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中化学物相分析的应用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司荣静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司荣静发布时间:2021-10-25T03:38:42.36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0期作者:司荣静[导读]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基础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化学研究水平也逐步的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其中化学物相分析便是其中一项高新科技。
山东恒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基础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化学研究水平也逐步的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其中化学物相分析便是其中一项高新科技。
化学物相分析最早被用于冶金等行业,但是随着对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不断研究,对于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在污染物监测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以及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化学物相分析;环境科学;重金属离子;应用进展;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分析手段层出不穷,所利用的分析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化学学科的发展进程。
化学是一种极其依赖化学工具的一门学科,化学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化学学科的进步,使得化学学科的体系更加的完善,研究的内容更加精确。
化学中的各项元素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化学行为,这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所决定的,因此造成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也极为不同,针对于不同元素存在的各项差异性,对于化学物质中物相的含量进行精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于不同物质中的元素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提取分析等操作。
1 环境科学和化学物相分析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多种学科都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学科,是一门跨多专业的学科,但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还是以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为主。
环境科学,顾名思义就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学科,并且主要还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于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探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处理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化学分析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现在,面对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环境负担,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化学分析技术是环境保护领域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这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灵敏、高效的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C-MS能够高效地分离和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包括:农药、有机氯化合物、有机溶剂和多环芳烃等。
此外,GC-MS也可用于检测空气和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GC-M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监测环境污染的程度,它还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的来源,并为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信息。
此外,利用GC-MS分析测量,可以评估环境风险,并为环境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另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技术,它可用于环境监测中许多不同的环境污染物,例如重金属、农药、药物、尘埃和化学物质,以及其他有机化学物质。
LC-MS技术能够在极低的浓度范围内检测这些污染物,并且它可以分离复杂的样品矩阵中的化学物质。
这些样品矩阵包括水、废水、土壤和空气等。
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AAS)也是环保检测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
这种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金属、追踪元素、汞和铅等有害元素的浓度。
AAS利用分子或离子中的一些基本化学特性,例如原子结构和能级,将能量从可见光中的一个特定波长吸收进去,并生成一个光谱线,来监测它们的浓度。
对于水和废水样品,AAS可以用来检测汞、铅、铜、锌等金属元素的浓度。
对于土样进行分析时,AAS还可用来分析处理过程中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浓度。
这使农民和生产商能够在生产中实现对土壤和作物中元素的更精确的控制,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荧光/喷雾-质谱分析技术荧光/喷雾-质谱分析(FLS-MS)技术是一种用于定性和定量环境污染物的一种新技术。
化学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化学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化学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监测:化学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各种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例如,化学分析可以用来检测空气和水中的有毒物质,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2.污染治理: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处理和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例如,化学沉淀法可以用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而活性炭吸附法可以用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3.生态毒理学:化学是研究有毒物质如何影响生物体的重要工具。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物质如何在生态系统中传播并影响生物体的科学。
化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有毒物质的毒性、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
4.环境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方法是研究环境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形态和转化的重要工具。
例如,通过同位素分析,可以追踪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和路径。
5.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种旨在减少或消除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负面影响的化学分支。
它强调在设计和制造化学品时考虑其环境影响,并寻求更环保的替代方案。
6.生态恢复:在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系统中,化学可以帮助恢复其健康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添加营养物质或改变pH值,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植物生长。
7.气候变化:化学在气候变化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其化学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总的来说,化学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从监测和治理污染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气候变化的原因,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化学分析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从环境污染监测到废水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
一、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及时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为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通过采集空气、水样品等,利用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环境中的污染情况。
二、水质监测与废水处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对水质的监测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分析技术在水质监测和废水处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准确测定。
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三、环境物质的迁移与转化研究化学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环境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例如,环境中的污染物通常会发生生物降解或转化反应,这些反应过程的了解对于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可以追踪分析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和转化情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大数据分析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巨大潜力。
在环境保护中,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技术获得的海量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趋势分析,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和原因。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协助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总结起来,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监测环境污染、研究物质迁移与转化、水质监测与废水处理等方面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化学物相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来探究物质本质的方法。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化学物相分析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大气、水体、土壤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大气环境中的应用大气污染一直是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化学物相分析可以通过对大气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来确定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和来源,为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物相分析,可以确定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如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评估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化学物相分析也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新出现的污染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
这些新的污染物质可能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新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十分重要。
二、水体环境中的应用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化学物相分析在水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水质的监测和污染物的鉴定。
通过对水样的化学物相分析,可以确定水质中的主要污染物种,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并且可以对其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这些数据可以为水质评价、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化学物相分析在水体中也可以用于监测新型污染物质的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有机污染物和微污染物出现在水体中,如药物残留、抗生素、激素类物质等,这些污染物质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化学物相分析的技术不断创新,可以更好地检测和鉴定这些新型污染物质,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基础。
三、土壤环境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中重要的污染受体。
化学物相分析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包括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鉴定、含量测定和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化学物相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科学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的类型、来源和分布情况。
本文从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化学物相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利用化学物相分析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通过对化学物相分析技术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实例分析,展示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文章最后指出了化学物相分析技术对环境科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该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并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有效的科学支持。
【关键词】环境科学、化学物相分析、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影响因素、实例分析、促进作用、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物相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研究和分析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和转化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化和行为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基础。
通过化学物相分析技术,我们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强化学物相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了解和控制环境中不同物质的分布和迁移过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
化学物相分析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物质的形态和分布,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化学物相分析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揭示了污染物的来源、迁移途径和转化过程,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工程检测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

环境工程检测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已逐渐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利弊。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已经采用了许多环境测试方法。
在当前的环境质量检查工作中,化学分析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化学分析在环境测试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并对我国环境化学研究过程以及化学设备对环境测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化学分析方法;环境检测;应用研究引言:当前,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化学研究侧重于“协调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生命健康”。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研究分子机制是研究化学生态污染的首要工作,而化学的研究程度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进展程度。
简而言之,化学分析是一门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组成。
化学分析包含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化学分析”主题基于化学实验技术和理论系统,结合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统计和概率等知识点,以进行环境分析和测试。
1化学分析技术概述在当前的化学测试过程中,化学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色谱分析和比色分析相对更加重要,尤其是色谱分析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所用化学药品的质量。
但是,该方法的应用必须依靠色谱设备,检测成本很高,并且必须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试。
因此,在化学测试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2化学分析状态化学分析主要使用化学方法科学地分析物质的组成,内部结构和综合性能。
无论是在各种科学和技术环境中开始使用滴定技术还是光谱技术,都已显示出巨大的进步,并且作为一般的化学分析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现阶段,已应用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领域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很高的知名度。
化学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化学物质的检测更加合理,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更宽的检测范围使化学实验更加准确。
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变得越来越稳定。
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化学分析方法成为了环境科学研究中不能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一、化学分析方法是什么?化学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谱等都属于化学分析的范围。
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精准、可靠、快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和污染控制领域。
二、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 水样品分析水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最为常见的一种,因此水样品分析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点。
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表面水、地下水、废水和饮用水等不同水样品的分析,用来测定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无机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含量和组成。
水样品分析能够揭示水体质量、环境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污染源的特征。
其中,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是在水质分析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
2. 空气质量分析空气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污染物的一大扩散渠道,因此,空气质量分析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空气质量分析要求具有高灵敏、高分辨、高速和同时测量多种污染物的能力。
化学分析技术在空气质量分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如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原子荧光检测等技术是在空气质量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
3. 固体样品分析固体样品分析是研究土壤、沉积物、岩石、生物组织、建筑物和化工产品等固体样品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化学分析技术。
固体样品中的污染物通常需要先进行培养和裂解,然后进行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如常用的有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等。
三、结语本文介绍了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环境科学中化学物相分析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新科学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其最早被应用在选矿和冶金等学科的研究中,而随着环境科学的的内涵不断的发展,才使得化学物相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引用。
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一种化学形态分析的方法,已经成为了当前环境监测部门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针对环境科学中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科学化学物相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09-02
在化学科学中,不同的化学元素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其在化学行为、物理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很多物质中存在的不同化学元素的状态和价态,而对这些具有差异性的在状态和价态进行不断的迁移和转化,便能够形成不同的化学物相,在化学科学中,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物相而形成了一个综合的体系,对化学物相的分析也是进行化学形态分析的基础,通过不同的溶剂和溶解方法,能够将物质中存在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这样便能够获得不同元素的存在形态。
近些年来,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1化学物相分析的发展
化学物相分析方法是在研究物质组成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31年,德国化学家w·库兰茨便提出的物相的概念,并且将其运用到矿物分析工作中,在这之后的几十年,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先后发表了关于物相分析的研究成果。
但是直到上世纪40年代,物相分析才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获得广泛的关注。
物相化学在我国的研究历史始于建国初期。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化学物相的研究也逐渐的增加,而在相关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方面,也更为先进,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手段也开始进入到辅助研究领域中,为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2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在环境科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其在土壤、水质、工业废渣、大气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笔者则主要针对化学物相分析对于水体沉积物的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本文研究的水体,指的是包括海洋、湖泊、江河等水体的总称。
2.1土壤分析与评价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供给资源,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取不同的元素作为养分,来实现快速生长。
受到污染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不同的微量元素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对植物产生的毒害作用也不尽相同,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cu、
mn、zn等营养元素,人们更多的关注其在土壤中的总含量和分布形态,是否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而对于cd、pb、cr等有毒元素,人们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存在形态以及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所以,利用化学物相分析法对土壤中元素的存在形态或赋存状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为土壤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分析研究工作,从方法上讲,大部分都是沿用tessier提取法和bcr三步提取法。
2.2水体分析与评价
近些年来,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共同流入江河中,便会导致各种金属元素也大量的进入到水体中,对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进入到水体中的金属元素,与水中生物和其他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其中一部分生成物就会在河流的两岸以及近海区发生沉积。
当遇到一定的外部因素影响,这些沉积在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又会重新释放到水体中,促使水体污染的负荷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对这些沉积的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就需要对金属的分布形态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够为科学的治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针对水体沉积物中的金属形态进行分析,通常采用的是五步提取法或者是三步提取法。
我国对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重视,是从上
世纪80年代开始的。
为了提高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化学物相分析与生物暴露试验相结合也是当前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对不同金属物质的水溶态进行区别,以此来判断水体中的金属属性和含量。
对于水体中汞含量的检测,可以利用测汞仪。
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汞仪进行预热1-2h,确保仪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预热完成后,将采集的水体样本配置的汞标准使用液2.0,4.0,8.0,10.0g/ml 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然后加入1.0ml还原剂氯化亚锡,并迅速将瓶盖盖紧,便可以看到溶液中产生气泡。
这时从仪器读数显示的最高点进行测量并且记录其吸收值,最后利用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对吸光值与汞质量的关系进行求解。
计算公式为:x1=(m1-m2)(v1-v2)*1000/(m3*1000)。
2.3工业废弃物分析与评价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尤其是矿山开采产生的尾矿、冶炼生产产生的废渣和废弃等,都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因素。
在工业废渣中含有大量重金属,这也是工业污染中最为严重的污染成分。
含有大量重金属的物质,不仅其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同时也会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危险,对人和其他的生物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工业废渣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与其重金属含量有关,同时也与其中包含的各种有害因素之间的转化和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化学无相分析方法的运用,
能够对工业废渣中有害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为工业废物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当前,在工业生产中产生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是在煤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当其遇到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便会从将大量的有害微量元素溶解,并且进入到土体和水体环境中,造成水体质量下降、土体环境遭到破坏等,周围的生物无法生存,对人体健康也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利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在在静态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于有害元素从煤矸石中浸出的浓度与其在煤矸石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治理和开发方案。
3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在溶解过程方面与自然界存在的世界的生长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反应过程,是弱提取和慢动力的反应过程,但是在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中所使用的很多操作程序,确显示出较快的速度,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的完成并不是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完成的,因此在某一特殊的物相进行浸取时,很可能会对另一种物相造成破坏,所以很多化学物相分析方法所获得数据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解释。
(2)在进行分级提取操作时,需要保证被检测的样本中存在着能够被单独提取的化学相,但是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水质或者是空气中的沉积物并不能保证化学或者是物理相的存在,因此该测定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我国在化学物相分析
方法的研究工作方面还较为滞后,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与探索,促进我国环境科学的持续发展。
4结束语
随着人类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
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运用,为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关于化学物相的多种研究成果也为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职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也会不断的进步,并且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在环境科学领域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宝贵.化学物相分析在物料成分全分析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09(05).
[2] 张志勇,陈述,黄宝贵.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j].矿冶工程,2005(02).
[3] 丁秘枣,牛洪联.金化学物相分析现状及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4).
[4] 吴旺喜,余汉年,李华禄.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浸取条件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
[5] 张维碟,林琦,陈英旭.不同cu形态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利用性及其活性诱导[j].环境科学学报,2003(03).
[6] 侯琳琳.贵州省兴仁县滥木厂地区铊汞砷环境污染和铊的土壤存在形态的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