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和应用题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和应用题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和应用题

.简述为什么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层,以及分层的一般原则。.的参考模型为几层?请由低到高顺序写出所有层次。

.在网络体系模型中,因特网定义了五个层次。写出这五层的名称,以及各层的主要功能。并分别说明~层信息格式的名称。.简述星形网络的结构及其优缺点。

.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传输时,为什么要进行调制?

.物理层的功能是什么?物理层的接口规定了哪些特性?

.说明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的主要功能,以及分别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的哪一层?

.举出网络高层应用中最基本的几种应用,并准确说明这些应用所涉及协议的中文名称与英文缩写。

.简述以太网中,的工作方式、工作特点以及优缺点。

.简述对等网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特点。、

.简述虚拟局域网与普通局域网的差异。

.简述广域网的定义和组成。邮件服务器使用的基本协议有哪几个?

.子网掩码的用途是什么?

.邮件服务器使用的基本协议有哪几个?

.简述代理服务器技术的优点。

.用户账户与计算机账户的区别。

.组和组织单位的区别。

.什么叫“上传”、“下载”?

.简述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为了安装服务,必须在运行的计算机上配置哪些内容?

五、应用题

.将十进制地址转换成二进制形式,并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并说明是哪一类地址,该类地址最大网络和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

.对于子网掩码为的类网络地址,能够创建多少个子网?.对于子网掩码为的类网络地址,能够分配多少台主机?.在活动目录中如何创建共享文件夹?

.如何安装和设置网络协议、客户、服务。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 (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2、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 (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的MAC、帧类型。 3、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 (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 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4、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 (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3)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 (4)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 (5)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计算机网络历年考试的简答题汇总..

1.简述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每一个码元再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码元0则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这种编码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每一个码元的正中间出现一次电平的转换,这对接收端的提取同步信号是非常有利的。缺点是它所占的频带宽度比原始的基带信号增加了一倍。 2.简述什么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是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但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不论码元是1或是0,在每个码元的正中间的时刻,一定要有一次电平的转换。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较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3.简述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的区别在哪。 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的局域网,有5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

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 4.简述与的主要区别。 和都是传输层协议,其中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它机器。还要处理流量控制,以避免快速发送方向低速接收方发送过多报文而使接收方无法处理。而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不需要的排序和流量控制而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 5.对于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的C类网络地址,能够创建多少个子网并简述理由? 6个子网,224可表示为二进制11100000,对于C类地址有3位可以表示子网,去除全0和全1以外,所以3位可以有6个子网划分。 6.简述协议帧类型。 答:网络上发送的所有协议帧都是下述三种类型之一:广播()、多播()和单点播送(直接的,),其中: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和论述题

计算机网络题库中简答题与综合题大全 1.简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当其中的一段链路出现故障,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 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等特点,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路由,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报文交换是不分组的分组交换,具有存储转发的优点。 2.论述分组在网络上传输可能出现的延迟以及影响这些延 迟的原因 传输延迟:由带宽决定,是计算机节点发送数据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延迟:数据从链路的一端到另一端所需要花的时间,由物理链路的长度和物理链路的传播速度决定。 排队延迟,数据到达路由器的输入队列,等待路由器处理的等待时间,由网络拥塞程度决定 节点处理延迟,路由器处理数据选择路由所花的时间,由路由器的性能决定3.请简述计算机网络TCP/IP体系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包 括如何分层,为什么分层,每层如何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体系结构。分为5层是目前internet的分层标准,即TCP/IP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2分)每层功能上相互独立,下层对上层提供一个服务访问点,实现透明传输,网络协议分层有利于把设计问题划分成较小的易于处理的片断,当某一层的协议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协议。 各层功能的描述: 物理层:涉及到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这里的设计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面的物理传输介质问题。数据单元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指定在网络上沿着网络链路在相邻节点之间移动数据的技术规范,数据单元是帧,主要处理一段链路上的帧的可靠传输问题,以及解决流量问题,对共享信道的访问等问题。HDLC,PPP,等都属于这一层的协议。 网络层: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包括静态路由和一些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还包括IP地址的格式,ICMP协议,组播协议等。数据单元是IP分组。通过协议字段向上层提供服务。 传输层:保证主机与主机之间正确通信的协议,TCP,UDP都属于这一层,其

计算机网络课后简答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 机系统或共享设备互联起来,配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使之实现资源共享、互相通信和分布式处理的整个系统。(第页) 2.通信功能 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数据资源共享 (第页) 3.()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路 特点: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计算机互联网阶段 特点:是一个典型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多级系统。其核心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 ()既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标准计算机网络 特点: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商业化标准是协议。 ()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协议 特点:采用高速网络技术,出现了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多媒体和智能网络。(第页) 4.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第页) 5.()星状拓扑 特点:星状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对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结点的各个站点组成,星状拓扑的各节点间相互独立,每个节点均以一条独立的线路与中央结点相连。 ()总线型拓扑 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节点都通过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介质上。 ()环状拓扑 特点:环状拓扑的网络有网络中若干中继器使用电缆通过点对点的链路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环。网络中各节点计算机通过一条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信息按一定方向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个环状信道,环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必须经过所有结点。 ()树状拓扑 特点:树状拓扑是一种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控制系统,当站点发送时,根接受该信号,然后在广播发送到全网。组网灵活,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 ()混合型拓扑 特点: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 ()网状拓扑 特点: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提供了冗余的线路。 ()蜂窝状拓扑 特点:这种拓扑结构不依赖于互连电缆,而是依赖于无线传输介质,这就避免了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 (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 (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2、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 (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的MAC、帧类型。? 3、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 (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 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4、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 (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3)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 (4)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 (5)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5、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6、TCP三次握手的过程 答:?基于TC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为确认连接正常,会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虚连接,连接建立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首先由发起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接受方收到连接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会回复应答报文;然后发送方收到此应答报文,会发送对此应答报文的确认信息。通过这种三次握手的过程来在数据发送的初期建立连接,保障数据的正常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答题 1. 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局域网是一种计算机化的通信网络,支持各种数据通信设备间的设备互连、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主要特点是: (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从一个办公室到一幢大楼,几公里的覆盖地理范围。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一般大于10 Mb/s,可达1 Gb/s); (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 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的设备范围; (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连入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 机,终端和各种外部设备等; (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称为组播) 。 2. 什么是对等网?如何连接? 如果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相互使用其它计算机内部的资源(共享资源),这种网就称 之为对等局域网(Peer to Peer LAN),简称对等网。对等网是一组面向用户的PC机,它们基本 上是平等操作。通过各种通信介质实现,有线与无线的、有线的包括串口、并口、RJ-45网线、USB对接线等。 3. 简述Internet和Intranet的区别。 Internet是一个遵从TCP/IP协议,将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 Internet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它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网络互联在一起。 Intranet也称企业内部网,它是Internet概念与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4.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O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可理解为当数据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分割成7种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是按层次来管理。这一模型被称作 ISO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因为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的,所以常简称它为OSI模型。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的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和专用的功能等。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附简答计算)

一英文名词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 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1.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 1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 2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 3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2.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 1 )信号转换 ( 2 )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 ( 3 )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 4 )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3.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4.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 1,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2,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区别主要在于: (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桢。 (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以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最全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一、简要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相同点: 1.二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 处理的,围较小的问题,而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2.二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二者都是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 不同点: 1.OSI参考模型的最大功能就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和 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却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间,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性 良好。但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不知道把哪些功能放到那一层更好。TCP/IP模型正好相反。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合任何其他非TCP/IP的协议栈。 3.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 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OSI参考模型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络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后来OSI参考模型认识到网际协议IP的重要性,因此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于TCP/IP 模型中IP的功能。 4.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并重。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 连接这一种服务,后来才制定面向无连接服务的有关标准。 5.TCP/IP较早就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考虑。 二、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1.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专业资料.

计算机网络(本)简答题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 答: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安全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有通信子网和资源组网。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就是李彤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4、C/S结构与B/S结构有什么区别 答:C/S模式中,服务器指的是网络上可以提供服务的任何程序,客户指的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并等待响应的程序。B/S模式是因特网上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与软硬件平台的无关性,把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放在服务器一侧。 5、资源子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 6、通信子网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答: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功能。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9、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使用目的的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共享资源网、数据处理网、数据传输网。 10、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3种。 第二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有哪些 答:为进行网络中信息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有语法、语义和语序。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优点。 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主要具有如下优点: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上层无需知道下层实现细节,而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其一是当任一层发生改变时,只要不改变其接口关系,则上、下层不会受到影响,对于修改、取消某层提供的服务都非常方便;其二是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3)便于实现、调试和维护。主要是由于整个系统被分解成若干易于处理的、相对简单的层次。 (4)利于标准化。因为每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均已有精确的说明,有利于促进标准化进程。 2.数据链路和物理链路两者有何区别? 答:(1)物理链路是指有线或无线的传输通路,简称链路,中间不包括任何交换节点。级联起来的物理链路是通信网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 (2)数据链路则具有逻辑上的控制关系,这是因为在相邻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时,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或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把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到物理链路上去,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因此,数据链路就好象一条将物理链路加以改造后的数字通道。 3.简述CSMA/CD的工作过程 答:CSMA/CD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 ②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 ③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到网络空闲。 ④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 ⑤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 止发送。 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端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①~⑥步骤,直到发送成功。 4.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 (1)数据转换:由于数据在计算机内都是并行数据,而数据在计算机之间的传输 是串行的传输,所以,网络接口卡有对数据进行并/串和串/并转换的功能。 (2)数据缓存:由于在网络系统中,工作站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速率通常 是不一样的,为此,网络接口卡内必须设置数据缓存,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和实现数据传输控制。 (3)通信服务:网络接口卡实现的通信服务可以包括OSI参考模型的任一层协 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接口卡提供的通信协议服务是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的,而这些通信协议软件,通常都被固化在网络接门卡内的只读存储器中。 5.什么是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CONS)与无连接服务(CLNS)?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 1、OSI七层模型中表示层的功能有哪些?(3分钟) 答:表示层主要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的解码和编码 2、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3、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2、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3分钟) 答: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 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 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3、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2分钟) 答: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 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 目的MAC、帧类型。 4、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1分钟) 答: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 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5、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2分钟) 答: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瞧见服务而无法瞧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就是透明的。 2、协议就是“水平的”,即协议就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就是“垂直的”,即服务就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关系:每一层的协议就是通过下层对本层提供的服务来支持实现的。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就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4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与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就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与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就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瞧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就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与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19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就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答:传统的时分复用TDM就是静态时隙分配,均匀高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低负荷或符合不均匀时资源浪费较大,CSMA/CD就是动态使用空闲信道资源,低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但控制复杂,高负荷时信道冲突大。

计算机网络 简答题 答案整理

第一章现代电子通信基础 1.画出通信系统的概念模型,并简述每一部分的功能 信源:产生和发送信号。模拟信源发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数字信源发出离散的数字信号。发送设备: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转换成便于在传输媒体中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体。传输媒体:从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传递信号所经过的物理媒体。 接收设备:用于信号识别,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移码,还原为原来的信号,提供给接收者。 信宿:接收者将接收设备得到的信息进行利用,从而完成一次信息的传递过程。 2.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以固定电话为例,简述固定电话模拟通信的基本过程。并说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模拟通信就是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 数字通信就是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 固定电话模拟通信的基本过程: 1.发送端将声音数据加载到模拟的载波信号中。 2.用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产生传输信号(即调制),通过媒体进行传输。 3.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得到原始数据信号。 模拟通信系统的特点:只传输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差;不适宜长距离通信;安全性较低。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适合远距离传输;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的要求。 3.在数据通信中,关于调制,回答下列问题: (1)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将信号转换成便于媒体传输的形式。在模拟通信中,通过调制还可以实现频分多路复用,提高媒体的通信能力。 (2)什么是模拟调制 用模拟的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的某些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进行控制。 (3)什么是数字调制 用数字的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的某些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进行控制,使之其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4)什么是脉码调制其功能是什么 为采样信号分配一个预先确定的振幅。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从振幅中挑选出最接近采样频率的那个值,然后用其对应的比特序列对这个脉冲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数据发送。 功能:增强传输可靠性,防止误码。 5.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拟数据的基本过程。 数字信号传输模拟数据需要经过模/数转换盒数/模转换两个过程。 (1)模数转换:第一,采样,即每隔固定长度的时间采样模拟数据的瞬间值,作为本次采样到下次采样该模拟数据的代表值。第二,量化,就是把采样取得的数值按照量化级别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值。第三,编码,就是将每一个量化值转变成二进制数。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简答题

网络原理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计算机网络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分组交换网、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Internet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1、按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信元交换等。2、按拓扑结构:有集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其中,集中式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机或网络交换节点(如星形拓扑结构);分布式网络的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直接相连(如网状形拓扑结构),是主干网采用的一种结构;分散式网络实际上是星形网和网状形网的混合网。3、按作用范围:有广域网(W 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其中,广域网的作用范围为几十至几千公里,又称为远程网;局域网的作用范围常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1 km)内,但数据传输速率高(10 Mb/s以上);城域网常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限在一个城市(5~50 km)内。4按使用范围:有公用网和专用网。其中,公用网都是由国家的电信部门建造和控制管理的;专用网是某个单位或部门为本系统的特定业务需要而建造的,不对单位或部门以外的人员开放。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报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在传送数据时按序传送的。因而面向连接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留。这些资源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 无连接服务的另一特征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期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当发送端有实体正在进行发送时,它才是活跃的。这时接收端的实体并不一定必须是活跃的。只有当接收端的实体正在进行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 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无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计算机网络安全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 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感觉如果说是特点的话这样回答有点别扭。。) 3.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网络需要与外界联系,同时也就受到许多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身份鉴别威胁、线缆连接威胁和有害程序威胁等。(可详细展开) 4. 分别举两个例子说明网络安全与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军事的联系。 答:政治:在1999年1月份左右,美国黑客组织“美国地下军团”联合了波兰、英国的黑客组织及其他的黑客组织,有组织地对我国的政府网站进行了攻击。在1999年7月,台湾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的时候,我国一些政府网站遭到攻击。 经济:1999年4月26日,台湾人编制的CIH病毒的大爆发,据统计,我国受其影响的PC机总量达36万台之多。有人估计在这次事件中,经济损失高达12亿元。2010年3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对网民用于处理网络安全事件支出的费用进行统计显示:2009年,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人民币;在实际产生费用的人群中,费用在100元及以下的占比51.2%;人均费用约588.9元;如按国内3.84亿网民计算,人均处理网络安全事故费用约为39.9元。 社会:1999年4月,河南商都热线的一个BBS上,一张说交通银行郑州支行行长携巨款外逃的帖子,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三天十万人上街排队,一天提款十多亿。2001年2月8日正是春节,新浪网遭受攻击,电子邮件服务器瘫痪了18个小时,造成了几百万用户无法正常联络。 军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几乎全歼山本五十六的舰队,重创了日本海军。2010年1月,日本防卫省决定,在2011年度建立一支专门的“网络空间防卫队”,初期人数为60人,相关经费达7000多万美元,以防备黑客攻击,加强保护机密信息的能力。 5. 国内和国际上对于网络安全方面有哪些立法? 答:国内立法情况: 目前网络安全方面的法规已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82年8月23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4年3月12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8年9月5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1993年9月2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1年6月4日写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于1994年2月18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力度,在1997年对《刑法》进行重新修订时,加进了计算机犯罪的条款。于1999年10月7日写入《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于2000年9月20日写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于2000年9月25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于2000年12月29日写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 国际立法情况: 美国和日本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比较完善的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法规还不够完善。 欧洲共同体是一个在欧洲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政府间组织。为在共同体内正常地进行信息市场运作,该组织在诸多问题上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具体包括:竞争(反托拉斯)法,产品责任、商标和广告规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软件、数据和多媒体产品及在线版权法,以及数据保护法、跨境电子贸易法、税收法、司法等。这些法律若与其成员国原有国家法律相矛盾,则必须以共同体的法律为准。 6. 网络安全橙皮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答:网络安全橙皮书是根据美国国防部开发的计算机安全标准——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价准则(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1985年橙皮书成为美国国防部的标准,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评估多用户主机和小型操作系统的主要方法。其他子系统(如数据库和网络)也一直用橙皮书来解释评估。橙皮书把安全的级别从低到高分成4个类别:D类、C类、B类和A类,每类又分几个级别,如表1-1所示。 D 有任何保护措施,操作系统容易受到损害,没有系统访问限制和数据访问限制,任何人不需任何账户都可以进入系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访问他人的数据文件。属于这个级别的操作系统有DOS和Windows 98等。 C1是C类的一个安全子级。C1又称选择性安全保护(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系统,它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用在UNIX系统上安全级别。这种级别的系统对硬件又有某种程度的保护,如用户拥有注册账号和口令,系统通过账号和口令来识别用户是否合法,并决定用户对程序和信息拥有什么样的访问权,但硬件受到损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用户拥有的访问权是指对文件和目标的访问权。文件的拥有者和超级用户可以改变文件的访问属性,从而对不同的用户授予不通的访问权限。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解答

答:星型拓扑,结构简单,组网容易,统一口径集中,便于管理控制和维护。缺点是中心节点负担重,容易形成系统瓶颈,线路利用率低。总线型拓扑,信道利用率高,网络地域覆盖小,信道传输速度高,缺点是信道故障敏感,任何通信故障都会使整个网络瘫痪。环型拓扑,传输时延的确定性,可以构成实时性较高的网络,组网容易。缺点是可靠性差,灵活性差。 树型拓扑,扩充方便灵活,建网费用比较低,适用于分主次或分等级的层次型管理系统。全互联网型,任意两个节点都直接相连,可靠性最高,成本最高,路由选择算法比较复杂。网型结构,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由通信子网来完成,数据处理资源由资源子网来完成,internet是此结构的典型网络。 答,局域网(通过集线器或局域网交换机连接桌面计算机构成的星型网络),扩展式局域网(局域网通过交换机互联构成),路由器互联网(局域网经路由器互联构成),非ATM骨干网(利用电路交换网络或分组交换网络技术连接而成),ATM骨干网(骨干网由ATM交换机构成)和第3层交换骨干网(骨干网由第三层交换机构成)。 答:虚电路分组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没有专用通路,每个节点仍需缓冲,并排队等待输出)和数据报分组交换(不能保证各个数据报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没有虚电路建立,但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 答:网际协议IP(网际层最重要的协议,把高层的数据以多个数据报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送出去,I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传输控制协议TCP(对应于OSI的传输层,它在IP协议的基础上提供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提供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答:主机中的应用程序使用名字识别目的主机,主机根据域名解析系统DNS将名字解析成IP地址,网际层根据网际地址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同时根据地址解析协议将网际层地址解析成网络物理地址,数据根据物理网络地址达到目的地。 答: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包以正确的顺序被接收,依靠IP(网际协议)传输报文,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等现象。与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的域相对照,UDP报头仅包含了四个域:源端口,目标端口,长度和校验和。 答: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线电缆和无线技术。 答:费用(材料和安装),速度(介质可以可靠传输的每秒最大比特数),信号衰减(随传输距离的延伸,电磁信号传送强弱或失真的趋势,传输中能量被介质消耗),电磁干扰(介质对外界能量敏感度,影响信号的可理解性)和安全性(未授权的设备通过链路侦听信号的难易程度)。 答:此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主要提供寻址、排序、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IEEE 802规范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一部分网络层的功能,使其能够处理主要LAN协议之间的互联将通用的部分进行标准化,也称为局域网参考模型。IEEE802将通用部分进行标准化,每个子划分用一个数字来标识:801.1(网际互联,网络管理和性能测试),802.2(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层功能与服务),802.3(定义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与物理层规范),802.4(定义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802.5(令牌环网介质访问控制与物理层规范),以及其他部分。

最全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演示教学

最全计算机网络简答 题

一、简要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相同点: 1.二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 处理的,范围较小的问题,而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2.二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二者都是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 不同点: 1.OSI参考模型的最大功能就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 和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却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间,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 性良好。但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不知道把哪些功能放到那一层更好。TCP/IP模型正好相反。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合任何其他非TCP/IP的协议栈。 3.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 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OSI参考模型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络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后来OSI参考模型认识到网际协议IP的重要性,因此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于TCP/IP模型中IP的功能。 4.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并重。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 向连接这一种服务,后来才制定面向无连接服务的有关标准。 5.TCP/IP较早就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考虑。 二、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1.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