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观后感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最新[共5篇]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最新[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f0b42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2.png)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最新[共5篇]第一篇:百善孝为先观后感最新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我看来,所谓“孝”就是考验子女的意思。
当老人年事已高的时候,子女们能否经得住考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1今天学校里举行演讲比赛,演讲主题是“我的好家风,好家训”。
三至六年级每班都派代表参加。
演讲开始了,选手们依次上台做了精彩的演讲。
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
选手们演讲的内容和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我的好家风,好家训”这个主题展开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五(4)班选手某女同学的演讲,她说她家的好家风是“孝为先”。
接着她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她生病了,她外婆赶紧去找了些草药来熬汤给她喝,而她因为闻不惯草药的那种气味就对外婆大声嚷嚷“你又不是医生,你懂什么啊?”同时还生气地把外婆手中的药碗也打翻了,后来她妈妈知道后就严厉地批评了她,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对长辈要孝顺。
现在,这位女同学进步特别大,对待外婆十分孝顺,常常替外婆做些家务,还为外婆洗过脚哩。
这位女同学的故事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平时对待自己的外婆的一些往事。
从小,外婆就对我疼爱有加,每次我对外婆提各种要求,外婆都会想尽办法满足我。
但有时候如果外婆为我做的事情稍有不合我意,我就会冲着外婆大发脾气,让她重新做过,而外婆竟然也没有半句怨言。
虽然妈妈知道后,会严厉地批评我,有时让我背《三字经》,甚至让我面壁思过,然后要求我去向外婆道歉。
但我心里还是不太愿意,因为我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和严重性,没有真正理解“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听了演讲,我思绪万千,同学们的进步那么快,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向外婆和妈妈表示歉意,并立即改一改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的孩子脾气呢?想想自己,我心里好羞愧,感到不安,今后,我不会再对外婆发脾气了,因为我深深地懂得了:我们从小就要懂得敬爱父母,孝顺长辈。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道感悟及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孝道感悟及心得体会孝道感悟及心得体会(精选12篇)孝道感悟及心得体会篇1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
适时开展“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
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参观丁兰孝道馆观后感

参观丁兰孝道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丁兰孝道馆,那可真是一次挺特别的经历呢。
一走进孝道馆,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关于丁兰刻木事亲的那些展示。
你说这丁兰也太厉害了,他母亲去世之后,他居然用木头刻出母亲的雕像,还像对待活人一样侍奉着,每天恭恭敬敬的。
我当时就想啊,这得是对母亲有多深的感情才能做到这样啊。
馆里的布置很用心,有很多小场景复原。
看着那些场景,就仿佛能看到丁兰小心翼翼地给木像母亲送饭、问安的画面。
我一边看一边就在心里琢磨,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像丁兰那样用木头刻父母来尽孝,但他这种对父母的敬重和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看到了很多现代的孝道故事。
有那些照顾生病父母多年毫无怨言的,还有放弃好工作回到家乡陪伴老人的。
这些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
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孝道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呢。
比如说,我有时候会嫌父母唠叨,对他们的关心也没有那么上心。
不过呢,这个孝道馆也不完全是那种很严肃地给你讲道理。
有些展示还挺有趣的。
有一些互动的小环节,像是回答关于孝道的小问题啊,答对了还有小奖品。
这就很有意思,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孝道文化。
参观完孝道馆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
孝道这东西啊,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需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像丁兰一样,从心底里敬重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顺着他们的心意,在日常里多一些耐心和陪伴,那就是尽孝了。
这一趟参观就像是给我敲了一个警钟,让我以后要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好好孝顺他们呢。
我觉得丁兰孝道馆真是个好地方,希望更多的人能去参观参观,感受一下孝道文化的魅力,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孝顺啦。
二十四孝观后感

二十四孝观后感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道德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讲述二十四个孝道典故,传达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重要价值。
最近,我在一本古籍中读到了这些故事,深受触动。
下面是我对二十四孝观后感的记录。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孝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并广泛流传下来的。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孝顺父母,并将孝道的观念内化为我们的日常行为。
在这二十四个孝道典故中,有一些特别令我印象深刻。
比如孟子的“孟母断织”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毅然决然地剪断自己织布的机杼,以此来警示孟子重视学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负有重大责任,同时也要求子女用心学习,不负父母的期望。
另一个让我敬佩不已的故事是杨修敬养父母的事迹。
杨修在出征时,将父母留在老家照顾,而自己则在外务农。
尽管他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却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并将粮食运回老家供养父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体现。
二十四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意义,都是传达孝道的重要途径。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坚守孝道的原则。
通过阅读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也意识到孝顺不仅仅限于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还包括对长辈和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我们有责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无论他们是不是我们的亲人。
这样的行为将能够传递孝道的精神,并且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读完二十四孝观后感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将孝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传承给下一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总之,二十四孝观后感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些故事,我深刻理解到了孝顺的真谛,也明白了孝道的重要性。
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心得体会孝道心得体会(通用29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孝道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孝道心得体会篇1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可作为人类我们,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呢?感谢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一种品德,我最感谢感谢人是我父母。
父母是给予我生命人,他们陪伴在我成长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
父母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途时,默默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伞,在飘雨落雪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片温情天。
儿女就像是父母放出风筝,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有丝丝牵挂伴引。
牵挂着心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儿女平安,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全家团圆。
可作为儿女我们,又何曾认真牵挂过父母呢?父母默默无闻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而我们又何真关心过父母呢?父母倾注了一生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
笑道父母人们常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
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生活中。
随着科技发达,人们文化素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思想基础。
但我们这些可悲现代人却连这最基本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
人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赐生之恩,谢他们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一切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今天别人给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馈给别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别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会回馈给你整个春天!朋友,不要把别人对你关心想成理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人!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幸福!孝道心得体会篇2同学们,有一种爱,即使我们付出所有也报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爱。
二十四孝观后感

二十四孝观后感二十四孝观后感二十四孝观后感1 中国的孝道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我国都一直推崇孝道,正所谓古话“百善孝为先”,孝敬我们父母长辈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今天我先观看了《拾椹供亲》的故事,讲的是蔡顺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娘俩相依为命,一直在一起生活,但是蔡顺在一次摘完草回家的路上听到了别人说,有一个叫王莽的人专政害民,把人们都害苦了,蔡顺听到后便回了家,为了孝顺母亲,蔡顺上山给母亲采摘桑椹,但不料遇到了赤眉贼,在一番争斗后,赤眉贼看到了他的孝心,感动极了!便给了蔡顺三斗米和一只牛腿拿回去孝顺母亲。
接着又看了《怀橘遗亲》的故事,讲了陆绩小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去袁将军家做客,袁将军用新颖的水果接待父子俩,陆绩拿起一个橘子吃,发现橘子特别美味,他便想到了母亲最爱吃橘子了,为了让母亲尝到好吃的橘子,陆绩藏在了袖筒里两个,可是在他要与袁将军告辞的时候,突然橘子从袖子里掉了出来,袁将军和他的父亲不相信陆绩,在陆绩澄清了事实后,袁将军夸赞了陆绩,便又给了陆绩一篮子橘子让他和母亲一起去分享。
看了这两个故事,蔡顺和陆绩对父母的孝顺让我的感触特别深,再次让我深入的理解了“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爸爸妈妈都把最好的给我,我也要回过头来尽全力去好好孝顺他们。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做一个好孩子!二十四孝观后感2 最近这几天,我观看了教师推荐的《二十四孝》故事的视频,讲的都是古人孝顺父母的事情。
看完之后,我很有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戏彩娱亲》和《恣蚊饱血》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入的印象。
《戏彩娱亲》讲的是在古代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叫老莱子,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开心,经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幼儿的模样,来逗父母开心。
《恣蚊饱血》讲的是一个叫吴猛的八岁小孩,为了让父亲在睡觉的`时候不会被蚊子咬,在父亲屋里脱下衣服,趴在桌子上,让蚊子咬自己,他认为这样的话父亲就不会被叮咬了。
中华孝道观后感

中华孝道观后感
我近日去了中华孝道观参观,对于中华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是一座非常神圣庄严的寺庙,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孝道的展品和介绍。
孝道在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被视为一种美德和传统。
展览中展示了许多孝顺父母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感动和敬佩。
我意识到,孝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情感与责任。
参观中,我还看到了一些针对孔子和孝道思想的雕像和绘画。
这些作品展示了孔子对于孝道的思考和教育方法。
我被他的智慧和谦逊所打动,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孝道的精神。
这些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孔子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除了展品,我也参观了一些孝道的仪式和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祭祀祖先和为父母祈福等。
这让我更加了解孝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实践和仪式。
这些活动给人一种安宁和尊重的感觉。
总之,我对中华孝道观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孝道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次参观,我也更加意识到孝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我会努力践行孝道,传承并弘扬这一美德。
第 1 页共 1 页。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19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19篇)听完马主任的讲课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篇时,我不禁深感惭愧,我能为父母做到的却很少,真是太不孝了,当父母多唠叨几句时“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的答复知道了。
殊不知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应当尊敬的倾听。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许多。
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乏了,需要一颗真诚感恩之心去劝慰。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连天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赐予了我们爱,在爱的培育下,成长,成才。
这份爱是我们必需回报的,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当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做的很不雅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关怀爱护父母,甚至有些子女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及其爱好,他们的行为确实令人有些伤痛,孝敬父母其实很简洁,一句虚寒问暖的问候,当父母身处逆境时,应鼓舞他们。
当他们摔倒在地上时,用双手亲切的扶起。
当父母劳碌时,应主动帮忙他们,去帮他们分解压力;当父母心灰意冷时,应劝说他们应鼓起士气去面对。
生活本应当是这样,很多事是无法转变的。
父母是我们生活的一半,假如父母是一朵荷叶,那么荷叶里包裹的便是我们,我们应当孝敬父母,用真诚而又热忱的爱去孝敬他们。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做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遗忘了曾经父母的付出。
学会去感谢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由于如此才会有和谐,有欢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社会,对待父母,对待亲朋,你将会发觉自己是多么欢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由于这会使世界更美妙,使生活更加充实。
我信任,只要我们对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肯定能做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道文化观后感王新艳“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则公益广告,主要内容是讲当年迈父母不小心将饭粒掉在桌子上的时候,当不再健康的父母走路需要搀扶的时候,想想我们小时候他们是如何照顾我们的。
画面出现的时候我注意到车上所有人都在极其专注的盯着电视屏幕,车厢内顿时清静了许多。
不知道这个广告的创意者是谁,但他的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广告能重新换回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那份爱与敬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经典之作,跟这个公益广告比起来“脑白金”简直是垃圾,“黄金酒”也成了索然无味的白水。
回头说说现在的孩子。
或许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或许是他们太小不懂得,然而这些都过于牵强,都不是应该让爷爷奶奶替着背书包的理由,也不是冲他们大呼小叫的借口,很多孩子都会背诵“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呢,仅仅是背诵、默写是不够的,背的再熟练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也是毫无意义。
说到这不得不再提到一个公益广告,就是“给妈妈洗脚”的那段,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什么叫言传身教?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也应当以身作则。
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关于“孝道”方面的活动及教育,社会也应当多出现以上两个公益广告式的宣传典型。
三方面合力才能做到对于孩子的良好教育。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如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人认为孝敬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限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父母生日那天,甚至有些人对于孝道理解出现了偏差,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孝顺。
重温儒家文化,暂缓匆匆的脚步,对自己的孝道进行一次审视与洗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自古忠臣皆孝悌,吾辈定当从之并日省三身。
篇二:感恩母亲、弘扬孝道观后感《感恩母亲,弘扬孝道》观后感荆州市文星中学陈德智昨天晚上看了荆州电视台社区频道《好人开讲》第一期节目,主题是《感恩母亲,弘扬孝道》,三位主讲人真实的事迹令人感动,母爱的伟大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想起了我伟大而平凡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宽厚善良的农家妇女。
生活勤俭节约,一生没享过一天清福,性格温和,为人厚道,细心耐心,深受邻里的爱戴和小孩的喜欢,经常教育我要本分老实。
初中时,我在校寄读,印象最深的就是,不管下雨下雪,每星期中途妈妈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给我送菜,我是家中独子,妈妈很溺爱我,也有一手好厨艺,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菜,我的同学都很羡慕我,经常在我的小锅里挑菜,我也很乐意和他们分享妈妈的爱。
1998 年,我到了县城念高中,那个时候农村经济都很困难,我读书每年不仅要几千元的学费,还要生活费,爸爸就到离家很远的矿山打工,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压在我的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不仅要种十多亩的薄田,还要养 5 头大猪,劳苦程度可想而知。
可我伟大的妈妈咬牙坚持了三年。
母亲过世后,我经常想,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走了,我始终认为是那段时间太辛苦、太劳累落下的病根。
2001 年,我来到荆州读大学,我记得大二时有一段时间思想波动很大,我想家里困难,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述说我的苦恼。
妈妈看到信后,很着急。
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她,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我回信,及时鼓励我,也严厉批评了我。
到今天我还记得信上的几句话:“智儿,你要安心地读书,认真读书,努力提高成绩,好好保护身体,不必担心家里的事情。
你的任务就是读书,在学校里要正正常常,不要多想”。
就是这些朴素而平淡的话语让我稳定了情绪,继续了我的读书生涯。
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家里的负担轻了,可我的妈妈也病了,吃了两年的中药,药很苦。
后来听外婆讲,妈妈说不是为了我,她宁愿去死。
可见她受到病痛的折磨有多大。
2009 年,我的妈妈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
她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我娶媳妇。
妈妈的过世,让我深深体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
我时常教育我的学生,孝敬父母要趁早,就在现在,不要和父母顶嘴,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懂事些少让父母担心。
学生哪里知道我心中的苦楚呢。
我感恩我的妈妈,在她平凡而劳苦的一生中,她把她的全部都献给了我,自己没有享过一天福,就匆匆的离开了我。
有时我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时间能够轮回,我会好好孝敬她,为她端一盆洗脚水,替她洗洗脚,揉揉肩膀,说说心里话,弥补一下我那愧疚的心,但这只能徒增对她的思念,现在,我惟愿她在那边一切都好。
篇三:孝道故事读后感读《孝道故事》有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都应该其有孝这种美好的品质。
孝有很多种:孝敬长辈、孝敬老师、孝敬父母??前不久,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孝道故事》的书,使我受益匪浅。
晋朝有一个心地善良的王祥,自幼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继母对他不慈爱,还常在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继母很喜欢吃鲤鱼。
一年冬天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让继母吃道鲤鱼就赤身卧在冰上,他全身冻得通红。
过了很久冰裂开了,王祥喜出望外,他准备去抓鲤鱼时,河里跳出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拿着鱼回家供奉给继母。
这真是: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孝心之花处处开放,曹于亚住在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山村,为了生活父母外出打工,一天在学校读书的曹于亚接到了一个电话,他知道父亲得了尿毒症,第二天曹于亚心急如焚向学校请假,跑去医院看望那被病痛折磨的父亲。
当他知道就算有钱还需要肾源,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救父亲,可是他的年龄不到,医生一口拒绝了.曹于亚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终于答应了。
动手术时曹于亚毫不犹豫进行了生死搏斗,最后治好了父亲的病。
成为重庆西南医院女儿成功向父亲捐肾第一人。
曹于亚对父亲的孝心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泪如泉涌。
《孝道故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人生的哲理,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做人的道理,书中有亲子之爱.师生之敬.长辈之孝,虽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但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触动我们的孝心,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充满孝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境界。
不担心为孝之本读《我和爸爸》有感昨天我读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爸爸》。
讲的是作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留校到很晚,天空中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没带伞的作者根本回不去,这时他的爸爸冒雨来接他回家,回家后爸爸竟然得了重感冒,他觉得自己很不孝顺,后来就照顾爸爸直到爸爸恢复健康。
读了这篇作文,我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
以前,我常常去外面打球,夜深人静的十一点多才回家,我的妈妈居然没睡,每次都在等我,我想那个时候别人的父母都安然入睡了,正在享受甜蜜的梦,可她还在为我担心,那时我还嫌她多此一举呢;下雨时,爸爸知道我没带雨伞,就从单位急匆匆赶来学校接我,弄得他浑身都湿透。
我让父母这样担心,谈何孝顺,谈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和那位作者是多么的相似,我不禁感到难过与羞愧。
后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感恩教育,我决定改变自己。
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每天上学我总带着雨伞,为的是防止有大雨,我宁可自己累一点,也不要再让父母在家为我担心;双休日出去玩的时候我都带着手机,每一次到达目的地时,我都会习惯性地打电话给妈妈,让妈妈早一点放心,让她不用担心。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著名主持人王志说:“父母最大的愿望其实也是希望你平平安安,如果不能让父母放心,整天为你提心吊胆,哪里能谈得上孝顺呢?确实不担心为孝之本!以后我还要做得更好,再也不让父母为我担心。
读《割臂疗母》后有感百善孝为先,天下之道,哪能少了孝道。
读《割臂疗母》故事后,我知道一个叫做魏逖先的母亲:魏母,为了给自己的母亲疗养治病,竟然毅然割下左手臂上的一条肉,煎了汤给母亲吃。
魏母用自己一颗满怀感恩的心感动着我。
魏母为了母亲能忍受切肤之痛,而生活中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都不愿做,我真是惭愧啊!回到家,不是应该说一声:“我回来了!”吗?可是我总是一声不吭地开始写作业;衣服脏了,不是应该自己动手洗吗?可是我总是忘了,或者一直等着,想让妈妈回来洗;吃晚饭了,不是应该自己动手洗碗吗?可是我总是看也不看,扭头去不厌其烦地干那件我负责的“倒垃圾”的工作。
看了《割臂疗母》的故事后,我有了孝的举动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我打算整整这乱七八糟的家,我左手拿着拖把,右手扛着扫把,我先把那些垃圾扫在一起,然后马上用庞大的拖把上拖下拖。
做完后又迅速放下工具,给脏衣服倒上洗衣粉,倒上水,开始用力搓洗??一个小时过后,家里焕然一新。
可我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心里不禁想到:好累啊,妈妈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不会也跟我一样?“我终于做了一件孝敬的事情,要是天天这样就太好了。
”我心想,“我一定能做到的。
”读《孝道小故事》有感这个周末,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周末,我在这个周末有了进步,有了孝心,还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孝放心中。
这个月是我们学校孝敬父母月,我立刻上网查了资料,我从中了解到一些著名的小故事,如:哭竹生笋,黄香温席等,看完了这几个小故事,我顿生一种感动,想到父母这么的辛苦,我一定要孝敬他们。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莫静蕾,帮晒一下衣服好吗?”老爸对我说,要是平常,我才不做,但我想到了自己的目标,便应声答应了。
“哟,好的!”可老爸却一脸茫然,好像在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但一会儿,他嘴角就泛起一丝笑容,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我用出自己平常写作业的功力,忙活了好一阵子,就以旋风的速度做完了,“这晒衣服可不是小菜一碟,累死我啦!”我倒头就冲沙发扑去,像一头捕食的老虎,我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中:我战胜了自己,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是孝。
那还应该怎样孝顺他们呢?对,妈妈工作辛苦,爸爸工作忙碌,看来我还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一想到这儿,我立刻有了动力,觉得刚才的疲劳感没有了。
有什么家务可做的呢?我站在沙发上,头向天花板仰,又想到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这不,老妈要午睡了,我也来个“静蕾温席”。
我向妈妈房间奔去,打开房门,只见老妈睡得正香,唉,算了!我回到房间,与太阳公公对望,又想起每天为家人洗衣服的乡下姐姐。
我再次奔向卫生间,可桶里空空如也,只有水与它相伴,可这也打不断我的洗衣梦,我换下我的床单,打开洗衣机,把它送上去。
此时几只小鸟飞过,开心地啼叫着,仿佛在为我的进步而鼓掌。
我在沙发上等待,不知不觉睡着了,40 分钟后,洗衣机的警告声把我叫醒了,我把床单拿去晒,突然想起刚刚做的梦:我被评为了最有孝心的人。
我拿着奖杯不断挥舞??我笑了,说做就做的感觉真好!孝放心中让我无比快乐!其实我很爱妈妈—读《卧冰求鲤》有感我翻着布满灰尘的旧书柜,里面全是小时候买的课外书,大多数都很幼稚,很老套。
但是里面全是小故事大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卧冰求鲤》。
故事情节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晋朝的王祥,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给王祥找了个后母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