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时间的相关概念,如年、月、日、时等。
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和运用时间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时间的流逝和运用。
培养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对时间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及其在时间分析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在时间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或故事引入时间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年、月、日、时等。
讲解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及其在时间分析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运用的实践活动,如制定时间表、安排活动等。
引导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对实践活动中的时间运用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运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时间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学生对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时间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 横向展开议论的实例和指导材料。
3. 时间运用的实践活动素材。
4. 学习评价的工具和量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具体的时间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时间知识。
2. 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时间奥秘。
3. 实践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时间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论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提高论证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
(2)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就给定话题进行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论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提高论证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理解横向展开议论的技巧。
2. 将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论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论述,激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标记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和技巧。
5. 实践演练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进行论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论证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学习。
3. 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相关的文本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时间”的概念及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学会通过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表达对时间的认识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时间观;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匆匆》朱自清2.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中“时间”的象征意义,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朱自清《匆匆》的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学生分享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关于“时间”的描述;(2)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讨论“时间”的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横向展开议论:(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解读;(2)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思考。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作文;2.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与时间相关的情境,如时间流逝的演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2.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片段,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横向展开议论来表达对时间的思考。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时间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

《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思维导图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运用思维导图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思维导图搭建好议论文结构的习惯。
【教学重点】4、学习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5、明确横向展开议论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提炼——绘图——写作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必修3的议论文写作我们重在审题立意的训练,而必修4重在写好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十分重要。
打个比方,它就犹如初次见面给人的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模样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顾盼神飞,就让人赏心悦目,使人“一见钟情”。
所以,写议论文必须重视议论文的结构。
今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横向展开议论。
二、教学步骤(一)阅读文本,画出导图1、阅读课本“写法借鉴”中何为的《论时间》一文,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2、复习绘制议论文思维导图的步骤:(1)阅读全文,概括出各段主要内容,筛选出文章的论题。
(2)用图形和线条等形式将各段落与论题之间的关系标识出来。
(3)再次整理使思维导图更有条理的展现各段与论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生尝试绘制议论文思维导图初稿4、教师以课文中选文何为《论时间》为例做示范:步骤1、2步骤35、学生订正初稿,完成议论文思维导图修正稿6、教师总结:定义:横向展开议论指的是议论文中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以论述的一种论证思路。
特点:这种思路体现在议论文结构方式上称为并列式结构,即并列地组织若干分论点或论据。
在论证时,分论点或论据构成的几个层次之问的关系是平行的,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时间的相关概念,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意识,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学会横向展开议论,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分析时间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锻炼逻辑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时间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3. 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及其在分析时间重要性时的应用。
4. 举例分析时间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如学习、工作、休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横向展开议论在分析时间重要性时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运用举例法,分析时间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对时间的认识和体会。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其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础知识。
3. 讲解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并示范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分析时间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写一篇关于时间重要性的短文。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时间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横向展开议论方法的运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4. 评价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时间相关资料:年、月、日、时、分、秒等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2. 横向展开议论的实例:不同场景下时间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短文的内容、结构和表达。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完整版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2)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5、【教学重点】1、学习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2、明确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提炼——写作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必修3的议论文我们重在审题立意的训练,而必修4重在写好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十分重要。
打个比方,它就犹如一个相亲女子的模样,如果模样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顾盼神飞,就让人赏心悦目,使人“一见钟情”。
所以,写议论文必须重视议论文的结构。
今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横向展开议论。
二、阅读优秀范文:《谈意气》,梳理结构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看一篇名为《谈意气》的范文,并划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思路。
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横向展开议论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议论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横向展开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议论的定义和作用。
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横向展开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议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议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解释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并强调其在议论中的重要性。
3. 介绍横向展开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举例、比较、分类等。
4. 通过示例让学生练习横向展开议论的写作技巧。
第二章:举例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举例法在横向展开议论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举例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举例法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回顾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讲解举例法的写作技巧,如选择典型例子、合理安排例子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举例法进行横向展开议论的写作。
第三章:比较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较法在横向展开议论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比较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比较法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步骤:1. 回顾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入比较法,解释其在横向展开议论中的应用。
3. 讲解比较法的写作技巧,如选择比较对象、合理安排比较内容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横向展开议论的写作。
第四章:分类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类法在横向展开议论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分类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分类法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3 教学步骤:1. 回顾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讲解分类法的写作技巧,如选择分类标准、合理安排分类内容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类法进行横向展开议论的写作。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举例法、比较法和分类法进行横向展开议论的写作。
5.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举例法、比较法和分类法的技巧。
5.3 教学步骤:1. 回顾横向展开议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解读时间》的主要内容,掌握时间的相关概念。
(2)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提高论点论述的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分析课文中的论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解读时间》的主要内容。
(2)掌握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分析课文中的论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时间的相关概念,如年、月、日、时等。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呢?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读时间》,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时间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论点,如“时间是无情的”、“时间是公平的”等。
(2)每组选取一个论点,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进行分析。
4. 展示成果:(1)各组汇报分析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总结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2. 复习课文《解读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案例为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进行分析。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
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2、明确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提炼——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必修3的议论文我们重在审题立意的训练,而必修4重在写好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十分重要。
打个比方,它就犹如一个相亲女子的模样,如果模样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顾盼神飞,就让人赏心悦目,使人“一见钟情”。
所以,写议论文必须重视议论文的结构。
今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横向展开议论。
二、阅读优秀范文:《谈意气》,梳理结构
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看一篇名为《谈意气》的范文,并划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思路。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湮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节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明确:
总论(提出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本论(分析论点)——(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结论——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由此可见,运用分论点的写作方式可以让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增强说服力,议论更透彻。
三、如何写好并列型分论点,学会因果型分论点的方法
1、全班学生齐读《谈意气》中总分总的五句话
2、分析《谈意气》中分论点的共同点:因果分析法
(1)保留关键词句
(2)让学生试着加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所以这三个分论点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分析)
四、分论点写作训练:概念分析法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
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从“是什么”的角度来设置分论点)
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五、分论点的写作训练:条件分析法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
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分——(并列)
①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②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③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④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六、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是:分而有范,分而有理,分而有序
①分而有范:几个分论点应该按同一标准(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扣得住”)
②分而有理: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互不包容。
(“分得开”)
③分而有序:分论点的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排得顺”)
七、横向展开议论要点归纳
1、保留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句加以分析
2、在内容上平衡展开
3、位于段首作为中心句
4、句式相对整齐
5、多角度观察、分析
八、实战演练(作文讲评):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从寓意角度考虑: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乌鸦盲目模仿老鹰,最后只能落得失败的后果。
从主旨角度,可以提炼出:盲目学习他人,丧失自我。
(2)从乌鸦角度考虑:乌鸦看到老鹰抓山羊的矫健身姿,便去尝试学习老鹰,有这事可以提炼出: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尝试;要敢于创新。
(3)从词句角度考虑: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有“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牧羊人的话是对乌鸦盲目模仿的否定,而小孩的话是对乌鸦敢于创新的肯定,可以提炼出对比型的话题:盲目模仿与敢于创新;模仿与创新。
高一5班刘庚莲作文讲评:(改分论点)
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同学讨论改:盲目模仿,迷失自我。
②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可年少轻狂后腰要有一个对自己充分的认识。
同学讨论改:自我反省,重塑自我。
③我们的青春是无限美好的。
同学讨论改:努力奋斗,实现自我。
九、作业布置:必修4课本第81页作文题:“扫一屋与扫天下”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写好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