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

合集下载

2018年12月青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2018年12月青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2018年12月青海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扩大C、生产力的发展D、剥削的产生3、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4.汉武帝有意改变丞相位尊而权重的传统,最主要是由于()A.汉武帝具有改革创新精神B.设置中朝官僚机构的需要C.相权影响君主权力的发挥D.当时宰相所起的作用不大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6、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7、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8、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列强在华利趋于一致D、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9.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1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

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

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精品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18-2019年高考备考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2.“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内阁制3.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4.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渡江战役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A.疑罪从轻B.以礼入法 C.公平正义 D.礼法并重6.有学者说:“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抓住机遇,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以致后来国家都要跟在它后面,这个小岛带动了世界。

”英国领先走进的新政治文明是A.民主共和制 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7. 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恢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尼克松主义 D.星球大战计划8.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耕地工具是。

2019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6.D
【解析】1943年失业率基本消失,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参战为了保障国内军火供应,工厂大量恢复原有状态,导致失业率消失,故D项正确;美国在大萧条之前失业率是3%左右,1939年失业率仍停留在17.2%,说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有效的遏制失业率现象,故A、B和C项均错误。
7.B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2.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工人监督条例》,根据企业的规模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或者全体工人直接监督,或者由工人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这表明( )
A.新政权采取了渐进的过渡措施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模拟卷)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模拟卷)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模拟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1. (3分)图2为“胡人执犁俑”。

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A . 汉代B . 唐代C . 宋代D . 元代2. (3分) (2020高二上·麻城月考) 下表是史书记载的历代节烈妇女数量,其发展趋势反映出()A . 中国古代妇女的自我意识膨胀B . 宋代以前的妇女守节意识淡薄C .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渐趋保守D . 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3. (3分)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A . 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突破B .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 耕地有限,人地矛盾突出D .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4. (3分)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 . 颁发《天朝田亩制度》B . 严惩外国侵略者C . 颁发《资政新篇》D . 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5. (3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个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

该条约的影响是()A .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 . 日本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C . 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D . 清廷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6. (3分)(2020·杨浦模拟) 造成下列欧洲政治版图前后变化的是()A . 普法战争B . 第一次世界大战C . 美苏冷战D . 第二次世界大战7. (3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标志性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标志性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有()①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8. (3分)(2020·潍坊模拟) 下表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据表可以推知()A . 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 . 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C .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 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9. (3分)(2019·金华模拟) 195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历程的“缩影”。

青海省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历史阶段检测

青海省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历史阶段检测

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范围:必修一全册和必修二第 1、3单元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共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48 分)1.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

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宗法制已难以为继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D.诸侯争战民生困苦2.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3.“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

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

”材料描述的是( )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4.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

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5.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疆官职)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人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

这些做法( )A.促进了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感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C.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6.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2018-2019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

有些君主还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

这些想象说明()A.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教育奉行“以吏为师”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4.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通过礼仪教化,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D.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5.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子D.孟子韩非子6.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检测练习)试卷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检测练习)试卷

青海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检测练习)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 (共15题;共45分)1. (3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中)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以浙江(钱塘江)得名,简称浙。

下列关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浙江称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两浙路②江浙行省③扬州④江南道A . ①②③④B . ④②③①C . ③④①②D . ④③②①2. (3分)(2020·广东模拟) 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A . 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B . 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C . 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D . 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3. (3分)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 . 中书省与行省制B . 中书省和枢密院C . 枢密院与宣政院D . 行省制与御史台4. (3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A . 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 . 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后的政治现实C . 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的呼应D . 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5. (3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郑观应在评述某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说:“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

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各有责成。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2.宋太宗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所说的“内患”主要指
A. 宦官专权
B. 武将跋扈
C. 农民起义
D. 外戚干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初年的史实,可知宋太宗认为 “深可惧"的“ 奸邪无状”的“内患",指的是唐朝中后期以来的“武将跋扈”。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其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武将权重,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如宦官专权、农民起义、外戚干政在唐朝后期虽然存在,但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兵强马壮的军人掌握政权,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动荡,而ACD三项所述事务并非威胁封建统治的主要问题,均不符合题意。
10.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 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结合史实可知,秦、隋两朝通过推行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对国家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A项正确;B项只适用于开凿了大运河的隋代;C项只适用于修筑了长城的秦代;D项只适用于焚书坑儒的秦朝,不符合“共同”这一要求。
9。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3. 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8-2019年高考备考
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2.“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内阁制
3.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渡江战役
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A.疑罪从轻 B.以礼入法 C.公平正义 D.礼法并重
6.有学者说:“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抓住机遇,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以致后来国家都要跟在它后面,这个小岛带动了世界。

”英国领先走进的新政治文明是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7. 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恢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尼克松主义 D.星球大战计划
8.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耕地工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