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森林规划

合集下载

上海市绿化系统规划——简介

上海市绿化系统规划——简介

上海市绿化系统规划——简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市农林局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规划上海城乡一体、各种绿化平方米。

平方米,至少有中心城的绿地系统将由环、楔、廊、园为基本框架。

1、环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中心城范围拓展至外环线,外环绿带在中心城外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限制城市化地区无序地向扩展,保证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过渡。

同时外环绿带中大量的公共绿地可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向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游憩场所。

外环线全长98.9千米,其中浦东长50.7千米,浦西长48.2千米。

外环绿带以500米宽为基础(其中沿外环线100米为纯林带),采取“长藤结瓜”的形式,局部地段扩大规模,形成大面积成片绿地。

外环绿带总用地面积62平方千米,其中近期实施部分约10平方千米。

2、楔占30%3、廊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骨架,它不仅可使城市的绿色空间延续不断,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为城市注入生气和活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保护城市地区小生态,减少噪声、汽车尾气、灰尘等污染,缓解交通繁忙地区的热岛效应。

上海是滨江城市,典浦江、苏州河及其它支流河道贯穿全市,是中心城难得的自然开敞空间。

然而这些河道作为景观资源却远未足够利用。

生活岸线少、绿化少、水质差,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面貌。

依托中心城主要河道、轴线道路、入城干道,规划确定8条主要绿色走廊,沿线充分挖掘潜力,加强绿化力度。

8条绿色走廊分别为:黄浦江(南浦大桥-杨浦大桥)4、园。

园为患,难觅清静,有些地区更是无公园绿地可寻。

因此利用城市改造和产业调整的契机,大力进行集中公共绿地的建设显然已是当务之急,也是绿地实施规划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中公共绿地的规划。

三、创新与特色统一考虑绿化规划建设与林业发展规划,把中心城和郊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绿化规划。

根据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进行了公共绿地实施规划,并将其落实到分区规划及有关地区规划,还初步估算了动拆迁、建设资金等。

基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基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城 市 林 业 与 非 城 市 区域 的林 业 有 共 性 但 也存 在 一定差 异 ,其差 异性主 要 在于① 城 市林
业用 地不 仅仅 是林 地 ,还包 含 园地和 绿地 “;
城市化 发 展阶段 的共 同特 征 , 何保 障 以生态 如 为 主 的城 市 林 业 建 设 与 经 济 社会 协 调可 持 续 发展 , 已成 为各部 门的共 同责任 。为此 ,必 须 探索 新 的城市林 业用 地保 护 与利用 模式 ,建立 必要 的机 制 , 把城 市 林业建 设纳 入土 地利 用 总 体规划 和城 市建 设 总体规 划之 中,把绿化 、园 林等各 部 门和林 业 部 门纳 入统 一 的管理 平 台 , 确 定林业 用地 的各 类属 性 , 建立 现代 城市 林 对 业 空 间 发 展模 型和 保 护 利 用 的管 理 机 制 具 有
2 3划分原 则 .
城 市 林业 用地 属性 划 分原则 如 下 : ( )城 乡一 体化 原 则 :一 方 面打 破城 乡 1
界 限,覆盖全 部 范 围,包 含所 有 成分 ,另 一方
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利用土地利用总体
规 划 和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中所 确 定 的各 类 土 地 属 性 ,参考 生 态 区位 的重 要性 ,落 实现 状林 地 的 属 性 ;二是利 用 土地 利用 规 划 中所确 定 的生态 空 间 ,形成 林业 用地 规划 控 制线 ,布 局林 地增 长 空 间 。 过优 化规 划体 系 , 通 实现 “ 三规 ”( 土 地 利用 总体 规划 、 市 总体 规划 和林 地保 护利 城 用 规划 )有 序 衔接 。 22关键 技术环 节 .
21 0 2年 3月
_
‘ 东森林 经理 华
M a . 01 t2 2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前言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二、现状分析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

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

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公布日期】2007.03.13•【字号】沪绿[2007]0081号•【施行日期】2007.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沪绿[2007]0081号)各区县绿化林业管理部门、局各直属单位、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为加强本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的质量,现将《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三月十三日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本市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有序推进《上海市绿化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绿化林业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指绿化林业建设项目是指由国家及政府财政公共资金投入(补贴)建设的绿化和林业项目。

绿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新建、改(扩)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建设项目等。

林业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列入上海市林业建设计划的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建设项目。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使用中央和市级财力、城建资金、区县项目配套资金等专项资金实施新建、改建、扩建等绿化林业建设项目。

第四条(管理原则)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管理的原则是:统一要求,分级管理;规范程序,目标管理;按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第五条(实行制度)绿化林业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项目招投标、监理、施工全过程管理和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反馈等。

第六条(管理部门和职责)市绿化局计划建设处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报批、编制年度投资计划、核定资金补贴标准、规范建设程序管理、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市绿化局总工室负责项目的前期规划、方案审定,对绿化林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等主要控制性指标提出审核意见。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2003年修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六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3年10月1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3年10月10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03年10月10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城市规划中的绿(林)地,不得任意改变;确需改变的,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核新的规划时,应当征求市绿化管理局或者市农林局的意见,并落实新的规划绿(林)地后,按照规划审批程序一并报批。

改变规划不得减少本地段内规划绿(林)地的总量。

”第二款修改为:“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将绿化配套方案征求绿化、林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二、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市有关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以及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

确需建设而绿(林)地面积达不到前款规定标准的项目,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绿化或者林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建设单位应按所缺的绿(林)地面积向绿化或者林业管理部门交纳绿地补偿费,由绿化或者林业管理部门在本地段内安排绿化建设。

”三、第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绿化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工程管理机构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四、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将建设工程绿化配套方案征求绿化或者林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7.04•【字号】沪奉府〔2023〕56号•【施行日期】2023.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奉贤区位于上海市南部,东与浦东新区接壤,西与金山区和松江区毗邻,南临杭州湾,北与闵行区相隔黄浦江,土地总面积704.64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3个街道,175个村民委员会,149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14.09万人。

其中奉贤新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重点推进的五大新城之一,是上海“十四五”规划中上海南部滨江沿海发展走廊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节点城市。

全区拥有13.7千米长的江岸线、31.6千米的海岸线和40.7千米一线海塘,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2021年6月,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成为上海首个获此殊荣的区。

2021年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09亿元,财政收入670.82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4086元和39298元。

多年来,奉贤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高度重视全区林业发展建设,全力做好造林增绿、护林保绿、城绿相融工作,让城市处处有公园,让森林“看得见走得进”,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近三年,奉贤区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30亿元,“上海之鱼”碧波荡漾,绿林环绕,年丰公园、雕塑公园、青年艺术公园、泡泡公园相继开园,全区11街镇、1个开发区实现“一镇一园”全覆盖和“15分钟公园生态圈”。

“上海海湾森林公园休闲一日游”及“上海奉贤吴房村万亩桃园一日游”2条线路入选国家文旅部“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300条线路之列。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四化”
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04.14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4.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
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奉贤、金山、青浦、松江、崇明区绿化市容局:为科学指导本市“四化”森林建设,丰富全市重点区域的森林景观,实现城市林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绿化市容局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8〕60号)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结合实际,将重点建设工程、树种选择、技术要求等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实施区域和具体的年度计划,突出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确保完成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

特此通知。

2020年4月14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概述城市的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公园、花园、广场、道路绿化带、河岸绿化等各种绿地类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休闲、文化和生态环境,同时还具有美化城市形象、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和降低噪音等诸多功能。

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目标、原则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作为参考。

重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空气质量改善、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绿地系统还能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绿地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供清新的空气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绿地还能吸收噪音、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

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城市绿地系统可以起到自然滞洪、雨水收集和处理的功能,减少城市的雨洪灾害。

绿地还可以吸收和净化雨水,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社会和文化价值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休闲和娱乐场所,还具有社会和文化价值。

公园、花园和广场等绿地空间可以成为居民交流和社交的场所,举办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社会凝聚力。

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统一、连贯的绿地网络,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几个主要目标:提供优质的绿地空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要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绿地空间,满足居民不同需求和利益的同时,考虑地区特点和历史文化遗产。

优化城市形象和景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形象和景观的提升,通过艺术设计和景观规划,增加城市的美感和吸引力。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要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国际湿地公约的二 级保护湿地崇明东滩 为保护对象,结合东 滩野生动物保护,规 划设计面积约30平方 公里的大型片林。
第五章 纵横林带发展规划
• 第十七条 八条纵横 林带发展规划的目的
• 以八纵为风道,把郊 区和海上清新空气导 入市区,促迸中心城 区空气流通,有利于 城郊热量平衡,同时 兼具大型廊道作用。
• 第九条 规划布局:
• 形成“二环、八纵、五片、一链、多廊、多带、”相结合 的网络状空间布局结构。
• 二环八纵、五片一链。生态腹地,绿地前沿。河湖涵养, 海岛风防。
• 1、“二环”是指以控制中心城扩张的外环线和连接郊区新 城与中心镇的郊环线为轴,建设500米宽的大型环形林带。
• 2、“八纵”是指沿主要河流·(金汇港、赵家沟等)和快速干 道(沪芦快速干道、沪-杭快速干道、沪-宁快速干道等)为主 线,建成1000米宽的大型林带,目的是把郊区和海上清新空 气导入市区,以促进空气流通,有利于城郊热量平衡。
• 中期规划建设:
• 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 划分期建设,完成道路、 轨道两侧景观林带建设;
• 继续并完读完成主要干 流河道防护林带建 设;·完 成 祟 明东 滩 大型 片林建设;继续并完成沿 海防护林带带建设;结合 三类工业区建设,继续 三类工业区污染隔离林 带建设;完成一条链的一 期200米廊道建设。
• 近期规划建设:
• “十五”期间主要完成是郊区大型 片林中的“佘山、、南汇、嘉定、 奉贤”四块大型片林的规划建设; 结合上海市“一城九镇”发展规 划,建设“松江-闵行-南桥”大型 片林建设;进行黄浦江上游水源涵 养林带500米宽建设,主干河流一 期防护林建设,苏州河外环线以 外 250 米 宽 林 带 建 设 ; 八 条 纵 横 林 带中东部4条林带建设;完成外环 线 400米 林 带建 设 , 启动郊 环 线 500米防护林建设,迎宾大道景观 林带建设,快速干道两侧50米景 观林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重点段的 “1500米防护林带建设;漕泾化学 工业区污染隔离林带建设。
• 规划面积约60平方公 里。
Hale Waihona Puke • 第十四条 嘉定-宝山 种苗资源林规划
• 以苗木、花卉种质资 源保存、培育,并为 上海市的城市绿化提 供苗木为目的。规划 初期设计为苗圃的形 式,后期随着树木的 长大,逐步发展成为 大型片林。
• 规 划 面 积 约 30 平 方 公 里。
• 第十六条 崇明东滩 湿地保护林
• 远期规划建设,
• 完成主干河道两侧二期 林带建设,二级河道经 济林带建设,次要河流 两岸防护林建设;主要道 路、次要道路两侧景观 林建设;完成其他三类工 业区污染隔离林带建设; 完成一条链二期廊道建 设。
思考题
• 1、上海森林规划的原则是什么?森林布 局的特点是什么?
• 2、在上海城市森林建设中城市规划与树 种的关系如何处理?
上海市城市森林发展规划
目录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 第三章:森林发展布局规划 • 第四章:市郊大型片林发展规划 • 第五章:纵横林带发展规划 • 第六章:沿海防护林发展规划 • 第七章:河流及湖泊沿岸防护林发展规划 • 第八章:道路景观林发展规划 • 第九章:工业污染隔离林带规划 • 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政策保证
• 主要标志:
l、上海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内和国际同等地位的大都市的水平。
2、形成布届合理,具有上海特色的森林生态系统格局,形成与上海城 市总体格局“中心一新城--中心镇--集镇”城镇体相匹配的森林生 态系统。
3、水源得到良好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得到控制, 生物多洋性得以合理保护,初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居更佳"的良好生态环境"目标。
第一章 总则
• 此规划是指导上海市森林建设的依据, 是为实现总体改善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质 量、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上海市的国际 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上海市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本规划年限为2001-2020年。总面积6340 平方公里。
• 规划的指导思想:
1、上海市森林的发展建设具有高起点和前瞻性,把森林发展建设放在全 国乃至全球背景的战略高度考虑。
4、树种配置合理,林种比例协调。森林的管护容易,成本低。
5、按照规划分期实施情况,在近期规划建设完成时,上海市实现城市 森林造林面积,609.4平方公里(合91.41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 9·61%;中期规划建设完成时,上海市实现城市森林造林面积478.53 平万公里 (合71.7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7.55%;远期规划建设完 成时,上海市实现城市森林造林面积338,24平万公里(合50·74万 亩),森林覆盖率增5·34%。
第七章 河流及湖泊沿岸防护林规划
• 第二十六条 • 规划的目的:保护水源
防止两岸水土流失,净 化水质,促进疏导。
• 黄浦江上游主干河流水 源涵养大型防护林。
• 规划河道有两段:一段 是太浦河港,一段是以 从淀山湖起到黄浦江大 转弯处,宽度为两岸各 500米。
• 第四十六条 规划分 期
近期规划:2001~2005 中期规划:2006~2010 远期规划:2011~2020
• 第十一条 大型片林布局与设计原则:与上海市“一城 九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主要从大型片林服务的人口 数量,交通的便捷程度,森林分布的均匀性,生境条 件的独特性,大型森林组团的需求性,现有的林业发 展基础,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选址时尽量靠近 规划的新城或新镇,紧邻或接近河流和交通干道;与自 然保护区相结合的片林,按自然保护区规划原理进行 设计。
• 6、“一-链”是指从大、小金山自然保护区--金山查山野生 动物保护区一奉贤庄行镇动物保护区一松一闵一汇大型森林 公园一佘山大型片林一油墩港一嘉定-宝山大型片林的一条 连接链,作为生物活动 和生态信息流通的渠道。
第四章 市 郊大型片林发展规划
• 第十条 规划目的:发展上海市郊大型片林,充分发挥 森林的整体生态效益以及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建设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的生态系统, 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保存;满足现代都市人 回归自然的生态渴求,发展良好的自然生态伦理道德 观念。同时兼有休闲、旅游度假以及部分教学与科研 作用。
• 3、“五大片”是指在崇明东滩附近,南汇,奉贤,余山-天 马山,嘉定-宝山之间,建成五个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 大型片林。
• 4、多廊道是指沿主干河流、主要道路两侧建立的宽度在 25 米一500米的绿色廊道
• 5、多带是指在沿海,沿三类工业园区周围建立防治自然灾 害和工业污染为主的大型防护林带和污染隔离带。
第十八条 八条纵横林带发展规划:
沿河流、快速干道两侧设计宽度为1000 米左右的人条大型纵横林带,这八 条纵横林带分别为:
l、龙东大道横向林带,沿龙东大道两侧, 规划设计两侧各宽度500米;
2、沪杭高速铁路线纵向林带,沿沪杭 高速铁路线两侧,规划500米宽的横
向林带。
3、沪-宁快速干道横向林带,沿沪宁快 速干道,直抵外环线,两侧各规划 500
4、规划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 使得建成的森林不仅是植物的保护地,也是动物的良好栖息地。
5、规划应遵从植被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森林群落的设计和树种选 择要遵循植被地带性原则,并考虑土壤对树种的影响;森林功能定位、森 林的养护等要遵循群落生态学原理;森林的空间布局要符合景观生态学原 理。
• 第十二条 南汇果树 种质资源保存林规划。 以上海市目前所有的优 良果树为主要树种,设 计各果树种植专区,外 围和各专区之间,用生 态林分隔。规划面积约 30万平方公里。
• 第十三条 余山一天马 山生态保护林规划。,
以余山、天马山、凤 凰山、小昆山等低丘 为中心,保护上海市 现存的天然植被,并 与天马山野生动物保 护区相结合,按核心 区、缓冲区、外围区 设计。
第七条 规划的规模
• 规划到2020年,上海市新增规划造林面 积达1309.3平万公里(合1964万亩)。加 上上海市城郊现有森林面积,以及四旁 树6000万株,折合300平万公里(合45万 亩),则到2020年,上海市总的森林面积 达 到 2226.3 平 万 公 里 , 森 林 覆 盖 率 达 35.12%。
6·规划应贯彻生态、礼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注重生态和社会 效益,也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上海市森林建设还应与城郊农林业产业 结构调整相结合,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
第二章 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 第六条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相一致规模 的,能够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具有综合生态环境效益的近自 然型森林生态系统。
2、以上海市政府 《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依 据。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010)》和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 (l997-2010)》协调一致。在上海市总体规划框架下进行森林规划,以 保证建成的森林的稳定性不受城市建设的影响。
3、规划应遵循生态系统原理。在整个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面积上建设森 林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工程,上海市森林建设,要城区和郊区同步发 展,建立城郊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章 森林发展布局规划
• 第八条 规划布局的原则
• 在上诲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结合上海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以景观生态学原 则为指导。即从与城市结构的一致性,自然地理条件的协 调性,景观要素的连接性,景观格局的均匀性,景观结构 的层次性,景观要素的整合性等原则出发,中心城与郊区 绿化同步发展,侧重点在郊区。
• 生态链设计原则:按生境 和自然地貌类型分段
第六章 沿海防护林发展规划
• 第二十三条 规划目的: 以自然灾害(台风,风 暴潮、冻害)防护为主 的防护林,体系。目的 是减轻自然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