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专题分析-转基因舆情分析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专题分析-转基因舆情分析

————————————————————————————————作者:————————————————————————————————日期: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专题分析

安徽博约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六日

目录

1、概要 0

2、相关统计分析 (1)

2.1地域分布图 (1)

2.2时间趋势图 (2)

2.3站点分布图 (3)

2.4舆情传播路径图 (4)

3、网友观点 (6)

3.1网友观点分类占比 (6)

3.2网友观点概述 (6)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专题分析

1、概要

自“转基因食品”进入我们的视线以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颇受争议。近期,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热潮。

2014年6月14日农业部闪电批准了三种转基因的大豆进口被指违规,引发轩然大波。同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2014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对于崔永元所拍摄转基因调查纪录片的批评又引起了热议。对此,6月19日崔永元隔空喊话与中国农大校长就转基因问题进行公开辩论。6月17日,《中国化工报》报道澳洲研究人员即将对转基因香蕉展开人体试验。6月26日,去年被《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杂志撤稿的“转基因致癌”论文重新发表,引发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热议。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不足一年时间内,中国共在125.2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并作退运处理。而中粮被指作为中国进口商是责任方,且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7月1日,“转基因致癌”之争风波又起。7月3日中粮集团对进口转基因玉米遭退运事件发表声明,随之我国批准进口的准基因玉米品种被公布。

目前中国只有水稻、玉米、木瓜以及棉花获准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真正允许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只有木瓜和棉花。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介绍,转基因食品在短期内无害是可以确认的,但长期的安全性还说不清,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虽说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没有定论,但自6月起,“转基因食品专柜”在各地陆续悄然现身。截止到2014年7月10日,安徽省566家超市已经将转基因食品“亮出来”。近日,安利的纽崔莱蛋白粉遭转基因质疑,测试证实不含转基因。7月12日,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表示,转基因食品在中国已被“妖魔化”。随着转基因食品出现在了我们的菜篮里、餐桌上,互联网舆情信息不断,时有舆情小高潮出现,应予注意。

2、相关统计分析

2.1地域分布图

图片1:舆情地域分布图

纵观全国范围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舆情的关注,以北京市的量最大,其次是广东省与上海市。因为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最为详细。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知名人士的争辩和企业辟谣等各个角度进行报道,将政府部门、知名人士、科学家、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参与到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来。虽然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新闻媒体对为何对“转基因”感到恐慌进行分析,通过辩论式的方式对转基因进行科普,同时公布我国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详单,报道超市“转基因食品专柜”现状、特点等,发挥了很好的科普和宣传作用。

2.2时间趋势图

图片2:新闻、论坛、博客时间趋势图

图片3:微博时间趋势图

6月14日,因农业部被报道闪电批准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违规,同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2014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对于崔永元所拍摄转基因调查纪录片的批评,引发了崔永元6月16日《和柯炳生聊聊》的博文,与柯炳生发生争辩,争辩的最后落脚点就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该博文在腾讯微博上4167条转评,引发了接下来在6月21日转基因食品安全舆情信息高潮。在这一争辩式的科普即将落幕的时候,6月26日去年被《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杂志撤稿的“转基因致癌”论文重新发表,引发了之后6月29日的微博舆情高潮。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125.2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因监测出含有未被批准进口的MIR162转基因成分而被退运”。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开始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食用性转基因农作物被建议归纳入内。7月3日中粮集团作为中国进口责任方被牵涉其中而做出回应。中粮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

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再次引发人们对转基因的恐慌,“转基因致癌”风波再起。在7月4日在新闻、论坛、博客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关注再次回升。随之我国批准进口的准基因玉米品种被公布,食用性转基因农作物被建议归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转基因品种的审批情况也逐渐透明化,情势有所好转。

自6月起,“转基因食品专柜”在各地陆续悄然现身。安徽省自今年6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设立转基因食品试行专柜销售,目前全省共设立转基因食品专柜销售的超市共566家。随着转基因食品出现在了我们的菜篮里、餐桌上,互联网舆情信息趋于平缓,时有舆情小高潮出现。

2.3站点分布图

图片4:新闻、论坛、博客站点分布图

图片5:微博站点分布图

对于本专题的新闻报道中,新民网、凤凰财经、食品伙伴网、食品科技网、中国新闻网占据信息发布的前5位。在论坛、博客讨论中,天涯论坛、新华网论坛、新浪论坛、和讯论坛、和讯博客占据讨论发帖量的前5位。在微博发布中,新浪微博所占比例略高,达64.92%,其主体为各媒体的官方微博发布的报道评论,网友以转发与评论为主。而腾讯微博的信息占比35.08%,博文以转发为主,原创观点较少。

2.4舆情传播路径图

图片6:新闻论坛博客舆情传播路径图

图片7:微博舆情传播路径图

新闻传播上,光明网继2012年其卫生事业部制作“转基因主粮大视野”之后,在2014年6月至7月转基因食品安全一系列事件中再次成为舆情传播源头。此次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争辩信息在经历了新浪中心之后转到专注食品信息的食品伙伴网,信息再从食品伙伴网转载到腾讯新闻,借助其强大的影响力使本舆情信息达到最热的程度,随之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在微博传播上,2014年6月14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博文“草甘膦除草剂农达转基因豆油与大豆蛋白粉对过敏健康危害”中对提到转基因大豆制品因危害小孩健康在美国引起妈妈们的抗议。6月25日政协重庆市人资环建委委员王丹针

对一系列的争议,在腾讯微博询问“转基因食品到底对人体有危害没有?怎么能证明没有危害?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引发了热议,该微博被阅读达15万次,全部转播和评论305条。由于崔永元前段时间出国考察转基因食品的纪录片公布,方舟子与其在网络上打起了口水战,使崔永元成为转基因食品专题微博热点人物。但在本专题的微博和新闻传播中,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回应。

3、网友观点

3.1网友观点分类占比

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主要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天涯论坛,其他各互联网新闻网站及各大门户网站,针对各方人士对转基因食品相关事件和政策通知等本身做了报道,并没有表达观点。本分析专报抽取200条网友对该话题的微博评论和100条论坛评论为样报,来进行研究。

3.2网友观点概述

审核转基因产品时应更慎重公开

目前转基因食品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有些转基因食品在国外就已经被报道对下一代有毒害作用,而中国农业部违规闪电批准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给我们带来恐慌,政府部门把关不严可能导致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有网友认为转基因就像核武器一样危险,不可控制。这也提醒有关部门在审核新的转基因产品时

更加审慎公开。

●转基因食品要醒目标示,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有部分网友认为现在市场上的西红柿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西红柿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是否是转基因产品。这些虽然都没有科学依据,但也有不少人相信这一观点,这从侧面表明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标示的识别并不是十分明确。虽说目前各大超市“转基因食品专柜”悄然现身,但标示不够醒目,了解这些的消费者并不多。这提醒各大超市卖场要明确并且醒目的标出转基因食品,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口感好,可以改善生活

有网友认为,自己学了好几年的食品转基因科学,觉得转基因挺好挺安全,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吃转基因食品。也有网友虽然赞同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风险,但至少目前没有危险,并不妨碍偶尔选择口感很好的转基因食品来可以改善生活。

其他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国家该有个态度

有网友认为,长期以来在网络上争辩的都是些名人和非专业人士,对于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各执一词,也都有些所谓的证据支撑,但这些都不是能决定转基因是否安全的理由。作为“执政为民”的国家政府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争辩中的沉默,令人感觉困惑。有网友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在网络上各持观点,怎么对待转基因问题,应该是国家的职责。人大常委委员陈国令建议从安全战略出发,转基因食品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国家要有明确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