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泥沙问题(农水1201第一组)

合集下载

黄河治理面试题目及答案(3篇)

黄河治理面试题目及答案(3篇)

第1篇作为黄河治理项目的负责人,请阐述您对黄河治理的理解,包括治理的关键点、当前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您计划采取的具体措施。

请您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提升治理效果,并讨论治理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答案:一、对黄河治理的理解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黄河面临着严峻的治理挑战。

黄河治理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点:1. 治沙为本:黄河泥沙问题是治理的核心。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

因此,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 综合治理:黄河治理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实现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3. 科技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提高治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4. 公众参与:黄河治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1.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对黄河下游形成巨大压力。

2. 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3. 生态恶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突出。

4. 洪涝灾害: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

三、具体措施1. 加强水土保持: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 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建设水库、调水工程等措施,优化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提高用水效率。

3. 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黄河流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4. 防洪减灾:加固黄河大堤,建设分洪、蓄洪工程,提高防洪能力。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论文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论文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论文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经过九个省份,是中国北方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水源。

然而,多年来,黄河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水资源过度利用、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

因此,确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黄河的水资源面临过度利用的问题。

随着中国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对黄河的水需求快速增加。

然而,由于黄河的水量本来就有限,长期以来,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黄河干流水位下降,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并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向黄河补充水源。

其次,水土流失是黄河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较差,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度的农业开发、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导致了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沙尘暴,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应加强土地保护,推广节水农业、植被恢复和防沙治理措施,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约束和引导农业生产和土地开发。

另外,黄河的河道淤积问题也亟待解决。

黄河冲积物质丰富,沿岸有大量的沙子和泥沙,长期以来这些沉积物一直在不断填平黄河的河道。

河道淤积不仅减少了黄河的运河容量,还增加了洪水的威胁,使灾害风险更高。

因此,应采取措施保持河道畅通,定期清理河道沉积物,并加强岸线管理,以减少河流流速。

作为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黄河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同时,监督农业和工业的用水行为,制定严格的用水政策,鼓励节水措施的采用。

政府还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督,保护水源区和河岸带的生态环境,加强沙尘暴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灾害的影响。

此外,公众教育和参与也是治理黄河问题的关键。

公众应加强对黄河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护和河道清理的工作中。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促进公众对黄河问题的了解和关注。

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

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
在布置测沙垂线时总的原则是能控制含沙量沿河宽的转折变化;能满足输沙率测验精度的要求。测沙垂线布设方法和测沙垂线数目,应由试验分析确定。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可采用单宽输沙率折点布线法。一般情况下,其分布应为大致均匀,中泓密,两边疏,以能控制含沙量横向变化转折,正确测定断面输沙率为原则。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10条,二类站不应少于7条,三类站不应少于3条。断面与水流稳定的测站,测沙垂线应该随测速垂线一起固定下来。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测沙垂线的数目和位置应按全断面混合法的要求布置。
横断面上的分布:流速分布岸边流速接近于0,水深最大处水面流速最大,悬移质分布脉动强度比流速大,岸边流速趋近于零,而含沙量却不趋近于零,所以,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变化较流速横向分布相对变化小且河流的悬移质泥沙颗粒越细,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就越均匀。一般在中泓处含沙量最大,但对于漫滩河流,滩槽含沙量比主槽含沙量大,导致了全断面的含沙量降低,滩地含沙量大于中泓处。
显而易见,土壤侵蚀与地面植被率、土壤母岩抗蚀能力、地表坡度、暴雨强度、自然外营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山地无肥、河流成为悬河、人工水库和湖泊被淤,水电站面临泥沙磨损过流部件及堵管的威胁。
河流泥沙与泥沙测验的联系(泥沙测验的必要性):
天然河流挟带的泥沙,直接影响河道的演变,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世界上很多河流挟带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河谷和河口地区的三角洲大多是工农业发达地区;同时,河床泥沙也可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可以改良土壤和作为建筑材料等。但河流泥沙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泥沙在河渠、湖泊和水库等淤积,常给防洪、发电和航运等造成困难;河床冲刷、水土流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为达到兴利除害、解决泥沙问题,必须系统地掌握河道泥沙信息,掌握时空变化规律,因此,进行泥沙测验是十分必要的。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中国黄河的含泥沙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流域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0%,它的表面主要是十米至数百米的黄土层,且特点是土质疏松,植被少,黄土高原虽然降水较少,但是降水较为集中,且黄土层抗水冲击力小,遇水非常容易崩解。

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泥沙增多致使黄河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理黄河泥沙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根据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对于治理黄河泥沙和科学合理利用泥沙,提出切实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黄河;泥沙来源及分布;治理措施;泥沙利用Abstract:The sediment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of which the basin distribu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ccounts for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ts surf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en to hundreds of meters of loess soil,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ose soil and less vegetation. Although the Loess Plateau has less precipitation,the precipita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and the loess layer has less water impact resistance,so it is easy to collapse when it meets wat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caused the Yellow River to flood,bringing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erefore,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distribu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Yellow River sediment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se of sediment.Keywords:Yellow River;sediment source and distribution;control measures;sediment utilization引言黃河含沙量居世界河流首位,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母亲河”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相差较大[1,2],上游是黄河水的来源,而中部则是泥沙来源且分布不均,以黄土高原最为显著。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问题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问题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问题摘要为了确定排沙量与时间、排沙量与水流量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用SAS软件做线性回归得到排沙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所求函数在区间[0,24]上进行积分得到总排沙量1.93962亿吨。

对于排沙量与水流量之间的关系,按时间分为两段进行拟合,最终用MATHLAB软件来画出图像,确定排沙量与排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关键词:调水调沙实验,排沙量,matlab,拟合目录摘要 (1)问题的提出 (3)问题分析 (3)模型假设 (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结论以及分析检验 (10)讨论与推广 (10)参考文献 (11)一.问题的提出2004年6月至7月黄河进行了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特别是首次由小浪底、三门峡和万家寨三大水库联合调度,采用接力式防洪预泄放水,形成人造洪峰进行调沙试验获得成功.整个试验期为20多天,小浪底从6月19日开始预泄放水,直到7月13日恢复正常供水结束.小浪底水利工程按设计拦沙量为75.5亿立方米,在这之前,小浪底共积泥沙达14.15亿吨.这次调水调试验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由小浪底上游的三门峡和万家寨水库泄洪,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冲刷小浪底库区沉积的泥沙.在小浪底水库开闸泄洪以后,从6月27日开始三门峡水库和万家寨水库陆续开闸放水,人造洪峰于29日先后到达小浪底,7月3日达到最大流量2700立方米/每秒,使小浪底水库的排沙量也不断地增加.下面是由小浪底观测站从6月29日到7月10日检测到的试验数据:表1: 试验观测数据单位:水流为立方米 / 秒,含沙量为公斤 / 立方米(1) 给出估算任意时刻的排沙量及总排沙量的方法;(2) 确定排沙量与水流量的变化关系。

二.问题分析1、对于问题一,所给数据中水流量x和含沙量h的乘积即为该时刻的排沙量y 即:y=hx。

2、对于问题二,研究排沙量与排水量的关系,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开始排沙量随水量增加而增加,而后随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少,显然变化关系并非线性的关系,为此,把问题分为两部分,从水流量增加到最大值为第一阶段,从水流量最大值到结束为第二阶段,分别来研究水流量与排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黄河的泥沙

黄河的泥沙
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 年输沙量达三十九亿一千万吨,最高含沙量 920kg/㎥。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十六 亿吨,平均含沙量三35kg/㎥ 。黄河平均每年 携带之十六亿吨泥沙,如果筑成高一米而宽 一米的城墙,连起来可绕赤道二十七圈;相当 于23704艘满载的辽宁舰。在黄河年输沙十 六亿吨中,有四亿吨沉积在下游河道,八亿 吨淤积在河口成为造陆之物质来源,另有四 亿吨则输往深海,为营造新大陆架提供物源, 这致使中国陆地每年向渤海延伸2.2km,年平 均净造新生陆地25~31k㎡,相当于每天增加 一个足球场。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 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 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 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 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 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 海口,流程768km。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 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 背河地面一般3~5m。
黄河入海口泥沙堆积
泥沙堆积成小岛

黄河上游,汇入支流四十三条,径流量占全河 之百分之五十四,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之百 分之八,水多沙少,是黄河之清水来源。上游河道 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与青海南山之控制,呈S形 弯曲。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 河源段,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部分为峡谷段, 从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部分为冲积 平原,即著名之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黄河中游, 汇入较大支流三十条,增加水量占黄河总水量之百 分之四十二点五,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之百分之 九十二,为黄河泥沙之主要来源。黄河下游,由于 泥沙量大,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之地上悬河。 黄河,因经过水土流失之黄土高原地区带入大量泥 沙,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之河流。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摘要:“水少沙多”是黄河洪水威胁的症结所在,也是黄河治理的难点,本文通过介绍黄河水沙特点并指出治理黄河的各项对策尤其是坚持10年的调水调沙,对防洪、治河、减淤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抬高、不淤积、不断流,使得下游河道长期安全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具有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黄河泥沙治理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泥沙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平原,又用其乳汁浇灌两岸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

但是,黄河又性格乖戾,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悬河”,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从2001年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利用黄河有限的水资源保障流域和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这10年的调水调沙,成效巨大,社会反响强烈。

一、黄河水沙的基本特征1.黄河泥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千万年来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履行着“填海造陆”使命。

广阔的黄淮海平原正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存在,得以形成、扩大,中华儿女有了繁衍声息的场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黄河泥沙是国土资源的一部分,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黄河泥沙还是天然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大家知道黄河滩地种出来的水稻最香。

物理黄河泥沙含量计算题目讲解

物理黄河泥沙含量计算题目讲解

物理黄河泥沙含量计算题目讲解
每立方米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为含沙量.
去20dm³黄河水,称得20.26kg.求黄河水中含沙量. 已知沙的密度2.5×10的三次方kg/m
p s:此为8下物理题,要有一定的格式
由于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黄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了200立方厘米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为202.4克,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500kg/立方米,则黄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求每立方米的黄河水含有多少泥沙)
设水样中含沙的体积为V沙
则ρ水(200cm³-V沙)+ρ沙V沙=202.4g
V沙=1.6cm³
m沙=ρ沙V沙=4g
则黄河水的含沙量M=4g/200cm³=0.02g/cm³=0.02*10³kg/m³
即每立方米的黄河水含有20千克的沙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由于 水沙搭配不合理,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 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
所以…...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黄河的泥沙问题
1、黄河泥沙的来源 2、黄河输沙能力分析 3、黄河泥沙的危害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浅
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 作业.
6、黄河泥沙治理的总方针
“拦、排、调、放、挖”是处理黄河泥沙总方针。 “拦”主要靠中上地区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控制性
工程拦减泥沙。 “排” 是利用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将中上游拦
不着的泥沙输送入海。 “调”即“调水调沙” 。不管黄河中上游水沙
如何变化,都要经过小浪底水库调节进入下游河 道,只有调沙才能充分发挥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 和小浪底水库的综合作用。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水库浅析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是多沙河流,在干流河道修建水库,虽然拦蓄 大量泥沙,但同时也造成水库淤积而报废,三门峡 水库即是例子,水库建成后,虽然使黄河水变清, 但也带来严重问题:三门峡水库因大量泥沙淤积库 容逐渐减少,最后不得不进行工程改造,进行调水 调沙尝试。
再现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黄河泥沙的问题
农水1201第一组
卞丽锦,曹金康,曹轩,范云飞,郭斌, 郭伟奇,胡溢东,黄水宇,李佳,刘晓梅,
刘昊,卢明明,罗一川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 区的重要水资源。黄河流 域人口多、耕地多,水资 源贫乏,河道径流量小,水 环境承载力低,易受污染. 随着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快 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 镇生活用水与河道输沙和 环境用水之间,以及上、 下游地区之间用水的矛盾 日益加剧.
6、黄河泥沙治理的总方针
“放、挖”是“拦、排、调”处理泥沙主要 措施的补充。针对利用河流自身能力无法解 决的“死角” 处理泥沙的附助措施。
如为了改变黄河滩区的生存生产环境,可结合水 库利用洪水排沙时进行大放淤,淤高低洼滩地、填满 堤河,河槽挖沙与堤后放淤相结合处理一部分泥沙, 引水引沙放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等措施在治黄中都已采 用,仍是今后处理部分黄河泥沙、巩固堤防的有效措 施。
析黄河泥沙问题 5、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 6、黄河泥沙治理的总方针
1、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 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 入大量泥沙,在内蒙古托克 托县河口镇至河南孟津的黄 河河段为黄河中游,特别是 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 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 晋陕峡谷,河段内支流绝大 部分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粗泥 沙的主要来源.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浅析 黄河泥沙问题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进行大规模调水调沙,目的就是 通过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达到利用 少量的泄水,携带淤积在水库的泥沙,排入大海, 而不造成沿途淤积,一方面使水库冲淤平衡,另一 方面又不造成沿途河道淤积,同时制造人工洪峰过 程,改变河道河势,缩小断面宽度,增加深度。
河槽严重淤积、 洪水位抬高,连 年出现历史最高 洪水位。
危害二:
平滩流量减小, 一旦洪水漫滩 将造成小水大 灾
危害三:
长时间断流
3、黄河输沙能力分析
黄河高含沙水流所以具有强大的输沙能力,是由于 细颗粒的存在改变了流体的性质,使水流粘性大幅 度增加,粗颗粒的沉速大幅度降低,使得很粗的泥 沙颗粒在高含沙水流中输送也变得很容易。而河床 对水流的阻力没有明显的改变,仍可用曼宁公式进 行水力计算,在同样比降、水深的情况下,产生的 流速不会减小。因此,利用黄河高含沙水流特性输 送黄河泥沙,是十分经济理想的技术途径。
5、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
1、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
5、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
2、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 林.
5、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
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大于30°坡地实行草灌间 作;
25°-30°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 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
再见黄河
2、黄河泥沙的危害
近年来,黄河汛期进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减小, 含沙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洪水的造床输沙作用减 弱,河槽严重淤积并萎缩,平滩流量减小,使下游河 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容易发生洪水,威胁下游两 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会使水库淤积,降低库容量,使水库防洪等浅析黄河泥沙问题
•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 第11次调水调沙
5、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
单一的治理措施如“正本清源”,“蓄水拦沙” 等都难达到根治水害、发展水利的目的。
黄土高原的自然地貌条件决定了其逐渐被侵蚀的 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人类活动只能减缓这个过程,所 以黄河泥沙的治理应上下游兼顾。具体给出以下几个 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