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式热电厂才是真正的热电联产
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三)

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是一种利用燃气发电机组的废热进行热能回收的技术方案。
该方案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实现高效能源转化,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下面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详细介绍背压型热电联产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热电分离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背压型热电联产方案应运而生,通过将燃气发电机组的废热回收利用,实现热电联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工作原理背压型热电联产方案通过在燃气发电机组排气管道上设置背压阀,增加排气管道的阻力,使排气压力增加,从而增加发电机组的背压。
在增加背压的同时,将发电机组的废热通过烟气余热锅炉进行回收利用,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供热或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发电,又实现了废热的回收利用,达到了热电联产的目的。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能源需求分析:对待联产的工业企业进行能源需求的分析,确定热电联产的适用范围和潜在效益。
2. 技术可行性评估:对现有的燃气发电机组进行技术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背压型热电联产改造。
3.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评估的结果,制定背压型热电联产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背压阀的设置、余热锅炉的选型等。
4. 设备改造和建设:对燃气发电机组进行改造,安装背压阀和余热锅炉等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运行试验。
5. 运行和维护:对背压型热电联产系统进行运行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四、适用范围背压型热电联产方案适用于燃气发电机组的废热回收利用,特别适合工业企业、大型商业建筑等对热能需求较大的场所。
根据不同的能源需求,可以通过调整背压阀的开度和烟气余热锅炉的参数,实现不同温度、压力的热能供应。
五、创新要点1. 应用背压型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机组的废热回收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优化探讨

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优化探讨热电联产技术已成为当前工业领域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是一种集发电、供热、供汽于一体的高效节能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启动过程是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了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的优化措施。
一、预热系统的设定在启动过程中,预热系统对保证机组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热系统主要由蒸汽预热、排汽预热、水回收预热、润滑油预热等组成。
其中,蒸汽预热可通过蒸汽在余热锅炉或汽轮机低压缸体系中进行加热,从而达到蒸汽回收的目的。
排汽预热则是通过回收蒸汽排气中的余热,将其用于提高进气空气的温度,减少启动时的热负荷。
水回收预热可通过回收发电机冷却水或热交换器排出的冷却水,进行预热。
润滑油预热则可以在机组运行前,在机器内部进行润滑油温度升高,以保证系统润滑油的质量。
以上预热系统的设定能保证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快速达到运行温度和压力范围,保证了机组启动后的正常运行。
二、炉膛温度的控制在热电联产机组中,炉膛是热环节的关键部位。
在机组启动过程中,炉膛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以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其中,控制炉膛温度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燃料加热,另一种是通过炉膛内循环水温度控制。
燃料加热方式下,燃料应逐渐加入炉膛,然后逐渐增加燃料负荷,以保证炉膛温度的均匀升温。
而循环水温度控制方式下,冷却水和热水的比例应该逐渐增加,同时控制水流速度和出口水温,以保证炉膛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机组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控制方式,确保炉膛温度的控制和稳定。
三、汽机机组的逐步提速汽轮机组是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
在对汽轮机整体进行启动过程中,应进行逐步提速。
首先启动低压缸,待逐渐升温到规定温度时,再启动中压缸和高压缸,以保证汽机组启动过程的顺畅稳定。
在汽机组逐渐提速过程中,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汽压力等参数需要严格监控,以确保汽机组的安全运行和质量要求。
背压机组-未来热电主流

背压机组---未来热电主流我们先来简单普及一下热电机组的主要类型。
一是纯凝机组(已经很少);二是抽凝机组,就是抽汽凝气式汽轮机(既抽气,又凝气)。
三是背压类汽轮机组,最简单的解释,汽轮机进汽与排出汽轮机的蒸汽量相等。
现役的热电厂,由于历史原因,抽凝机组居多。
特别是在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初,社会用电量增加,缺电引起的停电是家常便饭,当时有用热、用电需求的企业再有雄厚的资金,就可以上马一个热电厂,那时的机组,可以说百分之百是纯凝或抽凝机组,因为那个时候工业电价每度能超1元钱,而煤炭价格不到100元/吨。
所以,只要机组发电运行了都能赚钱的。
当然就不在乎抽凝机组是不是能耗高,也没有企业在意是不是要去上高效的背压机组。
随着工业不断的发展,煤炭价格也不断攀升,从几十元每吨,窜升到历史最高1000元/吨以上;而电价,却不可思议地不断下跌,从一块左右,降到现在的四五毛(热电上网价格)。
这一来一去竟成反比。
当然,从社会能源角度来看,这是好事,用价格杠杆调节让热电厂节约能源,并且采用高效的设备,这是政府的初衷,也将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大型火电机组相比抽凝机组能耗较高。
举个例子,60万的火电机组每度电的成本260克煤炭;抽凝机组每度电的成本500克(我公司目前热电比接近500%,供电标煤耗也才400克/千瓦时左右),也就是说,同样一度电,大型火电机组成本比抽凝机组少一半,所以从社会能源方面说,抽凝机组几乎没有存在的理由。
抽凝机组与大型火电机组相比,除了装机容量小以外,抽凝机组还能向外供热(供蒸汽)。
只要能解决供热问题,就能淘汰掉高能耗的抽凝机组。
因此,背压类机组就应用而生。
背压类机组(下称背压机组),包括纯背压机组、抽背机组等等,最主要的特点,汽轮机没有凝汽部分,排汽量与进汽量几乎相等,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能。
我们同样举上面一个例子,纯背压机组发电煤耗200克/千瓦时,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是现代最先进、单机容量最高(1000MW的超超临界机组)的火电也无法达到的。
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优化探讨

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优化探讨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是一种高效能的发电设备,其启动过程对于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启动过程进行优化探讨,旨在提高机组启动效率,降低启动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一、启动过程分析背压式50MW热电联产机组的启动过程包括机组的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冷态启动是指机组在停机状态下重新启动,而热态启动则是指机组在运行状态下重新启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更关注冷态启动,因为这个过程更加复杂,也更容易产生问题。
冷态启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机组检修准备:包括对机组各部件进行检修、清洁,完善相关维护记录以及检查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等。
2. 系统预热:在机组冷态启动之前,需要对相关系统进行预热,以确保各部件在启动时能够顺利工作。
3. 冷态启动命令下达:操作人员在确认机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下达启动命令。
4. 主汽阀开启:主汽阀的开启是冷态启动的第一步,它使得蒸汽能够进入汽轮机,使得汽轮机得以转动。
5. 汽轮机启动:汽轮机开始转动,产生的功率开始驱动发电机,发电机开始发电。
6. 排汽系统升压:当汽轮机转动到一定速度时,排汽系统将开始升压,此时发电机输出的电力将投入到电网中。
在整个启动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步骤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故障和安全事故,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启动的效率,减少开机时间和能耗。
二、优化探讨1. 设备检修和维护在机组检修准备阶段,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这是保证启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检修和维护工作应该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 系统预热优化系统预热是保证机组冷态启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优化系统预热过程,可以减少启动时间,降低启动能耗,延长设备寿命。
在系统预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逐级预热的方式,即先对主要设备和管路进行预热,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完成全部系统的预热。
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五)

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是一种通过在发电过程中利用余热产生热能的技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该方案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的场景,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传统的发电方式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应运而生。
二、工作原理: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主要通过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其用于供热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在传统的发电过程中,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2. 燃气经过燃气轮机,驱动轮毂旋转,产生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3.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排气通过背压蒸汽轮机,产生额外的机械能,用于驱动其他设备或压缩机等。
4. 背压蒸汽轮机的排气在经过烟囱排放前,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排气中的余热用于供热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研分析:对目标产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余热产生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可行性。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设计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选型、布局等。
3. 设备采购与建设: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等工作。
4. 运行监测与优化:对热电联产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
5. 效果评估与改进: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提高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适用范围: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适用于能源消耗较大、产生大量余热的工业生产过程。
如钢铁、化工、石油炼制等行业。
五、创新要点:1. 利用余热: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方案通过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其用于供热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2. 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背压蒸汽轮机的排气中的余热回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
供热电厂选用背压机组的主要边界条件

供热电厂选用背压机组的主要边界条件摘要:背压机由于消除了凝汽器的冷源损失,在热力循环效率方面是最高的。
然而,供热效能很高的背压式机组确遭到了企业一致摒弃。
本文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绥芬河热电项目,进行背压机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提出建设背压机项目的主要边界条件。
关键词:热电联产;背压机组;边界条件在以发改能源[2004]864号文印发的产业政策中,国家发改委再次推荐背压式机组。
明确指出,即使已建成的单机150MW等级及以下抽汽供热机组,也必须按“以热定电”的原则进行调度。
以体现进行结构改革,严禁“小凝汽”存在的决心。
因此,背压机组在供热电厂的机组选型中重新被各发电公司所重视。
本文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绥芬河热电项目,进行背压机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提出建设背压机项目的主要边界条件。
1 项目概况1.1 绥芬河市概况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采暖期长达190天,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37.5℃,采暖室外计算气温-23℃。
城区现有常驻人口15万,现有采暖面积400万平方米。
1.2装机方案该项目设计采暖面积按450万平方米,不考虑工业及生活热水负荷。
根据设计热负荷,按照以热定电原则拟定装机方案为:方案一:2×B30-8.83/0.294+2×160t/h CFB循环流化床高温高压机组,2×70MW热水锅炉调峰。
拟建热源与厂外热网统一由电厂运营管理,直接对用户售热。
全年供热量 304.42万GJ。
现有热水锅炉房供热均由新建热电厂取代。
方案二:2×B30-8.83/0.294+2×160t/h CFB循环流化床高温高压机组,保留厂外现有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
拟建热源由电厂运营管理,对外售热;厂外热网由市供热企业管理,对用户售热。
电厂全年供热量 219.22万GJ,占全部供热量的72%;调峰热水锅炉房全年供热量85.2万GJ,占全部供热量的28%。
论文-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配背压机供热方案

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配背压机供热方案的探索By Yuguoxu 2016年3月内容提要:本文从揭示热电联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相关的产业政策,通过对可行的供热方案的分析提出,在当前电力供求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的情况下采用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配背压机的供热方案,实现联合运行,可望达到项目技术和经济的统一。
前言热电联产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增加电力供应的同时,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为此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热电联产,顾名思义,其初衷是在有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发电为主、兼顾供热。
热电联产的必要条件是项目符合纳入电力发展规划(背压式热电机组除外),不在电力规划中的项目,热电联产项目是不成立的。
热电联产不应误读为无视电力供需情况,只要有供热需求,就一定要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为规范热电联产产业的展,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能源[2007]141号)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
规定明确“在严寒、寒冷地区,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城市,应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分散供热的锅炉,以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耗”。
还规定“热电联产项目中,优先安排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
2016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住建部、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
通知指出,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区域性用电用热矛盾突出等问题,特制定《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对当前热电联产的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的规定,是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1 热电联产现状热电联产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据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背压机热电联产新建工程EPC总承包电气专业施工方案

背压机热电联产新建工程EPC总承包电气专业施工方案1.1接地装置施工接地装置的施工包括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及阴极保护施工。
接地极用无齿锯切割后,顶部气割成尖状,将接地卡子焊接于接地极顶部下方IoOnInl处,焊接牢固,焊口采用富锌防腐剂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接地工程施工为隐蔽工程,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时应分层夯实。
电厂的所有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封闭母线外壳、变压器、电动机、断路器、隔离开关、控制柜台、保护屏、动力箱、照明箱、高低压动力电缆、电缆桥架支架、设备支柱等都必须与主接地网相连接。
断开和主接地网的连接点,测量本标段的接地电阻,符合规程要求。
测量接地电阻时采用大电流测试方法以减少测量误差。
电缆工程施工1.2.1电缆敷设用电缆支撑架撑起电缆盘正向转动,电缆应从盘的上方引出,严禁电缆和地面磨擦。
在敷设过程中用力要均匀,防止划破损伤电缆。
电缆到终点时立即通知起点停止放出电缆,并通知途中各点整理电缆。
电缆排列避免交叉,整齐美观。
电缆敷设要一次到位,因故不能到位的要将电缆固定好并作好记录。
电缆敷设按路径分批次敷设,相同路径的电缆尽量一批敷设完。
一般按先长后短顺序进行敷设,电缆按不同电压等级分层敷设,通讯电缆与动力电缆按设计要求保持距离,以避免强电信号干扰。
电缆敷设过程中将电缆排列整齐、美观,避免不合理交叉。
电缆标识采用二次挂牌,即电缆敷设过程中挂临时标识牌,等电缆敷设结束、电缆整理时,挂永久电缆标识牌,以保证电缆标识正确、美观。
电缆以敷设清册断面排列,由桥架上层至下层依次为高压电缆,低压动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计算机电缆。
1.2.2电缆固定垂直敷设或超过45。
倾斜角敷设的电缆每隔2米处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及拐弯处电缆中间接头的两端处固定,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米处固定。
1.2.3电缆试验低压电力电缆用50OV摇表检查相间、相对地绝缘电阻,应满足规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压式热电厂才是真正的热电联产
屈红彬《中国能源报》(2011年01月24日第 18 版)热电联产是个老话题,不知道被人炒过多少遍了,炒得过多,好像有点麻木了。
但我觉得写热电联产报道的记者们,好多没有弄清热电联产的真正含义,说出来的话,不能被人家接受,特别是不能被电力高管们所认识。
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事,要说明只要几句话就OK 了。
所谓热电联产,顾名思义,就是热与电的问题。
社会上用热的单位分民用与工业用,民用大多数为取暖用,工业则用蒸气。
若没有热电联产,大家都烧锅炉,用锅炉产的蒸气直接供给用户。
大家要明白,这锅炉一定要用的,否则我们无法生活、生产。
如果能将锅炉产出的蒸气,先用来发电,再将发电排出的尾汽供给用户,不是能一举两得吗?这就是热电联产!
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说明了好多年,还不能为电力专家、高官们明白。
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没有热电机组,锅炉还是要怎么烧的,还是要用煤炭的,不是将热电机组关停了,就可以节省煤炭了,有可能反而更浪费能源,因为供热、取暖是不能停的,不知道各位看明白了没有?与其一定要用锅炉,为什么不让它先发电,先作一下功,再将排出的尾汽供给用户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热电联产的原因。
热电联产有一个指标,争议了许多年了,能搞明白的人不多,好多搞火电的人瞎起哄,叫嚷着这是不可能的——发电标煤耗。
大家知道,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发电标煤耗能低于300克/千瓦时就是不错了,可真正的热电机组(下面我会详细讲什么是真正的热电机组的),发电标煤耗能低于250克/千瓦时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极限条件下,发电标煤耗还能低于200克/千瓦时。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又要激动了,说我简直是胡说八道!对于持有异议的,我认为是相当正常的,因为是不了解情况,换了我可能也会这样的。
但当我给你解释清楚这是什么原因时,你再有异议,那是你的专业水平有问题了。
所谓发电标煤耗,就是每发一度电,所用去的煤炭(换算到标准煤指标)重量。
比如,发电标煤耗300克/千瓦时,就是说,发一度电用去了300克重量的标准煤。
在理论上,一
度电的热量等于123克标准煤炭,那为什么60万机组的发电标煤耗一般要300克呢?因为其中有能量的损失,一是锅炉能量损失,二是汽机能量损失、三是发电机、线损等等,特别是在汽机中的凝汽器的热量损失巨大,大型双曲线冷却塔,成天冒着白气,浪费的就是能量。
所以,火力发电厂全厂热效率能达到40%就不太容易了,能量转换的利用率很低。
而热电联产机组,全厂热效率能达到70%,也不是什么希奇的事,那你就要问了,为什么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会如此高呢?不会是骗人的吧!
真正的热电厂机组,是背压机组,其它都不能算的。
那什么是背压机组呢?我简单解释一下,背压式汽轮机,从喷嘴进高压力的新蒸汽,来冲动汽轮机叶轮做功,作功后的高压力新蒸汽就变成了低压力的尾汽,再将这尾汽供给热用户。
其间能量损耗很少,而常见火电纯凝机组,作功后的高压力新蒸汽就变成了凝结水了,而将蒸气变成凝结水,必须靠冷却水带走大量的热量,这冷却水就是我们所说的循环水,所以,火力发电的纯凝机组热效率利用就低了。
前面讲了,真正的热电厂是背压机组的热电厂,那假热电是什么呢?我认为,假热电是抽凝机组的电厂。
所谓抽凝机,就是既有排出的低压蒸汽,又有凝气器凝结成的冷凝水,该机组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的发电标煤耗一般在400克/千瓦时—800克/千瓦时,其值的高低视抽汽量的大小而定,抽汽高,发电标煤耗就低,反之亦然。
所以,抽凝机组的热效率远不如30万机组,这样的机组必须淘汰。
但是由于地方保护利益的关系,或人们认识的不足,还不能完全淘汰。
正因为夹杂着这样的机组,才会被电力高管们所误会。
我认为,只有把热电搞好了,才能真正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那怎么搞呢?我想,我们只要将热电联产改个名字,叫背压式热电厂,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就是说,只有背压机组才能称为热电厂,其他小机组统归为小火电(余热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除外)。
凡是
背压式热电厂,审批一律绿灯,发电上网不限量,税率政策待遇优惠,如能这样,乃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