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网络 (3)

合集下载

多媒体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使人们能够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还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原理多媒体通信技术是指通过网络等传输介质,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传输和交流的技术。

它的核心原理是数据的压缩与传输。

1. 数据压缩为了提高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效率,通信技术中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

无损压缩能够无损地还原原始数据,而有损压缩则通过牺牲一定的细节信息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

2. 数据传输多媒体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网络进行。

目前常用的网络技术有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

有线网络通过电缆或光纤进行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带宽和稳定性;而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便携性和灵活性。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网络课堂和远程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娱乐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为娱乐领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音频和视频的高清传输使得用户可以享受更加逼真的视听效果。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娱乐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

3. 通信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互联网电话、视频会议等技术,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远程通信。

音频和视频的传输使得交流更加直观,能够提高沟通效率。

此外,多媒体通信技术还为实时互动、实时共享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4. 医疗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远程医疗平台使得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共24张PPT)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共24张PPT)
IP电话 解决多媒体实时同步问题
吞吐量(throughput)
数据量大、存储量大、传输带宽高、可压缩
分组实时视频会议 ITU将QoS定义为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一组性能参数,典型的有吞吐量、延时、延时抖动、差错率等。
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
10.3 多媒体通信协议
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应用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
CLS:被控负载服务(Controlled-Load Service),提供有一定延迟量和数据丢失的服务,但延迟和数据丢失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现场声音和视频广播 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由于Internet的特点,为保证多媒体业务实时性要 求,需要考虑
扩大链路带宽:但费用太大
改进Internet协议:对网络系统做较大变更来自10.3 多媒体通信协议
IP组播
单播(unicast):点对点传输 广播(broadcast):网上一点到所有其他点传输 组播(multicast):也称多播,指网上一点到多个指定
统计型(Statistical):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对 所承诺的QoS允许一定范围的波动,并且不会造成 不良的后果。一般用于软实时应用
尽力型(Best-Effort):也称最佳效果传输,网络 不提供任何QoS保证,网络性能将随着负载的增加 而明显下降。由于受带宽的限制,现有Internet 上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大多提供这种服务
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 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 时数据。

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7.1.3 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在网络上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实现流媒体传输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包括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两种方式。前者用于传输音频、视频等实时数据,而后者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
资源预留过程
7.1.2 多媒体传输协议 RTP/RTCP协议IETF开发的一种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其目的是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数据流传输过程中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 用于统计、管理和控制RTP传输,它与RTP一起协作,完成多媒体数据的打包和发送。 RTCP的主要功能是为RTP所提供的QoS提供反馈信息。这种反馈可以用来进行流量、拥塞控制,也可以用来监视网络,诊断网络中的问题。RTP为数据提供了具有实时特征的端对端传送服务,如在组播或单播网络服务下的交互式视频音频或模拟数据。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
7.1.3 流媒体技术流媒体平台RealNetworks的流媒体平台 RealNetworks公司多年从事流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流媒体的创作、传送、伺服、下载、播放等各个环节都由相应的产品。而且每个产品都有Basic版和Plus版两种,前者具备有限的基本功能,可免费下载使用;后者提供完整的功能,提供给专业使用者使用。Real System是可跨平台使用的流媒体平台,支持Windows、Linux、Mac OS、Solaris、HP/UX等几乎所有主流操作系统。Real System在窄带流媒体传输中表现优异,能很好地适应从28.8kbps的拨号上网到10M 的局域网传输。 Real Media(RM)格式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流媒体文件格式,主要包括Real Audio(RA)、Real Video(RV)和Real Flash(RF)三部分。

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多媒体通信英文名称:multimedia communication定义:在系统或网络中,声音、图形、图像、数据等多种形式信息同步进行的交互式通信。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百科名片多媒体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务。

IP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由于它对当前IP网中多媒体会议系统,特别是当前热门话题IP电话有很大意义,因此在本次会议中研究进展很快。

经近两周的研究,本次会议已决定把H.GCP确定下来。

H.GCP是根据朗讯(Lucent)提出的MGCP(IETF草案)来的,其基本思路与MGCP一致。

从目前来看,它的首要应用是IP电话。

H.GCP从本质来说是把应该原本在网关(GW)中实现的内部协议转换为外部开放协议。

考虑到网关(从目前来说是话音网关)的功能过于集中,导致网关设备过于复杂,由于当前IP网中的实时应用都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语音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功能(特别是控制功能)尚未确定,因而将网关拆开,分为媒体网关(MG)和媒体网关控制器(MGC)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样做同时也便于和现有的网络和信令系统互通。

分开后的媒体网关功能很单一,它只负责媒体流的通信、采集有关信息及播放提示音,其他功能都将在媒体网关控制器中实现。

从H.GCP本身协议而言,目前这只是相当初步的,特别是它如何对多媒体流的控制问题还没有解决。

尽管当前H.GCP还比较简单和初步,但它代表一种方向,它有可能会改变当前某些业务网的体系结构,因而要特别引起研究开发部门、业务运行部门和标准化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然,H.GCP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特别是网关拆成MG和MGC后,业务网的体系结构、原有体系中设备的功能将重新分配。

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加以深刻研究的。

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简述电脑组装的一般步骤(1)准备好螺丝刀,螺丝等工具和仔细检查清点相关配件.(2)放掉身上的静电。

(3)取出主板,找一张平整的桌子,在桌子上放一块软泡沫或者软垫。

(4)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片和风扇。

(5)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6)打开主机机箱,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7)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支架上。

(8)安装显卡,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9)安装声卡,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10)安装驱动器,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11)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

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12)安装输入设备,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3)安装输出设备,即显示器的安装和连接打印机等。

(14)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5)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16)盖上机箱盖。

(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简述计算机主板(Main Board)的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

1.市场上的主板虽然品牌繁多,布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包括:用于安装CPU的Socket插座或Slot插槽;用于安装AGP 显示卡的AGP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的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各种PCI 卡的PCI插槽;用于安装ISA卡的ISA插槽;用于连接硬盘及光驱的IDE或SCSI接口;用于连接软驱的软驱接口;用于连接串行设备的串行口;用于连接并行设备的并行口;用于连接USB设备的USB 接口;键盘接口;鼠标接口;用于存储BIOS程序的BIOS芯片和用于存储微机设置参数的CMOS芯片以及用于检测CPU温度、电压,进行电源供应及管理和硬件自动检测报警的各种芯片及电子电路器件。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的骨干网上,多媒体网络已成为现实,为多媒体通信的实用化奠定了技术。

2.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形成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形成是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和宽带IP网的发展,为实现多媒体通信提供了理想环境,为多媒体通信的实用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等一大批大中信息传播媒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

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数据化的信息交换方式,使得信息交换的速度更加迅速,共享程序度更高,产生了一大批如电子邮政,信息查询一类更层次的应用,也产生了一批种类不同,用途各异的通信网和通信新业务。

3多媒体网络3.1多媒体通信网络多媒体通信网分类多媒体通信网络是实现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基本环境,它是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出上发展而成的。

目前的通信网络可为四大类:⑵计算机网络:是由相关机构建立的计算机网,如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如光纤分布式数据接通口(FDDI)、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等。

计算机网实现了计算机互连,为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资源共享提供服务。

一个部门,几台计算机就可以构成一个局域网,但构成城域网和广域网需要通过电信网以专线或拨号形式互联。

随着高速宽带光纤网和宽带IP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性能的光纤令牌环网FDDI和FDDIII、快速以太网(100Mb/)和千兆以太网(1000Mb/),以及电信网和计算机网融合的ATM网络,使计算机网具备了实时处理声音和传送动态图像的能力。

技术上的进步为在网络上传送多媒体信息奠定了基础。

⑶电视传播网络:是由广播电视部门建设的电视网,如有线电视网(CATV)、混乱合光纤同轴网(HFC)、卫星电视网等。

有线电视网提供广播业务,包括电视,图文电视等,有线电视网一般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各城市之后间通过光纤、微波或卫星转发。

有线电视网采用树形拓布结构,网络中采用大量的分支器,将信号从信号源分配到网络中的各个端口的用户,网络中的用户是平等的,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收到节目。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21世纪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

现代意义上的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不仅具有计算机所固有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等功能,还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技术,使计算机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而且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与人类交流。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虚拟实验室、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室等的蓬勃发展。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在互联网上发展各种多媒体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多媒体网络的另一含义其实就是互联网。

以因特网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问——网络社会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组合、交互地传递。

而“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推进。

1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技术的要求1.1 要有足够的带宽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大,尤其是视频文件,即便是压缩过的数据,如果要达到实时的效果,其数据量是文本数据等无法比拟的。

而实现实时的视频传输是多媒体技术必须实现的一个功能,所以要求通信网络具有足够带宽。

1.2 要有足够小的延时多媒体数据具有实时特性,尤其是语音和视频媒体。

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关键技术之三:量子密钥分发

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关键技术之三:量子密钥分发

超高性能PCI-E固态硬盘再现 固态硬盘再现 超高性能 新势力
Abee 发布 新款 HTPC 机箱 CS515
• Abee 近日发布了一款 HTPC 机箱“acubic CS515”,可 以水平、斜向双方向放置以及多款不同的涂装颜色,十分 贴合玩家的家居环境。 机箱参数: 170高x340宽x250深(mm),重约3.8kg 对应主板:Mini-ITX 对应电源:SFX规格标准电源 材质:3mm(前面板),2mm(四周罩子)厚铝合金 硬盘位:3.5吋 HDDx2, 2.5吋 HDDx1 售价折合RMB 4000元
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关键技术之 三: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钥分发 三: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钥分发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软件学院 朱宏峰 2011.5.24
几则新闻 Sandy Bridge新品七连发 新品七连发
• Intel今天更新官方价格表,正式加入了七款新型号处理器,全部基于Sandy Bridge架 构,而且其中四款都冠以奔腾的名号。 Core i5-2310:在Core i5-2300的基础上原始主频提升100MHz而达到 达到2.9GHz, 达到 Turbo Boost动态加速频率也因此升至3.2GHz,其它完全不变,售价也维持在177美元, 显然将直接取代后者。 Core i3-2105:相比于Core i3-2100处理器部分不变,集成图形核心从六个执行 集成图形核心从六个执行 单元的HD Graphics 2000升级 解锁 为十二个单元的 升级(解锁 为十二个单元的HD Graphics 3000,频率还是 单元的 升级 解锁?)为十二个单元的 850-1100MHz,3D性能自然更好。价格标为134美元,贵了17美元。 Core i5-2405S:同上类似也是图形核心升级为HD Graphics 3000,价格也上涨 了10美元而达到205美元。 不同于Core i5/i3系列新品只是现有型号的增强型变种,四款奔腾都是全新型号,比上 一代的Pentium G6900系列有了底层架构上的本质不同,比如支持 支持SSE4指令集、 指令集、 支持 指令集 DDR3-1333内存 仅限 内存(仅限 系列),不过因为面向入门级市场,很多新特性都被屏蔽了, 内存 仅限G800系列 系列 包括HT超线程、Turbo Boost 2.0动态加速、AVX/AES指令集、3D加速、Quick Sync 视频转码、InTru 3D立体、Clear Video HD高清解码等等。 Pentium G850:双核心,双线程,主频2.9GHz,三级缓存3MB,集成图形核 心HD Graphics2000, 频率850-1100MHz,热设计功耗65W,标价86美元。 Pentium G840:主频降至2.8GHz,其它不变,标价75美元。 Pentium G620:主频降至2.6GHz,内存支持也降至DDR3-1066,其它同上, 标价64美元。 Pentium G620T:主频继续降至2.2GHz,热设计功耗也仅为 热设计功耗也仅为35W,属于节能 热设计功耗也仅为 型的低功耗版本,标价70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在其广域网核心中实现了ATM. 许多ADSL实现 也采用ATM。 但是,其在LAN领域是失败的。因为其复杂性, 其作为单个网络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 尽管这样,基于现有ATM部署的系统仍然还会使 用一段时间。ATM中的一些技术是非常先进的, 新的网络技术可能会采用其思想。
3.6 接入网络与多媒体传输
3.8 3G移动多媒体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特点是提供多媒体通 信业务,也就是说在不仅提供连续语音通 信,还提供了可交互的视频通信业务。
那么,相对2G通信,3G通信在哪些方面进 行了新的设计和提升呢?
3.8 3G移动多媒体通信
移动通信的发展 3G体制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移动管理 3G的多媒体业务
WiMax从早期的固定位置的宽带无线传输, 到现在和未来的移动宽带无线传输,其技 术发展迅速,也许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 心技术之一。
图3.24 802.16协议栈
图3.24 TDD原理示意图
图3.25 802.16的一般帧结构
1 10
9 类型
连接ID
17
24
需要的字节数 首部CRC
图3.27 802.16的请求帧结构
典型的X.25和帧中继网络是否支持多媒体 传输?
3.3 Internet与多媒体传输
现在大量的信息是通过Web向用户提供的, 包括多媒体信息、视频和音频流等。
Internet网络及其体系结构是否能够有效地 支持多媒体传输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里问题,我们从基本的 TCP、UDP和IP协议说起。
第三章 通信子网
本章内容
3.1 电信网络技术与多媒体传输 3.2 传统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与多媒体传输 3.3 Internet与多媒体传输 3.4 局域网与多媒体传输 3.5 ATM与多媒体传输 3.6 接入网络与多媒体传输 3.7 WiMax技术 3.8 3G移动多媒体通信
3.1 电信网络技术与多媒体传输
3.3 Internet与多媒体传输
Internet的多媒体传输能力 多媒体电子邮件 多播与MBone Internet 2
3.4 局域网与多媒体传输
标准以太网 交换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 无线以太网
3.4 局域网与多媒体传输
局域网的优势是数据率高,支持多播。 但是传统的竞争式协议有损于连续媒体流
语 音
上行信道
0 4 50
138
下行信道
图3.18 DMT技术的频谱分布
频率KHz 1100
图3.23 光纤环路与用户的距离
3.7 WiMax技术
什么是WiMax 802.16协议栈 无线传输方式 MAC控制 帧结构
3.7 WiMax技术
WiMax是一种新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从其设计开始就考虑到传输多媒体流数据。
电话网 ISDN网络 SONET/SDH
3.1 电信网络技术与多媒体传输
电信网络技术最早是为电话通信而设计的, 采用电路交换的电话网适合连续语音的传 输,而数字传输技术SONET/SDH具有高容 量传输的能力。ISDN是一个考虑到综合业 务支持的网络。
电信网络其实非常适合传输连续的音频媒 体流和固定带宽的视频数据。
的传输。 因此,局域网是否支持多媒体传输,关键
看其协议的特性,是否会损害数据包传输 的等时性,传输时延是否有保障。
3.5 ATM与多媒体传输
ATM网络的概念和特性 ATM协议参考模型 ATM连接和交换 ATM提供的服务和QoS
3.5 ATM与多媒体传输
ATM在设计中就考虑到多媒体传输。 ATM在WAN环境下是非常成功的,大量电信提供
3.2 传统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与 多媒体传输
X.2络与 多媒体传输
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数据,让收发端点 独占信道就会浪费大量带宽,分组交换网 络应运而生。
主张电信思路的设计者建立的分组交换网 络是面向连接的,这是早期分组交换网络 技术的一个分支。
对于视频应用来讲,用户接入的带宽是一 个难点。用户计算机是通过接入网接入到 主干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因此要求其既要 速率高,又要便宜,大量用户要能够用得 起。这就是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必须采取新的宽带接入网络技术和方法加 以解决。
3.6 接入网络与多媒体传输
信息使用的对称与非对称模式 电话线接入网ADSL 有线电视接入网HFC 光纤接入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