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合集下载

第10章 传媒经济新观察

第10章  传媒经济新观察



博客的经营模式
①通讯、博客、搜索、邮件相融合的门户模式,如MSN。 ②服务托管收费。委托第三方代管信息和服务,并收取一定 费用。 ③俱乐部模式。中国博客网VIP客户,推出情侣博客、团队 博客、博友会。
博客营销的本质
1、传播个人思想 2、表现个人体验
3、分享个人知识资源
4、赢取点击率
如何营销博客?
海都招聘网
海峡房网
方便看房购房
新媒体
网 络 媒 体 数 字 电 视
移 动 多 媒 体
手 机 媒 体
IPTV
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1)前者是公器,后者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2)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动画、互动、融合等。 (3)传播主体大众化。受众也是传者,自主选择话题并传 播信息。 (4)传播模式“多点对多点”,传统则是“一点到多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7 月发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 及,网络媒体正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 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 继续其“草根”媒体的角色,其强大传播 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新闻传播中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网络媒 体新角色获得认同的基础。 2009年两会,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
网络架构层面三网融合最终状态
业务层面三网融合最终状态
4、IPTV
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作为主 要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 通过互联网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交 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 ①网络电视:宽带+计算机 ②IPTV:宽带+电视机 ③手机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利用移动通 信技术向手机用户提供点对点多媒体服务。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利用宽带网的基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章1.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成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课本P4-52.如何理解现代通信⽹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学术界⼀开始设定的七层的OSI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但后来在实际发展中TCP/IP作为五层协议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发展了起来。

其中:物理层和链路层:解决相邻节点的单跳接⼊问题,就是保证相连(有线⽹络)或者相邻(⽆线⽹络)的节点可以相互发送数据⽐特;⽹络层:负责多跳的路由选择问题(也就是收到⼀个数据包后判断是否是⾃⼰的,如果不是应该发往相连的哪个节点);传输层:只在⽬的和源两个节点起作⽤,⽤于保证传输质量、流量控制、跟上层应⽤交互等;引⽤层:主要是各种应⽤程序(或者说操作系统中进⾏通信的进程),⽐如浏览器浏览⽹页、qq通信、电⼦邮件等。

3.分析通信⽹络中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4.举例说明⽇常⽣活中遇到的通信业务以及对应的通信终端。

(⾃⼰编)5.如何理解通信⽹络与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答:通信技术侧重通信接⼊技术,主要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如OFDM、CDMA等技术;通信⽹侧重通信⽹络管理和控制,主要⽹络层、传输层,⽐如TCP/IP、ATM等。

6.就未来通信发展趋势谈谈想法。

(⾃⼰编)7.什么是三⽹融合?你认为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答:(1)三⽹融合是指电信⽹、⼴播电视⽹、互联⽹在向宽带通信⽹、数字电视⽹、下⼀代互联⽹演进过程中,三⼤⽹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户提供语⾳、数据和⼴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络的物理合⼀,⽽主要是指⾼层业务应⽤的融合。

三⽹融合应⽤⼴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以后的⼿机可以看电视、上⽹,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第1章概述1.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区别的技术特征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对包括伴音在内的活动图像的处理、存储和显示的能力,解决了停机存储、读取和显示两个时间上紧密相关的数字信号(即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时,如何在时间上保持同步的问题。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什么?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媒体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3、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是什么?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是什么?独立商亭式系统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多媒体即时通信点播电视5、三网融合是指哪三网?电话服务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提供数据服务的计算机网提供电视服务的广播电视网第2章视觉特征和彩色电视信号1、图像对比度图像相邻区域或相邻点之间的亮度差别,对比度C=Imax/Imin2、视觉阈在给定的某个亮度环境下,人眼刚好(以50%的概率)能够区分两个相邻区域的亮度差别所需要的最低对比度3、对比度灵敏度视觉阀的倒数4、空间频率物理量在单位空间距离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fx=dφ(x)/dx5、色度学研究彩色的计量和计算的科学第3章数据压缩1、数据压缩方法分为哪几大类?基于像素的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依赖于人类视觉特征的第二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2、信息量I信息多少的量度 I=log(1/p)3、熵H熵实在平均意义上表征信源总体特征的一个物理量 H(X)=5、下取样、上取样下取样:由高取样率的样值去推算低取样率样点数值的技术上取样:由低取样率的样值去估计较高频率的取样点上的数值的技术6、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简称为DPCM,是对模拟信号幅度抽样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调制方式。

这种方式是用已经过去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的抽样值,对它们的差值进行编码。

7、运动估值的主要方法块匹配方法和像素递归方法8、帧间预测方法有哪些?前向预测后向预测双向预测9、离散余弦变换选择不同的正交基向量,可以得到不同的正交变换。

《5G移动通信系统》第10章 5G语音解决方案

《5G移动通信系统》第10章 5G语音解决方案
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路访问2000)
固定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IMS
铂松信息Biblioteka 使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作为网络元素之间呼
网络
铂松信息
Wi-Fi 热点
9
IMS架构示意图
10.1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IMS架构
无线网络接入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提供无关 的基于IP 的服务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LTE
• 无论是独立组网还是非独立组网模式,对运营商来说,语音业务都是其运营中的 重要一环。
• 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需要进一步提升所有业务的质量。
• 5G商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提供绝对的语音业务质量 • 因为用户绝不能接受5G网络的语音业务质量相对4G而言是明显退化
• 伴随着新形势与新挑战,如何在5G中有效的开展语音业务并提高其质量成为了服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网络架构和分场景的部署方案 不同场景下方案的对比
5G语音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铂松信息
• 更系统的理解5G网络
中的语音业务解决方

• 对未来5G网络中语音
服务的演进过程有所
了解
4
10.1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
• 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5G及其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满足相较于现在万倍以上 规模的数据流量需求。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共24张PPT)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共24张PPT)
IP电话 解决多媒体实时同步问题
吞吐量(throughput)
数据量大、存储量大、传输带宽高、可压缩
分组实时视频会议 ITU将QoS定义为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一组性能参数,典型的有吞吐量、延时、延时抖动、差错率等。
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
10.3 多媒体通信协议
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应用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
CLS:被控负载服务(Controlled-Load Service),提供有一定延迟量和数据丢失的服务,但延迟和数据丢失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现场声音和视频广播 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由于Internet的特点,为保证多媒体业务实时性要 求,需要考虑
扩大链路带宽:但费用太大
改进Internet协议:对网络系统做较大变更来自10.3 多媒体通信协议
IP组播
单播(unicast):点对点传输 广播(broadcast):网上一点到所有其他点传输 组播(multicast):也称多播,指网上一点到多个指定
统计型(Statistical):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对 所承诺的QoS允许一定范围的波动,并且不会造成 不良的后果。一般用于软实时应用
尽力型(Best-Effort):也称最佳效果传输,网络 不提供任何QoS保证,网络性能将随着负载的增加 而明显下降。由于受带宽的限制,现有Internet 上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大多提供这种服务
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 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 时数据。

【网络通信】华为培训第10章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

【网络通信】华为培训第10章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

第10章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本章首先介绍WCDMA系统不同版本之间演进过程,使读者对WCDMA制式有总体的熟悉;接着从具体的网络建设角度动身,介绍了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

10.1 WCDMA演进概述10.1.1 标准进展概述WCDMA技术从出现以来逐渐演进开展为R99/R4/R5/R6等多个时期,其中R99协议于2000年3月(3GPP官方讲法是1999年12月)冻结功能,通过两年时刻的完善,协议差不多成熟;R4协议于2001年3月冻结功能,协议差不多稳定。

R5协议于2002年3月〔局部功能6月〕冻结功能。

R6协议估量在2004年12月左右冻结功能。

图10-13G协议的开展趋势WCDMA系统相关于GSM网络和GPRS网络来讲,一个最重要的变化确实是根基无线网络的改变。

WCDMA网络中,使用无线接进系统RAN来取代了GSM中的基站子系统BSS。

R99版本的WCDMA核心网从网络形态上来讲,能够瞧作是GSM的核心网络和GPRS的核心网络的组合。

也即R99的核心网络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

电路域与GSM的核心网构造全然相同,分组域与GPRS的核心网构造全然相同。

R4版本的核心网络相关于R99版本来讲,最大的变化就在于R99核心网电路域中MSC网元的功能在R4版本中由MSCServer和MGW来完成。

其中MSCServer处理信令,MGW处理话音。

分组域没有什么变化。

具体可参见第三章系统结构的相关内容。

R4协议的核心网络具有TDM和IP两种组网方式。

采纳TDM方式组网时,R4网络的网络建设与R99网络有许多相近之处。

比方在建设汇接网络、信令网络等方面,许多考虑根基上相同的。

采纳IP方式组网的时候,R4的网络建设那么与R99有了不小的区不。

R5版本的核心网络相关于R4版本来讲,多了一个IMS〔IP多媒体子系统〕域,增加了相应的设备和接口;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网络结构那么没有什么大变化。

同时由于网络功能的增强,局部设备功能也进行了升级。

移动通信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移动通信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可变衰减
可变相移
d
a
a
W
Σ
图10-5 自适应 波束形成示意图
图10-5是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方向的(DOA)自 适应波束形成示意图,其中天线阵列由N个 空间分布的天线阵元组成,阵元排列可以是 直线型、环型或平面型, 阵元之间的距离一 般为信号波长λ的一半,即λ/2; W是复加 权因子。自适应阵列需要判别所有信号的到 达方向,然后根据信号的到达方向,计算和 选择合适的复加权因子,将方向图的主瓣指 向所需信号,而把凹陷对准干扰信号,从而 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干比。这种方法在阵元数 多于用户数,且不存在多径传播时比较有效。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以CDMA为主要 技术,向用户提供2Mb/s到10Mb/s的 多媒体业务。
超(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 的研究和开发:采用OFDM和多天线等 新技术,将向用户提供100Mb/s甚至 1Gb/s的数据速率。
10.1 个 人通信
个人通信的概念-5W
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 (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都能 和另一个人(Whomever)进行任何方式 (Whatever)的通信。人们把这种向往中的 通信称为“个人通信”,而把实现个人通 信的网络称为个人通信网(PCN)。
实现可变速率调制的方法:
可变速率正交振幅调制(VR-QAM):QAM 是一种振幅和相位联合键控技术。电平数 越多,每码元携带的信息比特数就越多。
图10-2 星型 QAM的 星座图
星 型 Q8 A M
星 型 1Q6 A M
星 型 3Q2 A M
星 型 6Q4 A M
可变扩频增益码分多址(VSG-CDMA):动态改变扩频增益和发 射功率以实现不同业务速率的传输。 在传输高速业务时降低扩 频增益,为保证传输质量, 可相应提高其发射功率;在传输低 速业务时增大扩频增益,在保证业务质量的条件下,可适当降低 其发射功率,以减少多址干扰。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教程课件_第十章 集群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教程课件_第十章  集群计算机系统结构
Cluster Computer 9
2013-8-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集群式计算机的定义

集群计算机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进行划分。 狭义地讲,根据构成结点的不同,可以分为PC Cluster和工作站Cluster。根据研制理念的不同, 可以分为NOW类型Cluster(追求高速通信,进 行全局资源管理,采用时钟周期“窃取”技术 来利用空闲计算机的资源)和Beowulf类型 Cluster(尽可能使用现成的硬件、免费系统软 件、基于TCP/IP建立通信库、不考虑“窃取” 时钟周期)。
33 43 80 93 15373 22526 50181 66614 14689 29523 69774 136048 8745 18831 36569 78052
2013-8-31
Cluster Computer
7
集群式计算机的发展

最初,集群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只有 30%左右,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随着 高速通信、体系结构、并行算法等方面 研究的不断取得进展,集群计算机系统 的使用效率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已达62%以上,逐步接近MPP的效率 。
2013-8-31
Cluster Computer
6
TOP500中Cluster的数量和性能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数量 cpu总数 峰值速度[GF/S] LINPACK[GF/S] 97.6 1 100 33 10 97.11 1 100 33 10 98.6 1 68 72 19 98.11 2 290 299 102 99.6 6 1026 789 372 99.11 7 2412 2009 961 00.6 11 3668 3720 2254 00.11 28 9174 8717 5409 01.6 01.11 02.6 02.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集成性指的是能对内容数据信息、多媒体和超媒 体信息、脚本信息和特定的应用信息等4类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 则和显现的能力。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交互性
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在多媒体通 信系统中,交互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机接口,也就是人在 使用系统的终端时,用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其二是用户终 端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媒体会议型业务 媒体会话型业务 多媒体分配型业务 多媒体检索业务 多媒体消息型业务 多媒体采集型业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如果将这六类多媒体通信业务进一步归类的话,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人与人之间交谈型多媒体通信业务 人与人之间交互型信息检索多媒体通信业务 多媒体采集业务 多媒体消息业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3.同步性
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声音和文字均以同 步方式工作。多媒体通信终端通过不同传输途径将所需要的信息从不 同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将这些图像、声音、文字同步起来,构成 一个整体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1.3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种类
业务接入点收到用户标识后,检验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使用权限,一 经确认,即向用户发出VOD系统目录清单供用户选择。
用户可以按照目录清单以点菜单的方式进行寻找,也可以用填表格的 方式要求系统查找想看的节目。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当用户找到了想看的节目后并经确认,VOD业务接入点即自动向所在 的视频服务器发出两次呼叫,并报告机顶盒所在的地址。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1.4宽带多媒体通信新业务
可视电话 网上现场直播 电话网、电视网、因特网的三网合一 网络电视 视频点播 网上证券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网上银行 远程医疗 远程教育 多终端上网 多终端上网 电子商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2 多媒体通信业务接入方式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8.无线接入
单区制无线接入 微波点对多点接入系统(MARS) 本地多点分配接入 VSAT WLAN 移动通信系统接入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3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10.3.1多媒体通信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 服务行业 科研和工程 家庭 其他应用领域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020/11/25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1 多媒体通信业务概述 10.1.1 多媒体通信业务概念
1.媒体与多媒体
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例如,我们 日常使用的语言、音乐、报纸、电视、书籍、文件、电话、邮件等 都是媒体。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根据国际电联ITU-T的定义,媒体共有五类: 感觉媒体 表示媒体 显示媒体 存储媒体 传输媒体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5.HomePNA接入
HomePNA(Home Phone Line Network Alliance)是家庭电 话线网络联盟的简称,该联盟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协调采用 统一标准,统一电话线网络的工业标准。HomePNA接入技术也属于 一种铜线接入技术。如果XDSL和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是解决“最后 一公里”的接入问题,那么HomePNA就是解决“最后1结合在一起,实现 实时通信。典型的桌面型视频会议系统由一部小型摄像机、一个微型 话筒和一张编解码卡组成。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3)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视频会议是两地或多地间的双向通信,它不仅传送语音、数据、而 且还传送实时的活动图像,但由于活动图像是连续的数据流,多个信 道间不能直接连接,否则来自不同地方的图像将重叠在一起,无法分 辨。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视频点播系统
(1)视频点播系统概述
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也称交互式电视点播, 即按需要的视频流播放。还可以实现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家庭 购物、旅游指南、订票预约、股票交易等其他功能。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VOD系统的组成
VOD系统由服务系统、网络系统、客户端系统3部分组成。 服务系统主要由视频服务器、档案管理服务器、控制网络和网络接口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3)VOD的工作原理
通过VOD用户终端向就近的VOD业务接入点发起第一次通信呼叫, 要求VOD业务。
VOD业务接入点收到用户的呼叫请求后,即向用户机顶盒发出命令, 要求报告用户身份码,以便确定用户的权限和身份。
机顶盒接到命令后,自动向业务接入点发出用户标识。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3.多媒体通信业务
多媒体通信业务是指通过多媒体通信网,向最终用户提供的多媒体 通信与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在一次业务的进行中交换的信息类型不是 一种,而是语音、文本、图像、声频、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类型的 综合体。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概念包括了以下含义 从多媒体通信业务终端技术来看,能够同时提取、处理、编辑、存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3.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VDSL)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是一种在普通的短距离的电话 铜线上最高能以52Mb/s速率传输数据的技术,它的速率大大高于 ADSL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相当于T3的数据传输 速率。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s,上传速率可达 2.3Mb/s(将来可达19.2Mb/s,甚至更高)。
多媒体通信业务接入方式包括窄带接入和宽带接入,如电话拨号方 式接入、专线接入,ISDN接入,XDSL铜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 轴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用户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接入公众多媒体 通信网,以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应用。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2.1 电话网(PSTN)拨号接入
用户使用电话特服接入号码通过电话网(PSTN)以电话拔号方式 接入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拨号终端必须具备486以上的PC机、调 制解调器、电话线这些硬件以及Windows95或Windows3.x以上的 操作系统,Netscape或IE浏览器软件。
网络系统包括具有交换功能的主干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两部分,VOD 业务接入点的设备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业务接入点主要完成按用户 指令建立一条视频服务器到用户的宽带通道。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终端系统是使用者与某种服务或服务提供者进行互操作的桥梁。在计 算 机 系 统 中 , 客 户 端 系 统 是 由 带 有 显 示 器 设 备 的 PC 终 端 加 Cable Modem完成的。在电视系统中,它是由电视机加机顶盒完成的;在 一些特殊系统中,可能还需要一台配有大容量硬盘的计算机以存储来 自视频服务器的影视文件;在客户端系统中,除了涉及相应的硬件设 备,还需要配备相关的软件。
10.3.2多媒体通信的应用系统 1.多媒体会议系统
(1)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多媒体会议系统又称视频会议系统或会议电视,是融计算机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它要求将各种媒体信息数 字化,利用各种网络进行实时传输并能与用户进行友好的信息交流。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基本特征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远程地参加 会议或交流;合作方式不受地理位置分割的限制;通信涉及到多个参 与者站点之间的连接,以及在这些连接之上的操作;会话可以通过视 频、音频以及共享应用空间来进行;连接不限于用户之间,媒体播放 器或记录器也可以当作连接方;除了非实时性的电子邮件或传真连接 外,连接主要用于建立“活动”的会话。
储与显示一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业务。 从多媒体通信业务信息种类来看,是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够提供多
种媒体信息的交互型通信业务。 从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网络支持来看,是由宽带网或宽带综合业务数
字网所支持端到端的、用户选用的多媒体信息交互业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1.2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征 1.集成性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10.2.4 XDSL接入 1.ADSL接入
ADSL即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它是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 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其上行为低速 的传输,可达1Mbit/s;下行为高速传输,可达8Mbit/s。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HDSL接入
HDSL(高数据速率数字用户线)技术是建立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技术、高速自适应滤波技术、回声抵消技术、特殊的编码技术、多线 对传输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实现在统一电缆 中传输数字与模拟信号而互不干扰。该技术双向对称传送1~ 2Mbit/s的数字速率信号,其上行速率与下行速率相等。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国际电联对多媒体服务的定义是特指处理多种表示媒体的服务。多 媒体系统和多种媒体系统是不同的,多媒体系统中的媒体相互之间是 有关联的,是以时空同步的方式存在的;而多种媒体系统中媒体与媒 体之间可以是毫无关系的。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2.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兼收并 蓄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网的分布性以及广播电 视的真实性等优点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向人们提供了综合的信息服务。
组成。 视频服务器主要由存储设备、高速缓存和控制管理单元组成,其目标
是实现对媒体数据的压缩和存储,以及按请求进行媒体信息的检索和 传输。 档案服务器主要承担用户信息管理、计费、影视材料的整理和安全保 密等任务。
第10章多媒体通信业务
控制部分主要完成各种服务器中各种信息传递工作及后台的影视和数 据的交换。网络接口主要实现与外部网络的数据交换和提供用户访问 的接口。
视频服务器接到请求,先建立与机顶盒的数据通道,开始向机顶盒发 送视频信息,随后启动VOD业务接入点开始计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