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08 - 2009 学年第2 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正确分析环境问题的态势;2.能认识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3.能说明我国的资源现状;4.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5.能识别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能在环境保护中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的作用和规律;7.能判别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8.能提出简单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9.能识别水体的主要污染物,10.能初步检测水质;11.能对废水进行简单的处理;12.能判别固体废弃物的类别,并进行简单处理;13.能初步处置城市垃圾;知识目标:1.掌握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含义;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3.理解资源的概念;4.了解我国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5.掌握生态系统的含义和功能;6.了解生态学的一般规律;7.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8.掌握水体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源;9.了解废水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0.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11.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和方法;12.掌握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处置方案;13.了解其他环境污染的类别和初步的处理方法;14.了解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针对工业环保专业学生展开,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本课程的特色设计了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现状,唤起深层的环保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分开逐一进行。
第一次课设计梗概(300字左右)1、给出一系列环境异常案例,针对2007和08年国内国际十大气候事件,学生自由发挥讨论,汇总结果。
展示一些相关信息和图片,告知学生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状况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另外,明确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课的方式和教学目标。
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意义。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用它来判断水质的优劣。
水质标准是指权威组织对水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指标范围。
1、全固形物、溶解固形物和悬浮物的含义是什么?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为固体。
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
溶解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存在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砂、黏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
2、含盐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含盐量表示水中各种溶解盐类的总和。
由水质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量相加而得,单位用mg/L(过去也用PPM)表示。
3、各种硬度名称的含义是什么?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随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I-)、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因此,通常就把Ca2+、 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mg/L.4、什么是水的电导率?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均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级,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
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率)。
电导度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度越小。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三、水体自净
3.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物理净化作用与化学净化作用,只能使污染物的存在 场所与存在形态发生变化。使水体中的存在浓度降低,但 不减少污染物总量。而生物化学净化可使污染物的总量降 低,使水体得到真正的净化。生物化学作用后,最终使有 机物无机化,由有害向无害转化。
三、水体自净
图1-3 天然水体中含氮有机物生物化学净化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河流中BOD及DO的变化曲线 (氧垂曲线)
作业:
1.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未经处理的
工厂污水排放形成 ,农田肥料和农药形成
。
2.水体自净的机理,包括物理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和 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包括 、
、 和 。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包括 等。生物作用则包括 和 。
水处理工程技术
情境1 水质与水处理工程技术
本
单元1 水资源与水的循环
章
单元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内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容
单元4 水处理工程技术与发展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知识目标:
1.掌握水体污染的概念; 2.掌握水体自净的机理。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2.能够应用水体自净解决实际问题。
三、水体自净
图1-4 天然水体有机物循环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沿受污点下游河段中,溶解氧及污染物质(BOD) 的变化曲线,反映了河段的受污染状态和自净规律,是水 体物理、化学、生物自净过程的综合特征。
有机物排入水体后,由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而将水中 的溶解氧消耗待尽,使河水出现氧不足现象,或称亏氧状 态,而在此同时,大气向水体不断溶氧,又使得水体中的 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将耗氧过程和溶氧过程进行数学叠 加计算得出水中实际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形成的曲线称为 氧垂曲线。
水质与水质标准

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质标 准。
国际标准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的水质标准,为全球水质保护提 供参考。
水质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
根据单一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判断该 指标是否符合水质标准。
多因子评价
综合考虑多种水质指标,进行综合评 价,全面反映水质状况。
指数评价法
水质与水质标准
目录 CONTENT
• 水质基本概念 • 水质标准 • 水质检测与评价 • 水质污染与防治 • 水质改善与保护
01
水质基本概念
水质的定义
水质定义
水质是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 物特性及其组成的综合特性,反 映了水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自 然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是用来衡量水体质量的 一系列参数,包括化学指标(如 pH值、溶解氧、浊度、总硬度 等)和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污染物排放。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 率,减少污水直接排放。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质保护的 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05
水质改善与保护
水质改善的方法
01
02
03
04
物理处理法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物理 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大肠菌群等)。
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是对水体的质量进行评 估的过程,通过比较水质指标与 水质标准,判断水体是否符合人
类生活和生产的要求。
水质的分类
01
饮用水水质
饮用水水质是指用于人类饮用的水的水质,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三、给水水质标准
2.城市供水行业水质标准 建设部根据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城市的规模,于 1992年将自来水公司划分为4类: 第一类为最高日供水量超过100万m³/d的直辖市,对 外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国家一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 (以下简称水司); 第二类水司为最高日供水量超过50万m³/d的城市,省 会城市和国家二级企业的水司; 第三类为最高日供水量为10万m³/d以上,50万m³/d 以下的水司; 第四类为最高日供水量小于10万m³/d以下的水司。
电子工业用水要求较高,半导体器件洗涤用水及药液 的配制,都需要高纯水。
四、排水水质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了污水排入地面水水域的水质要求,包括标准分 级、标准值、排水定额、水的循环利用率、标准实施和取 样、监测等,适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 按地面水域使用功能要求(特殊保护水域、重点保护水 域、一般保护水域)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向地面水水域排 放分别执行一、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 行三级标准。 对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污水, 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重点和一般保护 水域的规定,分别执行一级或二级标准。
二、水质标准
为保护水源免受污染,污水需要排入水体时要求处理 到允许排入水体的程度,即为污水排放标准。我国有关部 门制定的各类污水排放标准,分为一般排放标准与行业排 放标淮两类。
一般排放标准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农田污泥中污染物 控制标准》(GB4284)。
三、给水水质标准
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中,水直接与产品接触,要求水质 清澈,否则会使产品产生斑点,铁锰过多能使产品产生锈 斑。
污水处理中的水质参数与指标

对水质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 ,确保处理效果稳定达标。
03
02
指导处理工艺
根据水质参数与指标选择合适的处 理工艺和参数。
评估与优化
通过对水质参数与指标的评估,不 断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04
CHAPTER 02
水质参数
物理参数
浊度
描述水体清澈度的指标,通过 测量水中的悬浮颗粒数量来衡
细菌总数
表示水体中总细菌含量的参数,可以反映水 体的污染程度和卫生状况。
寄生虫指标
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用于评估水体 的寄生虫污染状况。
CHAPTER 04
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质监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测定水样中各种 溶解态物质的含量。
生物监测法
利用生物个体或种群对水质的反应,评估水 质的生物安全性。
水质指标
感官指标
浊度
表示水体清澈度的参数,通过测量水中的悬 浮颗粒数量来衡量。
色度
表示水体颜色的参数,通常由溶解的有机物 或无机物造成。
气味
通过人的嗅觉感知水体是否有异常气味,如 霉味、酸味等。
外观
水体的整体外观,如是否有沉淀物、油膜等 。
有毒物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 (COD)
表示水体中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含量的参数。
国际标准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的水质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 质准则》和欧盟的《水框架指令》。
自定义标准
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用途的水处理设施,制定个性化的水质指标和限 值。
水质监测与评价的意义
保障供水安全
通过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处理过程中 的水质问题,确保供水安全。
水污染及水质标准(3月3日)

Ca2+ + RCOO- Ca(RCOO)2 (s)
由于发生此反应,肥皂无法与衣服上的污垢作用,而Ca(RCOO)2本 身就是沉淀。 硬度的常用单位为mg/LCaCO3 或mmol/L。水厂将水软化即是去除 水中的部分硬度。通常水处理的目标是使水的硬度维持在 75~120mg/L CaCO3范围内。 硬度1mmol/L=100mg/L(CaCO3)=56mg/L(CaO)=5.6度 硬度1度=10mg/L(CaO)=17.9mg/L(CaCO3)
碱度:是指水接受质子的能力,由水中可以和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 所接受质子的总量来度量。
天然水中常见致碱阴离子:HCO3-、 CO32-、 OH-、 HSiO3-、 H2BO3-、 HPO42-、 H2PO4-、 HS-等;
测定方法: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水样后, 以酚酞作指示剂标定所得到的碱度为酚酞碱度(部分碱度、P); 以甲基橙标定所获得的碱度为甲基橙碱度(总碱度、T) 碱度分类: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和氢氧化物碱度三种。 当水中碱度主要为碳酸盐时,可消耗H+的碱度为:
2.9 生物化学需氧量
氧化 Oa 可分解 有机物 好氧微生物 CO2、H2O…、能量
O2
氧化 合成 新的细 胞组织 Ob
CO2、H2O…、能 量
残渣
有机物的耗氧生物分解
生化需氧量种类:生化需氧量与时间、温度及微生物等因素有关。另外、残渣与难降解有机物 无法生化分解,生化需氧量不能完全反应水样中全部有机物,BOD20=95%-99%总有机物。 ① BOD20(完全生化需氧量): 在20℃和BOD测定条件下(氧充足、不搅动),有机物分解20天所需消耗的氧量。 ② BOD5(标准(5日)生化需氧量): 在20℃和BOD测定条件下(氧充足、不搅动),有机物分解5天所需消耗的氧量。 (BOD5≈0.69BOD20,工程上一般测BOD5)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 1一、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根据以上罗列的主要污染源,按其成分不同,将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以下几种:1.固体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指悬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泥沙、碎纸、菜叶、废金属等。
冶金、化肥、化工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都含有悬浮状污染物。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积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灌溉时,会阻塞土壤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
大量悬浮物还会影响废水处理和回收效率。
2.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
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
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体污染物。
3.需氧有机污染物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而在水污染__中,一般情况下需氧污染物为有机物。
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就越多,水质就越差,即水体污染越严重。
需氧有机污染物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水污染。
4.富营养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指含有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这些营养物是其生长所需的宝贵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进入天然水体,会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
藻类的__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__。
严重时,由于某些动植物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
5.有毒污染物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超过12 000种,而且以每年500种的速度递增。
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而且许多有毒物质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二、水质指标
水质是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特性,它须通过所含杂质(或污染物) 的组分、种类与数量等指标来表示。水质指标是水质性质及其量化的具体体现。
污染物的类型
固体污染 主 要 污 染 物 水 质 指 标 悬浮物、浊度 DO、BOD、COD、TOC、TOD 总凯氏氮(TKN);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总磷等 pH值、无机盐 以毒物的具体种类来表示: 如氰化物、汞、镉、铬、铅、总 砷等; 酚类化合物、有机磷农药3, 4苯并(a)芘等;石油类。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病毒
PH 悬浮物 SS/ mg·L-1
一切排污单位
采矿、选矿、选煤工业
城镇二级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甘蔗制糖、苎麻脱胶、湿法纤维 板工业
100
20 70 30 30 20 30
70
20 70 20 20 20 20
300
30 200 100 150 30 60
300
30 150 60 100 30 30
一级标准 序 号 1 2 污染物 适用范围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 ~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 ~9 二级标准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 ~9 三级标准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 ~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9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一、水体污染物
废水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固体污染 ② 酸、碱、盐污染 ③ 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 ⑥ 石油污染 ⑦ 热污染 ⑧ 生物污染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Ⅰ类 e.易滋令人厌恶的水生生物的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夏季周平均最大温升≤1;冬季周平均最 大温升≤2 6. 5~8.5 250以下 250 250 250 6~ 9 250
1 2 3
水温/℃ pH 硫酸盐①(以SO42-计) ≤
4
5 6 7 8 9 10
氯化物①(以CI-计) ≤
硝酸盐(以N计) ≤ 亚硝酸盐(以N计) ≤ 溶解氧 ≥ 化学需氧量(CODcr) ≤ 生化需氧量(BOD5) ≤ 总大肠菌群③/个· L-1 ≤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 1 污染物 总汞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 L-1 0.05 序号 8 污染物 总镍 苯并(a) 芘 总铍 总银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 L-1 1.0
—
— — 600 600 — 300
—
— 400 600 600 — 300
3
BOD5/m g·L-1
短菜制糖、酒精、味精、皮革、 化纤浆粕工业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4
CODCr / mg·L1
石油化工工业,包括石油炼制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100
60 100
60
60 100
150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根据污染物的毒性 及其对人体、动植物和水环境的影响,将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排 放的污染物分为两类: Ⅰ类污染物系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 长远不良影响者。对此类水污染物,不分其排放的方式和方向, 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级别,一律执行严格的标准值,并规定含 此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取样检测 。 Ⅱ类污染物系指其长远影响小于Ⅰ类的污染物质,其允许排放 浓度可略宽,并按其排放水域的使用功能以及企业性质(如新建 、扩建、改建企业或现有企业)分为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值和 三级标准值,还规定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在工厂企业或其处理设 施排出口取样检测。
2
3 4 5 6 7
烷基汞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不得检出
0.1 1.5 0.5 0.5 1.0
9
10 11 12 13
0.00003
0.005 0.5 1Bq/L 10Bq/L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部分)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单位:mg/L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部分)
分 类 序 号 参 数
基本要求
注:①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景值特征做适当调整的项目。 所有水体不应有非自然原因所导致的下述物质: a.凡能沉淀而形成令人厌恶的沉积物 ②规定分析检测方法的最低 b.漂浮物,诸如碎片、浮渣、油类或其他的一些引起感官不快的物质 检出限,达不到基准要求。 c.产生令人厌恶的色、臭、味或浑浊度的 ③试行标准。 d.对人类、动物或植物有损害、毒性或不良生理反应的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泥砂、有机质胶体、微生物、无机悬浮物、胶体 和溶解物等 耗氧物质污染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 有机氮,尿素、氨基酸等,无机氮,氨氮、亚硝 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酸氮、硝酸氮;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 葡萄糖6-磷酸、2-磷酸-甘油酸等 无机有害物 酸、碱、盐类 无机有毒物 氰、氟、硫的化合物 重金属 汞、镉、铬、铅、砷、铜 易分解有机毒物 酚、苯、醛、有机磷农药 DDT、666、狄氏剂、艾氏剂、PCB、多环芳烃、芳 难分解有机毒物 香烃 油 石油及其制品 硫、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病原微生物 病菌、病毒、寄生虫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水体中的 DO 、 BOD 之间是什么关 系? 讲一讲“臭水沟”的来历.
想一想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三、水质标准
保护地面水体免受污染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地 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是达到此目标的手段之一。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 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120 150
120
120 150
上页 下页
500
— 500
返回
500
— 500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1. 特殊保护水域,即Ⅰ、Ⅱ类水体,不得新建排污口 2.重点保护水域,即Ⅲ类水体,应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3. 一般保护水域,即Ⅲ、Ⅳ类水体,应执行二级排放标 准 4. 排入城镇下水道并进入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可执行 三级标准。
250以下
10以下 0.06 饱和率90% 15以下 3以下
250
10 0. 1 15以下 3 10000
250
20 0.15 5 15 4
250
20 1.0 3 20 6
250
25 1.0 2 25 10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上页
下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