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以日本英国为例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_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地理_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教学课件设计

游学计划
时间:暑假 地点:“新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某两个差异较大的区域 过程:
地表崎岖,以(山地 )、(丘陵 )为主。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 平原 ),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 地势起伏小,北高南低。地处(亚欧) 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资 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 源丰富 。
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 流量较(大 ),流量季节变化
流速( 快),水能资源(丰富 );
130
140
1∶20000000
40
30 130
40
30 140
130
日本英国自然环境差异
地理 位置 气候 植被
地形 地质
水文
日本 岛国,北温带,亚欧大陆( 东 )岸
英国 岛国,北温带,亚欧大陆( 西 )岸
北部为(温带季风 )气候,夏季暖热多 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 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 )气候。该地终年多阴雨天气,光热 风 )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 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植被 雨。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 覆盖率(高 ) 作物的生长。植被覆盖率( 高)。
地形 地质
地表崎岖,以( )、( )为主。地处( ) 北部为( ),南部为( ),地势起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 伏小,北高南低。地处( )板块内部,
火山地震,( )资源丰富 。
地质条件( )
水文
矿产 资源
流量较( ),流量季节变化( );流速 流量较( ),流量季节变化( ) ;流 ( ),水能资源( );含沙量()。 速( );含沙量( );各大河间多有
地表崎岖,以(山地 )、(丘陵 )为主。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 平原 ),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 地势起伏小,北高南低。地处(亚欧) 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 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 资源丰富 。

《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导学案

《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导学案

B. 英吉利海峡隧道(英法 海底隧道)
B'. 青函隧道
全国最大
金融
C. 伦敦
C'. 东京
中心
电子工业 基地
D.
苏格兰中部地区
D'. 九州岛
能源资源 状况及生
产、 消费特点
英国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 源,是发达国家中少数不需 要进口能源的国家之一
日本水能与地热能较丰富,其他能源贫乏;是世 界上进口能源最多、对外依存度最大的国家之 一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互动探究]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图1������ 2������ 3、图1������ 2 ������ 4,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异同,并完成下表。
相似性 地理 位置
日本
英国
两者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
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纬度较 地处亚欧大陆的西岸,西临大西洋,纬度较
第 1课时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比较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 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差异
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①__纬_度__位__置____、②__海__陆_位__置______不同,加上地 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1)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区域在③___气__候______、④___地__貌____、水文、土 壤、⑤___植__被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的差异:各区域在⑥_____经_济______、社会、⑦____文__化______ 等方面的差异。
答案
(3)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4)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 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岛屿;(2)了解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熟知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及其原因;(4)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产业及对外经济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提高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的认识;(2)运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日本地形、气候特点的理解;(3)采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的原因;(4)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优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特色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2)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国际视野;(3)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1)领土范围及主要岛屿;(2)地理位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 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1)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2)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

3. 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城市分布特点:沿海地区集中;(3)原因分析: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因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特点:加工贸易经济、经济发达;(2)主要产业:电子、汽车、造船等;(3)对外经济关系: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5. 日本的发展经验与启示(1)发展优势:人力资源、科技优势;(2)发展不足:资源贫乏、环境问题;(3)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2)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及其原因;(3)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产业及对外经济关系;(4)日本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2. 教学难点:(1)日本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2)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的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优势。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学法指导——以日本为例ppt 通用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学法指导——以日本为例ppt 通用

活动2:一般而 言,夏季日本太 平洋沿岸河流径 流量大于日本海 沿岸河流,其原 因是什么?
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 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 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 较少。
而日本太平洋沿 自然:岛国、面积狭小、地形等因素, 岸地区的水资源 不利于地表水的储存; 却显得较为紧张, 人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 原因又是什么? 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 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阅读亚洲气候图,比较东亚东西气候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东京
哈尔滨
一月均温0℃以 上年较差较小; 一月均温0℃以下 降水较均匀且量 年较差大;降水集中 大 7 、8 月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阅读东京和上海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城市气 候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
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 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 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 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 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 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工业布局趋向分散----传统工业、高科技工业
活动3:分析日本 形成加工贸易型 经济的原因。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市场狭小 矿产资源贫乏 有利条件:岛国多港湾,海运条件好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较高的科技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全县公开课资料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全县公开课资料

积雪多。
30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600
冬季风 迎风坡
20
10
0大陆性强
500

400
300 冬季风
200北京

100

0
东京
海洋性强
夏季风 迎风坡 40°
温带 N 季风气洋候

京平
东京与北京相比:降水更丰富、季节分配
更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海洋性特征显著)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电子、钢铁、造船、机械……
有利条件: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力量雄厚、多优良港湾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人文经济 农业
农产品依赖进口 但机械化水平高
只有稻米能自给 推广小型农机具 高度重视水利化和生物技术
经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板块位置
气候特征
区域地 理的知 识框架
亚洲唯一发达国家
世界第3大经济体
科技先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筑波
科学城:筑波
北九州
硅谷:北九州
人文经济 工业
工业发达
工业分布特征: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便于原料运入和产品运出;人口 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最大贸易伙伴:美国 其次欧洲和亚洲
富士山 关36东°平N 原
富士山 3776m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 平均一天4~5次
亚欧板块
陆地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A. 北海渔场 A'. 北海道渔场
B. 英吉利海峡隧道(英 法海底隧道) C. 伦敦 D. 苏格兰中部地区
B'. 青函隧道 C'. 东京 D'. 九州岛
英国有丰富的煤炭和石 日本水能与地热能较丰富,其他能源贫乏; 油资源,是发达国家中少 是世界上进口能源最多、对外依存度最大
谢 谢!
1.日本南北部气候类型有何差异?
提示
南北部差异明显,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英国农业中占主体的部门是什么?日本农业以什么部门为主?
提示
英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体。日本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区域差异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可划分为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存在 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千姿百态,丰富 多彩。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 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 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差 异
气候

植被 水文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2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均为全年温暖、降水均匀的气候 B.均以平原为主 C.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大 D.天然植被都以常绿落叶林为主
二、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的比较
1.两国的相似性
岛国 (1)自然环境方面:两者都是⑧____________ 、面积相差不大,都处在北 温暖湿润 温带,气候比较⑨_____________, 渔业资源较丰富; 工业化 (2)经济发展方面:都是发达的⑩___________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岛国 充分利用⑪____________ 优势。 2.两国的差异 地形 气候 、植被、水 (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从⑫____________ 、⑬__________ 文、矿产资源等方面比较; 工业及其布 (2)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从经济发展特点、⑭_______________ 局 农业 、⑮_____________ 、人口与城市等方面比较。

高二日本、英国 2

高二日本、英国 2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世界地理》部分课案课题:日本和英国课型:复习第 2 课时主备者:姜运和审核者:石立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②英国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 能力目标:利用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对中国开放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日本、英国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异同。

三、学习指导:1 学习方法:对比法、文献资料法2 知识结构: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英国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四、导学问题:1讨论:①日本、英国工业有何不同?(2分)②日本、英国农业差异有哪些?(2分)原因是什么?(2分)③日本、英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原因?(2分)④日本、英国新兴工业布局的特点?原因?(4分)⑤日本产业转移的过程和英国有何共同特点?(3分)2 练习题(讨论题)①日本工业发展历程对中国工业有何启示?(3分)②英国农业的发展,哪些国家和地区应该借鉴?(1分)为什么?(2分)3、自我知识梳理:①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意义;②抓住主要特点和规律!五课堂小结:①本节主要内容:②启发(2分)六、课堂测试:选择题: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2.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3.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非选择题: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日本复习(公开课)

日本复习(公开课)

马城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学教案(中考复习)课题:走近国家(一)日本年级班姓名编写:彭俊红审核:陈友生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中考目标】1. 知道日本的位置、地形,并能填图说明2.根据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分析日本气候特点。

3.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业状况。

4.了解日本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以及人口与主要城市。

【复习重点】1.日本自然环境特点。

2.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考点整合】考点一东亚岛国(位置、地形)1.位置:东亚岛国: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西部,领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最大的岛是________。

首都________。

________是日本的国花。

2.地形:日本是一个_____的岛国,国土的3/4为_____。

______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______为著名的活火山,海拔______米,为日本最高峰。

日本群岛位于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频繁,被称为“________”。

考点二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温湿的气候)3.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

气候的________明显。

夏秋季遭受________袭击。

考点三高度发达的经济(加工贸易经济)4. 日本的自身优势和。

资源贫乏,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依赖进口, _______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5. 发达的经济:(1)工业: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________、,居世界________。

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

(2)农业:日本________狭小,农业________不足,但农业______________高。

主要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高频考点突破
第1讲
③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如日本与英国的比 较、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比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带与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比较等。 但区域的比较不要面面俱到, 而要先找到最明显的具有代表 性的要素。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 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2013 北京文综地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 少的原因。(8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 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12分)
41.(27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图15,回答第(1)题。 (2013北京文综地理)
135°140° 145°
45°
日 本
55°
40°

35°
①纬度位置 30° ②海陆位置 50° 130° ③相对位置 思考:地理位置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④交通位置
表2 比较两国地理位置的异同
比较项目 地理位置 相 同 不 同 英 国 日 本 都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岛国 位于欧洲西部, 西临大西洋
比较项目 英 国 日 本
地形地势 特征
以平原为主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 平原 地势起伏小,北高南 低 地质灾害较少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 部,平原分布在沿海地 区 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 周低 多火山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 欧板块交界处,地壳 活动频繁。
地质灾害
读下图,描述英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位于亚洲东部, 东临太平洋
气候类型
思考:气候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
①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②降水(降水总量多少和降水季节分配
11
℃ 15 10 5 0 -5
mm 200 100 0
比较英国伯明翰和日本东京气候统计图,描述它们的气候特 征和判断气候类型,完成表3。
表3 比较两国气候类型及特征,并分析成因。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思考:形成气候的因素除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外, 还有哪些因素? 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

读图比较两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完成表4.
①地形类型(种类多样或单一;哪种地形为主); ②地势特征(哪高哪低,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势起伏 变化特点); ③地形分布(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 思考:地形地势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 ④特殊地形地貌。
(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 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上海高考地理卷)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相同点: (1) ( 2) ; ( 3) ( 4) 。 不同点:
日本的气候
日本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本南 向的风?分析其成因。

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018/6/28 15
表3 比较两国气候类型及特征,并分析成因。
比较项目 气候类型 及特征 英 国 日 本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凉爽,冬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温暖,气温年较差 特征:…… 小,终年多雨(终年 温和多雨) 终年受西风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 增湿
气候特征 地形特征 植被状况
水文特征 思考:河流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 水系特征
①流量(大或小) ②流量变化(汛期、枯水期、断流、 干涸) ③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 长短) ④含沙量(大或小) ⑤流速(落差)、补给方式、特色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①流程(长短) ②流向 ③水系(羽毛状、树枝状等) (支流湖泊)(河网密度) ④流域面积大小 ⑤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 床的深浅)
比较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
—以英国、日本为例
2018/6/28
8
试列举出区域地理差异主要比较项目?
比较项目 地理位置 气 候 英 国 日 本

植 河

被 流
矿产资源
农 工 业 业
人口和城市 ……………
9
一、地理位置:

读图,比较两国地理位置的异同(结合世界地图),完成 表 2。
10° 5° 0°
结合英国的气候类型,说出该国的植被(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结合日本的气候类型,说出该国的植被(自然带)的 分布特点。
日本的森林覆盖 率很高,被誉为 “绿色王国”。
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表5 比较两国植被(自然带)。
比较项目 英 国 日 本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自然带) (带) 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带)
根据两国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特点,比较两国的河流 特征并说明原因。完成表6.
表6 比较两国的河流特征。
比较项目 英 国 日 本 河流特征 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 季风气候,多暴雨,流 流量较大且稳定。 量季节变化大。 面积较小,河流较短。 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多平原,落差小,水流 多山地,落差大,水流 较缓,河网较密集。。 急。 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 降水丰富,流量较大。 含沙量小 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 含沙量小。
2018/6/28
32
2018/6/28
33
对比新潟与东京的气候统计图,结合两地的海陆和地形位置, 分析日本东西两侧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原因。
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时带来大量水汽,新潟位于冬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多暴雪;东京位于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丰富。
2018/6/28 23
实战演练 练习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北京文综地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 少的原因。(8分) 地处西风带, 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 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表3 比较两国气候类型及特征,并分析成因。
比较项目 气候类型 及特征 英 国 日 本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凉爽,冬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温暖,气温年较差 特征:…… 小,终年多雨(终年 温和多雨) 终年受西风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 增湿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植被(自然带)
表4 比较两国地形地势特征。
比较项目 英 国 日 本
地形地势 特征
以平原为主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 平原 地势起伏小,北高南 低
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 部,平原分布在沿海地 区 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 周低
地质灾害

读图比较两国地质灾害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19
2018/6/28
表4 比较两国地形地势特征。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12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12分)
2018/6/28 31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 较高,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2)同: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异: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 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 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能源、矿产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 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 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电子)工业为主;B高原 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比较项目 气候类型 及特征 英 国 日 本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凉爽,冬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温暖,气温年较差 特征: 小,终年多雨(终年 温和多雨)
气候成因
英国的气候
读图分析英 60°N 国气候类型 的形成原因。
℃ 15 10 5 0 -5
mm 200
100
0
40°N
区域差异比较
[方法技巧] 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学习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比较区域差异 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时应注 意以下两点: (1)区域比较时应明确人类活动是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 上进行的,二者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2)区域比较往往是选取适合比较的地理区域而进行的,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如 60° N 附近的亚 欧大陆的东西岸比较、回归线穿过的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 岛的比较、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等。 ②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如秦 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比较、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比较、澳 大利亚与巴西自然环境的比较等。
西多东少, 由西部向 东部递减。
①西部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 形雨,东部为背风地带,降水量较少。 ②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更大,降水量更多。
实战演练 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各题。(2013江苏模拟题) (1)比较新西兰南、北二岛的地形特征的异同。(6分) 相同: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都以 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不同:北岛丘陵面积广大, 山地偏于东部; 南岛山地面积大, 山地偏于西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