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_24对破骨细胞功能及分化的影响_王鑫

合集下载

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种细胞因子,存在于人体中的多种细胞中,包括辅助T细胞、B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它们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素通常是由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的方式来发挥它们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在人体中的功能非常多样化,它们可以调节和控制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别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等,同时还能够调节体内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在导致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增强肿瘤细胞的生长、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等。

白细胞介素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它们可以通过激起炎症反应来帮助人体抵御感染和损伤。

当身体受到外部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时,免疫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引起局部充血、渗出和炎症反应,从而帮助人体排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自身免疫疾病的形成就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有关,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自身免疫疾病中最主要的炎症介导因子之一,它能够激活炎症反应并促进自身免疫的过程,导致关节炎、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生。

除了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白细胞介素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些肿瘤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并通过这些介质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扩散。

另外一些白细胞介素如白细胞介素-2(IL-2)也被逐渐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因为它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帮助身体克服癌症细胞。

总而言之,白细胞介素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免疫系统中,它们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帮助人体抵御感染和疾病。

然而,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白细胞介素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炎症反应的调节、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肿瘤治疗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4(IL-24)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在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探讨血清IL-8和IL-24水平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种炎症介质IL-8和IL-24。

IL-8是一种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它能够介导炎症反应,促进白细胞趋向炎症部位,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而IL-24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它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癌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增加。

而子宫内膜癌又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探讨IL-8和IL-24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方面,研究发现,IL-8水平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

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持续性的低级炎症状态,而IL-8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因此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IL-8水平升高可能与炎症状态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

而持续性的炎症状态则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针对IL-8的干预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

血清IL-8和IL-24水平的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干预IL-8和IL-24的水平,有望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今后的临床研究可以重点关注IL-8和IL-24的干预策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带来新的突破。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为该患者群体带去更多的健康福祉。

白介素-23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直接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白介素-23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直接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鼠破骨细胞 的过程 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I 2 , L 3 观察 破骨细胞 形成数量及 吸收 陷窝的变化 以及组织 蛋 白酶一 R A Km N
的表达变化 。同时 , R W2 4 7 导破 骨细胞 , 以 A 6. 诱 采用 R -C T P R及 F C A S方法检测 I-3刺激下 , A K m N L2 R N R A及蛋 白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I.3 L2 作用下 , 鼠破骨细胞数量增 加 , 小 形成 的吸收 陷窝增多 , 组织蛋 白酶一 R A的 Km N I-3可以通过调 高 L2 表达增 强。同时在 I一3刺激下 , L2 破骨前体细胞表面 R N N A KmR A及蛋 白的表达增强 。结论 破骨前体细胞表面 R N A K的表达 , 直接促进小 鼠破 骨细胞分 化。
陈莉 WE i — ig B ow n E as D ne A shi n I a Q n rn e vn ai ec l n X o l ma
【 要】 目的 检测 白介素. ( - ) 摘 2 I 2 是否 对破 骨细胞分化及 功能有 直接调节 作用 。方 法 3 L3 在体外 培养小
【A s at bt c 】 r
obet e ji c v
T ea ie h e et f L2 o rgl i ot c s ieett n n o xm n te f c I-3 n eu t g s ol t f r i i ad o an e a d nao
f n t n M e h d 0s o lssfo mo s o e mar w a d R r6 . etl e w r u t rd i i o T e n mb r o u ci . t o s o t ca t rm u e b n ro n A 2 4 7 c l i e e c l e n vt . h u e f e n u r o to ls n p e e c fI - 3 a i e e tc n e t t n w sc u t d D n i l e r s d t b e v i r t n R se ca t rs n e o L 2 t f r n o c n r i a o n e . e t si swe eu e o s r e pt f ma i . T- i d ao n c o so o P R adF C n ACS wee u e o e a n NK n ah p i e p e so . s l T e n mb r o s o lss a d pt r s d t x mi e RA a d c t e sn K x r si n Re u t s h u e f o t ca t n i e s fr ai n i c e s d w e t ltd b L 3 RANK a d c te s x r s in wee a s p rg ltd i r s n e o L o m t n r a e h n si a e y I - . o mu 2 ah p i K e p e s r lo u —e u ae n p e e c fI 一 n n o 2 . n l so I - 3 d rc l p o td o to ls i e e t t n a d f n t n b D r g lt g RANK e p e s n 3 Co cu in L 2 i t r mo e se c a t f r ni i n u ci y u .e ai e y d ao o u n x rsi . o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引言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患者常常伴随有慢性炎症状态,这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4(IL-24)作为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血清IL-8和IL-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IL-8和IL-2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及变化IL-8是一种促炎因子,能够吸引和激活中性粒细胞,进而诱导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IL-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IL-8也常常处于高水平状态。

合并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往往伴随有更高的IL-8表达水平,这可能加速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血清IL-8和IL-24水平的变化对于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清IL-8和IL-24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的评估指标。

研究表明,IL-8和IL-2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监测血清中IL-8和IL-24的水平来评估患者的肿瘤进展情况。

IL-8和IL-24水平的变化还可作为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的存活期和复发率。

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24水平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与肿瘤的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生需要重视患者血清IL-8和IL-24水平的监测,以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临床管理。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IL-8和IL-24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瘦素通过细胞因子在RANKL RANK OPG系统中的作用对破骨细胞形成的调节

瘦素通过细胞因子在RANKL RANK OPG系统中的作用对破骨细胞形成的调节

瘦素通过细胞因子在RANKL RANK OPG系统中的作用对破骨细胞形成的调节【摘要】RANKL/RANK/OPG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传导通路,是成骨细胞作用于破骨细胞的重要途径。

细胞因子与RANKL/RANK/OPG系统关系密切,瘦素通过免疫系统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影响RANKL/RANK/OPG系统的平衡,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起到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Abstract】RANKL/RANK/OPG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which is discovered in resent years.It is the main way that osteoblast act on osteoclast.Cytokin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ANKL/RANK/OPG system.Leptin through the immune system affecting the secretion of cytokines affect the balance of RANKL / RANK / OPG system.It can inhibit osteoclasts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osteoclasts formation and play a role in the inhibition of bone absorption.瘦素是由Ob基因编码、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样激素[1],在胎盘、骨髓、肌肉、乳腺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均可表达,因此它具有多种生理效应。

瘦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其分化和成熟;也可以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抑制其生成。

近年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改变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而瘦素恰恰是免疫系统和骨代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重要中介物,其在体内的含量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

白介素24的抗肿瘤机理

白介素24的抗肿瘤机理

CHEMISTRY OF LIFE 2011,31(1)文章编号: 1000-1336(2011)01-0031-05白介素24的抗肿瘤机理刘世海 夏海滨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治疗研究室,西安 710062摘要:白介素24(interleukin 24, IL-24)是利用消减杂交技术,从重组的纤维母细胞干扰素和密执毒素共同作用的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筛选得到的一种高表达基因。

由于IL-24能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因此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IL-2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涉及多种信号途径,有些信号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本文就IL-24通过启动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广泛的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作一综述,从而为IL-24抗肿瘤机理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白介素24;肿瘤;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Q291收稿日期:2010-08-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993)资助作者简介:刘世海(1981-), 男, 博士生,E-mail: shliu@stu.snnu.edu.cn;夏海滨(1965-),男,博士,教授,通讯作者,E-mail:hbxia2001@163.com白介素24(interleukin 24, IL-24)又称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 MDA-7),是Jiang等[1]用消减杂交分析法,从重组的纤维母细胞干扰素和蛋白激酶C活化剂密执毒素(mezerein, MEZ)共同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筛选发现的一个高表达基因。

后续的研究发现,将该基因导入多种肿瘤中后可引起肿瘤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降低肿瘤细胞克隆的形成。

由此证明它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

随着对MDA-7研究的深入,根据该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定位、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以及具有细胞因子样的特征,MDA-7被重新命名为IL-24,归属于IL-10家族[2]。

白细胞介素24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24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24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郭建军;黄晓萍;杨一兵
【期刊名称】《江西科学》
【年(卷),期】2011(029)002
【摘要】人类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是近年发现的具有细胞因子特性的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它能够通过膜受体或非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此外,IL-24还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强放疗敏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作为一种具有多种抗肿瘤功能的细胞因子IL-24在临床Ⅱ期试验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将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武器.现就IL-24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现状和发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5页(P182-186)
【作者】郭建军;黄晓萍;杨一兵
【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4
【相关文献】
1.昆虫抗菌肽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J], 王瑜琼;李沛哲;王琪;郭姗;赵瑞君;程璟侠
2.粘质沙雷氏菌在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J], 张帅;卢磊;王靖瑶;王天女
3.无机纳米载体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展 [J], 王洁青;刘向红
4.卟啉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J], 樊静
5.砷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思考 [J], 孙适然;程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浓度DMSO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

低浓度DMSO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

低浓度DMSO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张鑫;李金源;沈晨曦;刘庆辉;毕文娟【摘要】(1)目的探讨低浓度二甲基亚枫(DMSO)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

(2)方法将细胞接种在24孔板上,采用0、0.001%、0.005%、0.01%、0.05%、0.1%、0.15%、0.2%等八种低浓度的DMSO作用于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4天后,各培养孔随机采集照片20张,用显微镜每孔随机收集20张照片,使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对每张图进行测量,记录每张照片中RAW264.7细胞的细胞总数及总面积。

(3)结果较RANKL组相比,DMSO浓度为0.005%和0.01%时,RAW264.7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表面积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0.005%和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MSO浓度进一步提高为0.1%,0.15%,0.2%时,破骨细胞表面积随浓度升高而减小;DMSO浓度为0.001%,0.05%,0.1%时,破骨细胞表面积与未加DMS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DMSO浓度为0.005%和0.01%时促进RAW264.7细胞的破骨分化,而随着DMSO浓度的进一步提高,DMSO对RAW264.7破骨分化的促进作用消失,甚至表现为抑制破骨分化。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20)00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DMSO;RAW264.7;RANKL;破骨分化【作者】张鑫;李金源;沈晨曦;刘庆辉;毕文娟【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通常作为冰冻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试剂,也可以作为渗透剂通过皮肤和黏膜给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特异性 TRAP 染色鉴定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分离培养 1 d 后,进行 TRAP 染色,光镜
下可见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胞质紫红色( 图 2) 。 2. 3 MOI 值测定
当 MOI > 400 时,细胞大量死亡。结合转染效率 和细胞死亡率,选取 400 为最适宜 MOI 值( 图 3) 。 2. 4 IL-24 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破骨细胞; RAW264. 7 细胞系; 骨吸收; 白细胞介素 24
The effects of IL-24 o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osteoclasts WANG Xin1 ,SHI Ce2 ,ZHENG Rong1 ,LIU Xuan1 ,SUN Hongchen2 ,WU Lipeng1 . 1. 154000,College of Stomato-logy,Jiamusi University,China; 2. College of Stomat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像分析系统( Image-Pro Plus) 。 试剂: alpha 基础培养基( α-MEM) 粉剂( 美国) ; 胎
牛血清( Gibco 公司,美国) ; 青霉素-链霉素( PAA,德 国) ; TRAP 染色试剂盒( Sigma-aldrich 公司,美国) ; 腺 病毒 载 体 AdCMV-EGFP 及 AdCMV-IL-24 ( 由 美 国 NIH 郑长玉研究员合作构建[3]) ; RNA 提取试剂盒( 北 京宝生生物技术公司) ; Real-time PCR 试剂盒( 北京 天根 生 物 公 司) ; 小 鼠 单 核 / 巨 噬 细 胞 系 RAW264. 7 ( ATCC 号: TIB-71,Amerie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 IL-1β 蛋白、TNF-α 蛋白( R&D,美国) 。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L-24 o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osteoclasts. Methods: Mature osteoclasts were isolated from long bones of neonate rats. 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of AdCMV-EGFP was determined. Then osteoclasts and RAW264. 7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AdCMV-EGFP and AdCMV-IL-24 respectively. The function of osteoblasts was studi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lacunae,the differentiation of RAW264. 7 cells was evaluated by the expression of osteoclast related genes examined with real-time PCR. Results: Osteoclasts were TRAP positive with more than 2 neclei. MOI = 400 was suitable for AdCMV-EGFP transfection. The resorption lacunae area in AdCMV-IL24 transfected cells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AdCMVEGFP transfected cells( P < 0. 05) . 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under induced conditions,osteoclastic related genes NFATc1,CTSK and TRAP were changed in RAW264. 7 cells transfected with AdCMV-IL-24. Conclusion: IL-24 may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osteoclasts.
动物: 出生 24 h 的 Wistar 大鼠,雌雄不限( 购自 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材料: 骨片 1 cm × 1 cm; 盖玻片。 1. 2 实验方法 1. 2. 1 骨片和玻片的制备 成年牛股骨( 市售) ,取 骨皮质,切成 1 cm × 1 cm 大小,硬组织锯片机切成薄 片,砂纸打磨至厚度约 50 μm,超声中清洗 20 min × 3 次,75% 酒精浸泡,自然晾干,超净台中紫外灯双面照 射,无菌保存,备用[4]。盖玻片( 24 mm × 24 mm) ,泡 酸过夜,清洗,干燥,高压灭菌。 1. 2. 2 破骨细胞的分离[5] 取出生 24 h 的 Wistar 大鼠长骨,在 4 ℃ α-MEM 中纵剖,从骨髓腔内壁开始 层层刮取,将长骨刮至粉末状。用吹管吹打,将破骨细 胞从骨渣中震荡出来,接入预先置入盖玻片的 6 孔板 中。37 ℃ 孵育 1 h 后,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清洗 3 次,每 孔加入有血清培养基 1 ml。 1. 2. 3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 染色 在细胞 转染 5 d 后,固定液固定 30 s,去离子水冲洗 3 次,按 照试剂盒的步骤进行 TRAP 染色,37 ℃ 避光孵育 1 h, 去离子水洗,并苏木精复染,碱性自来水冲洗返蓝,晾 干,封片。 1. 2. 4 感染复数( MOI 值) 测定 使用无血清培养基 冲洗 3 次,每孔加入无血清培养基 400 μl,计算细胞 数,然后按照 MOI = 200、400、600、800、1 000,分别 转入 AdCMV-EGFP。转染 4 h 后换有血清培养基。在 转染后的 48 h 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 EGFP 在细 胞中的表达。转染效率 = 表达荧光细胞数 /光镜下细 胞总数 × 100% 。 1. 2. 5 骨吸收陷窝检测 放置骨片组,在细胞转染 7 d 后,将骨片取出并使用 PBS 浸泡,超声震荡 2 次,每 次 2 min。显微镜下观察骨吸收陷窝,拍照。然后使用 image-Pro-Plus 软件测量骨吸收陷窝面积。 1. 2. 6 Real-time PCR 分析 RAW264. 7 细胞以 1. 2 × 106 接种到 6 孔板,按照 1. 2. 4 所得 MOI 值分别转
染 AdCMV-EGFP ( EGFP 组 ) 、AdCMV-IL-24 ( IL-24 组) 。分 别 于 2、4 和 6 d 提 取 细 胞 总 RNA,逆 转 录 ( RT) 合成 cDNA 后进行荧光定量 real-time PCR 反应。 real-time PCR 所用引物: β-actin,CTSK,NFATc1。 1. 2. 7 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用配对 t 检验,以 P < 0. 05 为有统计学差异,以 P < 0. 01 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 1 破骨细胞形态学观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 81271111) 作者单位: 154000,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 王鑫 郑嵘
鹏) ;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 史册 孙宏晨) 通讯作者: 吴立鹏 E-mail: WLPKQ@ sina. com
刘璇
吴立
和深入。IL-24 做为一个重要的免疫因子,在癌症、银 屑病和伤口愈合等方面都有所研究,但是其对骨系统 的影响和机制还没有明确的报道。有研究发现在伴有 骨吸收的牙周病中 IL-24 的表达升高[2],但是其对破 骨细胞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机制尚未发现报道。为了研 究 IL-24 对破骨细胞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免疫系统 与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实验创新的在破骨细胞 中转入免疫因子 IL-24,检测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以 期进一步揭开免疫系统对骨系统的影响。
培养在骨片上的细胞,于实验第 7 天使用三蒸水 冲洗,超声震荡 2 min × 2 次,使用摄像显微镜拍摄骨 吸收陷窝照片( 图 4) ,然后使用 Image-Pro Plus 软件测 量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表 1) 。
所得实验数据经 SPSS 17. 0 软件分析,发现空白 组与阴性对照组没有差异( P > 0. 05) ,阴性对照组与
·456·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 Pract Stomatol) 2014 Jul,30( 4)
白细胞介素-24 对破骨细胞功能及分化的影响
王鑫 史册 郑嵘 刘璇 孙宏晨 吴立鹏
【摘要】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4( interleukin-24,IL-24) 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 24 h 内大鼠四肢长 骨分离鉴定破骨细胞; 确定 AdCMV-EGFP 的最佳感染复数( MOI) ,分别转染 AdCMV-EGFP 和 AdCMV-IL-24,培养在骨片上, 测定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在诱导条件下 RAW264. 7 细胞转染 AdCMV-IL-24 后,破骨细胞相关因子的 表达。结果: 破骨细胞胞内可见 2 个以上的细胞核,TRAP 染色呈紫红色; MOI = 400 为最佳转染效率; 转染 AdCMV-IL24 的 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面积比转染 AdCMV-EGFP 的细胞大( P < 0. 05) ; 在诱导条件下 RAW264. 7 细胞转染 IL-24 后,破骨细 胞的相关基因 NFATc1、CTSK 和 TRAP 表达发生变化。结论: IL-24 能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Key words】 Osteoclasts; RAW264. 7 cell line; Bone resorption; Interleukin-24 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3733. 2014. 04. 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