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上、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痛苦和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怀念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故友,表达诗人对故人已逝的悲痛;"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回乡所见,既暗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示例:化用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4.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暗含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情感由之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因此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5.尾联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收束全诗,点明酬赠题意,不仅表现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通过形容楼前广阔的河流、远处的青山和附近的乡村田野,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壮美感受。

- 主题: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感情色彩:作者经历到了山川河流的辽阔壮丽,体味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伟大,并产生了敬畏和自省之情。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登鹳雀楼”来比喻作者所在的高处,突出其观察的角度和高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和永无止境的奇观。

- 对偶:通过对偶结构的运用,如“何必见庙墓,心中只有诗书间”,突出了作者对名利财富等虚无的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七律四十九字,平仄工整,较为优美。

2.《静夜思》 - 李白-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这首诗是李白在夜晚时刻的自省之作。

诗中写道,作者独自思索着远方家乡的事情,念及家人和朋友,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

- 主题:表达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故乡和重要人物的情感。

- 感情色彩:作者通过表达对远方家乡和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来比喻夜晚时地面上的露水,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 借代: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月光和露水来象征夜晚和离别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含蓄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五言绝句,四句皆押韵,节奏明快,抒情自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散的思考。

- 主题:表达离别时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贵。

- 感情色彩: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美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下册 课内古诗词赏析 选择题(最后附答案)—中考练习天津最适用

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下册 课内古诗词赏析 选择题(最后附答案)—中考练习天津最适用

【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选择题《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渔家傲·秋思》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交代了地理位置和季节,表现了塞下和内地秋季风光大不相同。

B.“无留意”写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描绘了秋天塞下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

C.“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

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将士们为国家戍守边疆的豪情壮志。

2.下列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画面。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整首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1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难过和渺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风致。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1行路难(其一)……抒感慨(贬官)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顾”意思是:看。

“济”意思是:渡过。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4、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态度(积极乐观)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3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为赠(回赠);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王质烂柯)”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釐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丌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冞塞川,将登夜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応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夗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旪,直挂于帆济沧海。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癿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癿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徇我放下杯筷,丌愿迕飠。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冞堵塞多川;想登夜行山,多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夜公磻溪垂钓,徇遇重才癿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夜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癿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癿多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癿旪机定会到来,到那旪,将扬起征帆迖渡碧海青夛。

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癿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旪,产生癿丌可抑制癿激愤情绪;但他幵未因此而放弃迖多癿政治理想,仍盼着忥有一夛会施展自己癿抨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递乐观豪迈癿气概,充满了积杳浪漫主丿癿情调。

苦闷不追求、失望不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返首诗丨。

(1)叙事开篇,夸张癿手法。

用夸张癿笔法,写“釐樽清酒”,“玉盘珍馐”癿宴飢,诗人即停杯,投箸,拔剑丌能飢,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夜行”,但是“冞塞川,雪满山”,返是象征人生道路癿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癿悲愤。

现实乀路虽然坎坷,但梦迓在,理想迓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旪,曾在渭水癿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癿愿望。

返两丧典敀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亍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癿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癿政治抨负。

在沉郁丨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癿旪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巳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忝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九上九下古诗词曲鉴赏)中考真题含答案

6.(九上九下古诗词曲鉴赏)中考真题含答案

(九上•古诗词曲鉴赏)中考真题【全系列精品】1.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020抚顺、铁岭)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2018河南)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3)(2018新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2020百色)这首诗的诗眼为“行路难”。

请按照以下格式,找出表现“难”的一句诗,谈谈困难中李白的形象。

(4分)我从的诗句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因为。

(5)(补充设问)《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020徐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的哲理。

(2分)(2)(2019辽阳)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带答案姓名:班级: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四、月夜忆舍弟/杜甫五、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七、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八、咸阳城东楼/许浑九、无题/李商隐十、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十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二、选择题:1、以下对诗歌《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下册诗词鉴赏题荟萃
1.阅读范仲淹《渔家傲》,按要求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土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3)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5)解释下面的词语。

衡阳雁去:燕然未勒:
(6)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8)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9)点明本词主旨的句子是
范仲淹《渔家傲》答案: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言之成理即可)
(3)边塞秋色思乡之情(4)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5)大雁向衡阳的方向飞去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6)异(7)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
阔的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为下文写将土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作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列各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全诗紧扣一个“”字,词的上阕作者借“”和“”
两种外在行为表达了内心的浓重的哀愁。

(2)“愁”字本是看不见摸不着之物只可体会,难以琢磨。

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白的“”,李煜的“”都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的“愁”的形象。

李清照的《武陵春》答案:
(1)愁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4.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两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①五十弦翻塞外声翻:②可怜白发生可怜: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节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

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牛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梦回吹角连营”和“八百里分麾下炙”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
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扉。

D.“可怜白发生”与前边的句子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辛弃疾火—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7)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8)你觉得这首词中哪几个词语或句子特别富有表现力,请举例说明。

(9)辛词多用典,用横线画出引用典故的句子,并说明意图。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
(1)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1)演奏(2)可惜(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B (7)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秋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8)“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写的肃穆威严,展示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愤,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加了肃杀之气。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前两句烘托了军旅豪迈热烈的气氛后两句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5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完成下列各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1)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写水,实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答案:(1)A (2)肠断白蓣洲
6.阅读《关雎》并回答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4.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

《关雎》答案:1 A 2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 3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 阅读《蒹葭》并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阴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蒹葭》答案:1 A(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2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
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