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1.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解决措施。
深居内陆,降水少,多大风。
植被覆盖率低。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开发新能源,合理调配水资源,实施计划生育。
2.西北地区气象、地质灾害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寒潮: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山地地形阻挡,冷空气集聚。
纬度高,气温低。
地震: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解决措施。
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土质疏松。
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开矿。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水、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地膜覆盖。
4.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地质灾害干旱、寒潮:同西北地区。
暴雨、洪涝、滑坡和泥石流: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5.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解决措施。
地下水水位高;冬春季节降水少,多风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解决措施:培育良种;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改变灌溉方式。
6.黄河中下游地区气象、地质灾害干旱、寒潮:原因同上,寒潮再加上地势低平。
7.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地势起伏大,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过度放牧。
解决措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发展圈养养殖。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山地背风坡、山间丘陵地带。
这些地方降水少。
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解决措施同上。
8.东北地区气象、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洪涝、寒潮。
洪涝产生的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河道,导致排水不畅;湿地的蓄洪能力下降。
寒潮产生的原因:同西北地区。
9.长江中下游地区酸雨危害、水土流失。
酸雨产生的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地表河流湖泊众多,空气中水汽充足。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

防治措施举例:
1.生物固沙:选择生物
柠条
梭梭 沙拐枣
2.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恢复植被.
3.小流域综合治理: 保塬.护坡.固沟.
坝地
4.沙障固沙:宁夏中卫.沙坡头一带.
5.植树造林:选育优良耐旱固沙树种,营造三北防护林等 沙障固沙优越性:①增加地表粗糙 今日沙坡头 度. ②截留水分.有利于植物存活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 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
2.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 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①远离海洋. ②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 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 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二、荒漠化发展及分布
原因:过樵.固定沙丘活化.如塔里木 2.荒漠化土地分布 原因 水资源利用不当 .或过樵 . 原因 :: 破坏植被 .污染水源 .弃土弃渣 . . 盆地边缘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④内陆河流和山 ⑤城镇 .工矿开 ③干旱绿洲边缘地区 塔里木下游 .石羊河下游. . 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相对集中 . 河西走廊等绿洲周围 麓冲积扇地区 发区及铁路沿线 形状:原有沙丘活化. 形状 :原有沙丘活化 形状 :点状或线状 .
4.景观:
荒漠
西
东
典型草原 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二、荒漠化发展及分布
1.发展历史: ①西汉时期:屯田.绿洲富庶.人地协调.(塔里
木盆地南缘绿洲利用冰雪水和山麓地下水). ②唐宋时期:由于河流上游过垦.战争.瘟疫 等原因.古绿洲放弃.荒漠化开始.
二、荒漠化发展及分布
1.发展历史: ③清代以来(近300年):人口猛增.移民支边. 耕地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措施
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海洋对本区的影响很小;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印度洋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西北地区荒漠化me

国际组织与机构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联合国防治荒漠 化公约、全球环境基金等,这些组织可以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提供资 金和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项目与资金支持
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
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如 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机构提供的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
实践成果:不仅改善了矿区周边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 居民生活水平。
某科研团队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创新研究
科研团队名称
西北生态治理科研团队
研究内容
研究适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和方法,探索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研究成果
成功研发出多种新型的荒漠化防治技术,为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 该团队还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
土壤因素
西北地区的土壤多为砂质 土或砾质土,保水能力差, 容易受到风蚀和旱化,导 致土地荒漠化。
地形因素
西北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高山和丘陵地带容易形成 风道,加速了风蚀作用的 进程,导致土地荒漠化。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沙化,是西 北地区荒漠化的重要人为因素之一。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的水资 源利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浪费水 资源等,导致植被枯竭,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特征
荒漠化通常发生在气候干燥、降水稀 少、蒸发量大的地区,表现为土地沙 化、盐渍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等现 象。
荒漠化的影响与后果
生态平衡破坏
荒漠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 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
衡。
农业生产受损
荒漠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肥 力丧失,农作物产量降低,影 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西北地区荒漠化重点知识

1、荒漠化的类型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2)石质荒漠化: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区),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
石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自然因素:(1).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地表土层薄(2).南方夏季高温多雨人为因素:(3).过度樵采、滥砍滥伐,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4).过度开垦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5).过度放牧(3)“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 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雨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地区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称红色荒漠。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
红壤的改良: ①土壤特性: 肥力低酸性强土质黏重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矿质肥料;施石灰中和;土壤中掺砂子“红色荒漠”(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形成原因的自然原因: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量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荒种地;能源短缺→砍伐森林(4)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
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
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
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 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 700多万亩。
西北荒漠化

5、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治理措施:
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 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 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 建设、沙障工程等。
试一试:将下面选项填入框图内相应位置,使其正确反映地理 事物的内在联系。
土地沙漠化
一、西北荒漠化的概况
二、西北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气候干旱 (2)多大风 (3)生态脆弱 (4)植被覆盖率低 (5)河流稀少 (6)土质疏松
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植被覆盖率低
植被蒸腾作用减弱, 空气湿度减少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 蒸发加强
降水减少, 蒸发加强 地面变干燥
2.人为原因的表现
据统计,在西 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面积中, 人类活动不当 引起的占90% 以上。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记者“你为什么放 羊?”答“赚钱 呗。”“赚钱干什 么?”“娶老 婆。”“娶老婆干 什么?”“生 娃。”“生娃干什 么?”“放羊。”
放羊娃 的故事
(3)过度开垦
二、西北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2、人为原因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西北荒漠化的危害
1、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
2、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 强 失 去 固 沙 作 用 水 循 环 减 弱 侵蚀 搬运
F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干旱松散强风的环境特 征下,物理风化和风力成 为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 长期的外力风化、侵蚀、 搬运,形成了今日西北地 区广袤的荒漠
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来自于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由于人类活动不 当,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的人为 原因
据统计,在西 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面积中, 人类活动不当 引起的占90% 以上。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 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 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 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 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鄂陵湖边退化的草场
防治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
生物 措施
绿洲外围的 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防护林网)
工程 措施
缺水源地区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开源 解决能源 的途径 节流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荒 漠 化 的 防 治
以 西 北 地 区 为 例
定义: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 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 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 它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 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结在 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 兴 安 岭 以 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嘿,大家好哇!今天咱来聊聊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有一回啊,我去西北地区旅游。
那地方,一眼望去,好多地方都是黄黄的一片。
“哎呀,这咋都是沙子呢。
”我就开始琢磨,这西北地区咋就荒漠化这么严重呢。
咱先说说这气候原因哈。
西北地区那气候可干燥了。
我在那儿的时候,感觉嘴唇都要干裂了。
“哇,这也太干了吧。
”降水量少得可怜,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场雨。
没有足够的雨水,那些植物可就不好活了。
没有了植物的保护,土地就容易被风沙侵蚀,慢慢就变成沙漠了。
还有这风啊,也特别大。
我有一次出去,那风刮得呼呼的,感觉自己都要被吹跑了。
“哎呀,这风也太大了。
”大风一来,就把地上的沙子都吹起来了。
那些本来就不牢固的土地,被风这么一吹,就更容易变成沙漠了。
再说说这地形。
西北地区有很多高原和盆地。
那些地方地势高,气候更加寒冷干燥。
“哇,这地方可真冷。
”而且水流也不容易流到这些地方,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分,也容易荒
漠化。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片原本是草原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沙地。
“哎呀,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听当地人说,就是因为气候越来越干燥,风又大,再加上过度放牧,这片草原就慢慢变成沙漠了。
总之啊,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就是气候干燥、风大、地形不利。
“哎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我们得想办法保护好西北地区的环境,不然以后这沙漠可越来越多了。
“哎呀,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的楼兰古国
这里曾是一个 水草丰茂的地 方,公元前后, 曾有过一个繁 华的楼兰国, 可是到公元4世 纪前后,它却 突然神秘地消 失了,只留下 了一片废墟静 立在沙漠中。
联合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1/3面
农作物产量低下,人们处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可以说,荒 漠化与贫困密不可分。
村地区,其中一半生活在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
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源自人类 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 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 失生产力。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气候干旱 多大风 自然因素 地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植被稀疏,对地表的保护作 用差。
人为原因
(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 当引起的)
(1)过度放牧
(2)过度樵采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阅读材料2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 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 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 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 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 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 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 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
30
。 N
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 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 同?
相同之处:都是人们滥伐森林垦荒等,破坏了 植被。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中,主 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是在干旱环境下, 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 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 资源利用不当。
探究 1
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
气候: 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自然因素 地形: 坡度较大,地面物质不稳定 土壤: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 发育 人为因素: 植被的破坏 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轮荒、开矿等
红色荒漠
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 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
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
临荒漠化威胁,非洲46%的土地和4.85亿人口已受
到荒漠化影响,亚洲一半以上的干旱地区也受到荒漠化的 影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 失。土地荒漠化后就成为不毛之地,而且正以每年5万至 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
丹麦。目前全球2/3的饥饿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
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
狭义: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的含义
包括风蚀和水蚀 等外力作用造成 的土地退化,也 广义: 涉及人类滥垦滥 牧所导致的水土 流失和生态环境 破坏。
讲讲图示我国各地土地退化的具体表现
黑土退化
土地沙漠化
G
A
草原退化
B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C
D
石漠化
红色荒漠化
F
E
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思考1
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什么 地区?
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
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 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 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 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 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 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
化发展最为严重。
合作探究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 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地形与河流分布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思考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西北地 区的自 高原 盆地 然地理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 环境与 荒漠化 多是内流河、水量小 以草原,荒漠为主,植被 与有什 么关系? 呈东西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