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引信技术发展趋势
从系统总体看现代引信爆炸元件的设计问题_王雨时

火工品INITIATORS & PYROTECHNICS文章编号:1003-1480(2003)02-0016-03从系统总体看现代引信爆炸元件的设计问题王雨时(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从引信系统总体的角度研究了爆炸元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分析了影响爆炸元件针刺感度、威力、作用时间的因素。
提出小型针刺起爆元件应采用美国M55雷管结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针刺感度宜高,应选用太安作雷管猛炸药装药;考虑引信隔爆要求时,应选用无气体延期药。
同时提出减少性能散布应是引信爆炸元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爆炸元件;引信;爆炸威力;针刺感度;作用时间中图分类号:TJ452 文献标识码:ADesign Problems of Modern Fuze Explosive ComponentWANG Yu-shi(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Abstract: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of explosive component has been studied from the view of fuze system.Factors that influence stab sensitivity、explosive power、functioning time of explosive component have been analyzed.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structure of M55 detonator of U.S. should be adapted for small stab initiation component. Stab sensitivity should be higher under secured safe condition. PETN shall be suitable for the charge of detonator. When requirement of fuze isolated explosion is considered, delay charge without gas shall be selected. The paper also pointed out that performance spread decreasing is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fuze explosive component.Key words:Explosive component;Fuze;Explosive power;Stab sensitivity;Functioning time由爆炸元件所组成的爆炸序列是现代引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引信及其技术的发展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0 G Y .
皿圆
Hale Waihona Puke 引 信 及 其 技 术 的发 展
陈祺 谢春雨 ( 7 8 6 1 8部队 四川 I 成都 6 1 0 1 O 0 )
摘 要: 国防科 技 关键技 术之一是 多科 学领域技术 的结 晶—— 引信技术 。 引信在武 器 系统 中的作 用会随 着武器 系统 的信 息化 发展 越来越 大。 本文 通过分 析和总结 引信起源 、 功能作 用, 分 类和要求 , 探讨 了引信技术 的发展 趋势和 主要 特点 。 关键 词 : 引信 引信技术 信息化 发展趋势 中 图分 类 号 : T P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3 7 9 1 ( 2 0 1 3 ) 0 5 ( b ) -0 2 5 1 -0 1 及 发 射 后 的弹 道起 始段 上 , 不 能 提 前作 用 , 个重要思想。 随 着微 电子 技 术 、 微机 电技 以 确 保 我 方 人 员 的安 全 ; 感 受 目标 的 信 息 术 、 先 进 光 电技 术 和 信 号 处 理 技 术 等 在 引 并加以处 理 , 确 定 战 斗 部 相 对 目标 的 最 佳 信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 引 信 技 术 呈 现 出 下 列 发 起爆位置 ; 向 战斗 部 输 出 足 够 的起 爆 能 量 , 展趋 势和主要特点 。 完 全 地 引爆 战 斗 部 。 信息化 : 引 信 技 术 从 传 统 技 术 向 智 能 引信 的作 用过 程 是 指 引 信 从 发 射 开 始 化 方 向 发 展 的 关 键 在 于 实现 引信 技 术 的 信 到 引爆 战斗 部 主 装 药 和 全 过 程 , 主要 包 括 息 化 , 引 信 技 术 信 息 化 的 内 涵是 通过 采 用 解 除 保 险过 程 、 发 火 控 制过 程 和 引爆 过 程 先 进 的 微 电 子 技 术 、 光 电技 术 、 微 机 电 技 1 引信 的发展及 其在武器系统中的地位 ( 如图1 ) 。 术、 信 号处 理 技 术 、 仿 真 技 术 和 系统 集 成 技 最早 的 引信是火 药时 间引信 , 即 在 作 术 等 取 代 传统 的机 械 、 机电技术, 开发 引信 战 时 先 由人 工 将 火 药 捻 子 点 燃 , 然后 用 人 3 引信的分类 新的探 测和控制功 能 , 实 现 引信 技 术 与 装 工投掷或用 “ 母 炮” 发 出落 向敌 阵地 。由于 引信 的分类 方 法很 多 , 可按 弹 种 、 用 备 的 跨 越 式 发 展 。 实 现 引 信 技 术 的 信 息 化 落地 后 敌 军 来 得 及 躲 避 , 甚 至 把 弹 丸 再 反 途 、 战术 使 用 、 装 配位 置 、 作 用 方 式 和 原 理 将 在 发 展 新 型 武 器 系统 和 改 造 传 统 武 器 装 抛出去 , 因此 对 引信 提 出 了 触 发 功 能 的 需 等 进 行 分 类 。 引 信 获 取 的 目标 信 息 的 方式 备 方 面 产 生 巨大 作 用 和影 响 。 求。 其 后 出现 了 利 用 火 镰 取 火 原 理 的 拉 发 可 以 归 纳 为 触 感 方 式 、 近 感 方 式 和 间接 方 提高抗干扰能 力: 采用新的物理场、 新 引信和碰 发 引信 , 这是 触发 引信 的雏形 。 式, 相应的分为触发 引信、 近 炸 引信 、 执 行 的 探 测 体 制 与 先 进 的 信 号 处 理 技 术 , 提 高 1 8 3 2 年 第 一 次 利 用雷 汞 制 造 出火 帽 , 这 为 引信 三 大 类 。 引 信 对 目标 探 测 与 识 别 的 能 力 , 并 进 一 步 触 发 引信 的 出现 奠 定 了 技 术 基 础 。 1 8 5 3 一 触发 引信 : 依 靠 与 目标 直 接接 触 或 碰撞 提 高 引 信 抗 干 扰 性 能 。 l 8 5 6 年出现了机械触发引信 。 2 O 世纪4 0 年 而 作 用 的 引信 , 又 称 着 发 引信 、 碰 炸 引信 。 炸 点控制精 度提高 : 将 目标 信 息 和 环 代 出 现近 炸 引信 、 8 0 年 代 出现 多 选 择 引信 、 近 炸 引信 : 通 过 目标 出现 时 周 围 空 问 境 信 息 充 分 利 用 并 进 行 进 一 步 挖 掘 , 这 样 9 0 年 代 提 出弹 道 修 正 引 信 。 目前 , 作为 武 器 物 理 场 特 性 的 变 化 感 觉 目标 的 存 在 , 并 在 引 信 就 可 以 更 准 确 的 识 别 目标 , 实 现 引信 弹 药 关 键 子 系统 的 引信 , 由于 微 电子 技 术 、 预 定 的 位 置 适 时 起 爆 战 斗 部 的 一 种 引信 , 最优 控 制 起 爆 模 式 和 炸 点 。 微 机 电技 术和 毫 米 波 、 激光 、 红 外 光 电技 术 又 称 近 感 引 信 。 按 其 借 以 传 递 目标 信 息 的 微 小 型化 : 可 以将 微小 型化 得 引信 使用 可以分 为无 线电 、 光、 磁、 在 小 口径 弹 药 上 , 等 高 新 技 术 在 引信 中 的 大 量 应 用 , 近 年 来 物 理 场 的 性 质 , 如 果 可 以 在 使 用 更 多 元 的发展更 为活跃 , 国 外 先 进 国家 的 引 信 技 声 、 电容 、 静 电、 气压 、 水压等引信。 件、 器件、 部件 的情 况 下 仍 然 保 持所 占体 积 术 已 经 进 入 了信 息 化 发 展 时 代 。 执行 引信 : 依 靠 直 接 获 取 外 界 专 门 的 不变 , 就 可 以 更加 完 善 引信 功 能 。 这 样 做 更 武 器 系 统 是 由 多 个 子 系 统 构 成 的 一 个 设 备 发 出 的 信 号 而 作 用 的 引 信 , 如 时 间 引 吸 引人的 优 点是 可 以省 出 更多 装 药的 空 间 。 实体群 , 它 的 发 展 受 到 战 争 对 抗 的 需 求 牵 信 、 指 令 引信 等 。 可 以 把 不能 归类 到 触 发 和 引信功 能多样 化和扩 展化 : 引信 功 能 引和 高 新 技 术 发 展 的 推 动 。 在 现 代战 争 中 , 近 炸 两 类 中的 引信 都 归 于此 类 。 多样 化 是 为 适 应 未 来 战场 复 杂 情 况 的 需 要 般是海 陆空诸兵种 协同作战 , 在 作 战 中 和 简 化 后 勤 保 障 的需 要 。 引 信 功 能 的 扩 展 遇 到 的 目标 种 类 繁 多 , 这 就 对 武 器 系 统 的 4 对 引信 的基本要求 是 引信 技 术 进 一 步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要 求 有 了进 一 步 的 提 高 。 随 着 高 技 术 武 器 根据 实战使 用要求 、 武 器 弹 药 系 统 的 高能量小 体积 电源 : 引信 用 电源 主 要 装备 的不断发 展 , 现 代 战 争 模 式 和 战 场 空 技 术 特 性 、 目前 的 技 术 水 平 和 生 产 能 力等 是 化 学 电 源 和 物 理 电 源 , 这 两 种 电源 虽 然 间发 生 了根 本 性 变 化 。 同时 , 新 的 弹 药 与 引 实 际 情 况 , 对 引 信 的 要 求 可 以 归 纳 为 战术 可 以 满 足 现 在 引信 的 需 要 , 但 如 果 不 能 在 信技术的发展 , 也 促进 了战 争 模 式 的 改 变 。 的和 技 术 的 两 方 面 , 统称 为 战 术 技 术 要 求 。 小体积 高能量方面获得 突破 , 引信 的微 小 由于 对 付 的 目标 不 同和 战 斗 部性 能 的 不 同 型 化 会 受 到 严 重影 响 。 2 引信的功 能及作 用过程 而 采 用 不 同 的 引信 , 战术 技 术 要 求也 不 同 , 引信是 利用环 境信 息 、 目标 信 息 或 平 可 分 为 一 般 要 求 与 特 殊 要 求 。 所 谓 一 般 要 参考 文献 台信息 , 在 保 证 弹 药 勤 务 和 发 射 安 全 的 前 求 是 指 所 有 引信 都 必 须 满 足 的 基 本 要 求 , [ 1 】中 国军 事 百 科 全 书 , 军事 技术 [ M】 . 北 提下 , 按 预 定 策 略对 弹 药 实施 起 爆 控 制 的 而 特 殊 要 求 则 根 据 引 信 的 不 同 而 异 。 主 要 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 1 9 9 7. 装置 。 包括 : 安全 性 、 可 靠性 、 引爆特性 、 抗 干 扰 [ 2 】马 宝 华 . 引信 构 造 与作 用【 M】 . 北京 : 国 般 来说 , 现 代 引信 的主 要 功 能 是 : 在 性 、 长期储 存稳定性 、 环境温 度适应性 、 经 防 工 业 出版 社 , l 9 8 4. 引信生产 、 装 配、 运输 、 储存、 装填 、 发 射 以 济 性 、 使用性 能 、 引信 标 准 化 等 。 对 引 信 各 [ 3 】中 国 引 信 技 术 —— 现 状 及 发 展 [ C] / / 种要求的实质, 是 反 映 了保 护 自己 、 消 灭 敌 总装备 部引信技术专 业组文集 . 北京 : 人的作战 需求 。 总装备部 , l 9 9 9.
从外军引信装备研制情况看引信技术发展趋势

引信是能够感受环境和目标信息,从安全状态转换到待发状态,适时作用并控制弹药发挥最佳性能的一种装置。
引信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器系统发挥终端效应的最终执行装置,它的作用的成败直接决定武器与目标对抗的成败。
作为弹药控制引爆子系统的引信,因系统小、投入少、效费比高,在引入高新技术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发展十分活跃,仅美军1995年以来就定型了十余种引信。
研究外军近几年装备或在研引信的型号及其演变,分析引信主要技术领域的发展,可以初步认识国外引信技术现状,明确引信技术发展趋势。
这对于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引信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1外军引信装备情况简介1.1小口径弹引信西方国家小口径炮系列为20mm、25mm、30mm、35mm和40mm。
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小口径弹引信基本上都是触发引信。
小口径弹配用的近炸引信中,有代表性的是法国汤姆逊公司研制的TB40和TB35引信。
为了增加小口径炮的防空反导能力,瑞士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35mm高炮AHEAD弹的炮口感应装定引信。
美国为20mm理想单兵武器和25mm理想班组武器配备了空炸引信,采用了时间和计算转数技术以及小型固态MEMS安全系统使20mm和25mm小口径弹的杀伤效果显著提高。
1.2中大口径榴弹引信西方国家大口径加农炮及榴弹炮的口径主要有105mm、155mm和203mm,舰炮主要有76mm、100mm、127mm和130mm。
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中大口径榴弹除了M739A1、M732A1引信继续使用外,先后装备了M762A1/M767A1电子时间引信、M732A2近炸引信和M773多选择引信。
到2002年美国主要采购的是M782多选择引信、M762A1/767A1电子时间引信和M732A2近炸引信。
127mm舰炮主要装备MK419多功能引信。
76mm舰炮主要装备无线电近炸引信。
另外空军AC-130U武装运输机还装备了用于105mm预制破片弹的FMU-160/B近炸引信。
要让中国人研究的引信成为世界领先——记老军工人张合教授的情怀与理念

一、“科研上的成败,总是由细节决定的” 1978 年,刚考上大学的张合就读于原华东工程学院物 理师资班,后凭借着出众的数理基础考入并取得引信技术 专业硕士学位,从此与引信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 年,张 合师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宝祺院士,学习传感器与测量 仪器的相关知识,并将传感器技术运用于引信的研究中, 为后期发展灵巧引信奠定了基础。 据张教授介绍,过去我们国家装备的常规弹药,对目 标的毁伤能力主要由多发弹药的面杀伤决定,缺点是易造 成弹药的大量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军事环 境的变化,现代武器对弹药精确打击、单发命中和毁伤能 力的要求更高,而引信是决定弹药最终成本和价值的核心, 炸点控制不准和哑弹(已经发射使用,但未爆炸的弹头) 的出现会使弹药毁伤能力急剧下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 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而言,细节是决定成 败的关键所在。一个新方案,从一次设计成功、到交付工
大学科普·科学人物 Eminent Scientists
要让中国人研究的引信成为世界领先
—— 记老军工人张合教授的情怀与理念 Let Fuze of Study by China to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中国 江苏 南京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学 孙恩惠
他是南理工灵巧引信国防创新团队带头人,名副其实 的“专利达人”,先后获取国防发明专利 50 余项,是江苏 省第四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和二等 奖 5 项,今年又有一项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目 前仍有受理的发明专利 12 项在审。
14 【武器基本常识】 尖头雷帽弹 (CB Cap):一种 .22 口径的低威力子弹,弹头呈尖头型,靠底火来发射弹头,用于近距离射击。(王欣蓝 )
电路延时引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路延时引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电路延时引信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延迟时间的器件,通常用于在特定条件下触发电路的延时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路延时引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路延时引信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制造等方面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电路延时引信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电子领域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电路延时引信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电路延时引信的定义和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和制造过程。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电路延时引信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并对全文进行一个简要的结论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可以全面系统地介绍电路延时引信的相关知识,使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电路延时引信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制造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路延时引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通过阐述电路延时引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该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同时,通过介绍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电路延时引信的实际运用,并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最终,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促进电路延时引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电路延时引信的定义和原理电路延时引信是一种能够延迟电路中信号传输速度的装置,通常用于实现在特定条件下延迟电路的响应时间。
其原理基于在电路中引入延时元件或延时电路,使得信号在通过电路时会经历一定的延时,从而达到延迟响应的效果。
在电路延时引信中,常见的延时元件包括延时线、延时器等。
延时线是通过特定的设计和布线方式使得信号传输经过一定距离或路径后才到达目的地,从而实现延迟效果。
而延时器则是一种集成电路,能够通过内部的时钟和计数器等元件来实现对信号的延时控制。
智能化引信

智能化引信,越来越“聪明”的引信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应用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科学,并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构成体系框架。
智能化技术及产品大量涌现,大的如智能建筑、智能C3l系统,小的如智能玩具。
智能化武器从中异军突起。
智能化武器的特征智能化武器既具有智能科学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机电产品的典型特征。
主要体现为:(1)复杂性。
智能化武器具有高功能、高适应性,高可靠性,是多学科集成、优势互补的产物,技术和结构上相当复杂。
智能化武器系统通常由机、光、电、化等装置构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在其中占着重要位置。
(2)交叉性。
智能化武器技术广泛应用以“三论”为中心的各种现代理论,综合应用了机械、微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传感测试、计算机接口及软件编程等多学科集成的群体技术。
例如,以微机电传感器、数字化信号处理电路、数字通讯为基础,用现代统计算法辅助决策和报告毁伤效果,用运筹学方法选择目标和下达攻击任务,用生物工程算法全球卫星定位+惯性测量来锁定和接近目标,用现代控制技术和相关的专用技术(全电子安全技术、定向起爆技术、毫米波或激光识别目标技术等)控制起爆,选择最佳的引信作用方式(近炸、触发或延时),在最有利的时机、瞄向目标的薄弱部位,以最大限度地毁伤目标。
(3)拟人性。
在武器作用过程中,高级智能化的武器可模拟人的思维功能。
例如,有学习和判断功能,能分析出目标的种类或性质,根据已有的知识(数据)和实时探测的结果判定是何种目标,从而决定起爆准则(以何种方式、在什么时机起爆)。
又例如,可模拟人的思维,利用模糊处理技术,在不确定、不典型、不完整、有干扰、多目标的情况下,识别和选择目标、迅速做出正确的起爆决策。
智能化引信的内涵和技术水平也应按以上3个特性来衡量和评判。
引信经历发射的全过程,但最主要的功能是在弹道终端,使弹药最大限度地毁伤目标。
判定引信的智能化程度,应特别强调在飞行末段和目标近区对目标信息的几种典型的智能化引信钻地弹智能化引信为了对付深埋的地下目标,美同研制并装备了高性能的FMU-152/B联合可编程引信,它可识别不同的介质,在预先编程指定的目标空穴层数或侵彻深度起爆,有20种延时起时间和16层控穴数可供选择。
引信及其技术的发展

引信及其技术的发展作者:陈祺谢春雨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14期摘要:国防科技关键技术之一是多科学领域技术的结晶——引信技术。
引信在武器系统中的作用会随着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引信起源、功能作用、分类和要求,探讨了引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引信引信技术信息化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51-01战争对引信的需求是引信发展的源动力,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引信发展的基础。
引信起源于中国古代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古代兵器进入火器时代的一个典型表征。
它从最初引火的“信”发展到今天的“引信”,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
1 引信的发展及其在武器系统中的地位最早的引信是火药时间引信,即在作战时先由人工将火药捻子点燃,然后用人工投掷或用“母炮”发出落向敌阵地。
由于落地后敌军来得及躲避,甚至把弹丸再反抛出去,因此对引信提出了触发功能的需求。
其后出现了利用火镰取火原理的拉发引信和碰发引信,这是触发引信的雏形。
1832年第一次利用雷汞制造出火帽,这为触发引信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1853—1856年出现了机械触发引信。
20世纪40年代出现近炸引信、80年代出现多选择引信、90年代提出弹道修正引信。
目前,作为武器弹药关键子系统的引信,由于微电子技术、微机电技术和毫米波、激光、红外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引信中的大量应用,近年来的发展更为活跃,国外先进国家的引信技术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时代。
武器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实体群,它的发展受到战争对抗的需求牵引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
在现代战争中,一般是海陆空诸兵种协同作战,在作战中遇到的目标种类繁多,这就对武器系统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模式和战场空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同时,新的弹药与引信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战争模式的改变。
引信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引信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引信专业又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传感与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机电系统控制技术、系统硬件与集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培养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引信专业的特点是在广泛学习现代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现代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系统分析与综合能力,信息处理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计算机软硬件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科研、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军事、经济、科研和政府部门从事系管理工作。
引信的发展趋势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有效性,灵巧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简称“三高三化”。
轻武器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轻武器又称轻兵器,是枪械及其他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的总称。
轻武器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步兵作战武器。
按照作战用途,轻武器可分为枪械系统、榴弹武器系统及特种轻武器装备。
轻武器专业方向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轻武器总体技术,轻武器总体技术是综合运用系统工程、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力学分析、价值工程等理论方法,以拟研发的轻武器战术技术指标为依据,提出拟研发的轻武器的组成、确定设计参数、确定工作原理、确定总体布局以及制定轻武器系统总体性能的检验、实验方法及规程与规范。
轻武器总体设计的主要方法:1.武器工程理论与方法;2.优化方法;3.动力学分析;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轻武器总体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轻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构件的力学结构设计与局部强化、镶嵌技术应用广泛;2.广泛应用多功能、多用途的部件设计;3.产量大,社会存储量大,产品的改动应十分慎重;4.特别注重人机工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引信技术发展趋势1 引言自公元10 世纪末、11世纪初到公元19世纪初800多年的黑火药技术时代, 至少前500年一直由中国引领引信及其技术的发展, 自1846年机械触发引信在法国问世开始, 引信及其技术进入以机械工业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技术时代。
1943 年美国研制成功无线电近炸引信, 引信进入电子技术时代。
1958 年美国研制成功半导体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1963年集成电路首次用于导弹制导计算机, 由此推动引信进入微电子技术时代, 采用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的各种原理的近炸引信和电子时间引信相继出现。
纵观1 000多年来引信及其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两个基本规律: 一是随着战争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引信不仅性能不断提高, 且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引信的概念及其内涵从来没有固化和停滞在某个阶段和水平上; 二是由于引信处于战争生与死对抗的最前沿, 因此每个时代的先进技术, 总是优先用于引信。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引信及其技术千年发展的不竭源泉。
面向21世纪网络技术时代的引信, 有必要对引信的定义、功能和组成进行深入的研究, 加深对引信特征的再认识, 以便正确认识和把握引信及其技术新的发展机遇, 推动中国引信装备和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 现代引信定义及其组成现代引信可以定义为: 利用目标信息、环境信息、平台信息和网络信息, 按预定策略引爆或引燃战斗部装药, 并可选择攻击点、给出续航或增程发动机点火指令以及毁伤效果信息的控制系统。
在引信新的定义中, 涵盖了上世纪80年代引信定义的内涵, 它是引信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引信核心功能所在。
新的定义较上世纪80 年代定义增加的内涵有以下四点:(1)在引信输入即引信所利用的信息方面, 增加了平台信息和网络信息这两大类信息;(2)在引信输出方面, 增加了选择攻击点、给出续航/增程发动机点火指令以及毁伤效果信息三个新的功能, 以“并可”二字统领, 表示这些功能并非每个引信都有;(3)将“预定条条件”改为“预定策略”, 包括安全系统解除保险/恢复保险的策略、引爆战斗部的策略(如根据目标类型选择单点起爆、多点同步起爆、多点序贯起爆等等), 多引信对付多目标的目标分配策略、攻击时机策略、对单个或多个攻击点的选择控制与更新策略等等;( 4)将定义的“属”定位在“控制系统”上, 因为现代引信的控制系统特征已远强于“控制装置”特征。
对应新定义的引信组成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引信组成原理框图目标信息除为引信发火控制系统选择最佳起爆时机所用外, 安全系统还可以利用它实现目标基解除保险, 攻击点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它选择、更新最佳攻击点或从多个目标中选择特定的目标。
环境信息包括弹药的发射、投放、飞行、多级发动机分离、子母式弹药的抛撒、子弹药的飞行等各类环境信息。
平台信息包括运载平台(如飞机) 传给引信的信息, 例如从载机上向航空炸弹传输的引信解除保险时间、引信延期作用时间等信息; 发射平台(如火炮)通过接触式、感应式或射频式向引信传输的关于目标位置、射击诸元、气象诸元、引信作用方式、作用时间等信息; 指挥控制平台通过遥控指令向引信传输的安全系统解除保险或恢复保险信息, 弹道修正引信的修正执行装置工作信息, 向自组网引信中的“网关引信”下达的目标特征及对抗策略等信息;飞行平台的制导系统向引信传输的安全系统解除保险信息、弹目交会特征信息、目标形体特征信息等等。
网络信息包括引信接收定位卫星网络的定位信息; 地面及空中传感器网络传给引信的战场态势及目标特征信息; 指挥控制网络传给引信的对抗策略信息;自组网引信间的通信信息等等。
引信籍此可以确定自身的空间位置、精细地识别目标(包括敌我识别)和跟踪目标, 有目的地改变引信的空间位置、有选择地毁伤目标, 并将对目标的毁伤效果传给指控网络毁伤效果评估系统或网中的其它引信。
3 现代引信的发展特点与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微机电技术、先进光电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在引信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引信技术呈现出下列发展特点和趋势。
3.1 武器系统与引信一体化设计和信息交联化充分利用武器系统的信息, 通过提高引信性能从而提高整个武器系统的综合效能, 是现代武器系统和引信技术发展趋势之一。
国外将引信作为武器系统信息链的一部分统一协调设计, 有效地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
导弹制导系统可以为引信提供更多的目标位置信息, 有利于提高引战配合性能。
“爱国者”3型导弹的设计中就采取了制导与引信的一体化设计, 引信采用双波束设计, 解决了攻击不同速度目标时的引战配合问题, 达到提高对目标毁伤效果的目的。
现代防空反导火炮系统在设计中注重了火控系统与引信一体化设计和信息交联化设计。
体现这种先进设计思想的典型例子是瑞士新一代35 mmAHEAD 防空反导弹药的感应装定引信系统。
系统在设计中将复杂的测距、测速和弹道解算等功能由火控系统来完成, 经数据处理后, 将引信所需的时间信息采用炮口快速感应装定装置传递给引信。
充分利用武器系统的信息资源, 提高了武器系统整体作战效能。
引信装定技术采用与火控系统信息交联化设计, 发展了炮口快速动态感应装定技术、供弹链快速动态装定技术和弹道上远距离指令射频传输装定技术。
3.2大量应用微电子与微机电技术美国的M 734A1、M773、M 782 多选择引信、FMU - 160B 近炸引信和EX - 433 子弹近炸引信均采用了通用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 IC )。
新的软件可编程通用单片微波集成技术正在研究中。
微机电技术在尺寸、重量、性能方面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引信系统中应用。
国外新的引信开始大量采用微机电技术。
如硬目标灵巧引信中采用了三维MEMS 加速度传感器, 弹道修正引信中采用了MEMS惯性测量组合装置和微机电驱动的鸭舵, 20mm高爆榴弹空炸引信中采用了MEMS碰炸开关和MEMS安全系统。
鱼雷引信中也采用了微电子集成电路与MEMS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系统。
3.3采用新的物理场、新的探测体制与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在光电对抗技术日益剧烈的战场环境中, 引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成为衡量引信性能的重要指标。
新的近炸引信广泛采用了频率捷变、随机噪声调制、软件可编程等抗干扰技术; 在体制上采用性能更好的频率调制体制; 在工作频段上向全波谱拓展; 红外近炸引信已从能量型发展到简易成像型, 从被动型发展到主动型。
并采用新的物理场(如静电场)和多模复合探测技术及信息融合、自适应等先进信号处理技术, 弥补单一物理场探测的不足, 提高引信对目标探测与识别的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引信抗干扰性能。
3.4引信功能多样化和扩展化引信功能多样化是为适应未来战场复杂情况的需要和简化后勤保障的需要。
美国的先进硬目标灵巧引信FMU - 157 /B 引信具有计时、计层次和计行程起爆控制功能; FMU - 159 /B 引信具有计时、计层次和计埋深起爆控制功能。
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最佳作用方式和参数。
引信功能的扩展是引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外在新型导弹设计中, 就利用了引信的安全控制功能, 进行导弹续航发动机点火的安全控制,在发射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时, 不允许续航发动机点火。
进一步增加了武器系统的安全性。
利用引信的探测与控制功能, 发展低成本精确打击弹药是国外正在大力发展的新技术。
弹道修正引信可使远程弹药的消耗量减少十几倍。
在远程导弹子母弹的子弹药上采用末段弹道修正技术, 可以使命中跑道的子弹数从10%提高到70% , 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命中精度控制已成为国外引信新功能的究热点。
3.5引信系统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发展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引信系统是国外引信技术系统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
美国在发展精确打击弹药引信过程中, 设计了从FMU- 135 /B到FMU - 159 /B的系列化硬目标侵彻引信, 性能越来越先进, 但它们的外形和重量保持不变。
所有引信均采用了通用气动涡轮交流发动机FZU - 48 /B, 还为远程精确打击弹药研制了通用的低炸高探测器DSU - 33B /B、高炸高探测器FZU -39 /B, 它们均采用通用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 IC )。
3.6引信行业实现由机械化产业向信息产业转型国外的引信公司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由机械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
随着硬目标灵巧引信、激光/红外引信、微波/毫米波引信、多选择引信等一大批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先进光电技术和微机电技术引信产品的出现, 现在国外的引信产业已是名副其实的信息产业, 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已退居次要地位, 取而代之是微电子技术、微机电技术和先进的光电子技术。
4 结束语引信技术是多学科领域新技术的结晶, 是国防科技关键技术之一。
引信在发挥弹药终端毁伤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和肯定。
随着武器系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引信将在信息化武器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引信技术在武器系统发展中的作用, 已把引信技术作为集团公司重点加强的五个基础技术领域之一, 列为具有发展优势的技术领域。
引信技术从传统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引信技术的信息化, 引信信息化的高级形式是引信的智能化。
引信技术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微机电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仿真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取代传统的机械、机电技术, 开发引信新的探测和控制功能,实现引信技术与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为需求牵引, 以引信信息化为技术推动, 着眼于全面提升引信行业研发创新能力, 实现引信技术由传统技术向信息化技术方向转变。
实现引信技术的信息化将在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和改造传统武器装备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