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2张PPT)
国务总理内务总长钱能训 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六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 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左: (1)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 七年两次密约。 (2)免除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贵、王怀庆 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 (3)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 (4)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 (5)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 此目的。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反帝反封建 爱国运动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合作探究: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 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思考,五四运动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1)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 了伟大的力量;(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起止时间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参与 奋斗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1919-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不广泛
广泛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19张PPT)

讲授新课
由《京报》主 笔邵飘萍报告 巴黎和会上中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国外交的失败 情况
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会场
讲授新课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中心: 北京 主力: 学生
(最能体现 反帝反封建 的性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口号: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 1.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 2.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 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 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精神。
知识储备
巴黎和会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国际 “和平会议”(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参加者有英、法、 美、日、意等27个战胜国,苏俄未被邀请参加。因这次会议在 法国巴黎召开,也称“巴黎和会”。帝国主义者召开这次会议主 要是瓜分战败国的领土和反对苏俄。中国在这次大战中参加英、 美、法等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曾派出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 所以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和会。会议为英、法、美三国操纵, 经过激烈的争吵,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国联盟约》,还 秘密拟定了武装干涉苏俄、瓜分苏俄领土的计划。会议还无理 地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这激起中国人 民的极大愤怒。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下宰割 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农民、
主 主 义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
失 资产阶 败 级都不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能救中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 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 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 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 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 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
A 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
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五四运动(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五四运动(共31张ppt)

北大学生张贴罢课决议
内外 除争 国主 贼权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曹汝霖
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 外交次长 1915年1月参与同日本公 使谈判“二十一条”。
陆宗舆
1913年12月任驻日公使, 参与袁世凯投靠日本的卖国 活动。1915年,与曹汝 霖一起自始至终参与日方代 表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 “二十一条”。
章宗祥
1916年任驻日公使期间, 在段祺瑞指使下,与日 本政府秘密谈判,出卖 国家领土与主权。 1919年初,代表北洋政 府参加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 反应?
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 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人们起来 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 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1 2
3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阅读课文59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 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如何? (2)为什么中国的正义要求会遭到拒 绝?这说明了什么?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 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
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举行游行示威……
阅读材料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2024版新教材)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口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第四级 “• 誓第五级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D 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B 3、单五击四运此动处取得编初辑步母胜利版的标决题定因样素式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单工击人此处阶编级辑登母上版政文治本样舞式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第进二级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第人三级民的彻底觉醒 • 第四级
• 第二级
五 • 第三级
第一阶段:北京
四 运 动
• 第四级 • 第五级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经过
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意义
随堂单演击练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C 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BC•、 、 、单““北•击第一一洋•此二战 战 政第处级三” ” 府编级期 期 对辑间 间 外母民 美 卖版族日国文工加、本业紧对样进侵内式略掠一中夺步发,国阶展级,工 矛盾人加队伍 深壮大 D、俄国十• 月第四革级 命的影响 • 第五级
上海
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单击此1处、北编洋辑军阀母释版放标被捕题的样学式生
结 果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 单击此处3编、辑中母国版代文表本拒样式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3张PPT)

B
4.(2017· 江苏宿迁· 7)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 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5.(2017· 湖南郴州· 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 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申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 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 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B
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D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谭嗣同英 勇就义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第13课 五四运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 国热切地盼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中国政府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 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 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 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北京 学生
口号
①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方式
罢课
结果
镇压 逮捕
第一阶段 1919年 (爆发) 5月4日
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 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二阶段 (扩大)
1919年 6月3日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四运动的意义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D 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意义
外交:中国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加深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材 境阶料内级二近基:代1础8工7:2业年工6—8,人—家1力8,9量41年9壮1中3大年国—境—内1近91代9年工,业中17国5家新,建1厂89矿5年有—60—0家19,13新年增中资国
本达一亿三千多万,超过过去大半个世纪。辛亥革命前期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 生的爱国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第二阶段
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
阶段
时间
地点
第一阶段 1919.5.4 北京 -
第二阶段 1919.6.3 上海 -
主力军
学生
工人 阶级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 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二 五四运动过程
1.爆发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 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 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 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 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 团体占满。记者忙即下车,近前 一看……”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 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 陆去。”这段资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C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由青年学生为挽 救中国危亡而掀起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 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请结合实际 情况谈谈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再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三 五四运动的意义
4.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
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 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 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 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 义壮歌。
时受到热烈欢迎
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 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哪里?
(2)第二阶段
时间:6月3日开始 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 斗争形势: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上海工人罢工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3).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 步胜利。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 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 和会上提出的正 义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等。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 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
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C)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五四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 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 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 有里程碑意义。
义革命 级民主 封建
宁主义
革命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
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
国的待遇?
2.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3.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会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并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第一阶段
时间:5月4日-6月3日 先锋:学生 中心:北京 斗争形势:学生罢课,游行示威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它和旧民主主义 革命有什么区别,你知
道吗?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ຫໍສະໝຸດ 命之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名称 革命性 革命任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 资产阶 反帝反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
义革命 级民主 封建
共和国,走资
革命
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 资产阶 反帝反 无产阶级 马克思列 实现社会主义
天安门
外国使馆区
东交民巷
赵家楼曹 汝霖住宅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运动中北京游行队伍
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
清华大学学生在焚烧日货
北洋政府军警逮捕学生
中19国19无年产6月阶3日级以
是后怎,样五产四生爱和国运壮动大发的展, 到一你个知新道阶吗段。?“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