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10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笔记1,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在各系统中处于主导.调节控制其它系统,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②调节机体功能,使机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③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2,神经系统的区分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功能:躯体神经系统(皮肤和运动器)和资助神经系统(交感卫星吩咐交感为抑制)3,神经系统的组成由神经组织组成,组织又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神经元的构造,不同的神经元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
尽管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但每个神经元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有圆形、梭形、锥形。
胞体直径3到5um(微米)不等。
尼氏体含出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神经元纤维具有支持细胞和物质输送的作用。
突起|树突:传入冲动,可有多条.|轴突:传出冲动,仅有一条神经元分类:突起数目分: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功能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中枢系统内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膜细胞组成(施万细胞)。
突起: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联系接触点。
神经元胶质:神经组织中另一类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对神经细胞有支持营养保护作用,还可作为神经递质的受体和离子通道。
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在调节机体活动中。
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应反应的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基本方式。
反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
在大脑,小脑表层部分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具有髓鞘颜色苍白。
在大脑小脑深部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膨大纤维束: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神经: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组合成一条神经。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L1
L3
L4
腰穿示意图
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根
后根
后中间沟 前正中裂
c1 脊髓的节段: 脊髓外形上没有明显节段性
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于脊髓的范T围1 或高度因,为称有一3个1 脊对髓脊节神段经。,
故脊髓有 31 个节段:
显的节段性。 ■脊髓与 31 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 ■脊髓与脑各部间有广泛联系,来自躯干、四肢各种刺激
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 成复杂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 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脊脊髓髓圆锥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概述(p155-161)
组成:脑 脊髓 周围神经
功能:
1. 控制、调节机体各器官、 各系统的活动。
2. 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 3. 思维、意识和语言活动的
物质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神经元 胶质细胞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Reflex: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 的反应(膝反射)。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常用Leabharlann 语1.灰质、皮质和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聚集而成。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 为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皮质以外,神经元胞体 聚集而成团或称柱,成为神经核。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Ⅲ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系按统分(布PN和S)功能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躯体神经:指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2)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
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灰质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区;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 5、掌握脊髓灰质与白质的分布; 6、掌握脑干的组成与外形; 7、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裂和分叶; 8、掌握浅、深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9、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第五章 神经系统
6条纵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CNS)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以及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可以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整理。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负责感知、处理和储存信息,并且将适当的指令发送到外周神经系统。
1. 大脑:大脑是人类智力和行为的中心,也是最高级别的控制中枢。
它由两个半球状脑和脑干组成,并被包裹在颅骨内部。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复杂的纹理,称为脑回,这增加了其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
2. 脊髓:脊髓是从大脑延伸到脊柱内的管状结构。
它由脊髓灰质和脊髓白质组成。
脊髓灰质包含许多神经元细胞体,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
脊髓白质则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和其他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指令到身体各部分。
1.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可以分为两类,即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负责将感知到的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神经纤维则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到身体各部分。
2.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的集合,它们位于神经纤维的路径上。
神经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调节神经纤维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导来实现这些功能。
1. 感觉功能: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感觉信息通过外周神经系统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被处理和解释。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各种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发送运动指令到外周神经系统来实现这一功能。
3. 内部环境调节:神经系统监测和调节体温、血压、呼吸和消化等内部环境的稳定。
它通过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一功能,例如与内分泌系统协同工作来维持内部平衡。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泛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 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而称灰质。在大脑、小脑,由大量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在标本上呈亮白色而称为白质。
➢ 端脑是脑的最高 级部位,又称大 脑,由两侧大脑 半球借胼胝体连 接而成。两侧大 脑半球之间有大 脑纵裂将其分开, 纵裂底部为胼胝 体。大脑与小脑 之间由大脑横裂 隔开。
(四)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 满大脑沟和大脑 回。脑回和脑沟 是对大脑半球进 行分叶和定位的 重要标志。每侧 大脑半球分内侧 面、上外侧面和 下面,以3条恒 定的沟分为5叶。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续脊髓中 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 球所覆盖,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 脑和底丘脑。间脑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矢状狭窄间隙,称 为第三脑室。
➢ 脊髓表面借前后两条位于正中的纵沟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前面的裂隙明显,称前正中裂,后面的称后正中沟。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 前根和后根。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 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根据脊神经的数目, 脊髓可分为: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 (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脊髓有两个膨 大部:颈膨大自C5至T1,腰骶膨大自L2到S3。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角 前角内含有多极运动神经元,大型的为a神经元,小型的有r神经元, 它们的轴突出前外侧沟组成脊神经前根。a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梭外肌纤维, r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梭内肌纤维。这些多极神经细胞又组合成若干群,一 般分两群,即前角内侧核和前角外侧核。
前角内侧核 支配头颈部、躯干的骨路肌。
前角外侧核 仅见于颈膨大和腰膨大节段,支配上、下肢肌。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延髓、 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六部。
周围神经按解剖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脑 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按功能分为感经(传入)神经和运动(传 出)神经。感觉神经又分为躯体感觉神经 和内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又分为躯体运 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 称为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
3.灰质、白质和皮质 灰质泛指神经元胞体及树突在神经系统的中枢内聚集 的地点,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白质泛指神经系统的中枢内 神经纤维聚集的地点,髓鞘色泽白亮,如脊髓白质。皮质指脑表面成层配布 的灰质,如小脑皮质、大脑皮质。
4.网状结构 指神经系统中枢内灰质和白质相混杂的结构,其中神经纤维交 错成网,神经核散在其中。
2.中间带 中间带位于前、后用之间,自第8颈节向下延续至第2~3腰节的中 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中间带多由小型细胞构成,可分为中间外侧核和中 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位于颈 8~腰3节段的侧角内,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胞体,其
轴突出脊神经前根经交通支入交感干。在2~4骶节处并不形成侧角,但在相 当部位有骶中间外侧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由其发出节前纤
根丝都从相应的椎骨下椎间孔穿出,由于脊髓短于
椎管,所以下位脊神经根丝在穿出椎间孔前,于椎
管内几乎垂直下行。这些根丝围绕终丝聚集成束而
成马尾。
医学课件ppt
4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中央管。
(-)灰质
灰质横切面呈“H”形,全长呈柱状,灰质主要成自神经细胞和纵横交错的无 髓纤维,有髓纤维较少。灰质内含大小不等的多极神经元,其胞体成群地聚 集成神经核。另有散在的神经元,其中大部分为束细胞,其轴突构成固有束。 按其所在位置灰质可分为前角、后角和侧角,左、右灰质在中央管前、后前外侧沟走出,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 后根经后外侧沟进入脊髓,由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 经元(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组成,脊神经节是 后根处的膨大部。前根和后根在椎间扎处合成脊神 经。
脊髓与椎骨相对应,脊髓本身借每对脊神经根的出
人范围划分为5个部分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
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每一节段的
固有核 细胞体较大,其轴突
入对侧或同侧白质组成上行纤
维束(脊髓丘脑束),后角固
有核外侧的网状结构中,有由
中、小型神经元组成的网状核,
其轴突进入同侧或对侧的外侧
索内。
医学课件ppt
6
背核 在后角根部,细胞体大、见于颈8~腰2节段,其轴突走向小脑(组成脊 髓小脑后束)。
(二)白质
白质位于灰质的外围,主要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组成,因有髓神经纤维 所含髓磷脂较多,呈现白色,故名白质。白质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分为左、 右两半,每半又以后外侧沟与前外侧沟分为三个神经索,即前索、外侧索、 后索。每个索可再分为若干束。纵行的素或束是脊髓与脑之间联系的通路, 往往起始、终止和机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一般按起止点来命名, 如红核脊髓束乃是起自中脑红核终止于脊髓的纤维束。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1,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是
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全身各器
官、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的统一控制和调节
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保证机体的整
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医。学课件ppt
1
2.语言机能 人类由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发生和发展,使大脑大发展, 出现了分析语言的中枢,使人类远远超脱了一般动物的范畴,人类不仅能适 应和认识世界,而且能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
三、常用术语
1.神经元、神经核、神经节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感觉 (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联络)神经元。形态和功能 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神经系统内中枢皮质以外的部位聚集成的集团称为神经 核,如果神经元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集合在一起则称神经节。
2.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纤维束 神经纤维是由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及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结构。在神经系统中枢内起止、行程和功 能基本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称神经纤维束,在外周神经纤维聚合成束则称 神经。
医学课件ppt
3
脊髓的全长有两个膨大部分,即颈膨大和腰膨大。 其形成与四肢的出现有关,前肢发达的动物其颈膨 大明显,如编幅,后肢粗壮的动物则腰膨大粗大, 如袋鼠,四肢退化的动物则无这两个膨大,如蛇类。
脊髓表面有几条平行的纵沟或裂,将脊髓分为左右 对称的几个部分。前正中裂为前面正中较深的沟; 后正中沟为后面正中较浅的沟;在脊髓两侧,前方 有前外侧沟,后方有后外侧沟,在脊髓上部,后正 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有后中间沟。
医学课件ppt
5
维经前根加入盆神经。
中间内侧核 在中间带内侧部, 中央管外侧,由中间神经元聚 集成。其轴突组成上行纤维束 (脊髓小脑前束)。
3.后角 后角尖端朝向脊髓 后外侧沟,内含有中间神经元, 细胞分群较多,主要是接受脊 神经后根传入的神经冲动。由 后向前,后角内有如下核团。
胶状质 呈^形,细胞小而稀少, 其轴突入后外侧束分升支和降 支,主要完成节段间联系。
5传导路 指传导神经冲动(信息)的神经通路。
6.反射及反射弧
医学课件ppt
2
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 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反射。进行反射活 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五 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节 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容藏于椎管内,上自枕骨大孔续于延 髓,下端尖削于第一腰椎下缘变为终丝连 干尾骨。在成人脊髓约占椎管长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