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清单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

- 软体动物(代表:缢蛏、河蚌):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 节肢动物(代表:蝗虫、蜘蛛):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动物行为分类: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贮食行为等
- 动物行为来源: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因素控制)、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 动物的运动系统:骨、骨骼肌、骨连结(关节)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维持生态平衡
- 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
单元/章节
主题
主要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 腔肠动物(代表:水螅、海葵、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 扁形动物(代表:涡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枝睾吸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 线形动物(代表:蛔虫、蛲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清单(全国)清单11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清单11一、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
4、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5、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林奈的双名法。
5、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两部分组成,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6、动植物分类等级举例亚门脊椎动物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哺乳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目奇蹄目食肉目蔷薇目禾本目科马科犬科蔷薇科禾本科属马属犬属桃属苹果属小麦属种马驴狼桃苹果小麦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我国特有珍稀生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藏羚羊。
4、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植物活化石——银杉。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完善法律等。
生物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必修1至必修3漯河第四高级中学[日期]Part 1:分子与细胞UNIT 1:走进细胞1.1细胞的构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者均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且细胞膜结构相同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壁(支持和保护),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放线菌、支原体等真核生物: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衣藻)、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等。
UNIT2:组成细胞的分子2.1细胞的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水无机物无机盐组成细胞蛋白质的化合物脂质有机物糖类核酸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2.2检测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①还原糖的检测:材料——含糖量高,颜色较白的,如苹果,梨试剂——斐林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5g/ml的硫酸铜等量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现象——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必修1分子与细胞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常见的原核细胞:蓝细菌、细菌、放线菌。
常见的真核细胞:衣藻、褐藻、团藻、真菌、动植物细胞。
3.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此区域叫拟核。
4.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
6.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7.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
脂肪+苏丹Ⅲ(苏丹Ⅳ)→橘黄色(红色),实验材料如果用花生子叶切片,需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用染色剂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细胞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9.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数目不同,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0.蛋白质功能举例:结构蛋白——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羽毛、肌肉、蛛丝等)、催化蛋白——催化作用(大多数酶)、载体(运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蛋白——信息传递作用(胰岛素)、免疫蛋白——免疫作用(抗体)。
11.熟的鸡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高温会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3.核酸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包括DNA的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RNA的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复习资料】新人教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清单2023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清单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学习(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二、识图和实验学习(复习)要点:生物学简图(或实验)识图(实验)要点1.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顺序):“擦”“滴”“取”“展”“盖”“染”“吸”2.临时装片制作用到的“液体”:植物:清水+碘液;动物:生理盐水+碘液3.如何避免出现气泡:规范的盖盖玻片(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的放下)1.显微镜的重要结构:放大物像(目镜、物镜);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射光线:反光镜;转换物镜:转换器;调节光圈:遮光器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看物镜;视野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3.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4.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才有)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和形成的链状关系;食物链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能量: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传递。
4.生态平衡和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先增加后下降。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特殊生态系统: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地球之肺)1.种子的结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种皮+胚乳(单子叶植物,如玉米)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储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3.种子萌发的探究:对照组(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实验组(多组,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4.种子萌发: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属于全面调查。
3.生物的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螳邮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捕食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体现了竞争关系,病毒和人是寄生关系。
3.“南橘北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三种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北极熊的保护色,枯叶蝶的拟态,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少等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都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雨露滋润禾苗壮,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都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变量是光,并且要设置对照实验(阴暗组和明亮组),设置阴暗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用十只鼠妇而不用一只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除了光以外其余的条件都要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7.地球止所有生物和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所以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分为两部分: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部分,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的任何一部分都缺一不可。
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要求:以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为例:①起点是生产者(植物)。
②箭头指向捕食者(朝右)。
高中生物合格考必背知识清单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字的都是细菌。
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2)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4)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2H别在于R 基的不同,氨基酸约20种。
5.生物膜系统的组成(1)细胞膜:单层,细胞的外界膜 (2)核膜:双层,具核孔,细胞核的外界膜(3)细胞器膜⎩⎪⎨⎪⎧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4)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5)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6)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6.几种重要细胞器的分工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4)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线粒体 (提供能量)↓ ↓ ↓ ↓ 核糖体 →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细胞膜↓合成 ↓初加工 ↓再加工 ↓ 胞吐 (方式) 肽链 较成熟蛋白质 成熟蛋白质 分泌蛋白(5)观察叶绿体:材料是 藓类叶 或 黑藻叶 或 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不需要染色。
知识清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6. 生物都就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因为它能繁殖后代,但没细胞结构)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 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当调查范围过大时可选取部分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存在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关系。
2.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3.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这种条件就是变量(变量唯一)。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植物冬季落叶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第一周知识清单
一、基础题
______
1.体液
(存在细胞内,约占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存在细胞外,约占__) 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A 、B 、C 分别代表什么
3.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4.细胞外液=__________ 注意: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的管腔与外部相通的液体属于外界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______(属于\不属于)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5.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中主要成分_______(占90%),______(占7%~9%),_____(占1%),血液中运送的物质__________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6.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
7.渗透压指的是溶液中_____对水的吸引力。
单位溶液体积中溶质为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___,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___. 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吧。
37摄氏度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____-kpa,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8.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血浆中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维持在____℃左右.
10.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1.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
12.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1、(1)Na+ (2) Ga+ (3)葡萄糖(4)血红蛋白(5)血浆蛋白
(6)呼吸酶(7)汗液(9)泪液(10)尿液(11)泪液(12)脑脊液
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