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微观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水粉等材料表现微观世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微观的定义与特点2. 微观世界的表现手法3. 创作微观世界的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彩泥、水粉、画纸等材料。

2. 微小生物、植物等实物样本。

3. 相关微观世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微观世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微观世界的表现手法,如彩泥塑造、水粉绘画等,并展示实例作品。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微观世界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创作微观世界的作品。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技法表现微观世界,如剪纸、版画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微观世界作品的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微小事物,如蚂蚁、花草等,并记录下来。

2. 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微观世界,并展示相关作品。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和表现是否到位?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3.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深入了解微观世界的知识。

2.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微观世界。

十、课程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认识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认识到微观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微观世界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微观世界的定义与特点2. 微观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观察和描述微观世界的方法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微观世界。

2. 讲解:讲解微观世界的定义与特点,举例说明微观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微观世界,如树叶细胞、昆虫等,并描述其特点。

第二章:微观世界的艺术表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微观世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微观世界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1. 微观世界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2. 艺术手法表现微观世界的方法3. 欣赏和分析微观世界艺术作品教学活动:1. 导入:展示微观世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微观世界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2. 讲解:讲解微观世界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教授艺术手法表现微观世界的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微观世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等,并互相欣赏、分析。

第三章:微观世界的摄影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摄影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观摄影技巧记录微观世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微观摄影作品。

教学内容:1. 微观摄影的基本技巧2. 运用微观摄影技巧记录微观世界的方法3. 欣赏和分析微观摄影作品教学活动:1. 导入:展示微观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微观摄影技巧。

2. 讲解:讲解微观摄影的基本技巧,如光圈、焦距等,并示范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微观摄影实践,记录微观世界,并互相欣赏、分析。

第四章:微观世界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在手工制作中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工制作表现微观世界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微观世界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微观世界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微观世界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微观世界的美妙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微观世界的概念:介绍微观世界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2. 微观世界的观察工具:介绍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观察微观世界的。

3. 微观世界的描绘方法:介绍如何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描绘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征,学会观察和描绘微观世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投影仪、PPT等。

2. 学具:绘画用品、摄影器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征。

2. 讲解:介绍显微镜等观察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观察微观世界的。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微观世界,并尝试描绘所观察到的景象。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景象,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征2. 微观世界的观察工具3. 微观世界的描绘方法4. 学生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微观世界,并描绘所观察到的景象。

2. 让学生尝试用绘画、摄影等方式,创作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微观世界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4 微观世界(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4 微观世界(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微观世界课程背景本节课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探索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是指肉眼不可见的细小物体的世界,比如细菌、分子、原子等。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观察,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纹理和构造,并学习如何把这些细小而重要的事物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1.了解微观世界的构造和特征。

2.能够用绘画表现微观世界的形态和色彩。

3.培养学生对细微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各种细菌图片、原子图片等微观世界的图片。

2.美术工具:彩色铅笔、水彩、纸张等。

3.学生的作品展板和作品范例。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探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唤醒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如:•我们的身体里会有很多微生物,比如细菌。

•盐是由很小的“盐分子”组成的。

•万物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学习环节1.观察微观世界的照片和图像,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纹理和构造。

2.引导学生运用彩色铅笔或其他美术工具,在纸上绘制自己所看到的微观世界。

可以观察细胞、细菌等,也可以运用想象力绘制分子、原子,或者创作自己的微观世界。

3.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作品表现和技法,鼓励学生用更细腻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微观世界。

结束环节1.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重点和体验,在语言表达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对微观世界的感受。

2.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艺术家的微观世界作品。

通过讲解艺术家的思想和技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总结本节课主要在启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还注重了学生对细节和效果的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好地了解细小物体的构造和特征,增强观察能力,并在创作中运用新的技巧。

五年级美术上册《微观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微观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发展个性特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绘画、色彩、造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其中的奥秘。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学生在观察、表现微观世界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提交形式:文字稿,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富有创意。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观察和创作过程,共同完成一幅家庭合作绘画作品。
-作品主题:微观世界。
-提交形式:将作品拍照或扫描,附上家长和学生的创作心得,以电子版形式提交。
4.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绘画表现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评价与展示,提升自信: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相互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6.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珍惜生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
-提交形式: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图文并茂,文字描述要清晰、生动。
2.绘画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以微观世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可以运用水彩、蜡笔、彩铅等绘画材料,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和谐,能够体现出微观世界的独特魅力。
-提交形式:将作品拍照或扫描,附上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以电子版形式提交。
3.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14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14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题型:请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答案:我观察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的形态特征是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为1-5微米。酵母菌的生活习性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可以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2.应用题型
题型:请举例说明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起到发酵的作用,使面团膨胀变得松软。另外,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起到发酵的作用,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甜酸的口感。
-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
4.探究题型
题型:请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净化土壤和水源。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修复,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5.创意题型
题型:请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以微生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③微生物的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以微生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针对上述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神秘的微观世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究微观世界的特征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教师将实施分层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育软件或应用程序,如绘画软件,供学生在电脑或平板上进行创作。
4.教学手段:
-观察和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微观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训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彩泥2. 搓、揉、压、切等彩泥制作技能3. 相关微观世界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微观世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微观世界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处。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微观世界的特点和形态。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泥制作微观世界的作品,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择一个微观世界主题进行制作。

2. 学生运用彩泥进行搓、揉、压、切等造型表现,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微观世界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如细菌、细胞等。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技法创作微观世界作品,如绘画、剪纸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创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更多微观世界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小学美术《微观世界》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微观世界》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微观世界》课堂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美术《微观世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智育目标]: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素质发展目标]: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和质感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

横剖切后,是发*式渐变状,**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

(二)发展、表现阶段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

三、布置课堂作业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六、教学廷伸与拓展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微观世界教案【篇一:(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微观世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1.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2.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具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

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六、教学廷伸与拓展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篇二:湘教版美术九上第五课《走进微观世界》word教案】《走进微观世界》同课异构一、教材分析:《走进微观世界》是湘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目。

我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美感,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最后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美感,描述你的感受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艺术角度来探究微观世界微生物形状和色彩的奥秘,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发展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的感受,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造出造型独特的图形教学难点:能运用简单的元素构建图形,并能装饰出丰富的颜色四、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体验一场奇妙的视觉旅行,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些图片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的眼球!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课件出示各种漂亮微生物的图片)生:我觉得它们的颜色非常漂亮,它们的样子也很有趣!(板书)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图片吗?生答:没有师:其实,这些图片上有趣的图形是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细胞呈现出来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它的个子特别小,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只能借助显微镜去研究它!比如你们七年级时做的生物实验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实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美术的视觉去探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

(揭示课题:板书——走进微观世界)(二)观察外形拓展思维师(提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这些图片。

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状?谁能和大家说一说!生:我觉得这张像一条烟花(猕猴桃切面图)生:我觉得这张像花朵(病毒)生:这个像旋转楼梯(dna螺旋结构图)生:这个不是书上那个,像人脸(海洋浮游生物)------师:微生物的形状千姿百态,可以是抽象的任意不规则形状(课件出示图片)。

也可以规则的几何形状(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可以任意想象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来。

师(提出尝试任务):想将你们的奇思妙想画出来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大胆的试一试,在5分钟内用油画棒画出1—2种将你感兴趣的某一个自然形概括出来,并将这个自然形转换成富有创意的单元图形。

哪些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其他同学在下面创作。

师(作业反馈):请同学们推荐一下你们组里的创意作品。

哪位同学来?请说出你的设想哦。

其他同学思考你们更喜欢哪一张,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张,因为我觉得它的形状很有趣。

师:同学们觉得这一张怎么样呢?生:我觉得这一张线条太轻了,看不清楚。

--------师(小结):同学们在画单个微生物细胞的时候可以大胆创新,图形要简洁、有趣(板书)可以稍微画大点,油画棒的线条要流畅有力度。

(三)对比分析掌握方法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学会了创造单个微生物的图形,那么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有单个元素的存在呢?下面我们观察一组内容,请思考它们的特点。

(1)播放ppt,分析微观世界图中的排列方式、展示水立方、烟花图片→点、线、面的排列组合特点(2)播放ppt三组平面图,(每组两幅作品)探讨平面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规律①每一组中哪一幅作品更有形式美感?②每一组中的两幅作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③你认为美的那一幅,排列有何规律?生:----------(3)怎样才能将这些图形装饰得更漂亮呢?我准备了三幅作品,请你们对比分析一下,他们运用了什么方式处理画面的,又是用哪些方法来装饰画面!生:---------师:除了这些方法,你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师(小结):只要同学们把握好点线面的排列,把握好作品的构成形式,同时运用好对比的色彩,把握深色的底色和绚丽的图形颜色的对比,画面一定很漂亮。

(四)欣赏观察掌握规律师(示范蜡笔水彩画的方法):同学们掌握了颜色的装饰方法,下面老师要用黑色的水彩颜料来给画面涂上底色,刷底色的时候要注意刷匀,不要乱洒水彩颜料!师:你们发现画面发生了哪些变化?生:--------师(小结):刚刚老师就是利用油性不溶于水并且排斥水彩色的特点来加强画面颜色深浅的对比,这样画面的效果更加强烈、醒目。

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颜色在黑色的底色上会更加醒目呢?-------师(小结):同学们可以用4-5种深浅变化或者是对比强烈的鲜艳颜色,运用点线面的方法来装饰微生物细胞,只要同学们搭配好色彩,刷匀底色,画面的效果一定不错。

师:今天我要请同学们来画微生物的家族成员,你们想想,家族成员有哪些共同点呢?生:形状----------(五)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作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表现一幅作品。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啦!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外形,画一幅微观世界的想像画!师: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六)情境评价拓展延伸师:画完的同学可以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你更喜欢哪一幅画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师(小结):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学会了排列组合微生物细胞。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微生物的图片,你们一起来猜猜,他们会是什么微生物细胞呢?师:其实这是现在正在蔓延全球的猪流感病毒,这个漂亮的球形是艾滋病的病毒----师:我这里收集了一些有关于病毒的网址,有条件的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查找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将它画出来,还可以写上文字介绍,如:老师这里就画好了一张有文字介绍的病毒!同学们在家里完成后,我们可以去社区办一个微观世界科普知识普及展览。

让社区里更多的人来了解有趣的微观世界。

成效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欣赏了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并共同探究了自然结构与图形的共同规律;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创造性的设计单元图形,并将其按一定的构成形式重复排列成富有美感的平面作品;通过不同范例发散学生的思维范畴,在观察中认知图形并从实例引申创作出新的图形作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创造等能力,并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和成就感,创作了一批具有个性特点的微观图形作品;同时通过课后延伸活动带领身边的人了解微观世界、关注微观世界。

【篇三: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画中线)】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画中线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条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

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

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部分欣赏自然物: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梯田——(柔和、舒畅)——曲线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爆炸——(危险)——放射线??二、尝试画线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

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