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
减速电机绝缘材料的选择

减速电机绝缘材料的选择作者: 在允许的范围内及及所分的等级即耐热等级。
耐热等级分为Y级90度,A级105度,E级120度,B级130度,F级155度,H级180度,和H级以上共七个等级。
减速电机的绝缘结构包括匝间绝缘、槽绝缘(对地绝缘)、层间绝缘(双层绕组)及端部相间绝缘。
减速电机在修理过程中。
选择减速电机的绝缘材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减速电机的修理成本及修理质量。
1、正确选择绝缘材料的意义。
绕组重绕及修理时,正确选择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可以保证减速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降价修理成本。
2、减速电机在选择绝缘材料时的原则。
修复电机用的绝缘材料,主要根据所修理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和电压来选择。
通常,选择修理减速电机用的主绝缘材料时,还配以适当的补强绝缘材料,以保护晟邦电机主绝缘材料不受机械损伤。
在选择绝缘材料时,还要充分考虑绝缘材料的各种性能(电气击穿强度,耐热性,耐潮性,机械强度等)材料来源,成本,使用环境等。
3、绝缘材料的等级划分,城邦减速机常用的绝缘材料及其极限工作温度主要分为五个等级,这是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为40度时,绕组的绝缘材料导线所能承受温度的极限等级。
绝缘材料的等级:按其耐热极限温度的高低分为五级:A级绝缘:其极限温度为105度,绝缘材料为经过浸漆处理的棉、丝、木、纸等有机纤维材料。
如层压布纸板、黄蜡布。
黄蜡绸等。
常用的电磁线有单纱油性漆包线,双纱包线、纸包线等。
E级绝缘:极限温度为120度,绝缘材料为在A级绝缘上复合或垫衬一层耐热硅有机漆膜。
如聚酯薄膜复合青壳纸。
三醋酸纤维薄板等。
常用的电磁线有高强度聚酯漆包线,高强度聚乙烯醇缩醛包线等。
B级绝缘:极限温度为130度,绝缘材料是用云母,石棉。
玻璃纤维等无机材料为基础,以A级绝缘材料补强,用有机漆胶合而成,如云母纸,醇酸玻F级绝缘:极限温度为155度,绝缘材料与B级绝缘材料相同,但用耐热硅有机漆胶合而成,如硅有机波璃布等;常用的电磁线为聚亚胺漆包线、硅有机漆浸渍的双玻璃丝包线等。
减速机各部件材料要求

减速机各部件材料要求减速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机械设备中。
减速机的各个部件材料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减速机的各个部件材料要求出发,分别介绍其相关内容。
1. 齿轮材料要求:减速机的齿轮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材料要求主要考虑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齿轮材料有合金钢、硬质合金和铸铁。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高负荷和高速的工况;硬质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铸铁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中等负荷和低速的工况。
2. 轴材料要求:减速机的轴承负责支撑和传递动力,其材料要求主要考虑其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轴材料有合金钢和不锈钢。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高负荷和高速的工况;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潮湿和腐蚀性环境。
3. 轴承材料要求:减速机的轴承负责支撑和减少摩擦,其材料要求主要考虑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轴承材料有铸铁、钢、铜和塑料。
铸铁轴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一般工况;钢轴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铜轴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磨性,适用于高速和高温的工况;塑料轴承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潮湿和腐蚀性环境。
4. 密封件材料要求:减速机的密封件负责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其材料要求主要考虑其耐油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密封件材料有橡胶、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
橡胶密封件具有较好的耐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一般工况;聚氨酯密封件具有较高的耐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高速和高温的工况;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适用于潮湿和腐蚀性环境。
5. 外壳材料要求:减速机的外壳负责保护内部零部件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材料要求主要考虑其强度、刚性和防腐性。
常用的外壳材料有铸铁、铝合金和不锈钢。
铸铁外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一般工况;铝合金外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轻负荷和高速的工况;不锈钢外壳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适用于潮湿和腐蚀性环境。
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与作用减速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主要用于降低旋转速度并增加扭矩。
它由许多零部件组成,每个零部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下面是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1.外壳:减速器的外壳是保护内部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铸铁或钢板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2.输入轴:输入轴是减速器的旋转部分,它将动力传递到减速器内部。
输入轴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以承受高扭矩和高速度。
3.输出轴:输出轴是减速器的输出部分,它将减速器内部的扭矩传递到外部设备。
输出轴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以承受高扭矩和高速度。
4.齿轮:齿轮是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齿轮传动来降低旋转速度并增加扭矩。
齿轮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以承受高负载和高速度。
5.轴承:轴承是减速器内部的支撑部件,它支撑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旋转。
轴承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以承受高负载和高速度。
6.密封件:密封件是减速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部杂质进入减速器内部。
密封件通常由高强度橡胶或塑料制成,以承受高温和高压。
7.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减速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持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润滑系统通常由油泵、油箱、滤清器和冷却器等组成。
8.传感器:传感器是减速器的监测部件,它可以监测减速器内部的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
传感器通常由电子元件制成,以实现数字化监测和控制。
以上是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减速器的零部件数量众多,每个零部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只有这些零部件协同工作,才能实现减速器的高效稳定运行。
减速器的选材及热处理

各不加工外表面
齿 轮
齿 轮 的 润 滑
润滑对于齿轮传动十分重要。润滑
不仅可以减少摩擦、减轻磨损,还
可以起到冷却、防锈、降低噪声、
改善齿轮的工作状况、延缓轮齿失
效和延长齿轮使用寿命等作用
齿 轮 的 选 材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机械传动,摩擦传动来改变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输出半径, 以保证传动比的无变化。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 等特点。
一 级 减 速 器
一 级 减 速 器 构 造
箱 体
箱体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传动零 件的基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工作条件: 室内工作(环境最高温度35度),
两班制,连续单项运转、载荷平稳。
箱 体
箱 体 的 作 用 与 选 材
减速器箱体的作用: 减速器箱体是减速器的外壳部分,在它里面存放 齿轮轴等核心零件,对齿轮和轴的正常运行有着 支撑作用。 结构设计: 1.箱体要有足够的刚度 2.箱体应有可靠的密封及便于传动件润滑和散热 3.箱体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4.箱体形状应力求匀称、美观
箱盖与底座合在一起,按箱盖对合面上已钻的孔,钻底座对合面上的联接孔,并锪平 6 7 8 9 钳工 对箱盖、底座各螺孔攻螺纹;铲刮箱盖及底座对合面;箱盖与底座合箱; 铣削 粗、精铣轴承孔端面 镗削 钳工 粗、精镗轴承孔;切轴承孔内环槽 去毛刺、清洗、打标记 按箱盖上划线配钻、铰二销孔,打入定位销
10
油漆
小齿轮材料为20CrMnTi(调质) 表面淬火硬度为56-62HR其强度高韧性高 大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 表面淬火硬度为48-55HR
齿 轮 的 失 效 形 式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折断,点蚀,胶合,磨损和塑形流动。 折断:增大齿根圆角半径,减少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 响;在齿根才用喷丸处理。 点蚀:通过热处理提高齿面硬度,降低粗糙度,采用黏度 较高的润滑油 胶合:一般发生在高速重载的情况下,方法如上类似,提 高齿面硬度,低速、重载时采用黏度大的润滑油,高速重载 时选用掺有抗胶合添加剂的润滑油。 磨损:一般发生在开式齿轮传动中,在闭式传动中一般的 预防措施包括,提高齿面硬度、降低粗糙度、保持润滑油的 清洁并定期更换。 塑形流动:提高齿面硬度、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油。 该减速器为闭式软齿面传动,所以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 蚀,
减速电机轴承特点及材料的选择

减速电机轴承特点及材料的选择作者: 滑动轴承在早年生产的电动机和大型电机上使用较多。
一般小型电机,多用带(或不带)轴承衬的油环润滑的整体滑动轴承,或直接用铜料制成圆筒形的轴承。
大型电机,多用分解式带衬油环润滑的滑动轴承。
齿轮减速机滑动轴承的材料是影响轴承的寿命问题,轴承磨损当磨损超过允许的额定值时,就应停车修理__否则,温度升高会使合金熔化,损伤轴颈或使定、转子相摩擦。
造成事故停车。
所以轴承的材料很重要,现在为大家介绍轴承的主要材料。
1、灰铸铁这种材料耐磨性及硬度很好,不适用干高速电机,一般用于六极以下的电机,这种材料在齿轮减速机滑动轴承中是比较常见的材料之一。
2、青铜耐磨性较好,常用于轴颈直径小于100毫米的中、小型电机中这种材料相对比较便宜,耐磨性和铸铁差不多,但是硬度没有铸铁好。
3、青铜轴瓦加浇硬铅用硬铅浇在轴瓦内,适于摩擦,不伤轴颈:遇到缺油过热时,硬铅慢慢熔化,但仍不妨碍运转,不会使轴颈受损伤,而且浇铅换修方便,一般电机上都采用这种材料。
4、铸铁或铸钢轴瓦加浇硬错这种和青铜轴瓦加浇硬铅有些类是,用硬铅浇在轴瓦内,适于摩擦,不伤轴颈:遇到缺油过热时,硬铅慢慢熔化,也是在电机中常见的材料。
5、塑料适用于小型减速电机,温度不能超过80度,容易胀缩,总之,对轴瓦的材料要求是,具有较大的硬度和强度(带衬的瓦底),热传导性好且容易挂锡浇铸。
总结:齿轮减速机滑动轴承的材料是关系到轴承的寿命和减速机寿命的问题,在轴承上材料比较多种,能配不同种类的减速机,不同行业不同功率的减速机轴承材料也是不一样。
每个人都很清楚轴承的重要性,轴承的材料、轴承大小、轴承寿命、轴承运转速度等等都是直接影响齿轮减速机每一步的工作,你可以留意国内的轴承厂、齿轮厂为什么这么发达,就清楚轴承在机器行业中的地位,这次主要讲的是齿轮减速机之轴承的选择要主要的问题,当减速机轴承要维修更换的时候,不知道该换怎么的轴承,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减速器设计

减速器设计
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降低输入速度并提高输出转矩。
它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等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速度和力矩的变换。
减速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传动效率、低噪音、长寿命和紧凑结构。
以下是减速器设计的一些建议:
1. 材料选择:选择高强度、高耐磨的材料,例如合金钢。
这样可以提高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齿轮设计:根据工作条件和传动功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模数和齿数。
齿轮齿形应设计为弧齿,以减少啮合冲击和振动。
3. 轴承选择:选择高精度、高负载能力的轴承,以确保减速器的平稳运行和长寿命。
4. 油封设计:为减速器设计合适的油封,以防止润滑油漏出,同时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减速器内部。
5. 热稳定性:考虑减速器在高负载运行时的热稳定性,采取合适的散热措施,如散热片或冷却器,以防止温度过高对减速器的影响。
6. 系统可靠性:设计合理的齿轮传动布局,避免过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以减少轴承的负荷和振动。
7. 噪音控制:通过减少齿轮啮合时的冲击和振动,控制齿轮轴的精度和设备的运行精度,有效减少噪音。
8. 测试和验证:在减速器设计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验证,包括传动效率、噪音、温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以确保减速器满足设计要求。
减速器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如传动比、传动效率、负载能力、噪音、寿命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确保减速器的高效、稳定和可靠运行,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的需求。
减速机齿轮常用材料

一、锻钢钢的强度高,耐冲击,用热处理方法能显著改善机械性能,所有它是制造齿轮的主要材料。
由于锻造毛坯的纤维方向有利于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所以大部分齿轮如采用锻造毛坯,只有受力小和不重要的齿轮才直接采用轧制钢材。
按照齿坯处理方法和切齿工艺,制造齿轮的钢材及热处理方法分为两大类:*类:齿面硬度HB≤350,用中碳钢45号钢、50号钢或中碳合金钢40Gr、40MnB、35SiMn等近行调质或正火处理,终切齿可在热处理后进行。
调质后,硬度不高(HB=220~250),材料的综合性能(机械强度和冲右韧性等)比较好,适用于低速、中速和中等平稳载荷下工作。
工控设备机械中的减速机齿轮多用此类。
45号钢价格低,供应充足,应用最普遍。
正火后,综合性能有所改善,但不如调质,多用于直径很大不便调质和不重要的齿轮。
选用第—类材料时,小齿轮硬度要比大齿轮硬度高出20~40HB,以使两个齿轮寿命接近相等。
第二类:齿面硬度HB≥350,用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进行表面淬火(齿面硬度HRG=50一55),或者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进行表面掺碳淬火处理(齿面硬度HRG=58—63)。
处理后齿面硬度高;齿芯韧性好。
所以承载能力强,耐冲击,但加工困难,成本较高,减速机中应用较少。
二、铸钢当齿轮直径较大(D>400—600毫米)时,齿坯不易锻造,因而常采用铸钢齿坯并进行正火处理。
常用的牌号有ZG45及ZH50等。
三、铸铁铸铁价格低廉,能铸造出复杂的结构形状,但灰铸铁的抗弯强度及耐冲击能力较差,故只用于低速轻载的开式齿轮传动中,常用的牌号有HT15-33、HT20—40、HTr30—54等,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比灰铸铁高,可部分代替碳素钢,常用的牌号有QT60-2等。
四、非金属材料高速轻载的齿轮传功,常用非金属齿轮与另一金属齿轮配合工作,以减少齿轮传动的噪音。
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酚醛层压板(夹布胶木)、尼龙等。
这种齿轮的承载能力低、寿命短,其许用载荷只有钢齿轮的25—30%。
减速器齿轮和轴的材料选择

减速器齿轮和轴的材料选择*梁 鑫 张 玉 朱 墨 阚世奇 胡玉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摘 要:减速器是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在我国装备和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各国研发的中小功率减速器正向模块化、批量化、高精度、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我国引入了高水平的机床和齿轮精度均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但在传动件材料和控制技术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所以,我国在提升制造工艺、改进工作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对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和质量进行改进。
Abstract: Reducer is an important mechanical component, 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a’s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um-low power reducers gradually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modularization, mass production, high precision, and low cost throughout the world. Although the machine tool and gear we introduced have superb precision comparable to advanced ones in the world, they still lag behind in terms of material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ransmission parts.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enhanc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service ability, the material and quality of reducer gear also need to be improved.关键词:减速器;齿轮;精度;材料Keywords: reducer; gear; precision; material中图分类号:TH1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18)07-0071-041 减速器技术现状减速器是机械零部件中的重要成分,在我国的装备和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5.1 齿轮材料规定为铸钢或球铁,齿轮的材料选用ZG35CrMo 或QT700-2,齿轮调质硬度为HB240~270。
5.2 齿轮轴材料为42CrMo或更高性能的材料,调质硬度为HB280~310,输出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HB217~255。
5.3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硬度差应在HB30~50的范围内,同一轴左右两侧齿轮的硬度差在HB10~20的范围内。
5.4 箱体材料选用HT200,材料性能不得低于GB/T 9439-2010 的要求。
Q/SYCQ 3455—201256 减速器部件制造工艺6.1 铸件不应有影响减速器外观质量和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铸造齿轮缘上的疏松、缩孔及成型齿面上的任何缺陷不得焊补。
6.2 减速器的双圆弧齿轮精度按GB/T15753-1995 8-8-7级制造。
6.3 齿轮轴和轴按技术文件规定要求调质后,应进行内部探伤检查。
6.4 在齿轮与齿轮轴加工过程中,其左、右旋齿、齿尖的对称度误差小于等于0.2mm。
6.5 主动轴、中间轴、从动轴配合及定位面粗糙度£Ra1.6,齿轮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3.2,轴承孔表面粗糙度£Ra3.2。
6.6 轴承孔尺寸公差带为H7,圆柱度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7级,端面与轴承孔的垂直度不低于GB/T1184-1996中的8级。
6.7 减速器主动轴窜动应符合表2。
表2 减速器主动轴窜动量表6.8 对机械加工图样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 IT12 等级加工,未说明形位公差执行JB/T 8853-2001的规定。
6.9 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T9439-2010的规定。
6.10 铸件除毛坯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外,粗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时效处理。
6.11 减速器箱体、箱盖、胶带轮6.11.1 箱体、箱盖合箱后,边缘应平齐,机体、机盖合箱后,机盖凸缘比机体凸缘宽不大于2mm。
总长不小于1200mm时,相互错位每边不得大于3mm,总长小于1200mm时,相互错位每边不应大于2mm。
6.11.2 箱体壁厚尺寸为9 kN.m、13 kN.m、18 kN.m型减速器的不低于12mm,26 kN.m型减速器的不低于13.5mm,37 kN.m型减速器的不低于14.5mm,48 kN.m型减速器的不低于16.5mm。
6.11.3 减速器箱体、箱盖自由结合后,中心距不大于650mm时,用0.05mm塞尺,总中心距大于650mm时用0.1mm塞尺检查剖分面接触密合性,塞尺塞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宽度三分之一。
6.11.4 轴承孔的尺寸精度不应低于图样给定的要求。
6.11.5 轴承孔的圆度、圆柱度均不应大于其直径公差的二分之一。
6.11.6 轴承孔的平行度不应低于图样给定的要求。
6.11.7 箱体涂漆前作煤油渗漏检查,60min内不应有渗漏现象。
6.11.8 减速器胶带轮必须做静平衡试验,允许偏心距为0.55mm。
7 减速器装配及性能要求7.1 各轴承内圈及齿轮基准端面必须紧贴轴肩,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通过。
7.2 刮油器与中间轴齿轮端面间隙为0.3mm~0.6mm。
7.3 从动轴轴向膨胀间隙为0.3mm~0.5mm。
91318 1.0526 1.2237 1.1248 1.430.96减速箱额定扭矩kN·m主动轴窜动mmQ/SYCQ 3455—201267.4 轴承端盖豁口应与箱体回油孔对齐,保证各部油路畅通。
7.5 箱盖、箱体合箱时,以及轴承盖装配时,应在箱盖和箱体分箱面及轴承盖的配合端面上均匀涂抹可剥性密封胶,密封胶选用BD-586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
7.6 输出轴与胶带轮采用过盈配合、热装工艺。
组装后进行静平衡试验,偏心距应小于1mm。
7.7 装配后的减速器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7.8 用压铅法检查齿侧间隙,当减速器齿轮法向模数Mn=1.5mm~6mm时,标准侧隙为0.06Mn,当法向模数Mn³7mm时,标准侧隙为0.04 Mn。
最大法向侧隙为标准法向侧隙,最小法向侧隙不小于标准法向侧隙的三分之二。
同一轴上对称两齿轮的齿侧间隙差£0.06mm。
7.9 空加载试验时,运转应平稳正常,不应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的响声。
7.10 各联接件、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7.11 齿轮齿面不得有破坏性点蚀。
7.12 齿轮副接触精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齿轮副接触精度表凸齿h=0.355Mn名义接触迹线距齿顶高度mm凹齿h=1.445Mn接触迹线位置偏差mm ±0.18 Mn第一条85%接触迹线按齿长不少于工作齿长%第二条50%按齿高不少于工作齿高45%第一条85%接触斑点按齿长不少于工作齿长第二条70%注:Mn——表示齿轮法向模数7.13 减速器内应清洁,残存物重量不超过表4规定量。
表4 清洁度表总中心距mm <650 <1000 <1200残存杂物重量mg 400 1000 16007.14 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油池温升不应超过15℃,并且最高温度均不得超过70℃。
7.15 减速器满载荷试验时噪声不得超过70dB(A)。
7.16 减速器整机质量保修期为2年,箱体及各密封处、接合处1年内不应有渗、漏油现象。
7.17 减速器的互换性要求相同型号减速器整机和主要零部件应能够互换。
减速器外形和连接尺寸、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输出轴总成、皮带轮和刹车总成的联接尺寸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
7.18 减速器外观质量:7.18.1 箱体、箱盖、各轴承盖内表面和齿轮未加工表面,应清洗干净,表面应清洁、无锈蚀及氧化皮。
7.18.2 箱体、箱盖等铸件非加工的外露表面涂底漆,非外露面先涂底漆,再涂耐油漆。
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946-1991的要求。
7.18.3 外露螺栓螺母安装整齐一致,螺栓出螺母1~3扣,外露螺纹部分不得碰伤。
Q/SYCQ 3455—201278 减速器出厂检验8.1 减速器装配合格后,应在额定转速下进行空载试验,运转均不应少于30min.8.2 空载试验或跑合(跑合时间不限)后,检查齿轮副侧隙并按轮齿贴合面的擦亮痕迹检查接触斑点。
8.3 齿轮副侧隙、接触迹线位置和接触斑点应符合以下要求:8.3.1 齿轮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占工作齿长的百分率大于85%;8.3.2 齿轮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占工作齿高的百分率大于45%;8.3.3 双圆弧齿轮接触迹线位置偏差为士0.18mm;8.3.4 齿轮中心距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齿侧间隙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
表5 齿轮中心距偏差与齿侧间隙对照表减速器型号CJH/FSL9´46.7´380CJH/FSL13´46.5´410CJH/FSL18´41.4´450CJH/FSL26´44.4´480CJH/FSL37´45.8´560CJH/FSL48´45.1´600中心距偏差mm±100 ±110 ±110 ±110 ±120 ±120齿侧间隙mmn2(0.060.00050.03)3im a ++注:m n 为齿轮模数,ai为最小中心距。
8.4 减速器内应清洁无杂物,出厂前检查排出的残存杂物质量不应超过表6的规定值。
表6 减速器内残存杂物质量范围表机型CJH/FSL9´46.7´380CJH/FSL13´46.5´410CJH/FSL18´CJH/FSL26´44.4´480CJH/FSL37´45.8´560CJH/FSL48´45.1´600残杂物质量mg £400 £10009 减速器型式检验9.1 双圆弧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接触迹线位置偏差和侧隙,分别按GB/T10095和GB/T15753-1995规定检测。
9.2 减速器的清洁度,应在额定载荷检验后放干润滑油,将不少于润滑油体积50%的煤油注人减速器内,清洁内腔和所有零部件,用SSW0.063/0.045的铜丝网过滤,剩余物在200℃烘干0.5h,然后称其质量。
9.3 减速器出厂检验时,满载试验抽检比率不低于10%,试验时间为24h。
9.4 在设计输出转速下,进行正向24h的逐级加载试验,其分级加载试验的运行时间分配应按表7的规定。
表7 减速器分级加载试验的运行时间分配表额定扭矩的百分数25 50 75 100 125运转时间h 0.5 1 0 20 0.5Q/SYCQ 3455—201289.5 减速器的型式试验9.5.1 对减速器各型新产品和转厂生产的产品或当材料、结构、工艺有较大改变时,应用不少于两台的样机进行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定型投人批量生产。
9.5.2 在专用的减速器各型式试验台上按9.1~9.4条规定进行减速器型式检验。
9.5.3 判断规则出厂检验中,应逐台检验的项目,凡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判为不合格;抽检则应根据批量查出GB/T 2828中的抽样方案,结合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判别批是否合格;型式检验中,有一台,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9.5.4 主要零部件的检测项目(见表8)批量生产时,制造厂商应进行主要零部件关键项目的检验,见表8符合要求后方可装机。
表8 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检测要求序号主要零件关键项目要求1 输入轴3 输出轴4 左、右旋齿轮5 人字齿轮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硬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硬度均不低设计图样规定说明主要零件关键项目检测合格率=(合格关键项目/关键项目总数)´100%。
10 减速器标志、使用说明书10.1 标志减速器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在输出轴端箱体外表面上标明推荐的旋转方向。
标牌的形式、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1991的规定,其内容包括:产品型号及名称;产品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输出扭矩、传动比、中心高;产品出厂编号及日期;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外形尺寸及质量。
10.2 使用说明书减速器使用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9969.1-1998的规定。
Q/SYCQ 3455—20121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主要用于长庆油田使用的抽油机减速器。
本规范适用于双圆弧齿轮减速器的分类和标记、设计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