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曲创作谈蔡海波

合集下载

关于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及作品分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开题报告

关于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及作品分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及作品分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姓名 xxx学号12054030xx专业年级 12级小学教育3班一选题目的与意义叙事性的歌曲音域宽广、情绪以及旋律起伏较大、风格独特,要求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演唱技巧、情感表现力、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它伴随着我国歌坛声乐艺术和歌曲创作的繁荣发展,逐渐为广大演唱者所喜爱,并成为许多歌手专业比赛的曲目、艺术院校的经典教材以及论文研究的方向。

叙事性歌曲是以叙述历史事件、人物或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民族风格浓郁,在艺术上有极强的个性特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戏剧性、浓缩性和地域性。

在近现代歌曲中,叙事性独唱歌曲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象的独唱歌曲。

由于叙事性独唱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事件或民间传说,通过演唱者声情并茂的演绎,使人们在欣赏动听歌声的同时,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和民间文化。

因此,我认为叙事性独唱歌曲的创作和演唱,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动态纵观国内外对叙事性歌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论文中。

(1)《广西教育》2011年12期论叙事性独唱歌曲的演唱在他的论文研究中,主要讲了叙事性独唱歌曲在歌唱上的情感与技巧以及其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进而对叙事性歌曲的艺术特点以及在演唱上应当如何表现和把握进行探讨。

文章言简意赅,是值得我参考的优秀论文。

(2)《蓝花花叙事曲》叙事性探析——对乐曲叙事内容的考察与分析。

《蓝花花叙事曲》是作家关铭根据陕北民歌《蓝花花》的音乐主题和故事情节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该作者主要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也是我在了解此类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并收集关于歌曲的二度创作与作品分析问题的研究资料,理清已有研究的集中点和空白区域,帮助笔者明确所要研究的课题,进一步深入歌曲在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力求有创新之处。

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

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

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作者:蔡海波柳兆青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4期摘要:2013年11月10日,美国三维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问世。

这是一部以电脑合成影像动画技术和传统手绘动画结合制成的音乐奇幻歌舞喜剧,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故事《冰雪女王》,片长108分钟,以现代寓言风格呈现姐妹的情缘和深切的感情。

作为迪士尼第53部经典动画长片,其音乐的创作与制作,融合了百老汇音乐剧与童话电影音乐的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念上做出了有益的创新,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关键词:《冰雪奇缘》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电影《冰雪奇缘》自问世以来,好评不断。

最终以12.76亿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电影史上卖座最高动画电影,同时是迪士尼公司历史上的第七部十亿美元级别的动画电影。

作为迪士尼公司90周年的纪念作品,连续荣获第71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第41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以及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

该片还包揽了2013年度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等奖项,其主题曲《随它去》(Let It Go)更是被译成多国语言而风靡全球,并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一、《冰雪奇缘》音乐构成《冰雪奇缘》影片片长108分钟,音乐总长达104分钟,(仅留有四分钟的画面空白)由片头主题歌、片尾主题歌、七首插曲和背景音乐构成。

包括:片头主题歌《大地之歌》(Vuelie),片尾主题歌《尾声曲》(Epilogue);插曲《随它去》(Let It Go);主题音乐《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共衍生出七段场景和背景音乐,分别是:《大地之歌》(Vuelie)、《冰冻之心》(Frozen Heart)、《想堆雪人吗》(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敞开爱之门》(Love Is An Open Door)、《麋鹿比人类更友好》(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ple)、《在夏天》(In Summer)、《完善目标》(Fixer Upper)。

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赏析

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赏析

2017年第11期(总第323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1,2017(CumulativelyNO.323)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赏析张纯琦(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音乐在动画电影中一直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概括主题、烘托气氛,还能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等等,动画电影同音乐的关系要远远超过一般的电影。

观看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发现在他的作品中,音乐更是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影片中音乐特点的分析,从而探究久石让的音乐风格,进而浅谈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作用【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影片的概述动画电影《起风了》是宫崎骏的收官之作,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上半叶,零式战斗机的开发者、日本航空之父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

宫崎骏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写实的故事情节,即昭和时代的田园风光、市井乡情、关东大地震等,内容上除了表现对飞机的热爱,更是透露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讯息。

当然,该影片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赏心悦目的画面,更离不开让人砰然心动的音乐,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使得该影片收视率再创新高。

二、影片中的音乐特点该影片唯美的画面、丰富的配乐,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获得听觉上的享受。

其配乐的主要特点有:(一)音乐内容丰富该影片配乐极其丰富,两小时的电影中音乐占了一个半小时还要多,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内容,成为了影片的点睛之笔。

就拿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音乐《菜穗子》来说,六次出现长度均在1分钟左右,分别有钢琴、小提琴几个版本,简单柔美的乐器独奏、婉转动人的旋律,常常让人觉得没听过瘾便戛然而止,产生惋惜感,也印证了影片凄美的结局。

它的六次出现都为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初遇时的美好、再遇时的感动、求婚时的浪漫、分别后的忧伤、重逢时的喜悦、结婚后的温馨,不一样的场景有着不一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除音乐外,其他艺术形式是不能够做到的。

用讲坛媒介传播音乐的有益尝试——以“燕赵讲坛”第506期讲座为例

用讲坛媒介传播音乐的有益尝试——以“燕赵讲坛”第506期讲座为例

用讲坛媒介传播音乐的有益尝试 ——以“燕赵讲坛”第506期讲座为例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柳兆青讲坛是演讲、讨论的场所。

说到讲坛,受众立刻就会想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讲坛就是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一个可由受众参与的场所,运用受众喜爱的语言讲授最新、最专业的知识,从而使受众受到这些知识与观点的熏陶,提升受众对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的认识。

“燕赵讲坛”的形式与“百家讲坛”相同,只是规模和受众范围相对小一些,它是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北移动石家庄分公司共同主办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面对的是生活在河北燕赵大地上的受众。

自2004年5月活动开展以来,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讲坛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历史、文化、教育、卫生、心理、励志、艺术、科普等方面。

“燕赵讲坛”在河北艺术中心设有主讲坛,在全市设有30多个加盟点。

讲坛每星期六上午9:00开始,市民可以现场领票,自由入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燕赵讲坛”已经深深地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市民欢迎,成为省会独特的文化品牌。

2014年6月7日,燕赵讲坛举办第506期活动,邀请蔡海波教授为广大市民开讲:《从〈亮剑〉到〈闯关东〉——优秀电视剧主题歌鉴赏》。

蔡海波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电视导演。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传媒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30年来倾心研究音乐创作理论,率先提出儿童音乐电视歌曲的理论,填补了国内空白。

他创作、导演的百余件音乐作品在全国获奖,培养与推荐出一批优秀少年儿童歌手,被人们称为“中国儿童音乐教父”。

曾荣获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快乐阳光十佳作曲家、河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保定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市级拔尖人才、河北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蔡教授从电视剧这一家喻户晓的电视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入题,以《亮剑》、《便衣警察》、《闯关东》等优秀电视剧为例,细致讲解了电视剧主题歌的分类与功能特征,从片头和片尾主题歌的分类、歌词表达的意境、引入流行元素等方面带领大家欣赏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视剧主题歌。

歌曲写作课件

歌曲写作课件

第 三 章
3、基音环绕波浪式: 以一个音为中心,在其上方 或下方迂回进行。(例略) 特点:优美 缠绵 真挚 委婉 4、先现音波浪式: 先现音:后一拍的音在前一 拍提前出现。 特点:先现音进行结合在波 浪式进行当中,能赋予平和 安详的情感,如果加上附点和 力度,还可造成有利的进行。

第 二 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 学习,使学生了解旋律和生活、 旋律和歌词的关系。了解歌词 的声韵对旋律的影响,掌握旋 律创作的具体方法。 重点和难点:歌词的声韵对旋 律的影响。

第一节
第二节
旋律与生活的关系
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歌词的声韵对旋律 的影响 歌词的重音
第 二 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各种旋律进行中的 表现能力 第六节 旋律创作的具体方法

第 三 章
5。小组音波浪式: 在我国的民歌中,尤其是五 声音阶的民歌中,常以三个音 `四个音或五个音为一组,构 成小波浪式进行。(例略) 特点:委婉的 优美的抒情 作业要求: 找二十五段波浪 式进行的例子。(每种各五段 )


第 三 章



二。同音进行 相关概念: 按一定的音程关系同时发出三度 或三度以上叠置,叫和弦。 同时发出的两个音,叫音程。 和弦的进行,叫和声。 一个音在同向进行,叫同音反复 。 特点:表现号角,紧张,内在的精 神动力,表现愉快的情绪。 例如:冼星海的《怒吼吧,黄河》
歌曲写作
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 音乐系 蔡海波 教授
歌曲写作
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 音乐系 蔡海波 教授
歌曲写作
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 音乐系 蔡海波 教授
第一部分:概述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儿童歌曲创作谈蔡海波

儿童歌曲创作谈蔡海波

儿童歌曲创作谈(一)——儿童歌词的主要元素蔡海波儿童歌曲,是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儿童歌词,是指能歌唱的儿童诗词。

词与曲之间既可相对独立,又需协调地共存于一个艺术整体之中。

儿童歌词作为构成儿童歌曲的两大元素之一,是独立于音乐而又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

从儿童歌词本身来看,它是文学艺术中最短小的文学体裁之一,具有鲜明的独立性。

但儿童歌词又是在和音乐结合后被演唱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儿童歌词要具有歌唱性,还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节儿童歌词的艺术特征一、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儿童歌词的主题,是指儿童歌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是儿童歌词思想内容的核心。

儿童歌曲是听觉艺术,要使受众能够明白、清晰地感受歌词的内容,其主题思想就必须鲜明、突出。

因此,儿童歌词的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有限的篇幅中,集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

荣获第五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的儿童歌曲《杂技娃》(阎肃词),歌词始终紧扣“杂技娃”这一主题,运用排比手法,层层递进,将杂技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和气概抒发得淋漓尽致。

小小年纪,爱学杂技,好好用功,天天努力,拿顶下腰,金鸡独立,不怕吃苦,要争第一。

像那山泉叮叮咚咚奔流入海去,像那雄鹰扑扑楞楞飞翔千万里,哪怕汗水滴滴答答打湿一片地,我这心里滋滋润润真爽真甜蜜。

杂技娃有志气,杂技娃有出息,杂技娃好神气,杂技娃没问题。

为国争光咱们比一比,换回来,一座一座一件一件一面一面奖状奖杯大锦旗!二、感情真挚形象鲜明优秀的儿童歌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词作者在创作歌词时的真情实感。

只有融入饱满充沛、深情激越的感情色彩,展现出鲜明生动的生活图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作品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量,才能激发曲作者的创作欲望。

荣获首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同时荣获国家级政府奖、第四届中国儿童电视“金童奖”一等奖的儿童歌曲《嘎子嘎》(李春华词),歌词以诙谐的语言和说唱的风格,生动的塑造出既嘎又憨,既风趣又充满活力的“嘎小子”形象。

浅谈美式双簧管哨片的制作

浅谈美式双簧管哨片的制作

“边”保护着哨片整体音准的稳定性,使哨片更容易被掌控。

确定要保留的这两部分后,哨片中间的“梁”到左右两个“边”的部分,就是需要修掉的。

从绑线以上4毫米左右开始动刀向上推一直到哨片顶部,刮掉哨片表面的芦苇皮再继续修薄到一定程度,保证左右修掉的部分一致,不要薄厚反差太大。

同时也不宜将这两部分修的过于薄,还要给随后的精修留有一定余地。

一般来说,如果刀法纯熟的话,左右各4-5刀就可以。

下一步将之前留好的哨片中间的“梁”和左右的“边”表面的芦苇皮用刀轻轻挂掉,哨片一面的粗修工作就完成了。

将哨片的另外一面重复同样的动作,尽量保证两面的对称,平均振动。

最后,将哨片顶部修薄的部分用刀片切掉1毫米,断开苇片对折后的连接处,粗修工作完成。

现在可以测试一下哨片闭合的严密程度。

将哨舌头插进哨片里,倒置哨片,看一看哨舌头是否会向下滑动。

精修主要分为三部分:发音部、(1)发音部。

插入哨舌头,先来修哨片的一面。

将刀平行地对准距离哨片最前端大约4毫米处,然后把刀向哨片左上角倾斜55至60度,由哨片的左边缘向中心划一条线。

然后把刀返回最初的位置,向右上角倾斜完成同样的动作,使哨片前端划出一个倒过来的英文。

这个“V”以上的部分就是哨片的发音部,要将这部分修得很薄。

在修发音部时应注意,最前端和左右两个角要非常之薄,但内部要相对厚一些。

在下刀时要很仔细,尽量不要让最前端受损或是左右两边修掉角的情况出现。

但也一定不要不够薄,(2)中心部。

浸泡一下哨片,开始修中心部,也称为哨片的中心部一直延伸到发音部下方大约5毫米处,那么这个倒过来的字母“V”就成了连接这两个部分的“结合部”经修得很薄,而下方的“心”还有一定厚度,所以在“结合部”就会形成一个台阶,严重阻碍哨片均匀地振动。

要将这个台阶修成一个圆滑的坡,让“心”到发音部的连接形成一个较好的过渡。

接下来把中心部整体再修薄一些,中间的“梁”也稍微刮一点儿,保持“梁”与左右厚度的平衡。

将哨片两面的中心部都修好以后,检测一下哨子的平均度。

苗岭美妙夜晚下的甜蜜歌声——蔡海波《苗岭银河》赏析

苗岭美妙夜晚下的甜蜜歌声——蔡海波《苗岭银河》赏析

2017年第10期(总第322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0,2017(CumulativelyNO.322)苗岭美妙夜晚下的甜蜜歌声——蔡海波《苗岭银河》赏析陈 悦(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苗岭银河》是由李幼容作词,蔡海波作曲为贵州“空谷天籁童声演唱组合”量身创作的组合歌曲。

作品表现了苗寨夜晚连绵的灯光好似璀璨的星河,星光忽闪好似星星眨着眼睛,苗家儿女在银河中编织美丽的梦的甜美意境,通过对苗岭夜晚的赞美映衬出苗岭人民幸福的现代化生活。

【关键词】《苗岭银河》;音乐分析;民族风格【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一、作品背景《苗岭银河》的作者蔡海波教授曾经三次到苗岭采风,根据切身感受创作出这首极具民族特色的童声组合合唱曲《苗岭银河》。

作品描绘的是苗岭的美丽夜晚,空旷的山谷中只看到苗寨中家家户户点起的电灯。

在寂静的黑夜中,错落的电灯光亮格外耀眼好似繁星闪烁,星星点点连成一片,由此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作者通过描写苗岭寂静美妙的夜晚,反映苗族人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和对新生活的无限赞美之情。

二、音乐分析(一)分析图示此曲共38小节,带前奏和尾声的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中间部分分为三大乐段,分析图示如下:引子、前奏 A B C 尾声、尾奏1-10 11-19 20-25 26-34 35-38abab1 cdcd1 efgh4+6 2+2+2+3 2+2+2+3(二)音乐分析《苗岭银河》为6/4/、4/4、2/4拍节奏交替使用的作品,#→C 羽五声调式,本曲为带前奏和尾声的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乐段为复乐段结构部分,C乐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

全曲以四、五度旋律跳进为主,并且在宫调式中降低III级,造成大三度、小三度的自由转化而形成的特有旋律,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抒情气氛浓厚,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作品的速度变化、和声、配器的熟练运用使作品的情绪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表达了了作者喜爱苗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对苗岭人民现代幸福生活的无比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歌曲创作谈(一)——儿童歌词的主要元素蔡海波儿童歌曲,是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儿童歌词,是指能歌唱的儿童诗词。

词与曲之间既可相对独立,又需协调地共存于一个艺术整体之中。

儿童歌词作为构成儿童歌曲的两大元素之一,是独立于音乐而又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

从儿童歌词本身来看,它是文学艺术中最短小的文学体裁之一,具有鲜明的独立性。

但儿童歌词又是在和音乐结合后被演唱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儿童歌词要具有歌唱性,还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节儿童歌词的艺术特征一、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儿童歌词的主题,是指儿童歌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是儿童歌词思想内容的核心。

儿童歌曲是听觉艺术,要使受众能够明白、清晰地感受歌词的内容,其主题思想就必须鲜明、突出。

因此,儿童歌词的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有限的篇幅中,集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

荣获第五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的儿童歌曲《杂技娃》(阎肃词),歌词始终紧扣“杂技娃”这一主题,运用排比手法,层层递进,将杂技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和气概抒发得淋漓尽致。

小小年纪,爱学杂技,好好用功,天天努力,拿顶下腰,金鸡独立,不怕吃苦,要争第一。

像那山泉叮叮咚咚奔流入海去,像那雄鹰扑扑楞楞飞翔千万里,哪怕汗水滴滴答答打湿一片地,我这心里滋滋润润真爽真甜蜜。

杂技娃有志气,杂技娃有出息,杂技娃好神气,杂技娃没问题。

为国争光咱们比一比,换回来,一座一座一件一件一面一面奖状奖杯大锦旗!二、感情真挚形象鲜明优秀的儿童歌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词作者在创作歌词时的真情实感。

只有融入饱满充沛、深情激越的感情色彩,展现出鲜明生动的生活图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作品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量,才能激发曲作者的创作欲望。

荣获首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同时荣获国家级政府奖、第四届中国儿童电视“金童奖”一等奖的儿童歌曲《嘎子嘎》(李春华词),歌词以诙谐的语言和说唱的风格,生动的塑造出既嘎又憨,既风趣又充满活力的“嘎小子”形象。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本领大。

钻进苇塘打水仗,可着嗓子喊冲杀。

敌人进了包围圈,逮住鬼子喂王八。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玩出花。

拉开弹弓射子弹,吓得野鸭叫呱呱。

船头摔跤最过瘾,晃晃悠悠水里扎。

嘎子嘎,嘎子嘎,嘎子的故事传天下。

嘎子美,嘎子嘎,嘎子是淀上好娃娃。

三、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儿童歌曲是时间的艺术,歌唱的声音稍纵即逝。

因此,儿童歌词的语言应该简洁凝练,结构严谨。

要根据表现主题和塑造形象的需要,对材料的详略、层次、布局等进行精心的剪裁组织。

做到段落分明,层次清晰,首尾照应。

荣获首届CCTV校园文化周(电视节目类)金奖、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作品征集评选一等奖的儿童歌曲《童年在长大》(李众词),歌词以儿童独特的视觉,表现当代儿童快乐、美好、充满幻想的童年生活。

小树发芽、蚂蚁搬家、小河叮咚、春雨沙沙、欢快的舞步、旋转的木马…… 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表现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展现出儿童充满幻想与神奇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儿童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向往,塑造出新时代儿童活泼快乐的艺术形象。

歌词语言凝炼,字浅意深,既明白如话,又淋漓尽致,明快畅达。

看小树发芽蚂蚁搬家,看梦中彩虹变成图画;旋转的快乐骑上木马,快乐在马背上飞向天涯。

你来啦我来啦快乐你我他,唱歌啦跳舞啦快乐一大把;听到啦看到啦人人笑哈哈,PLAY啦 HAPPY 啦童年在长大。

四、节奏清晰声韵和谐优秀的儿童歌词在节奏上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在句与句之间既保持节奏的匀称,又有一定的变化;在段与段之间,既有对比,又要统一。

荣获2006年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电视节目类)金奖的儿童歌曲《夜空童话》(张喻翔词),歌词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巧妙地把受众带到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作者使用了大量美好的词语来渲染梦的安详与甜美。

例如:晚风、夕阳、星星、树荫、歌声;到金星开发矿藏、去木星放牧牛羊、水星上荡起双桨、土星上鸟语花香等,节奏清晰有力,声韵和谐,平仄有秩,三段之间有对比,有统一,很见创作者的功力。

晚风送走了夕阳,星星打开了门窗,透过浓浓的树荫,偷听我的歌唱;随着愉快的歌声,我的心儿在飞翔,飞到星星的身边,诉说心中的理想。

到金星开发矿藏,去木星放牧牛羊,水星上荡起双桨,土星上鸟语花香。

晚风送走了夕阳,月亮点起了灯光,勤劳的织女牛郎帮我来建设天堂。

五、富于诗韵通俗易唱荣获第三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同时,荣获国家级政府奖、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小朋友最喜爱的十首歌曲的儿童歌曲《嘎妞妞》(张林词),歌词着重突出了山村女孩儿的善良、俏皮、可爱中又带点“犟”的性格。

歌词富有诗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生动地展现出了农家女孩儿欢畅的童年。

诙谐幽默中又透出憨实纯真的童趣,把一个淳朴诚实而又顽皮倔强的嘎妞妞形象勾勒出来。

嘎妞妞,乐悠悠,从小到大不知愁。

农家小曲不离口,从春一直唱到秋。

唱的玉米咧嘴笑,唱的高粱都红透。

得儿喂,得儿喂……唱的高粱都红透。

儿童歌曲创作谈(二)——儿童歌词的主要元素蔡海波第二节儿童歌词的结构形式儿童歌词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儿童歌曲的乐句、乐段的写作,甚至会影响整首歌曲的曲式结构。

一、儿童歌词的句式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

有的词由一个字构成,如“天”、“地”等,有的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如“桃花”、“乐园”、“拨浪鼓”、“幼儿园”等。

汉字属于单音节字,一字一个音节。

如“天”,一个音节,称为单音词;“桃花”,两个音节,称为双音词;“拨浪鼓”,三个音节,称为三音词。

儿童歌词的句式,是指每句歌词的字数及其节奏安排。

歌词的句式可分为独立句与复合句两种形式。

(一)独立句独立句是指单句歌词中没有标点符号,五字句、七字句是独立句中最基本的句式。

五字句门前——大桥——下(2+2+1)春天——在——哪里(2+1+2)快来——数一数(2+3)我们的——田野(3+2)七字句万里——长城——万里——长(2+2+2+1)清晨——光着——小脚丫(2+2+3)让我们——荡起——双桨(3+2+2)我们——欢乐的——笑脸(2+3+2)除了上述句式,六字句、八字句、十字句也是歌词中常用的句式。

六字句天空——蔚蓝——宽广(2+2+2)春天里——有阳光(3+3)八字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3+2+3)要为大地——铺满新装(4+4)十字句月亮船——漂泊在——宁静港湾(3+3+4)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3+2+5)(二) 复合句复合句,是指单句歌词中有标点符号,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合句的常见类型有三种:对称的复合句、不对称的复合句和排比句。

1、对称的复合句对称的复合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分句的字数相同,形成对称均衡的结构。

老师,你好(2+2)太阳光,金亮亮(3+3)栽花种树,绿化山岗(4+4)2、不对称的复合句不对称的复合句,是指组成复合句的各分句字数不相同,长度不对称。

少年,祖国的春天(2+5)天上的白云轻又软,轻又软(8+3)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3+3+5)3、排比句排比句,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等长的分句组成,分句间形成一种层层递进的气势。

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3+3+3+3)小小年纪,爱学杂技,好好用功,天天努力(4+4+4+4)儿童歌词中的句式有时整齐,有时长短不一穿插运用。

整齐的句式,句式长短一致,结构方整,易于谱曲。

如:《我是草原小骑手》(刘雅华词),采用的是七字句,通过音律、声韵的变化,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我是——草原——小骑手,牧马——鞭儿——拿在手,马儿——带我——向前飞,风儿——在我——身边吼。

儿童歌词写作中更多的是采用长短句穿插运用。

这类歌词格式较为灵活,句子间既整齐又参差,既对称又不对称,使歌词更加富有活力。

如:《幸福花开》(春晓词)的歌词,采用了长短句的交替运用,长句抒情委婉,短句简洁凝练,表现出少年儿童对希望、对幸福的憧憬。

花开了吗?(4字)梦想无法回答。

(6字)哪里有获得幸福的方法?(10字)流浪有天涯,(5字)不管是千山万水,(7字)也要找到它。

(5字)春来了大地也醒了,(8字)幸福伴着汗水来了(8字)春来了一片芳华(7字)幸福就要开花。

(6字)二、儿童歌词的段式儿童歌词的段式,是指歌词的段落结构形式,是由段内包括的句子多少而决定的。

(一) 四句段由四句歌词组成一个结构段落,称为四句段。

这种段式是歌词的基本段式。

四句式较容易形成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因此,四句段是儿童歌词中最常用的段式。

如:《哇哈哈》(维吾尔族民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二) 五句段和六句段在四句段的基础上,将句数增加、结构扩展,形成五句段和六句段。

如:《劳动最光荣》(金近、夏白词)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如:《妈妈格桑拉》(张东辉词)爬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

倚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

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

听着你的歌,梦里开鲜花。

妈妈格桑拉,我在你的怀里永远长不大。

妈妈格桑拉,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童话。

(三) 多句段由六句以上构成的歌词段,称为多句段。

如:《大山里的小木屋》(张文忠词)大山里有一座小木屋,老爷爷常年在这里住。

为了大山的四季常青,年年岁岁在山上栽花种树。

假如爷爷是一本书,小木屋就是书中最精彩的插图。

小木屋,小木屋,大山里的小木屋。

三、儿童歌词的体式儿童歌词的体式是歌词的整体结构,它与音乐的曲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词、曲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因素,完美地表现内容,塑造形象。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词、曲作家的默契下,歌词形成了以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和多段体为主的基本体式。

歌词体式内结构的不同,段内句数的不一,当然也带来了不同的节奏感。

(一)一段体由一段歌词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称为一段体歌词。

如:《小朋友爱祖国》(曾宪瑞词)为单节的一段式。

小蜜蜂爱花朵,小鱼儿爱江河,小鸟儿爱树林,小朋友爱祖国。

有些歌词各段之间的内容相似,情绪基本一致,谱曲时使用一个共同的旋律,称为“分节歌”。

在这种结构中,要注意各段歌词情绪的统一,句式、词汇的对应。

如:《小乌鸦爱妈妈》(孙牧词)为“分节歌式”一段体。

路边开放野菊花,飞来一只小乌鸦,不吵闹呀不玩耍,急急忙忙赶回家。

它的妈妈年纪大,躺在屋里飞不动,小乌鸦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

(二)二段体由两段歌词构成,两段歌词之间在情绪、内容上含有对比、并置和补充的关系。

如:《跨世纪的新一代》(李幼容词)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跨世纪的银号吹起来,跨世纪的星星升起来,跨世纪的火炬举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