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抗体药物
国内上市的抗体类药物

国内上市的抗体类药物药品通用名商品名靶点公司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健尼哌CD25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PD-1 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尼妥珠单抗注射液泰欣生EGFR 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CD20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PD-1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可善挺osentyxIL-17A 诺华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喜达诺StelaraIL-12/IL-23 强生注射用奥马珠单抗茁乐XolairIgE 诺华帕妥珠单抗帕捷特PerjetaHER2 罗氏/基因泰克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修美乐HUMIRATNFα艾伯维艾美赛珠单抗注射液舒友立乐HEMLIBRAFIX/FX 罗氏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艾力雅Eylea(VEGF 拜耳依库珠单抗注射液舒立瑞Soliris补体C5 Alexion Europe SAS依洛尤单抗注射液Evolocumab瑞百安PCSK9 安进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KeytrudaPD-1 默沙东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HER2 罗氏/基因泰克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OPDIVOPD-1 百时美施贵宝依达赛珠单抗注射液泰毕安PraxbindPraxbind 勃林格殷格翰依那西普注射液恩利EnbrelTNF 辉瑞利妥昔单抗美罗华MabTheraCD20 罗氏/基因泰克贝伐珠单抗安维汀AvastinVEGF-A 罗氏/基因泰克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类克TNF-α强生RemicadeIL-6R 罗氏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ActemraCD25 诺华注射用巴利昔单抗舒莱SimulectVEGF 诺华雷珠单抗注射液诺适得LucentisTNF-α强生戈利木单抗注射液欣普尼SimponiEGFR 默克西妥昔单抗爱必妥Erbitux。
抗体药物种类 中国

抗体药物种类中国
1. 贝林单抗
贝林单抗是一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2. 阿达木单抗
阿达木单抗是一种针对人免疫球蛋白G(IgG)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 培塞利珠单抗
培塞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4. 雷莫芦单抗
雷莫芦单抗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
5. 托珠单抗
托珠单抗是一种针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6. 依那西普
依那西普是一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抗体,由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0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doi :10. 3969/j. issn. 1000-484X. 2021.01.001-院士述评•2020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①刘 娟 曹雪涛②(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中图分类号 R392・12 R392・32 R5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1)01-0001-12[摘 要]过去一年中,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人们生活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也是对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的重大挑战。
免疫学研究在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相作用机制方面取 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为揭示COVID-19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设计开发新型疫苗提供了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医学应用等领域研究持续发展,在宿主抗病原体天然免疫应答、免疫与代谢交叉调节、免疫应答的表 观遗传调控、神经免疫炎症、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本文将综述COVID-19免疫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2020年其他免疫学基础理论和转化应用方向的代表性成果,展望免疫学研究的挑战和方向。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天然免疫;神经免疫炎症;肿瘤免疫治疗Highlights of advances in immunology research in 2020LIU Juan ,CAO Xue-Tao .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Abstract ]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 COVID-19 ) has become a worldwide emergency in past year ,bringing huge impact onpeople's lives and society. There have been great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ARS-CoV-2 and human immune system ,outlining novel clues for revealing pathogenesis of COVID-19,developing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new vaccines. Also ,there are a series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both basic immunological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al medical applications , especially in fields of anti pathogen innate immune response , cross-regulation of immunity and metabolism ,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 ,and tumor immunotherapy. Here ,we will review recent achievements in immunologicalresearches during 2020 , and discuss future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Key words ] COVID-19 ; SARS-CoV -2 ; Innate immunity ; Neuroimmunology ; Tumor immunotherapy刘 娟,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 所,教授。
生物制药 抗体药物

• 单克隆抗体还可作为载体制备导向药物。但是要 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免 疫原性;(2)完整的抗体分子分子量过大(10万 以上),难以穿透实体肿瘤组织,达不到有效的 治疗浓度。
• 解决办法: (1) 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 (2) 降低单克隆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
• 现代免疫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确认了淋巴细胞 系在免疫反应中的地位,阐明了免疫球蛋白的分 子结构与功能。
免疫球蛋白
相关概念
• 抗体是指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的球蛋白。
• 抗体的产生: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 细胞被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 和分泌的球蛋白。
• 经典免疫学时期:18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为经典免 疫学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 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了科学实验时期。在此期间 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
• (1)牛痘苗的发明:患过牛痘的挤奶工不再患病
• (2)减毒活疫苗的发明:19世纪末,法国免疫学 家巴斯德(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柯赫(Koch) 在创立了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方法 获得了减毒菌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 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这些 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 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 (3)诱导剂PEG的影响:分子量及浓度越大,促融率 越高,但其粘度和对细胞的毒性也随之增大。目前常 用的PEG的浓度为40%-50%,相对分子质量以4000为佳。
为了提高融合率,在PEG溶液中加入二甲基亚砜 (DMSO)。但必须严格限制它们和细胞的接触时间, 可通过低速离心5min使细胞接触更为紧密,然后用新 配制的培养液来稀释药物并洗涤细胞。
抗体药物

第二代抗体药物
第三代抗体药物
1890年白喉抗毒素,多克隆抗体
第一代抗体药物 第二代抗体药物
◦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
第三代抗体药物
3 3. OKT3单抗被美国FDA批准上市
2
4 4. 单抗用于肿瘤治疗效果不佳
3、导向诊断药物
放射免疫显像定位技术
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Ab)与二乙基三胺 五乙酸(DTPA)在体外偶联成Ab-DTPA,再 注入体内后,就能与体内组织相结合。由 于抗体分子量大,需3d完成。
3d后注入放射性核素In-113M(半衰期100m ),因DTPA是重金属离子络合剂,所以In113M可以结合到DTPA分子上,使肿瘤组织 显像。这一过程在2小时内可完成。
建立预定位技术需解决3个问题:
①抗体在肿瘤组织滞留要7d以上。 ②Ab-DTPA偶联物比较稳定; ③内源性金属离子对DTPA的封闭作用要小
。
以抗体为载体的导向治疗药物,还不成熟。
1、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治疗药物
抗体作为放射性核素的导向载体,标记操 作简便用量小。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对肿瘤细胞杀伤较 大。
批准上市
Basiliximab
巴利昔
诺华制药 (Novartis)
嵌合
批准上市
Trastuzumab
贺塞汀
注射用鼠源性抗 人T淋巴细胞CD3 抗原单克隆抗体
抗人IL-8单克隆 抗体乳膏
碘[131I]人鼠嵌 合型肿瘤细胞核 单克隆抗体注射 液(131I-chTNT)
基因工程技术公司 (Genentech)
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改造,可以降低甚至消 除人体对抗体的排斥反应;
10个抗体药基本信息

Natalizumab
Tysabri
BiogenIdec与Elan
多发性硬化症
美国专利5,840,299
2006 FDA获批
16.00
(2012)
α4/β1/7整合素-单抗
奥马珠单抗
Omalizumab
Xolair
诺华
Novartis
类风湿性关节炎
哮喘、荨麻疹、湿疹等
2015年美国到期
12.55
IL-12和IL-23靶向
托珠单抗
雅美罗
Tocilizumab
Actemra
罗氏
Roche
类风湿关节炎
2010.01.08FDA获批
11.62
(2013)
IL-6R-单抗,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
(2012)
艾库珠单抗
依库珠单抗
Eculizumab
Soliris
Alexion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011.09.23 FDA 获批
11.34
(2012)
补体C5-单抗
优特克单抗
ustekinumab
Stelara
强生
Johnson & Johnson
银屑病
2009 FDA获批
15.04
(2013)
Mabthera
罗氏
Roche
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6年美国到期
欧洲2013年
77.91
(2013)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含庆大霉素的营养介质
西妥昔单抗
爱必妥
Cetuximab
Erbitux
北美:英克隆和必施妥施贵宝
其他:默克Merck
盘点2020上市的抗体新药-(1)Eptinezumab

盘点2020上市的抗体新药-(1)Eptinezumab2020年2月21日,FDA批准了Eptinezumab-jjmr (简称Eptinezumab,商品名VYEPTI ™)用于预防成人偏头痛。
这是第一个用于预防偏头痛的静脉(IV)治疗方法,也是用于预防偏头痛的新型单克隆抗体中的最新方法。
偏头痛是由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异常引起的神经血管疾病,引起疼痛和周围神经末梢释放血管活性神经肽,其中包括血管舒张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有大量有证据表明CGRP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Eptinez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CGRP配体结合并阻断其与内源性受体的相互作用,由Alder BioPharmaceuticals开发。
这项批准是基于两项III期临床试验(发作性偏头痛中的PROMISE-1 和慢性偏头痛中的PROMISE -2)的积极数据结果。
这些试验证明了Eptinezumab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终点是1-3个月内平均每月偏头痛天数(MMD)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Eptine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分子量≈143 kD),通过重组DNA技术由毕赤酵母细胞表达。
在健康人和发作性偏头痛(EM)以及慢性偏头痛的患者(CM)的I期临床实验中(总n = 2123),Eptinezumab单剂量10–1000 mg药代爬坡呈线性梯度,在输注30分钟或1小时后达到Cmax。
Eptinezumab每3个月注射1次,每剂量100-300mg,在首次给药后药物血浆浓度达到稳态,Eptinezumab的中心分布量(Vc)约为3.7 L,体内的清除率约为0.0062 L/h,半衰期约为27天。
Eptinezumab可选择性地与CGRP配体的α形式和β形式结合,亲和力可达皮摩尔水平(分别为4和3 pmol/L),从而防止CGRP激活受体。
它起效快,半衰期长,可以快速地与CGRP结合,并且拥有极慢的解离速率,其确切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全球抗体偶联药物研发态势分析

•论著•全球抗体偶联药物研发态势分析吴海岚刘君刘凤华张振龙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办公室,北京101111通信作者:张振龙,Email: zhenlong506@【摘要】目的为抗体偶联药物(amibody-drug conjugate,ADC)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依托科睿唯安Cortellis数据库,通过检索全球ADC的上市情况、研发地域分布、药物适应症分布及临床试验部分管线等数据,分析目前ADC的整体研发态势和全球布局。
结果截至2020年11月20日,全球处于活跃状态的ADC共414个,其中已上市1()个;美国ADC研发数量居全球首位,中国位居第二;ADC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肺癌、胃癌等癌症治疗;国际在研管线中,靶点分布较为多样化,国内在研管线则相对集中,主要聚焦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
结论对ADC的研发态势和全球布局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我国ADC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抗体偶联药物;临床试验;研发管线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l()ZX(m()l-4()7)【中图分类号】R979. 1 + 9 DOI:10. 3760/cma. j. cn311%2-202()0902-()()()86Analysis of global antibody-drug coi\jugates development situationWu H ailan,Liu Jtm,Liu Fenghua,Zhang ZhenlongIn f ormation O f f i ce, National Vaccine and Serum Institute^ Beijing 10111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Zhenlong,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 b ody-drug conjugate(ADC). Methods Based on Cortellis database, overal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global layout of ADCswere analyzed by searching the global marketing stat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gion distribution,drug indications and pipelines of A EX J clinical trials. Results Until November 20,2020,there were 414active ADCs worldwide, 10 of which were launched. United States ranked first in the number of ADCs indevelopment, while China ranked second. ADCs were mainly used in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ovariancancer, lymphoma, lung cancer, gastric cancer, etc. Target distribution in worldwide developmentpipeline was relatively diversified,whil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China, mainly focusing on 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ituationand global layout of ADCs serves reference for China AD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Antibody-drug conjugate; Clinical 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ipelineFund program: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ject of China for **Major New Drug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ZX09401-407)DOI:10. 3760/cma. j. cn311962-2020()9()2-()()086近年来,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中比重逐渐凸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字形对称结构,经二硫键共价结合
பைடு நூலகம்
特异性结合相关抗原
选择性杀伤 肿瘤靶细胞
抗体药物 特异性
临床使用疗 效确切
动物体内 靶向性分布
特定肿瘤疗效更佳
抗体药物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抗体药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可以定向制造( tailored
making),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具有不同治疗作用的抗体
药物。 ※针对特定的靶分子定向制备抗体药物; ※根据需要选择抗体药物的“效应分子”。
(5)调节人自身免疫系统
※自身免疫疾病从抗体药物的发展中获益巨大,如 TNF-α抗体是迄今最为成功的药物靶点。 ※补体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特 应性皮炎等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 ※人自身抗体可能在某些疾病进展中起作用。奥马珠 单抗是第一个靶向自身抗体 IgE的抗体药物,用于治 疗哮喘。
抗原-抗体反应 ※是抗体的 V区互补决定区形成的三维构象与抗原高级结构 表面的决定簇之间的反应,为非共价键结合,包括静电引力、 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等; ※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非特异性促凝聚两个阶段; ※反应特点:特异性(主要特征)、比例性、可逆性。
02
抗体药物的结构特性
※具有功能和结构的双重性
04
抗体药物类型与应用
种类 多克隆抗体药物 单克隆抗体药物
分类 治疗肿瘤的单抗药剂 抗肿瘤单抗偶联物 治疗其他疾病的单抗
基因工程抗体药物
嵌合抗体药物
单链抗体药物 人源性抗体药物 完全人源化抗体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也称常规抗体
※1890年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等发现了白喉抗毒素,
并建立了血清治疗法,开始了第一代抗体药物,如破 伤风抗毒素血清,仍然在使用。
IgD
IgE IgG IgM
B细胞表面的主要抗体
结合于细胞上的抗原,刺激细胞产生组胺 血清中主要的抗体,促进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ADCC),有良好的稳定性 五聚体复合物,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第一个抗体
五类免疫球蛋白结构示意图
※单克隆抗体
一种B淋巴细胞在特定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化学结构完 全相同且与抗原决定簇互补的特异抗体。
1)作为抗体能结合抗原;
2)作为大分子蛋白质能被其他抗体结合。 ※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 基因工程抗体。
※抗体的种类 存在于体液内和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免疫 功能的球蛋白,是抗体的物质基础。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
为五大类。 种类
IgA
结构/生物活性
二聚体复合物,外分泌性抗体,保护机体的黏膜 表面不受感染侵袭
Antibody drug
结构特性 概述
1 2
3
5
4
作用靶点和机 制
制备方法与技 术
分类与应用
01
概述
抗体药物——研发现状与发展态势
抗体药物以细胞、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 进行制备,与靶抗原结合具有高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用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发展迅速,是 当前生物药中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一类药物。
①数量巨大的结构多样性满足识别不同抗原; ②结构稳定性满足发挥体内效应。 ※抗体结构对称,成“Y”字形结构。
1)VH和VL共同组成抗原结合 部位,称为FV,在可变区内 有三个套环,称为互补性决 定去1、2、3(CDR); 2)CH和CL上具有部分同种异 型的遗传标志; 3 ) CH 可与多种免疫细胞表 面相应受体结合,介导生物 效应。
※多克隆抗体 由异源抗原(大分子抗原、半抗原偶联物)刺激机体产生 免疫反应,有机体浆细胞分泌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是多种抗 体的混合物。可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可引起沉淀反应,制备 时间短,成本低的原因而广泛应用于研究和诊断方面。
抗原( antigen )——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 应的物质。 ※与抗体结合的部位为抗原决定簇或表位。 ※根据抗原性质分类: ①完全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 能力; ② 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 性的物质。
※由于多克隆抗体不均一,在使用中经常发生非特异
性交叉反应而导致假阳性结果,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分类 ①治疗肿瘤的单抗药剂
②抗肿瘤单抗偶联物【由单抗与有治疗作用的物质 (放射性核素、毒素和药物等)两部分构成】
③治疗其他疾病的单抗
※靶点
细胞表面与疾病相关的抗原或特定的受体。
治疗肿瘤的单抗药剂 1
1)通过介导ADCC、 CDC和抗体与CD20特 异性结合引起的直 接效应杀死淋巴瘤 细胞; 2)可提高肿瘤细胞 对化疗的敏感性; 3)常与其他治疗药 物及治疗方式配合 使用。 利妥昔单抗
抗体药物——研发现状与发展态势
鼠源性抗体
人源化抗体
全人化抗体
人源化及全人抗体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其低排斥反应等优点
成为抗体药物发展的主要趋势。
抗体 (antibody) ——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直接使抗原失活;使抗原被对应细胞吞噬破坏;弱化抗 原表面,从而易受补体破坏; ※抗体的组成复杂,由抗原或半抗原入侵刺激机体而产生; ※抗体具有双重性:
(3)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靶向 EGFR (原癌基因 erbB1 的表达产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 一),用来治疗头颈癌和非小细胞癌等。
※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乳腺癌。
(4)中和外源分子 ※帕利珠单抗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此类抗体药物,靶 向RSV病毒F蛋白。 ※瑞西巴库单抗、obiltoxaximab 是FDA批准的另外 两个抗毒素抗体,均用于避免炭疽杆菌的感染。 ※2015年,FDA批准了Idarucizumab,用于中和达比 加群酯,主要用于逆转达比加群酯的抗凝作用,使 得后者的使用更有保险。
03
抗体药物作用靶点与机制
(1)细胞毒性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细 胞毒素)偶联物)通过细胞毒素杀死细胞。
(2)调节细胞激活和相互间作用
※阻止T细胞的激活,从而治疗自身免疫病或器官移 植后的排斥反应。 ※阻止细胞间相互作用,如狄诺塞麦阻断破骨细胞 的形成。 ※某些抗体药物应用阻止循环系统的细胞进入组织 中的策略,在治疗某些疾病中取得了成功。
2
1)特异性识别HER2调控的细胞表面 蛋白,抑制其介导 信号转导,而治疗 肿瘤; 2)HER-2过表达的 乳腺癌化疗联用显 著提高完全缓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