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综合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作业 (2)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建国后,毛泽东称哪一历史事件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A.西藏和平解放 B.整顿经济秩序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2.文学作品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常指的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人民3.建国初期,在人民政权的巩固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不属于人民政权巩固措施的是( )A.整顿经济秩序 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 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4.三年抗美援朝,在朝鲜的中国军队使用的名称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志愿军 D.中朝联军5.中朝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友好关系,在历史上曾联手抗击过日本对朝鲜的入侵,在中国现代史上,两国人民又联合起来,抗击了哪国对朝鲜的入侵(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法国6.伟大的抗美援朝开始于哪一年(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7.右图中这位战士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要是把他和“火”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话,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雷锋8.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A.北伐战争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C.解放战争战场上 D.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9.今天,鸭绿江边的一座“断桥”(右图所示)见证了半个世纪以前的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它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又将其女喜儿卖掉。
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复习巩固四十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复习巩固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农业合作化③土地改革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什么制度?( )A、封建土地制度B、农民土地所有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资本主义私有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有( )① 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 国际主义精神④不怕牺牲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改革开放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50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测试

历史: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训练(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课时训练: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成功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A、抗美援朝B、整顿经济秩序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二、1950年,朝鲜内战暴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据台湾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刻、错误的地址,和错误的仇敌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五、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阻碍了几代人。
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漂亮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址……”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酷爱和眷念。
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A.使家乡更富裕,让祖国更美好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漂亮的土地上C.冲击美国入侵者D.捍卫世界和平,捍卫漂亮的新中国六、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入侵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期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战争的成功B、越南战争的成功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D、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7、两千连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完全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大体肃清C、全国领土大体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八、《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如此一段描述:“……郭全海和老初率领踊跃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习题 华东师大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综合学习1、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得他的事迹吗?(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2、阅读材料后回答材料一:中共丰都县委于1950年10月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县委书记张丹卿作了动员报告。
1951年4月12日成立了“丰都县抗美援朝分会”,当月我县首批战士入朝作战。
5月1日全县城乡多达35万人参加了声援朝鲜和反美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在《保卫世界和平》签名册上签字。
材料二: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
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2)“跨过鸭绿江的中华好儿女”指哪支部队?曾被一个作家誉为什么?(3)这一事件得到了包括丰都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国为了有一个巩固的后方,还进行了哪两个运动?(4)“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意义如何?(5)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请说出其中一个英雄人物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3、回答问题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1)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七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甲午战争B、抗日战争C、辽沈战争D、抗美援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③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A、②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四人的名字能反映出的社会政治运动分别是( )A、“大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抗美援朝B、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C、到1952年底,全国各地区土地改革完成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答案】:第5题【单选题】促成新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A、抗美援朝取得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C、新中国成立D、全国大陆基本解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解析】:第7题【判断题】抗日战争中,邱少云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英勇牺牲。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八下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一、基础巩固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这说明()①上海物资短缺②上海国民党势力强大③稳定物价刻不容缓④上海周围不产煤、棉、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进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A.稳定物价 B.解放生产力C.消灭地主阶级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新中国成立前,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进行了()A.土地改革 B.镇压反革命C.追歼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 D.社会主义改造4.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①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④5.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 B.进行一五计划C.开展土地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6.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不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B.朝鲜战争爆发C.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D.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7.右图最适合陈列在()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B.西柏坡纪念馆C.平津战役纪念馆D.抗美援朝纪念馆8.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有()①保家卫国②维护亚洲和平③支援朝鲜人民④解放台湾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下列哪两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 ()A.左权、黄继光B.董存瑞、邱少云C.黄继光、董存瑞 D.黄继光、邱少云10.建国初期进行的米棉之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C.巩固了人民政权 D.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二、拓展应用11.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中国而进行的三项重大斗争。
12.仔细观察右面的图片请回答:(1)图A和图B的人物分别是谁?(2)请分别写出他们的英雄事迹。
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民政权的巩固》复习资料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民政权的巩固》复习资料华东师大版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一、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4000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
【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朝鲜是中国近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
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三十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以此为主题实现拓展学习,某学习小组收集资料并制作展板。
下列歌词可以作为展板内容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大刀向鬼子们的头土砍去”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B、钢铁卫士C、党的好战士D、最可爱的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B、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D、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条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农民可以高兴的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地主的剥削了,因为这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地主阶级在中国被消灭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B、辛亥革命后C、1948年土地改革完成后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巩固新生政权C、发展国民经济D、进行三大改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 )A、三大改造B、中共八大C、抗美援朝战争D、土地改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很多同学喜欢上网查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
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整顿经济秩序
D.“三大改造”
3.标志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4.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A.北伐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
D.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A.镇压反革命
B.抗美援朝
C.追歼残敌
D.土地改革
6.“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但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的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恩来这段话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 A.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B.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C.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D.英国侵略印度
7.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8.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者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聂荣臻
C.刘伯承
D.贺龙
9.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叶挺
10.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进行的争霸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星球大战”
D.波黑战争
二、列举题
列举至少两位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揭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中国参战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弊,你认为中国参战会面临哪些困难?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颁布后,在全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材料中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问答题
1.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2.人们为什么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
3.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以往的土地改革相比,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D
6.A
7.D
8.AC提示:此题主要考查识汜历史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的能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逆向思维的能力。
叶挺是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中的人物。
提示:此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战后,为了争夺在亚洲的霸权地位,美国打着所谓“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
符合此意即可hslx3y3h (4)面临的困难很多,如:大陆尚未完成统一;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军事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国;国内的局势还不稳定等。
2.(1)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
(2)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
(3)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②战后,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3.(1)土地改革运动。
(2)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中国人民志愿军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而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取得丁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们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3.(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农村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
(2)土地改革的目的有了新的发展:以往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了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富农经济,这次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4)土地改革的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