指由风险事件导致的无形、不能准确计量的损失。 5. 货币的现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序列的起始时刻的现金流量,即相对于某个特定时间序列的起始点开始的将来的任何较早的时间价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这个家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之,家庭收入越高,家庭用于食物消费所占的比例则越小。这是因为食品缺乏弹性,收入增加几乎不增加食物的购买,收入增加后增加的几乎都是弹性大的商品。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叫恩格尔系数。

管理经济学试题

管理经济学试题(考查) 时间:2013.06.04 1. 试分析垄断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2. 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 3. 对比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市场机构的不同点。 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因为两者属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一、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使用多种投入生产一种产品时,当只有一种投入是可变的,随着这种可变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也会越来越多,但超过一定限度后,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地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就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争论关键是技术因素在产量变化中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因素对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是与考察的时期长短有关的。 在短期内假设技术水平不变可能是现实的。这样,在短期内边际收益递减应该被当作一个客观的规律来看待。说它是客观的规律,主要是因为这一规律是由生产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

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 由此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发生变化,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2、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3、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是不变的。 二、关于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 所谓规模收益是指涉及到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 (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对于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引起规模收益递增主要因为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1)工人可以专业化。在小企业中,一个工人可能要做好几种作业;在大企业中工人多,就可以分工分得更细,实行专业化。这样就有利于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小企业因为产量少,只能采用通用设备。大企业实行大量生产,有利于采用专用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 (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5)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购、销费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在其它投入品保持不变的情况的,随着一种投入品的增加,产出增量逐渐下降的情形。而规模收益递增是指,若所有的投入都按相同的百分比增加,而产出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投入增加的百分比,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收益递增。 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本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概念。因此不矛盾。 5. 某企业在现有生产规模下,可以从事三种产品的生产,A、B和C,各个产品的单位产量的原材料消耗量、单位成本、销售价格和利润等数据如下表。假设可供投入的原材料共计60000单位,试计算应如何分配原材料,才能使总贡献最大化?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1452609701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B卷

试卷代码:座位号□□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管理经济学》试题(B卷) 姓名:班级:学号: 2009年06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均衡也发生了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这意味着()。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是否改善。 2.在做管理决策时( )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3.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改变,从而引起需求的变动 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4.短期生产函数的概念是( ) A.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5.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 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 ) A.400件 B.500件 C.600件 D.800件 6.垄断性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是( ) A.几家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B.几家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C.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D.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企业将停产。 () A 价格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B 价格等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C 价格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D 价格曲线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8. 企业定价的一般策略中,不以下述哪种作为基础?() A 质量 B 竞争 C 成本 D 需求 9.下列产品中,( )的收入弹性最大。 A.大米 B.棉布 C.高级工艺品 D.食盐 10.等产量曲线()。 A.说明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划出该曲线 C.表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表示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 11.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通过何种手段来获得非正常利润( )。 A.制定一个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

全国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选。 1.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B ) A.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2.经济利润是指( A )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B.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C.企业总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D.企业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厂商供给曲线时,不保持 ...常数的因素是( C ) A.消费者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C )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无变化 5.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 A ) A.最大的产品数量 B.最小的产品数量 C.适中的产品数量 D.产品数量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的是( C )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7.某先生辞去月薪2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3 000元 B.2 000元 C.1 000元 D.500元 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D ) A.P≤AR B.P≤MR C.P≤AC D.P≤AVC 10.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差别是( D ) A.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B.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C.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D.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11.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是( A ) A.汽车 B.肥皂 C.感冒药 D.牙膏 12.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B ) A.产品成本 B.销售渠道 C.产品的需求 D.竞争对手情况 1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14.假定某投资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 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为8 000元,第二年为7 000元,第三年为5 000元,第四年为5 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B ) A.4年 B.3年 C.2年 D.1年 15.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 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二、名词解释。 16.公共物品 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两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7.需求的变动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这种变动叫做需求的变动。 18.市场调查 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9.边际分析法 用于成本利润分析,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法。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20.完全垄断 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样的市场结构为完全垄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 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 B.短期成本 C.固定成本 D.以上都对 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 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 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 a) I和II都是正确的 b) I正确,II错误 c) I错误,II正确 d) I和II都是错误的 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 D ) A.完全垄断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B ) A.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 D.边际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 A.MC、AC、AVC B.MC、AVC、AC C.AC、MC、AVC D.AC、AVC、MC 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E.无法确定 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9、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C ) A 同质的; B 有差异的; C 既可以是同质的又可以是有差异的; D 以上都不对 10、等成本线是指( A ) A.企业在一定数额的成本预算下能够购买两种投入的各种组合 B.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出的最低开支 C.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出的最大开支 D.企业购买两种投入的最低开支 11、私人商品与公共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C )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使用提供的 C.前者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D.前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1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C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13.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 [B]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1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15.消费者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

2020年《管理经济学》补充试题及参考答案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管理经济学》补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在竞争市场的厂商面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局面()。 A.厂商增加产量利润不变 B.厂商增加产量便会增加利润 C.厂商减少产量便会增加利润 D.厂商减少产量便会减少利润 2.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3.对完全竞争的企业来说,如果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高于价格,它就应当()。 A.边生产边整顿,争取扭亏为盈 B.暂时维持生产,以减少亏损 C.立即停产 D.是否需要停产视市场情况而定 4.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企业 B.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现实的企业 D.市场 5.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A.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6.某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他将在两个市场上()。 A.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B.确定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使两个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同;

C.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出售较多的产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8.垄断势力来源于()。 A.规模经济性 B.专利权 C.对资源的控制 D.以上都是 9.卡特尔制定价格的原则是()。 A.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 D.使卡特尔中各企业的利润最大 10.某企业在评估一项市场营销方案,其未来可能的各种状态、概率及预期收益如下表,其期望收益为()。 经济条件各 种 条 件 发 生 的 概 率 年收 益(万 元) 衰退0.1 200 正常0.6 300 繁荣0.3 600 A.300万元

管理经济学

2016年秋季学期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指导老师:魏琦李树明 学号: 姓名:张风帆 年级:16级MBA(1)班 成绩: 目录 1.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 (2) 1.1你如何看待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 (2) 1.2房地产的价格应该由谁来决定? (2) 1.3从政府管理角度如何分析政府在案例中扮演的角色? (3) 2.京广高铁的价格难题 (5) 2.1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有那些,案例中铁路客运市场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垄断? (5) 2.2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前提下,站在铁道部角度,利用管理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京广高铁设计一套客运票价方案。 (6) 3.沉没成本与企业决策案例分析 (8) 3.1什么是沉没成本?它与其他成本的关系如何?在决策中如何正确看待沉没成本? (8) 3.2在本案例的两个事件中沉没成本是如何表现的?它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的? (9) 3.3请你分析或预测本案例两个事件中企业决策的后果如何?你倾向于哪种决

策? (9) 3.4将来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你将如何避免沉没成本的发生? (10) 3.5你还能举出你的身边发生的或看到了解到的沉没成本影响人们决策的例子 (11) 1.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 1.1你如何看待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 从2002年起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为了避免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潜在危害,我国政府不断的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信贷、货币、土地、保障性住房、税收等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但是在这些调控政策中,有些调控政策显现出明显的效果,有些调控政策却影响不大,甚至不知不觉中成了助推房价的幕后黑手。不难看出不断推高的房价一定程度上是以资产泡沫替代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我国过高的房价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社会需求量而导致的。房地产在金融业扮演着海绵的角色,吸收了大量的居民资金,从而导致推高房价。政府片面的笃信供求影响价格,甚至把房地产的作为GDP增长的拉动点。2008年在受到金融危机波及,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09年政府投资四万亿救市,2011年建立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缓解了住房的需求,稳定房价中显现成效,但是在这些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忽略了非经济因素导致的房价过高,正是在这些政策影响下,2011年以来,新一轮房地产企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2年下半年楼市持续回暖,房地产多家龙头巨贾一跃而起,行业并购整合进入新的寡头时代,“马太效应”日益突显,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在此背景下随着各地“地王”的不断出现,房价进而再高。政府调控的政策只是从供需上解决,而不是从房地产商的银根和土地上解决。 1.2房地产的价格应该由谁来决定?

管理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 A )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B.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B 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C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B ) A.正数 B.负数 C.0 D.1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应该( C ) A.停止增加可变生产要素 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减少固定生产要素 6、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 C ) A.劳动投入的第一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二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三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D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A ) A.等于AC的最低值 B.大于MC C.等于AVC的最高值 D.等于AFC的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C ) A.P=AR B.P=MR C.P=MC D.P=AC

管理经济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专科《管理经济学》总共129题共27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已答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 答对试题显示全部试题 一.(共129题,共270分) 1.管理经济学的创始人是().(2分) A.亚当斯密 B.乔尔?迪安 C.保罗.萨缪尔森 D.约翰.凯恩斯 ★标准答案:B 2.已知需求和供给方程Qd=50-8P和Qs= -22+10P则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是()(2分) A.2, 18 B.2, 20 C.4, 18 D.4, 20 ★标准答案:C 3.下图是一簇无差异曲线图,图中U1,U2,U3分别代表不同 的效用水平,三者的关系是()(2分) A.U1>U2>U3 B. B.U 仁U2=U3 C.U1,U2,U3没有可比性 ★标准答案:B 4.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衡量()。(2分) A.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反应程度 C.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另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变动的反应程度 D.—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标准答案:C 5.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增加,商品销售收益如何变 化?()(2分) A.收益增加 B.收益减少 C.收益不变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6.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每个企业的经济利润()。(2 分)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7.等成本线的斜率(绝对值,横轴代表劳动)是()。 (2分)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B.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C.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D.资本的价格与劳动的价格的比率 ★标准答案:C 8.需求价格弹性总是()(2分)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一 ★标准答案:B 9.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 ()(2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或上升或下降 ★标准答案:B 10.交叉弹性为()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2分)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 ★标准答案:C 11.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 是()。(2分) A.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时 C.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标准答案:D 12.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 )。(2 分) A.价格 B.非价格 C产品差异化 D.广告竞争 ★标准答案:A 13.如果企业出了一种新产品,目标是先占领市场,或者

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P47 8. 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曲线如下: 需求:Q D =200-2P 供给:Q S =40-2P (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售量是多少? 解:均衡时条件为Q D =Q S , 200-2P=40+2P , P=40,Q=120 故该产品的均衡价格是40,均衡销售量为120。 (2)如果政府限定该产品的最高价格是30元,此时会产生多大的过度需求(或过度供给)? 解:如果政府限定该产品的最高价格为30元,则: Q D =200-20×30=140 Q S =40+2×30=100 Q D –Q S =140-100=40 故产生过度需求数量为40。 P75 1. 市场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市场上汽车的价格弹性为1.2,收入弹性为3 (1)如汽车价格下降3%,市场上的汽车销售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解:∑p=△Q/Q/3%=1.2,△Q/Q=3.6% 所以市场上汽车销售量上升3.6% (2)如居民收入提高2%,市场上的汽车销售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解:∑2=△Q/Q/2%=3,△Q/Q=6% 所以市场上汽车销售量上升6%。 P141 9. 假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10L 0.5+K 20.5,其中劳动力(L )的价格为50元,资本(K )的价格为80元。 (1)如果企业希望生产400单位的产品,应投入L 和K 各多少才能使成本最低?此时成本是多少 解:∵M P L =Q L = 10L 0.5K 0.5L = 10K 0.5L P L =50 M P K =Q K = 10L 0.5K 0.5K = 10L 0.5 K 0.5 P K =80 ∵成本量最低的条件MP L P L =MP K P K 即 10K 0.5L 0.5 50 = 10L 0.5 K 0.5 80 得出8K=5L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第一章)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经济学是以()的观点研究企业。 A 人本管理 B 全面管理 C 经济学 D 行为学 答案:C 较易 2.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是最为迅速和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 A 厂商价值理论 B 现代企业理论 C 市场机制理论 D 成本利润理论 答案:B 较易 3. 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产生于()。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经济效益的实现 C 成本效益核算 D 投入与产出关系 答案:A 较难 4. 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是以()为基础扩展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A 新剑桥理论 B 新货币主义理论 C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D 需求管理理论 答案:C 较易 5. 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属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A 马尔萨斯 B 马歇尔 C 瓦尔拉斯 D 凯恩斯 答案:A 较易 6. 任何社会下,经济组织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 A 生产资源的获取 B 生产什么 C 生产成本的节约 D 需求创造 答案:B 较难 7. 管理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

A 企业管理 B 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 C 企业经营理论 D 企业资源运用 答案:A 较易 8.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管理经济学的()。 A 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 B 对企业目标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C 研究对象都是企业行为一般规律 D 对企业环境假设与经济学一致答案:A 较难 9.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表现在()。 A 分析企业时,将企业看作一个“黑箱” B 仅解释了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 C 仅分析了企业组织中存在的利益冲突 D 在假定企业规模既定下解释了企业兼并与分离行为。 答案:A 较难 10. 新古典经济学仅揭示了价格机制中的协调激励机制,而忽略了()。 A 为什么要有企业组织 B 企业环境的变化 C 企业外部效应的存在 D 企业资源的限制 E 企业决策的外部约束 答案:A 较难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经济是利用()来调节经济的。 A 供求关系 B 计划 C 价值交换 D 价格机制 E 政府政策 答案:AD 较难 2.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管理经济学的()。 A 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 B 对企业目标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C 基本分析方法来自经济学 D 对企业环境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E 对企业研究的目的与经济学一致 答案:AC

管理经济学

《现代管理经济学》第二阶段课后练习 (第五章~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连线上,AC有什么性质?(D) A 是最小的 B 等于MC C 等于AVC+AFC D 上述都正确 2.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 固定成本 B 可变成本 C 机会成本 D 沉没成本 3.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 被考虑为(C)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变动成本 D 沉没成本 3. .边际成本是指( D )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 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4. 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A ) A 等于AC的最低值 B 大于MC C 等于AVC的最高值 D 等于AFC的最低值 5. 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 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 A ) A 400件 B 500件 C 600件 D 800件 6. 在长期成本中,所有投入要素( B ) A 都是不变的 B 都是可变的

C 是部分可变的 D 是有约束条件可变的 7. .如果一个竞争行业中的企业获得了经济利润,就会有新企业加入,这将使 (D)。 A. 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B. 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C. 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D. 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8. 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 ..通过(B)。 A 价格 B 非价格 C 产品差异化 D 广告竞争 9. .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每个企业的经济利润(B)。 A 大于0 B 等于0 C\ 小于0 D 不确定 1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C ) A P≤AR B P≤MR C P≤AC D P≤AVC 11. .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差别是( C ) A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B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C 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D 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12. 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是( D ) A 汽车 B 肥皂 C 感冒药 D 牙膏 13.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意味着( B ) A P=最小AC B P=MC C 不存在经济利润 D 不存在经济亏损 14. 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 .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 .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有、、。 2. 影响需求数量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收入水平、、、广告费用和消费者预期等。 3. 技术进步可分为资本使用技术型进步、和。 4. 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有现金流出、和。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收入效应 2. 需求交叉弹性 3. 机会成本 4. 尾数定价 5.风险识别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是否存在特例?简要说明。 2. 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类型。 3. 市场结构可分为哪几类? 4. 简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短期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调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增量分析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适用增量分析法?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彩电市场的竞争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彩电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3%。单从拥有率看,我国城市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从电视机拥有量看,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台彩电的家庭比重为63.7%,约有3成的居民家庭彩电拥有台数超过两

台以上。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率基本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所拥有的彩电品牌、大小和类型。 1996年由长虹开始挑起价格战,中国彩电业进入一个微利行业时期,市场对企业不断进行大浪淘沙,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有91家彩电企业,产量超过100万台的有10家;到2002年底,超过100万台生产规模的企业仍然有10家,但总数量却减少到了68家。据分析,正是6年多的彩电价格竞争促使市场大踏步向强势品牌集中。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上广电等占据了中国彩电80%以上的市场。进入2003年更是已不到50家,而被淘汰的18家彩电企业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被前五名的彩电巨头分食,这样又拉动了中国彩电业几大巨头业绩的回升。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电视机市场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第一类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它们的产品线完整,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这类企业将维持在两三家。第二类企业是目前占据着电视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它们的品牌形象好,产品技术领先,获取的单台利润较高。这些国外品牌的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场。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面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城市边缘消费群体和农村市场。这类企业一般不重视品牌宣传,但较为重视经销渠道的建设。这三类电视机生产企业总量预计将维持在15家左右,由于总体市场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市场竞争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问题: (1)用需求弹性分析如果彩电成本上涨一成,彩电企业会怎么做? (2)如果你是某彩电企业的老总,会怎么做?

管理经济学考研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一、概念题 1.管理经济学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主要服务于管理者的三个基本任务的解决:①生产经营什么;②生产经营多少;③怎样生产经营。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2.边际分析法 答:边际分析法是进行经济、管理决策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这里,“边际”含有“边缘”和“新增”之意。根据这一方法,一个方案是否值得采用,不是看其全部收入是否大于全部成本,而是看其新增的收入(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新增的成本(边际成本)。根据边际分析法原理,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规则是:使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3.隐性成本 答: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隐性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

得更高的报酬。隐性成本包括:①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设备的折旧费;②厂商自己投入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报酬。其中第二部分又被称为正常利润。所以隐性成本就是固定设备的折旧费和正常利润的总和。 4.经济成本 答:经济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分析或适应管理决策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成本概念,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共同构成了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使用的成本概念(会计成本),在经济分析中,对任何一项决策,经济学家们不仅要考虑该决策的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还必须同时计算该决策内在的一些成本,如为了采取该决策而放弃的其他决策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经济成本虽然不同于会计成本,但往往以会计成本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5.正常利润 答: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和资本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是企业为了防止这些资源向其他企业转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支付。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6.经济利润 答: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