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周界报警红外线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周界报警红外线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周界报警红外线报警系统设计方案概述根据现场实际勘察,采用电子围栏系统,做到系统建成后形成一种“有形”的报警系统,实实在在地给不法份子一种威慑,增加一种心理压力,从而把报警系统和警戒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防为主,防报结合的目的。

本系统采用广拓(GATO)智能型周界安防阻挡报警系统,特有的BI-polar 设计,前端围栏每根线都有带电,使入侵者没有可乘之机。

系统和交流电网有本质的不同,它采用了高压脉冲(5000-8000V)及低能量(小于5个焦耳),因而对人不会构成生命危害,同时电子围栏的专用合金丝,不支持人体的重量,又能感知入侵者的入侵,并发出报警信号,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无死角、无盲区。

系统设计说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防的周界长约200米,分为2个防区,围墙上安装6线制电子围栏,按照标准配置6线制直装设计,如下图所示意:6线电子围栏系统原理图示系统功能✧有强大的威慑作用,有效阻退入侵者,防护周界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的报警✧适用性强,抗误报性能较好,防效果佳✧现场报警阻退入侵者并引起厂职工注意防✧系统划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中心警情提示直观,警号、电子地图等多种报警提示✧联动监控图象报警,联动夜间监控辅助光源✧通过中心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状态控制✧安全可靠对人体无直接伤害。

电子围栏GTS-11简介前端设备主要是探测器,为适应室外天气,减少误报,探测器选用广拓(GATO)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

当有人试探接触脉冲电子围栏时,就会被脉冲电子围栏上的高压脉冲击退,若有人破坏或强行入侵时,探测器探测到电子围栏被破坏和有人非法翻越时造成的电子围栏线短路、接地或断路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广拓(GATO)公司的最新产品—GTS-11相对传统的电子围栏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拥有多项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是目前国最先进的电子围栏产品。

主要优势如下:◆GTS-11系统已通过公安部的型式检验,检验报告编号◆特有的BI-polar技术可以实现前端围栏上的每根线都有电击,让入侵者无机可乘◆有LCD液晶显示功能,能在主机面板上直接显示出电子围栏上的电压值及工作状态,目前也是国独有的◆具备高低压自由切换功能,可以在白天用低压模式,既能起到阻挡报警的作用,同时降低打击力度,晚上用高压模式,加大打击力度◆主机部可直接配备蓄电池,方便管理◆通过外接键盘可远程检测、设置并调控主机的工作状态,更具人性化设计GTS-11电子围栏系统组成:主机技术参数:供电电源:AC220V,+10%-10%,50Hz,10W性能指标脉冲高压机器性能指标:使用环境: 温度:-40~+55℃,相对湿度≤95%前端围栏前端围栏直接安装在窗户外侧,以L型支架安装。

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红外报警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它通过感应红外线辐射来检测目标物体的存在。

下面是一个红外报警系统设计的方案。

1. 系统框架红外报警系统主要由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用户界面组成。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控制器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当检测到异常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2. 红外传感器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是设计系统的基础。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广泛的监测范围。

一般常用的红外传感器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红外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来检测目标物体,而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则只接收红外线。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

3.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接收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器应具备快速响应、可靠性高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化。

建议使用微控制器或嵌入式芯片来实现控制器功能,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编程和功能扩展。

4. 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是系统的功能之一,当控制器检测到异常时,会触发报警装置发出声音或光信号进行报警。

一般常用的报警装置有声光报警器、警报灯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报警装置类型。

5.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方式。

用户界面可以使用LCD显示器或LED灯来显示系统的状态和报警信息。

同时,还可以添加按键或触摸屏等输入设备,以方便用户设置系统参数和查看报警记录。

总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红外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监测和及时报警。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用户界面等组件。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发生。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红外报警系统方案

红外报警系统方案

红外报警系统方案摘要:红外报警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安防系统,通过红外探测器感应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起到防护和安全监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红外报警系统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最佳方案。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安全问题的不断突出,红外报警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安防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场所和办公环境等多个领域。

它能通过高精度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红外报警系统的原理红外报警系统基于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红外线是在电磁波谱里处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探测器感应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当环境中的红外辐射发生变化时,例如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范围,红外探测器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三、红外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1. 红外探测器:红外报警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能够感应红外辐射,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2. 控制器:负责接收红外探测器发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判断。

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控制器会触发报警器发出声光警报。

3. 报警器:负责发出声音和光线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到异常情况。

4. 监控中心:用于集中控制和监控多个红外报警系统的设备。

四、红外报警系统方案1. 家庭安防方案对于家庭而言,红外报警系统能够在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对房屋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布置红外探测器在房屋的重要出入口和窗户等位置,一旦有人进入监控范围,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

2. 商业场所安防方案商业场所通常对安全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更多的红外探测器进行布置。

布置在入口、办公区、货物存放区和重要通道等位置,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控。

商业场所可能还需要与监控摄像头相结合,对异常情况进行录像和拍照,并实时传送至监控中心。

3. 办公环境安防方案办公环境中,红外报警系统的布置主要集中在重要文件存放区、会议室、机房以及入口和窗户等位置。

通过对办公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提升安全性和保密性。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1)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1)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1)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商店、仓库等场所,恶意破坏、盗窃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具有重要意义。

二.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设计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应用和API函数使用,并且能够制作一款功能可靠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三. 设计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接近传感器,通过接收红外线信号,判断物体是否靠近。

当有人接近时,红外线传感器会输出一个信号,触发单片机启动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功能。

四. 硬件设计1. 红外线传感器:使用红外线接收头模块,将其VCC连接到单片机的VCC,GND连接到单片机的GND,输出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P0口。

2. 报警器:使用蜂鸣器模块,将其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口,负极连接到单片机的GND。

五. 软件设计1. 采用Keil C51单片机开发平台编写程序。

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红外线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报警器的工作控制。

2. 主要操作流程:初始化系统、启动红外线传感器、采集红外线信号、判断物体距离、开启/关闭蜂鸣器。

六. 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板,布置红外线传感器和蜂鸣器的位置。

2. 打通等重要连线,将硬件组装好。

3. 在Keil C51单片机开发平台编写代码。

4. 将编好的程序烧录进单片机中。

5. 接通电源,测试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七. 实验结果本设计实现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功能。

当有人接近红外线传感器时,蜂鸣器会立即发出报警声,提醒周围的人。

经过多次测试,本防盗报警器的报警响应时间极快,能够及时发出报警声,可靠性较高。

八. 结束语本课程设计通过手工制作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使学生明白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思想和API函数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红外线防盗报警课程设计

红外线防盗报警课程设计

红外线防盗报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红外线的基本概念,掌握红外线在防盗报警系统中的应用原理;2. 掌握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种类及特点;3. 了解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掌握其安装与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数据;2. 能够设计简单的红外线防盗报警电路,进行实际操作;3.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红外线防盗报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情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需引导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红外线基础知识:包括红外线的定义、特性、传播原理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对红外线有基本的认识。

2. 红外传感器:介绍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种类、选型及应用,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了解红外传感器在防盗报警系统中的作用。

3. 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讲解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与调试过程,参考教材相关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红外线防盗报警电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教学大纲:(1)第一课时:红外线基础知识,红外传感器的认识;(2)第二课时: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第三课时: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设计方法;(4)第四课时:实践操作,搭建红外线防盗报警电路;(5)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硬件基本设计3.1系统方案设计我们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可能出现性能影响的因素,人体红外探测元件最后定为性价比很高的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考虑到该探测器对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具有更好的探测效果。

而且该传感器防盗保护性能相对普通的压力报警器(一般通过可触发的压力开关来报警的防盗系统)来说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很高,探测灵敏度和安全性更是无可挑剔。

正如上面所说的,本探测器安装相当隐蔽,几乎很难发现该装置的位置,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管理和操作。

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检测的是处于移动中的人体,所以红外探测器我们选择双元件型。

因为这个传感器内部的两个灵敏元件是反相接的,如果闯入的人员一直停止不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无人闯入,则这两个灵敏元件极化的程度完全相同,两元件的极化相互之间就抵消了,这时候探测器输出电压为0,报警器不工作;可一旦闯入者移动起来,则两个元件极化程度立马就不同了,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不在是0,报警器工作,进而实现探测移动中的人体为目的的功能。

本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两部分。

如果以模块功能来区分的话主要有系统按键模块(按键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红外探测器)、报警模块(声光报警部)。

如果按照电路的结构来区分的话主要有单片机电路部分、红外传感器部分、蜂鸣器部分、LED报警指示电路部分。

3.2硬件基本设计-5-XX:红外防盗报警系统(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have polarization inside the py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temperature changes , When the constant infrared radiation on the detector, pyroelectric crystal temperature constant, external crystal is electrically neutral, no electrical output from detector, so constant that can not be detected by the infrared radiation?2?.正常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一般在9~10μm之间,而本设计的红外探测元件能感应到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μm范围内,范围太大不太适合,但是其特性基本稳定不变,为了达到更精准的探测效果,我们通过在传感器上面安装了一个限制入射红外光波长范围的的滤光片来把入射红外光波长约束至7~10μm?3?,这时候改装后的探测器对于检测人体红外线来说性能更加完美,显而易见我们安装的滤光片将其它波长的红外线吸收了,只有人体红外线才能进入其内,就这样一种专业探测人体红外线的探测器应运而生,以上充分说明了本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为该传感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电子报警这门综合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

与同时,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因此用它进行红外探测监控,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而且其抗干扰能力强。

防盗报警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本设计正是基于此,设计了主动式、被动式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关键词:红外探测单片机声光报警引言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更是花样百出、遍及人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现在人们更是感觉到了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人类从原始向先进的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从原始的手工到现在的智能控制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先进的科技能减轻人体劳动量、能更合理地利用时间完成任务,可以说科技的微小发展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

当代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社会的飞跃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很多实惠、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渗透着科技,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它发展地威力。

安全防范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主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它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反映迅速、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客观性及时间上的连续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电子报警这门综合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气息是人们的基本要求,在无人看守的家庭、银行、仓库、商店、重要财经部门等一些重要的部门实施自动监测报警的要求就变得更必要、更重要了,它会使家庭、银行等重要部门的财产免受损失。

针对这一要求人们研制了一系列自动报警系统。

如有门磁式、触摸式、红外线监测等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器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

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它是不可见光,因此用它作防盗监控报警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而且抗干扰能力强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设计方案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

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

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

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

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

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型,若干个小透镜排列在一个弧面上。

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立体扇形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

菲涅尔透镜自上而下分为几排,上面透镜较多,下边较少。

因为人脸部、膝部、手臂红外辐射较强,正好对着上边的透镜。

下边透镜较少,一是因为人体下部红外辐射较弱,二是为防止地面小动物红外辐射干扰。

多波束型PIR的警戒视场角比单波束型大得多,水平可以大于90°,垂直视场角最大也可以达到90°,但作用距离较近。

所有透镜都向内部设置的热释电器件聚焦,因此灵敏度较高,只要有人在透镜视场内走动就会报警。

红外光穿透力差,在防范区内不应有高大物体,否则阴影部分有人走动将不能报警,不要正对热源和强光源,特别是空调和暖气。

否则不断变化的热气流将引起误报警。

为了解决物品遮挡问题,又发明了吸顶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系统时钟的设计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

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

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由于光束较窄,收发端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应受地面震动影响,而发生位移引起误报,光学系统要保持清洁,注意维护保养。

因此主动式探测器所探测的是点到点,而不是一个面的范围。

其特点是探测可靠性非常高。

但若对一个空间进行布防,则需有多个主动式探测器,价格昂贵。

主动式探测器常用于博物馆中单体贵重文物展品的布防以及工厂仓库的门窗封锁、购物中心的通道封锁、停车场的出口封锁、家居的阳台封锁等等。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有单光束、双光束、四光束之分。

以发射机与接收机设置的位置不同分为对向型安装方式和反射式安装方式,反射型安装方式的接收机不是直接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而是接收由反射镜或适当的反射物(如石灰墙、门板表面光滑的油漆层)反射回的红外光束。

当反射面的位置与方向发生变化或红外发射光束和反射光束之一被阻挡而使接收机无法接收到红外反射光束时发出报警信号。

当使用较多的探测器进行防范布局时应该注意消除射束的交叉误射。

器件选型单片机AT89C2051AT89C2051是美国A 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2k bytes 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20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

同时AT89C2051的时钟频率可以为零,即具备可用软件设置的睡眠省电功能,系统的唤醒方式有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和外中断口,系统唤醒后即进入继续工作状态。

省电模式中,片内RAM将被冻结,时钟停止振荡,所有功能停止工作,直至系统被硬件复位方可继续运行。

1. 程序保密:89C2051设计有2个程序保密位,保密位1被编程之后,程序存储器不能再被编程除非做一次擦除,保密位2被编程之后,程序不能被读出。

2. 软硬件的开发:89C2051可以采用下面2种方法开发应用系统。

(1) 由于89C2051内部程序存贮器为Flash,所以修改它内部的程序十分方便快捷,只要配备一个可以编程89C2051的编程器即可。

调试人员可以采用程序编辑-编译-固化-插到电路板中试验这样反复循环的方法,对于熟练的MCS-51程序员来说,这种调试方法并不十分困难。

当做这种调试不能够了解片内RAM的内容和程序的走向等有关信息。

(2) 将普通8031/80C31仿真器的仿真插头中P1.0~P1.7和P3.0~P3.6引出来仿真205T,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单步、断点的调试方法,但是仿真不够真实,比如,2051的内部模拟比较器功能,P1口、P3口的增强下拉能力等等。

3. 主要性能(1) 兼容MCS51指令系统;(2) 15条可编程I/O口线;(3) 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4) 时钟频率0-24MHz;(5) 两个外部中断源; (6) 可直接驱动LED; (7) 低功耗睡眠功能;(8) 可编程串行(UARL)通道;(9) 2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 (10) 106个中断源;(11) 2.7-6.V的宽工作电压范围; (12) 128*8位内部RAM; (13) 个串行中断;(14) 2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15) 内置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16)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全静态工作:0Hz-24KH;固定三端稳压器如图4-4所示,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称为可调输出三端稳太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在线性集成稳压器中,由于三端稳压器只有三个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称为可调输也三端稳太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VI)和(Vo)之间的关系,以7805为例,该三端稳压器的固定输出电压是5V,而输入电压至少大于7V,这样输入/输出之间有2-3V及以上的压差。

使调整管保证工作在放大区。

但压差取得大时,又会增加集成块的功耗,所以,两者应兼顾,即既保证在最大负载电流时调整管不进入饱和,又不致于功耗偏大。

另外一般在三端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接一个二极管,用来防止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端存储的电荷通过稳压器,而损坏器件。

78系列应用电路提高输电压的电路如图4-5所示,其中I1为三端稳压器的静态工作电流,其值变化不大,一般在5mA左右,最大8mA,由于稳压作用,所以输出端为5V,也就是R1两端为5V,流过电流I2=5/R1,I2加上I1流过R2,所以R2两端的电压为(I1+I2)*R2,最后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加起来就是,输也电压U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