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合集下载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填写要求:要求分类细分到22个大类代码后三位数字。

例如:“古代文学”,其分类号是I206.2,填写时只需填写I206即可;又如“人造石生产机械制造”的分类号是TQ177.1+5,只需填写TQ177。

可在以下网址查询详细分类号:/tools/ztf/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分类号查询系统)/sjk/tsflf/index.htm (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辅助分类查询系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四版,即1975年出版的第一版,1980年出版的第二版,1990年出版的第三版,1999年出版的第四版。

此外1973年还出版了试用版。

《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至四版为止,《中图法》为五大部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二十二个大类;53,811个类目(包括专用和通用类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表(分类号)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 列宁著作A3 斯大林著作A4 毛泽东著作A49 邓小平著作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B 哲学、宗教B-4 哲学教育与普及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B81 逻辑学(论理学)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B83 美学B84 心理学B9 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 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3/37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DF 法律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F0 经济学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3 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9 旅游经济F6 邮电经济F7 贸易经济F8 财政、金融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8 体育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4 汉藏语系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 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 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 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 东北亚诸语言H65 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 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 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 印欧语系H81 非洲诸语言H83 美洲诸语言H84 大洋洲诸语言H9 国际辅助语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3/7 各国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洲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K85 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0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Q-1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Q-3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Q-4 生物科学教育与普及Q-9 生物资源调查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生物学Q3 遗传学Q4 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98 人类学R 医药、卫生R-0 一般理论R-1 现状与发展R-3 医学研究方法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0 一般性理论S-1 农业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S-3 农业科学研究、试验S-9 农业经济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0 工业技术理论T-1 工业技术现状与发展T-2 机构、团体、会议T-6 参考工具书T-9 工业经济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9 交通运输经济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0 环境科学理论X-1 环境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X-4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X-6 环境保护参考工具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社会与环境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什么是中图分类号?

什么是中图分类号?

2019年第04期Green installation:绿色安装〕为0.8元/kWh,计算可得,该建筑每年都可以节省电费约80万元,也就是意味着40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前期的投资,按照光伏发电系统25年的使用寿命,在10年之后的15年里,该光伏建筑就可以节省约为1200万的电费支出,扣除日常的维护以及检修之外,依旧可以有1000多万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光伏建筑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回。

4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适用场所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限制性较小,因此,根据建筑的分类以及使用情况,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建筑中的适用场所可以有以下几种:(1)工业厂房。

工业厂房具备较大的屋顶面积,并且比较平整,有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

另外,工业用电价格比较贵,在工业厂房中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可以缓解工业高用电情况,减少工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厂房,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

(2)商业建筑。

根据商业建筑的用电特点,属于白天用电高峰、夜间用电低谷,正好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特性相匹配。

另外,商业建筑比如商场、办公楼等建筑屋顶普遍采用水泥材料,便于布置和安装。

(3)高校校园。

高校校园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一方面利用绿色环保的技术解决高校建筑用电量大、用电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是独立于城市电网之外的能源储备,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对高校校园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5结语在我国经济长期高效运行的基础下,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是贯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相关战略方向,光伏建筑无需单独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及额外的基础设施,就能有效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作用。

结合文章分析,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必将应用到越来越多建筑物中。

参考文献:U]张长志.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其节能研究5*槪与OZ,2015(9):102.[2]李水清.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其节能研究f Jh中华建筑,2015(8)144-145.什么是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中图分类号

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中图分类号

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中图分类号,一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样的分类号?必须通过查专业用表才知道。

这里列出了教育部分的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第四版)教育部分G4类目简表40 教育学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42 教学理论43 电化教育44 教育心理学45 教师与学生46 教育行政47 学校管理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51 世界教育事业52 中国教育事业53/57 各国教育事业6l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62 初等教育63 中等教育64 高等教育65 师范教育71 职业技术教育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75 少数民族教育76 特殊教育77 社会教育78 家庭教育79 自学G40 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入此。

G40-011 教育职能教育的本质、目的、意义、作用、规律入此。

G40-011.8 教育立法与教育政策教育立法与教育政策研究入此。

具体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入有关各类。

G40-01 2 全面发展教育总论素质教育入此。

G40-013 智育G40-014 美育审美教育入此。

G40-015 劳动教育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入此。

G40-02 教育哲学G40-03 教育科学研究G40-03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育学方法论入此。

G40-03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模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入此。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G40-051 教育统计学G40-052 教育社会学G40-052.2 教育与社会G40-052.4 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入此。

G40-053 教育政治学G40-054 教育经济学教育资源、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效益、教育经济结构、教育供给与需求等入此。

G40-055 教育与文化教育文化学入此。

G40-056 教育生物学教育人类学入此。

G40-057 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工程学入此。

G40-058 教育管理学G40-058.1 教育评价总论教育评估入此。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1. 概述中图分类号(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简称CLC)是指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制的反映中文图书种类、内容和学科范围的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中国国内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分类体系,用于图书馆图书的分类、索引和馆藏管理,具有统一和规范标识图书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的编制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采用一套完整的编码体系,为图书馆分类工作提供了标准和便捷性。

它由主分类号和附加分类号两部分组成,主分类号标识了图书所属的主要学科门类类别,附加分类号则表示了图书所属的具体学科。

中图分类号的编制按照主题划分的原则,逐级细化,方便读者根据主题进行检索和查询。

2. 中图分类号的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的体系结构由主分类号和附加分类号两个部分组成,采用多级分类方式,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

2.1 主分类号主分类号由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组成,字母表示主要学科门类类别,数字表示学科的不同细分。

主分类号按照学科的范围和紧密程度进行划分,目前共有26个主分类号,分别用A-Z表示。

2.2 附加分类号附加分类号由数字和小写字母组成,用于表示图书所属的具体学科。

附加分类号的编制原则是按照从一级到三级的次序逐步细化,各级之间用小写字母分隔。

3. 中图分类号的应用中图分类号在图书馆馆藏管理和学术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3.1 图书分类和索引中图分类号是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分类的基础,通过为图书标注适当的分类号,馆员可以将图书归入相应的学科类别中,并对其进行索引和归档。

这样可以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相关的图书。

3.2 信息检索中图分类号可以作为一种检索工具,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检索所需的图书和资料。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的主题进行检索,通过查找相应的分类号,找到与自己关注的学科领域相关的图书和文献资料。

3.3 学术研究中图分类号在学术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学科的分类号,了解和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R657.6+2脾破裂
R657.6+3脾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R657.6+4游走脾
R657.7脐
R657.7+1脐炎
R657.7+2脐尿管瘘与囊肿
R657.7+3卵黄管瘘与囊肿
R657.8腹股沟
R658四肢外科学
R658.1断肢、断指再植手术
R658.2上肢
R658.3下肢
R659其他外科学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R682.2麻痹性畸形及挛缩
R682.2+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R682.2+2大脑性(痉挛性)麻痹
R682.2+3产科性麻痹(产瘫)
R682.2+4挛缩症
R682.3脊柱姿势性畸形
R682.4骨盆畸形
R682.5上肢部畸形
R682.6下肢部畸形
R683骨折、骨的损伤
R683.1胸骨、肋骨骨折
656.4+2腹膜脓肿
R656.5腹膜后间隙
R656.6胃、十二指肠
R656.6+1胃手术
R656.6+2胃、十二指肠溃疡
R656.6+3先天性幽门狭窄
R656.6+4十二指肠外科疾病
R656.7小肠
R656.8阑尾
R656.9结肠
R657.1直肠和肛门
R657.1+1先天性直肠及肛门闭锁
R681趋疾病
R681.1骨发育不良症
R681.2骨及骨膜的感染
R681.3软骨疾病
R681.4骺疾病
R681.5脊柱及背疾病
R681.5+1怪 ?
R681.5+2椎骨软骨炎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1. 简介中图分类号(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制定和主管的、以图书馆分类的统一标准。

它使用一套系统的数字代码,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相关图书进行分类,便于图书馆的管理、检索和使用。

而文献标识码,则是中图分类号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是一种用于标识和检索文献的编码。

本文将介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的定义、组成结构、应用场景以及使用方法。

2. 定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是一种用于标识和检索文献的编码。

它是基于中图分类号体系设计的,通过组合分类号、载体代码和年份等元素,构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可以用于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和在线资源等各种情境下的文献管理和检索。

3. 组成结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由以下几个元素组成:3.1 分类号分类号是中图分类号体系中的核心元素,它代表了文献所属的学科领域。

分类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一般由小类号、中类号、大类号和类别号四个级别构成,例如:TP393.09。

3.2 载体代码载体代码是表示文献的载体类型的编码,用于标识文献的载体形式,如纸质图书、电子资源等。

常见的载体代码有纸本图书(A)、光盘(B)、网络资源(D)等,每个载体代码由一个字母表示。

3.3 年份年份是用于标识文献发表或出版的年份。

一般采用四位数表示,如2022年可以表示为“2022”。

3.4 顺序码顺序码是文献标识码的最后一部分,用于标识同一分类号、载体代码和年份下的不同文献。

顺序码一般由数字表示,从“01”开始递增。

4. 应用场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4.1 图书馆文献管理在图书馆中,文献标识码可以帮助图书管理员对馆藏文献进行管理。

通过对文献进行编码,可以快速定位和检索所需的文献,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4.2 科研文献检索对于科研人员和学生而言,文献标识码是进行科研文献检索的重要依据。

通过在文献数据库中输入文献标识码,可以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的文献,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 A ] 马克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A1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 A11 ] 选集、文集 [ A119 ] 选读 [ A12 ] 单行著作 [ A121 ]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1848年以前) [ A122 ]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 A123 ]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 [ A124 ]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 A125 ]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 [ A13 ]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 A14 ] 诗词 [ A15 ] 手迹 [ A16 ] 专题汇编 [ A18 ] 语录 [ A2 ] 列宁著作 [ A21 ] 选集、文集 [ A219 ] 选读 [ A22 ] 单行著作 [ A221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和布尔什维克派出现时期(1904年以前) [ A221.1 ] 1899年以前 [ A221.2 ] 1900~1904年 [ A222 ]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1905~1907年) [ A223 ] 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布尔什维克形成独立政党时期(1908~1912年3月) [ A224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人运动的高涨及大战时期(1912年4月~1916年) [ A225 ] 第二次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 [ A226 ]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 [ A227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4年) [ A23 ]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 A25 ] 手迹 [ A26 ] 专题汇编 [ A28 ] 语录 [ A3 ] 斯大林著作 [ A31 ] 选集、文集 [ A319 ] 选读 [ A32 ] 单行著作 [ A32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全部简表)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生物科学属于Q类,医学类属于R类,可以直接转至Q或R 类查询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 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0逻辑科学(总论)B81逻辑学B82伦理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无神论、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 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政治经济学F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经济学基本问题F0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5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经济学分支学科F08各科经济学F09经济思想史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 中国经济F13/17各国经济F2经济计划与管理F20 国民经济管理F21 经济计划F22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3 会计F239 审计F24 劳动经济F25 物资经济F27 企业经济F28 基本经济建设F29 城市与市政经济F3农业经济F30 农业经济理论F31 世界农业经济F32 中国农业经济F33/37各国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0 工业经济理论F41 世界工业经济F42 中国工业经济F43/47各国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交通运输经济F50 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1 世界各国概况F53 铁路运输经济F54 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 水路运输经济F56 航空运输经济F57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 旅游经济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1 世界旅游事业F592 中国旅游事业F593/597各国旅游事业F6邮电经济F60 邮电经济理论F61 邮政F62 电信F63 世界各国邮电事业F7贸易经济F71 国内贸易经济F72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 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 国际贸易F75 各国对外贸易F76 商品学F8财政、金融F81 财政、国家财政F82 货币F83 金融、银行F84 保险--------------------------------------------------------------------------------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20 信息与传播理论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G22 广播、电视事业G23 出版事业G24 群众文化事业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G27 档案学、档案事业G3科学、科学研究G30 科学研究理论G31 科学研究工作G32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G35 情报学、情报工作G4教育G40 教育学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学理论G43 电化教育G44 教育心理学G45 教师与学生G46 教育行政G47 学校管理G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G51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2 中国教育事业G53/57各国教育事业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 初等教育G63 中等教育G64 高等教育G65 师范教育G71 职业技术教育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5 少数民族教育G76 特殊教育G77 社会教育G78 家庭教育G79 自学G8体育G80 体育理论G81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G818 运动场地与设备G819 体育运动技术(总论)G82 田径运动G83 体操运动G84 球类运动G85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G86 水上、冰上与雪上运动G87 其他体育运动G89 文体活动--------------------------------------------------------------------------------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002 语言规划H003 语言分类H004 语言的分布H01 语音学H02 文字学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H059 翻译学H06 字典学H07 方言学H08 应用语言学H09 语文教学H1汉语H11 语音H12 文字学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H14 语法H15 写作、修辞H159 翻译H16 字书、字典、词典H17 方言H19 汉语教学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31 英语H32 法语H33 德语H34 西班牙语H35 俄语H36 日语H37 阿拉伯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H61 南亚语系H62 南印语系H63 南岛语系H64 东北亚诸语言H65 高加索语系H66 乌拉尔语系H67 闪-含语系H7印欧语系H81 非洲诸语言H83 美洲诸语言H84 大洋州诸语言H9 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I1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1 作品集I2中国文学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21 作品集I22 诗歌、韵文I23 戏剧文学I239 曲艺I24 小说I25 报告文学I26 散文I269 杂著I27 民间文学I28 儿童文学I29 少数民族文学I299 宗教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绘画J29 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01 史学的哲学基础K02 社会发展理论K03 史学专著K04 年代学K05 史料学K06 历史研究K09 史学史K1世界史K10 通史K11 上古史K12 古代史K13 中世纪史K14 近代史K15 现代史K18 民族史志K2中国史K20 通史K21 原始社会K22 奴隶社会K23 封建社会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K29 地方史志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洲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10 传记研究与编写K811 世界人物传记K82 中国人物传记K833/837 各国人物传记K85文学考古K[852] 古文献学K853 纹章学K854 考古方法K86 世界文物考古K87 中国文物考古K883/887 各国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K9地理K90 地理学K91 世界地理K92 中国地理K93/97 各国地理K99 地图--------------------------------------------------------------------------------N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1-0 数学理论O1-8 计算工具O11 古典数学O119 中国数学O12 初等数学O13 高等数学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7 数学分析O18 几何、拓扑O19 动力系统理论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O22 运筹学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O24 计算数学O29 应用数学O3力学O31 理论力学O32 振动力学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O34 固体力学O35 流体力学O369 物理力学O37 流变学O38 爆炸力学O39 应用力学O4物理学O41 理论物理学O42 声学O43 光学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O45 无线电物理学O46 真空电子学O469 凝聚态物理学O47 半导体物理学O48 固体物理学O51 低温物理学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O59 应用物理学O6化学O61 无机化学O62 有机化学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O64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O65 分析化学O69 应用化学O7晶体学O71 几何晶体学O72 X射线晶体学O73 晶体物理O74 晶体化学O75 非晶态和类晶态O76 晶体结构O77 晶体缺陷O78 晶体生长O79 晶体物理化学过程O799 应用晶体学--------------------------------------------------------------------------------P天文学、地理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1-0 生命科学总论Q10 生命的起源Q11 生物演化与发展Q13 生物形态学Q14 生态学Q15 生物分布与生物地理学Q16 保护生物学Q17 水生生物学Q18 寄生生物学Q19 生物分类学Q2细胞生物学Q21 细胞的形成与演化Q[23] 细胞遗传学Q24 细胞形态学Q25 细胞生理学Q26 细胞生物化学Q27 细胞生物物理学Q[291]细胞分子生物学Q3遗传学Q31 遗传与变异Q32 杂交与杂种Q[33]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Q34 遗传学分支学科Q[36] 微生物遗传学Q[37] 植物遗传学Q[38] 动物遗传学Q[39] 人类遗传学Q4生理学Q41 普通生理学Q42 神经生理学Q43 分析器生理学Q44 运动器官生理学Q45 内分泌生理学Q46 循环生理学Q47 呼吸生理学Q48 消化生理学Q491 排泄生理学Q492 生殖生理学Q493 新陈代谢与营养Q494 特殊环境生理学、生态生理学Q495 比较生理学与进化生理学Q5生物化学Q50 一般性问题Q51 蛋白质Q52 核酸Q53 糖Q54 脂类Q55 酶Q56 维生素Q57 激素Q58 生物体其他化学成分Q591 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Q592 体液代谢Q593 器官生物化学Q594 比较生物化学Q595 应用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61 理论生物物理学Q62 生物声学Q63 生物光学Q64 生物电磁学Q65 生物热学Q66 生物力学67 物体化学生物学Q68 物理因素对生物的作用Q691 辐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Q[692]仿生学Q693 空间生物学Q7分子生物学Q7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3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Q74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5 分子遗传学Q77 生物能的转换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11 仿生学Q813 细胞工程Q814 酶工程Q819 生物工程应用Q[89] 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医学、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科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保护管理X3 环境综合研究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签、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作者:XXXX导师:XXXX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6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学校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校代码:10004 密级:公开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作者姓名:XXXX 学号:XXXX导师姓名:XXXX 职称:XXXX工程硕士专业领域:XXXX 学位级别:硕士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6月致谢[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放置在摘要页前,对象包括:1)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3)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摘要[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00~2000字。

留学生英文版学位论文不少于3000字中文摘要,留学生英文版博士学位论文不少于5000字中文摘要。

字体为宋体小四号。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8个),如有可能,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图X幅,表X个,参考文献X篇。

关键词:[请输入关键词(3-8),以分号分隔。

]ABSTRACT"[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 一般为1000个左右实词。

KEYWORDS:[请输入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保持一致。

以分号分隔。

]序言[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学位论文的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发表意见。

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iv)序言 (v)1 引言 (1)2 1级标题 (2)2.12级标题 (2)2.1.1 3级标题 (3)3 1级标题 (4)3.12级标题 (4)3.1.1 3级标题 (4)4 1级标题 (5)4.12级标题 (5)4.1.1 3级标题 (5)5 结论 (6)参考文献 (7)附录 A (8)索引 (9)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独创性声明 (11)学位论文数据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2 1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

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见《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3.10.4图应有编号。

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图较多时,可分章依序编号。

图宜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

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

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中文宋体五号。

居中书写,中文在上。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

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

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表:见《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3.10.5表应有编号。

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表较多时,可分章依序编号。

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

表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居中,中文在上。

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中文宋体五号。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

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

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

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公式:见《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3.10.12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行起,并居中书写,与周围文字留足够的空间区分开。

如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

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可用“…”连接。

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示例:2112111u u u w -= (5)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

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其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分子和分母中较长的一方。

如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

如将分数线书写为“/”,将根号改为负指数。

示例: 将21写成 1/2 或 2/12-引用:见《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3.10.7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 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并以参考文献形式统一编号。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

注释:见《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3.10.6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

应控制论文中的注释数量,不宜过多。

采用文中编号加“脚注”的方式。

2.1 2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2.1.1 3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序号与题名之间空两格。

正文中的标号按如下编号格式顺序排列:先(1) (2) (3), 再1) 2) 3),后①②③,标号后避免出现标点符号、英文字母、 PPT 中的项目符号。

3 1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3.1 2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3.1.1 3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4 1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4.1 2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4.1.1 3级标题[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5 结论[鼠标左键单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内容为五号宋体。

]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

按照GB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C]. //编者.论文集名,会议地址,会议时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引用部分起止页.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报纸: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附录 A[附录标题][内容为五号宋体。

]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

索引[内容为五号宋体。

] 按照需要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采用五号宋体] 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等。

行距16磅,段前后各为0磅。

一、作者简历二、发表论文[1][2][3]...三、参与科研项目[1][2][3]...四、专利[1][2][3]..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