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拓扑规划
校园网设计方案

校园网设计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对于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选择、网络安全、网络性能、网络管理和维护等六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校园网设计方案。
正文:1. 网络拓扑结构1.1 星型拓扑结构:以核心交换机为中心,将所有终端设备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校园网。
1.2 树状拓扑结构:通过多个分支交换机将终端设备连接到核心交换机,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校园网,能够提供更好的扩展性和冗余性。
1.3 环状拓扑结构:通过多个交换机形成环状连接,适用于需要高可用性和冗余的校园网。
2. 网络设备选择2.1 核心交换机: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核心交换机,支持多种协议和高速数据传输。
2.2 分支交换机:根据校园网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数量的分支交换机,支持VLAN、QoS等功能。
2.3 路由器:用于连接校园网与外部网络,选择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的路由器。
2.4 防火墙:保护校园网免受外部攻击,选择具备入侵检测和防御功能的防火墙。
3. 网络安全3.1 认证与授权:采用802.1X认证协议,要求用户在接入网络前进行身份认证,并根据用户身份授权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
3.2 防火墙设置:配置防火墙策略,限制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保护校园网的安全。
3.3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4 安全审计:定期对校园网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4. 网络性能4.1 带宽管理:通过带宽控制和限制,合理分配网络带宽资源,确保网络性能的公平和高效。
4.2 负载均衡:配置负载均衡设备,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提高网络的负载能力和响应速度。
4.3 高可用性设计:通过冗余设备和链路,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对网络的影响。
5. 网络管理5.1 IP地址管理:采用IP地址管理系统,对校园网中的IP地址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避免IP冲突和混乱。
浅谈校园网络远程拓扑规划与安全架构

浅谈校园网络远程拓扑规划与安全架构作者:胡明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10期本文以两所院校区的校园网络通过远程连接,形成整体的校园网络为规划目标。
网络设计要求能实现以下目标:建设数字化新校园,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和通信环境。
实现集中式数据存储,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高速互连互通,及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高度共享。
一、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中心形成了主干网,是整个校园网的总节点,并提供连接广域网和拨入服务。
在主干网系统采用以太网结构。
中心机房放置着中心交换机、服务器群、路由器、机架MODEM等网络设备,这些设备以中心交换机作为中心,以星形拓朴结构通过双绞电缆线连接在一起。
网络中心与子网的联系是通过光纤和双绞电缆线将中心交换机和子网的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起来。
二、校园网的规划校园网络系统采用以星形拓扑结构为主的分布式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结构。
核心设备放置在网络中心,在各系部设置汇聚节点。
各楼宇设置1~3个配线间,将楼内的信息点全部集中到各配线间内,采用百/千兆接入交换机提供各信息点接入的需要,通过千/万兆连接到相对应的汇聚中心设备上。
三、校园的IP地址规划IPv4地址分成A、B、C三类,每类均保留有私有地址,由于C类的私有地址无法满足校园网的实际需要,所以采用B类私有IP(表1)。
私有IP地址B类范围从172.16.0.0~172.31.255.255,取172.18.0.0 /24网段,可以分为254个子网,每个网段为254台主机。
总校区与分校区的IP地址分配情况:总校区共有20个科室和16个微机房,另外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区需要50~80个网段。
Ip地址分配网段为:172.18.10.0~172.18.200.0。
分校区有7个微机房和15和科室单位。
另外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区需要20~30个网段,Ip地址分配为:172.18.201.0~172.18.254.0,校园网的核心层,路由器、服务器的IP地址为:172.18.1.0~172.18.4.0。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网络拓扑与架构设计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网络拓扑与架构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学校校园中。
为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学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探讨网络拓扑与架构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概述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威胁。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网络拓扑与架构设计入手,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
二、网络拓扑设计通常,学校校园网络拓扑设计可采用分层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 核心层核心层是学校网络的中枢,承载着数据中心和主干网络的功能。
在核心层上,应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速的链路容量,以应对高并发的流量传输。
同时,为了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核心层应采用冗余设计,具备备份和自动切换功能。
2. 汇聚层汇聚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负责实现不同网络子系统的集成。
在汇聚层上,可以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过滤,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 接入层接入层是学校校园网络的终端用户接入点,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接入网络的服务。
在接入层上,应配置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接入网络,并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管理。
此外,接入层也应设置流量控制和网页过滤等安全措施,防范网络威胁和恶意行为的发生。
三、网络架构设计学校校园网络架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可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1. 网络分段为了避免单点故障和减少攻击面,学校校园网络可以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每个VLAN可以独立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访。
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组别和敏感性需求,为每个子网设定不同的安全策略和权限控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 安全设备部署在学校校园网络架构中,应适当部署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VPN)等,以实现对入侵行为、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的实时监测和防范。
校园机房网络拓扑及规划设计详细文档

目录一、机房的布局要求 (2)二、机房各系统 (3)2.1、机房装修系统 (3)2.2、机房供配电系统 (3)2.3、机房网络布线系统 (4)2.3.1、机房位置选择要适当 (4)2.3.2、设计机房电脑桌椅规格摆放图样 (4)2.3.3、选择适当的布线方式 (5)2.3.4、需充分考虑日后的维护与管理 (5)2.3.5、线路整齐有序有标识 (5)2.4、防雷接地系统 (6)2.4.1、电源防雷 (7)2.4.2、等电位接地 (7)2.4.3、接地处理 (7)2.5、机房消防系统 (8)2.6、空调及通风系统 (9)2.6.1、温度控制 (9)2.6.2、湿度控制 (9)2.6.3、风量 (9)2.7、机房门禁系统 (10)2.8、集中监控系统 (10)三、机房内部设施及参数 (12)四、机房扩容方案 (13)一、机房的布局要求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和《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要求,1、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按照S=KA式中:S----计算机机房的面积,平方米;A----计算机机房内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目前机房设计设备有服务器6台,交换机3台,防火墙路由器一台等主要设备K----系数,取值(4.5~5.5)平方米/台(架)。
2、机房位置要有利于人员的进出和设备的搬运。
机房应包括:主机房、UPS 电源房及其它辅助房间等等。
3、机房高度要求梁下最小高度不低于3m,以防机架过高,不利于设备的安装、维护。
机架前后至少留有1.2m的空间,以方便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4、机房地板要能承受足够的重量,尤其是楼上机房。
对于较重的设备(例如直流蓄电池)要在机架下面垫上槽钢来分散重力。
5、机房顶、墙、门、窗、地面应不脱落、不起尘,装饰材料应为不可燃材料,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门窗密封性良好,以防止尘土、有害气体或其他物质的微粒侵入造成金属接点接触不良或短路,影响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工作性能。
校园网拓扑设计方案

校园网拓扑设计方案在当今信息时代,校园网已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一个稳定、高效的校园网拓扑设计方案对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综合考虑性能、安全和可扩展性的校园网拓扑设计方案。
一、总体设计方案校园网拓扑设计方案应该基于学校的网络规模、带宽需求和安全要求。
基于此,建议采用三层分层网络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 核心层:核心层是整个校园网的中枢,承担着数据的交换和路由功能。
建议采用冗余设计,至少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以提高可靠性和冗余度。
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采用冗余链路相连,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故障切换。
2. 汇聚层:汇聚层是将各个学院、部门等的局域网连接到核心层的汇聚点,起到流量聚合和分发的作用。
每个汇聚层交换机连接多个接入层交换机,并在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进行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汇聚层交换机应支持多个上联口,以满足带宽需求,并采用链路聚合技术提高链路的可用性和带宽利用率。
3. 接入层:接入层是将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连接到校园网的入口。
每个教室、办公室等地点应该部署一个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光纤或者以太网电缆将终端设备接入校园网。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建议采用802.1x认证技术,限制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
二、无线网络拓扑设计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校园网中的无线网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需求,建议在校园网中部署无线接入点(AP)。
1. 分布式部署:为了获得更好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和性能,应该将无线接入点均匀地分布在校园各个重要区域,如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地。
2. 频道规划: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频道设置应该合理规划,以减少干扰和重叠。
建议使用自动频段选择(DFS)功能,以自动选择频道,并检测和避免与其他设备的冲突。
3. 客户端负载均衡:为了避免部分接入点负载过高,影响无线网络性能,可以使用客户端负载均衡技术。
校园网络拓扑详细设计

校园网拓扑详细设计主干网:核心冗余方案校园网设置2台核心交换机,借助2条10 Gbps链路相互连接。
所有的汇聚层交换机和堆叠交换机以1000 Mbps链路,分别连接至2台核心交换机。
当2台核心交换机都能正常工作时,分担所有汇聚设备的接入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接入的负载均衡。
当其中一台核心设备发生故障时,由另一台核心设备迅速承担全部交换任务,以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采用核心冗余方案,任何一台核心交换机、任何一条网络链路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服务的提供,从而确保网络的稳定、高速和安全。
主干网络设备之间采用光线通信,确保通信不受干扰,当然还需要设计链路冗余方案,所有的汇聚层交换机和堆叠交换机以2条1000 Mbps链路,连接至核心交换机的不同业务插板,实现骨干链路的冗余备份。
当核心交换机的某个业务板、汇聚层交换机的某个模块或某条骨干链路发生故障时,另一条骨干链路及时由备份状态改变为激活状态,从而保证网络骨干的稳定连接。
核心的交换机,将选用Cisco Catalyst 6500-E系列,作为重要的智能、多层模块化Cisco交换机,Catalyst 6500-E系列提供了安全、融合的端到端服务,范围涵盖配线间、核心网络、数据中心和WAN 边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保护,并在几种机箱配置和LAN、WAN 及城域网(MAN)接口上提供了出色的可扩展性能和端口密度。
Cisco Catalyst 6500-E系列交换机提供3插槽、6插槽、9插槽和13插槽的机箱,以及多种集成式服务模块,包括数千兆位网络安全性、内容交换、语音和网络分析模块。
Catalyst 6500-E系列中的所有型号都使用了统一的模块和操作系统软件,形成了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体系结构,由于能提供操作一致性,因而能提高IT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并增加投资回报。
从48端口到576端口的10/100/1000以太网布线室,到能够支持192个1 Gbps,或者32个10 Gbps骨干端口,提供每秒数亿个数据包处理能力的网络核心,Cisco Catalyst 6500-E系列能够借助冗余路由与转发引擎之间的故障切换功能,提高网络正常运行时间。
校园网设计

校园网设计一、需求分析:1.网络覆盖范围:确定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包括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区域。
2.带宽需求:根据校园内的师生人数和网络使用情况,确定所需的带宽大小,以保证网络流畅运行。
3.网络安全需求:确保校园网的安全性,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用户认证等措施。
4.网络管理需求:实现对校园网络的监控、维护和管理,包括设备管理、流量管理、故障排除等。
二、网络拓扑设计:1.核心交换机:根据校园网规模确定核心交换机数量,建立高速、可靠的网络核心,连接各个子网。
2.子网划分:将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子网,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管理效率。
3.无线覆盖:在校园内设置无线接入点,提供无线网络覆盖,方便师生使用移动设备上网。
三、网络安全设计:1.防火墙:设置网络防火墙,对进出校园网的流量进行过滤和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访问。
2.VPN:建立虚拟专用网络,加密传输数据,保障校园网内的数据安全。
3.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校园网内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
4.用户认证:设置用户认证系统,对连接到校园网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四、网络管理设计:1.设备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校园网内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包括配置、监控和故障排除等。
2.流量管理:对校园网内的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网络拥堵和资源浪费。
3.故障排除:建立网络故障排除机制,对网络故障进行及时定位和修复,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五、项目实施计划:1.确定项目实施时间节点和里程碑,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采购网络设备和软件,进行设备安装和配置。
3.进行网络拓扑搭建和子网划分。
4.部署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系统等。
5.配置和测试网络管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7.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确保校园网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2024年校园网无线覆盖方案范本(2篇)

2024年校园网无线覆盖方案范本____年校园网无线覆盖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网络需求,提高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本方案拟对____年的校园网无线覆盖进行规划。
二、目标2.1 提高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全校园无死角覆盖。
2.2 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服务,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2.3 提升无线网络安全性,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三、方案内容3.1 硬件设备更新与优化根据校园无线网络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与优化,以提升无线网络的效果和覆盖范围。
3.1.1 更新设备根据技术发展新趋势,更新现有的无线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采用最新的IEEE 802.11ax标准,提供更高的无线网络速度和容量。
此外,将逐步淘汰旧设备,采购新设备以替代。
3.1.2 增加设备数量根据校园网络的使用需求和分布情况,合理增加无线路由器的数量,以提高校园网的无线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3.2 信号覆盖优化为了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在校园内部进行信号覆盖的优化。
3.2.1 增加无线接入点(AP)根据校园网络使用情况和用户密度,在校园内增加无线接入点,以提高无线网络的连接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确定AP的布置位置,尽量减少信号盲区和信号干扰。
3.2.2 信号调整与优化通过对校园无线网络的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
3.3 网络安全加强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需加强校园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
3.3.1 强化网络边界防护加强对校园无线网络的边界监控和防护,建立有效的入侵检测和阻断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网络攻击行为。
3.3.2 强化用户身份认证优化无线网络的用户认证机制,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管理,防止未授权的用户接入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综合实验》报告(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姓名:王陶陶学生班级:计算机082202H学生学号: 200822030219指导教师:王俊2012年1月6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
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1.2课程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案例背景及基本要求,利用Cisco PacketTracer网络模拟器完成一个小型网络的设计、规划、配置及验证。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方案中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拓扑图;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路由器配置。
1.3组建校园局域网的总体要求:1)某校园网,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学生楼等各楼宇通过光纤接入核心交换机。
2)WWW、DNS、FTP、Email等服务器通过数据中心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双链路聚合)。
3)校园网出口两个:教育网和网通各100M。
学校已申请域名及8个C类IP地址,但经过网通出口时需要NAT。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所有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通过WWW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EMALL服务器为内部进行服务;通过 和从外部网站获得资源。
2.1层次拓扑结构考虑到地理位置和服务点等因素,将网络中心设在主楼,以主楼为中心,用光纤连接到其它建筑物。
网络结构分成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2.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本校园设计的层次结构拓扑图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系统的先进性、体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等。
此次校园网的组建应符合以下原则:经济性:尽量利用性价比高的网络及计算机设备,以低的投资获取较高性能。
实用性:确保加速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费用。
操作性:人性化的设计,保证网络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能快速的使用网络。
扩展性:网络具有较强的可升级性,在将来需要时可以对网络进行必要的扩充。
在增加新硬件设备时能方便地接入网络,软件上便于更新、维护、升级。
三.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本校园网络设计的层次拓扑结构图如下图所示:网络拓扑结构选用星型拓扑结构,具体分为三级结构:第一级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
网络中心选址在学校地域的中心建筑,布置了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将来与本部以外的几个园区的通信接口。
第二级是建筑群的主干结点,为二级节点。
校园网按地域设置了几条干线光缆,从网络中心辐射到几个主要建筑群,并在二级主干节点处端接。
在主干网节点上安装的交换机位于网络的第三层,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与各楼层的接入层交换机相连。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全部为1000Mbps。
第三级是建筑物楼内的接入层交换机,为三级节点,三级节点主要是指直接与工作站连接的局域网设备。
四.详细设计步骤4.1网络vlan设计VLAN间的子网访问,可以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子网间的通讯也可以在汇聚设备上实行,分流核心交换机的三层交换,优化了组网。
VLAN及IP编址方案如下:VLAN号VLAN名称起始IP 子网掩码说明VLAN 1 WGZX 192.16.1.1 255.255.255.0 网管中心VLAN VLAN 10 JWC 192.16.2.1 255.255.255.0 教务处VLAN VLAN 20 YXBGS 192.16.3.1 255.255.255.0 院办公室VLAN VLAN 30 TSG 192.16.4.1 255.255.255.0 图书馆VLAN VLAN 40 LXL 192.16.5.1 255.255.255.0 理学楼VLAN VLAN 50 YAL 192.16.6.1 255.255.255.0 致用楼VLAN VLAN 60 YBL 192.16.7.1 255.255.255.0 致用楼VLAN VLAN 70 GAL 192.16.8.1 255.255.255.0 致高楼VLAN VLAN 80 GBL 192.16.9.1 255.255.255.0 致高楼VLAN VLAN 90 YT 192.16.10.1 255.255.255.0 圆厅VLANVLAN 100 ZL 192.16.11.1 255.255.255.0 主楼VLANVLAN 110 BHL 192.16.12.1 255.255.255.0 电气楼VLAN VLAN 120 SHQ 192.16.13.1 255.255.255.0 生活区VLANVLAN 130 FWQ 172.16.14.1 255.255.255.0 服务器 VLAN 4.2划分网段、IP地址与VLAN1)划分网段类型网段默认网关LAN1 192.168.18.0 192.168.18.1LAN2 192.168.10.0 192.168.10.1WAN 222.191.1.02)划分IP地址主机ip地址默认网关PC1 192.168.18.11 192.168.18.1PC2 192.168.18.12 192.168.18.1PC3 192.168.18.13 192.168.18.1PC4 192.168.10.11 192.168.10.1PC5 192.168.10.12 192.168.10.1PC6 192.168.10.13 192.168.10.1PC7 192.168.10.14 192.168.10.1PC8 192.168.10.21 192.168.10.1PC9 192.168.10.22 192.168.10.1PC10 192.168.10.23 192.168.10.13)划分VLANVLAN号VLAN名称网段默认网关192.168.10.11~13192.168.10.110 VLAN1192.168.10.21~2220 VLAN2 192.168.10.14 192.168.10.120 VLAN3 192.168.10.23 192.168.10.1 五.设备配置与验证5.1配置部分代码交换机Switch 1的配置: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 SW1SW1(config)#ena se aaaSW1(config)#line vty 0 15SW1(config-line)#pass bbbSW1(config-line)#int fe 0/1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1(config-if)#int fe 0/2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int fe 0/3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int fe 0/4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no shutSW1(config-if)#endSW1#copy run start交换机Switch 2的配置: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 SW2SW2(config)#ena se aaaSW2(config)#line vty 0 15SW2(config-line)#pass bbbSW2(config-line)#int fe 0/1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2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3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4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5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no shutSW2(config-if)#int fe 0/12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2(config-if)#no shutSW2(config-if)#endSW2#copy run start在Switch2中划分VLANSW2#vlan databaseSW2(vlan)#vlan 10 name VLAN1VLAN 10 added:Name:VLAN1SW2(vlan)#vlan 20 name VLAN2VLAN 20 added:Name:VLAN2SW2(vlan)#int fe 0/2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3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4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5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SW2(config-if)#endSW2#copy run start交换机Switch 3的配置与1,2的类似路由器Route 1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 R1R1(config)#ena se aaaR1(config)#line vty 0 4R1(config-line)#pass bbbR1(config-line)#int eth 0R1(config-if)#ip add 192.168.18.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se 0R1(config-if)#ip add 222.191.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end%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LINEPROTO-5-UPDOWN: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changed state to downR1#copy run start在Route1中设置静态路由R1#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1(config)#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222.191.1.2R1(config)#endR1#copy run start路由器Route 2的配置与一类似PC1~PC10的配置:PC1: C:>ipconfig /ip 192.168.18.11 255.255.255.0C:>ipconfig /dg 192.168.18.1PC2~PC10的配置与此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