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
滴灌与喷灌的优缺点比较

滴灌与喷灌的优缺点比较滴灌和喷灌是农业灌溉系统中常用的两种方式。
它们在提供植物所需水分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对滴灌和喷灌的特点及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滴灌的特点及优缺点滴灌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滴滴入土壤中供应作物的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 灌溉精确:滴灌系统可以准确地控制水分的供应量和灌溉时间,避免了水分的浪费。
由于水滴直接滴向植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2. 节水效果显著:由于滴灌能够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因蒸发和馈水损失而浪费的水量。
相比其他灌溉方式,滴灌节水效果显著。
3. 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滴灌可以减少水分接触植物的叶面,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通过减少水分在叶面滞留时间,滴灌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滴灌也存在一些缺点:1. 初始投资较高:滴灌系统的建设需要较高的成本,包括灌溉管道和滴头的安装,以及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2. 管道易堵塞:由于滴头的小孔很容易被泥沙、污物等堵塞,需要经常清洗和维护。
如果没有定期清洗,滴头堵塞会导致滴灌效果下降。
3. 滴灌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滴灌系统容易受到土壤质地、坡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喷灌的特点及优缺点喷灌是将水通过喷头均匀喷洒在作物上方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 灌溉范围广:喷灌可以覆盖一大片作物,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物的供水需求。
2. 富氧效果好:喷灌通过将水以喷雾状喷洒在作物上方,增加了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3. 使用便捷:喷灌系统相对于滴灌系统来说构造简单,使用和维护较为方便。
喷头的堵塞问题相对较少。
然而,喷灌也存在一些缺点:1. 水分流失较大:喷灌会带来较大的水分蒸发和流失现象,尤其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喷灌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2. 土壤侵蚀和养分损失:当水流强度较大时,喷灌可能导致土壤的侵蚀和养分的流失,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喷灌工程技术规范为题喷灌系统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通过喷头向农田喷洒水分,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为保证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行,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和运维。
本文将从设计、安装和运维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一、设计规范1. 地形地貌分析:对于喷灌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进行地形地貌分析,了解农田的地势起伏、高低差等情况,以确保喷洒水分能够覆盖整个农田。
2. 设计水量计算: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蓄水能力,结合当地气象条件,进行水量计算。
确保系统供水充足,避免因水量不足或过多造成浪费或作物缺水。
3. 喷头布置和选型:根据农田的尺寸、形状和作物类型等因素,合理布置喷头的数量和位置。
同时,根据所喷洒的水分性质,选择适当的喷头类型和规格。
4. 管道设计和施工:对于喷灌系统的管道设计和施工,需根据水源距离、输送距离和压力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同时,选用高质量、抗压能力强的管材和管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控制系统设计:喷灌系统需要安装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
设计时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用高质量的控制设备和传感器,确保系统的灌溉效果。
二、安装规范1. 管道安装:在安装喷灌系统的管道时,需进行专业施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管道的接口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避免漏水和渗漏现象。
2. 喷头安装:喷头的安装位置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准确布置。
安装前应清除杂物,避免喷头堵塞。
喷头安装后应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喷洒水分。
3. 控制系统安装:控制系统的安装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证其正确连接和正常工作。
同时,对于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和防护措施需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受潮、损坏等情况。
4. 系统调试和运行试验:喷灌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调试和运行试验。
通过调试,检测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发现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三、运维规范1. 定期维护:喷灌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定期检查管道是否破损、堵塞,喷头是否正常工作等。
4-(3)灌水方法-喷灌-2资料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全国绝大局部县开展了喷灌的试点、 示范和推广工作。
1996年国务院打算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以 点代面,推动全国节水浇灌的普及。
这种形势有力地促进了喷灌事业的进展,全国喷灌面积从 1992年的1250万亩进展到1997年的1900万亩,年平均 增长率超过10%。喷灌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积上水量分布的均 匀程度,是衡量喷 灌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征指标有均匀度系 数和雨量图。
喷灌技术
1、均匀度系数
国际上多承受美国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计算式
为:
n
Cu1h1i1 hhi
h
nh
式中: h 为平均水深, △h为平均离差。
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 系数不应低于75%,对行喷式喷 灌系统,不应低于85%。
S为喷头平均掌握面积, 它小于喷洒面积。
喷灌技术
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的入渗强度,以避开产 生地表积水或径流,造成土壤冲刷,因此 设计时必需把握土壤、地形、坡度等资料。
土壤类别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壤粘土 粘土
允许喷灌强度 (mm/h)
20 15 12 10 8
喷灌技术
〔二〕、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指喷灌面
喷灌技术
2、水量分布图 喷洒范围内的等水
量图。
喷灌技术
单个喷头的均匀系数 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由于喷灌都是多喷 头的组合;
实际生产中可用四个 或三个喷头组合进 展测定,即喷头围 着的范围内的均匀 系数可代表喷灌的 实际均匀度,如图 中黄色局部。
喷灌技术
〔三〕、水滴打击强度 是指受水面积内,水滴对作物或土壤
当前,我国研制出了轻 小型喷灌机、中心 支轴式喷灌机、平 移式喷灌机、软管 牵引卷盘式喷灌机、 滚移式喷灌机等设 备,已形成较大的 生产力量。
喷灌的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旨在为某农业灌溉区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喷灌系统,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喷灌系统包括水源工程、管道输水工程、喷头布置工程、控制系统及配套设施等。
以下为喷灌系统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 成立项目施工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岗位职责。
-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施工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工程质量标准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3. 材料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准备所需的材料、设备。
- 对材料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 设置临时设施,如办公室、仓库、材料堆场等。
三、施工工艺1. 水源工程- 水源选择:选择合适的水源,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 取水构筑物:根据水源情况,设计取水构筑物,如泵房、渠道等。
- 施工要点:确保取水构筑物结构稳定,防渗漏,满足灌溉需求。
2. 管道输水工程- 管道材料: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PVC管、PE管等。
- 管道铺设: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铺设,确保管道平直、无扭曲。
- 施工要点:管道连接处要牢固,避免渗漏;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喷头布置工程- 喷头选择:根据作物类型、灌溉面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头。
- 喷头布置: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喷头布置,确保喷头分布均匀。
- 施工要点:喷头安装牢固,方向正确,喷洒范围符合要求。
4. 控制系统及配套设施- 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如PLC控制、计算机控制等。
- 配套设施:包括阀门、过滤器、压力表等。
- 施工要点:控制系统安装牢固,操作简便;配套设施齐全,运行正常。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喷灌工程专项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述1. 工程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喷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中。
本工程旨在通过喷灌系统建设,提高灌溉效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工程目标(1)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 工程范围本工程主要包括喷灌设备安装、喷灌系统建设、配套工程等。
二、工程实施方案1. 工程设计(1)灌溉区域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将灌溉区域划分为若干灌溉单元。
(2)喷灌设备选型:根据灌溉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喷灌设备,如喷头、主管道、支管道、过滤器等。
(3)喷灌系统布置: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布置喷灌系统,确保喷灌均匀性。
2. 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喷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喷灌系统调试:对喷灌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喷灌均匀性、节水效果。
(4)配套工程:建设喷灌水池、变压器、配电室等配套工程。
3. 工程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对关键工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工程进度安排1. 工程进度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2)设备安装阶段:2个月(3)喷灌系统调试阶段:1个月(4)配套工程建设阶段:1个月2. 工程进度控制(1)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2)加强施工进度监控,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3)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应对突发事件。
四、工程投资估算1. 工程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XXX万元。
2. 投资构成(1)设备购置费:XXX万元(2)安装工程费:XXX万元(3)施工管理费:XXX万元(4)其他费用:XXX万元五、工程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1)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成本。
什么叫喷灌微喷灌和滴灌

什么叫喷灌、微喷灌和滴灌?
喷灌又叫喷水灌溉,即把经过水泵加压(或水库自压)的水用管道送到田间,由喷头(水枪)射到空中,变成雨点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
喷灌工作压力较高,雨点较大,适用于竹园、果园和菜园的灌溉。
微喷灌即微小水量、微小水压的喷灌。
微喷灌喷出来的水如同“毛毛雨”,适用于易被大水滴“打倒”的作物如蔬菜和花卉等的灌溉,特别适用于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的大棚作物的灌溉。
雾灌又称弥雾灌溉,与微喷灌相似,只是工作压力较高,水滴极细而形成雾状,主要目的是调节小气候湿度和温度。
滴灌又称滴水灌溉,即用滴灌带或滴头把水一滴一滴地渗入土壤,形象地说是给作物“挂盐水”。
滴灌的工作压力最低,对水质净化要求高,杂质多时微喷头、滴头和滴孔等易堵塞,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标题: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引言概述:喷灌工程是一种灌溉技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农田或者园地上,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设计、施工和维护喷灌系统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要求,旨在确保喷灌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一、设计规范1.1 确定灌溉需求: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1.2 确定喷灌系统布局:考虑农田形状、坡度、土壤渗透性等因素,确定喷头布置方式和管道走向。
1.3 选择适当的喷头类型:根据作物高度、喷洒距离和覆盖面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头类型和喷灌角度。
二、施工规范2.1 土壤准备:确保土壤平整、排水良好,避免土壤坡度过大或者积水现象。
2.2 安装管道:使用耐腐蚀、耐高压的管材,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连接和固定。
2.3 安装喷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喷头安装位置,确保喷头喷水均匀、无漏水现象。
三、运行规范3.1 定期检查喷头:定期清洗和检查喷头,确保喷水正常、无阻塞。
3.2 控制灌溉时间: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控制灌溉时间和频率。
3.3 节水措施:采用雨水采集、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四、维护规范4.1 定期检修管道: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漏水、管壁是否有破损,及时修补或者更换损坏部份。
4.2 清洁过滤器:定期清洗过滤器,防止杂质阻塞喷头,影响灌溉效果。
4.3 定期校准喷头:校准喷头喷水角度和喷水量,确保灌溉均匀。
五、安全规范5.1 防雷防漏:安装避雷器和漏电保护装置,确保喷灌系统在雷电天气和漏电情况下安全运行。
5.2 防止地质灾害:避免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置喷灌系统。
5.3 防止水质污染:定期检测灌溉水质,避免使用污染严重的水源进行灌溉。
结语: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是保障喷灌系统正常运行和作物生长的重要保障,惟独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才干确保喷灌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希翼农田管理者和工程师们能够重视喷灌技术规范,确保喷灌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喷灌工程施工方法

喷灌工程施工方法喷灌工程施工方法,是用喷嘴或喷枪等喷射装置,将水或其他液体喷洒在作物上或农作物的基质中,以供给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现代化农田水利灌溉方式。
喷灌工程施工方法涉及到喷头选择、喷头布置、喷头调整、喷灌设备安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施工方法。
1.喷头选择:喷头的选择应根据喷灌区域的土壤性质、农作物的需水量、喷灌区域的水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用的喷头有旋转式喷头、喷雾式喷头、微喷头等。
旋转式喷头适用于较大的农业区域,具有较高的喷水效率;喷雾式喷头适用于小范围的农田灌溉,能够喷雾细小的水滴,提高水分利用率;微喷头适用于特殊作物或较小的喷水需求的场所。
2.喷头布置:喷头布置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水分需求合理布局,以保证水分的均匀分布和作物的正常生长。
通常情况下,喷头应布置在离地面适当的高度,以避免水流冲击作物;布置应均匀,以避免作物出现干旱或积水现象;喷头之间的间距要适中,以保证水分的覆盖范围和喷水的均匀性。
3.喷头调整:在喷头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喷头调整,以确保水流的强度、角度和覆盖范围合适。
调整应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情况,调整喷头的喷水角度和强度,以避免过度湿润或干旱的现象。
同时,喷头的喷水范围应与作物的生长范围相吻合,以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到水分和养分。
4.喷灌设备安装:喷灌设备安装包括水泵、管道、喷头等的安装。
水泵的安装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规格和类型,以确保供水的充足和稳定;管道的安装应考虑管道的质量和密封性能,以防止漏水和压力下降;喷头的安装应按照布局要求和调整要求进行,确保喷头安装牢固且喷水方向正确。
综上所述,喷灌工程施工方法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程,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合理选择喷头和布置喷头,调整喷头的喷水角度和范围,安装喷灌设备,以确保喷灌工程的有效实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施工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以保证喷灌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作物的良好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灌溉
管道系统的组
成与分类
一、管道系统的组成
灌溉管道系统是从水源取水经处理后,用有压或无压管道网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的全套工程,一般由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等部分组成。
1.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的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进行处理以符合管道系统与灌溉的要求。
这要求包括水量、水压、水质三方面。
为使灌溉水具有一定压力,一般是用水泵机组(包括水泵和动力机)来加压。
为使水质能达到要求,常用过滤或沉淀设备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用添加某些化学药剂的办法杀死微生物和藻类或改变水溶液的化学组成。
不同的灌水方法,对水质与水压要求不相同,首部枢纽所包括设备也不相同(图5-1)。
2.输配水管网
根据灌区的大小及地形条件,管网一般分成干管、支管、毛管等几级(图5-1),有时分成总干管、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五级。
对于滴灌和微喷灌系统的末级管道一般为毛管,而对于喷灌系统的末级管道则为支管。
管网由直管、管件和控制部件组成。
管网的基本形状有树枝状和环状两种:
1) 环状管网:管网有一部分(某一级)形成环状,如图5-2(b)所示,这样可以使管网压力分布均匀,保证率较高,在环状管道有部分损坏时,管网大部分仍可正常供水,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会增加管道的总长度而增加投资,适用于随机用水或泡田等用水量较大的情况。
2) 树枝状管网:管网是逐级向下分枝配水,成树枝的形状,如图5-2(a)所示。
如果上一级管道损坏,以下管网就只好停止供水。
这种管网的管道总长一般较短,因此现在大多数灌溉系统都用这种管网。
除上述两种基本形式外,有时还采用两者结合的混合形式。
3.灌水器
是直接将水均匀地分布到田间和湿润土壤的设备或装置。
对于不同的灌水方法采用不同的灌水器。
喷灌的灌水器是喷头;滴灌——滴头;微喷灌——微喷头;渗灌——渗头这些灌水器的特点与选用范围可参看第三章灌水方法。
二、管道系统的分类
灌溉管道系统形式很多,特点各异,一般可按照以下几个特点来进行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类
1) 开敞式:是在管道上下游高差不太大,可在一些重要位置设置有自由水面调节井的管道系统形式。
调节井除具有调压作用外,一般还兼有分水功能。
适用于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系统。
2) 封闭式:水流在封闭的管道内连续流动。
管内可以保持一定的压力,只有打开给水栓才能向外供水。
适用于喷灌、滴灌等需要较高压力的灌水方法。
3) 半封闭式:是在输水过程中使用浮球阀等来控制阀门启闭的一种输水形式。
这样可以避免无效放水,适用于水田灌溉系统。
2.按工作压力分类
工作压力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内水流的压力。
不同的灌水方法要求在管网中保持不同的压力范围,而不同的工作压力对系统的结构与所用的管材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按工作压力对灌溉管道系统进行分类便于设计与管理。
1) 无压灌溉管道系统:管道内水流有自由表面。
其管材主要承受外面的土压力。
由于管道是埋在地表之下,如在管内为无压流,则无法自流灌溉地表,要灌溉就要另加动力和水泵提水或临时提高水位,常用来为移动式喷灌机组供水或进行地下渗灌,其它情况用得比较少。
2) 低压灌溉管道系统;其工作压力一般为200kPa以下。
管内水流为有压流,所以水能从出流口自流溢出,进行地面灌、滴灌,或在地下进行渗灌。
3) 中压灌溉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为200~400kPa。
可以用于滴灌、微喷灌和中、低压喷灌。
4) 高压灌溉管道系统:工作压力在400kPa以上。
由于压力较高所以对管道的强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中、高压喷灌。
3.按照各部分在灌溉季节中可移动程度分类
1) 固定式灌溉管道系统:除个别外,所有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溉季节中,甚至常年都是不动的。
管道多是埋在地下。
这种系统的全部设备在一个灌溉季节中只能在一块地上使用,所以需要大量管材,单位面积投资高。
2) 移动式灌溉管道系统:整个灌溉管道系统是可移动的,灌溉季节中轮流在不同地块上使用,非灌溉季节集中收藏保管。
这样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投资,只是移动的劳动强度大。
而且如管理不善,设备极易损坏。
3) 半固定式灌溉管道系统:又称半移动式灌溉管道系统。
其组成部分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移动的。
最常见的是首部枢纽和干管是固定的,而末级配水管(支管和毛管)和灌水器则是可以移动的。
由于首部枢纽和干管最笨重,固定下来就可以大大减少移动的劳动量。
而末级配水管一般较轻,而且所占投资的比例又大,所以使之移动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而又可节约较多的投资。
这样系统综合了固定式和移动式灌溉管道系统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因此使用最为广泛。
至于,哪些部分固定,哪些部分移动,则可在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经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加以确定。
4.按灌水方法分类
不同灌水方法的灌溉系统,其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不同的灌水器,所以按灌水方法分类,实际上也就是按灌水器分类。
由于灌水器不同,压力也就不同,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管道规格、布置与首部枢纽的组成也都不相同,因此有一种灌水器就有一种灌水方法,就有一种灌溉系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喷灌系统:采用喷头作为灌水器,一般要求工作压力较高,所以常采用的是高压或中压灌溉管道系统。
2) 滴灌系统:采用的灌水器是滴头或滴灌带。
要有中压灌溉管道系统与之配合。
主要由塑料管构成输配水管网。
3) 微喷灌系统:以微喷头作为灌水器,采用中压灌溉管道系统。
和滴灌系统相似,各级管道均采用塑料管。
4) 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灌溉系统:是用低压管道将水一直送到田间,而在田间仍为畦灌或沟灌,有时还采用闸门孔管在各灌水沟之间配水。
5.按压力的来源分类
灌溉管道系统多数都是有压的,按其压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自压和机压两大类:
1) 自压灌溉管道系统;一般是水源的水面高程高于灌区的地面高程,用压力管道引到灌区就具有一定的压力,如这压力已能满足灌区内输水水头损失与灌水器工作压力的要求,就可不另外加压而构成自压灌溉管道系统。
2) 机压灌溉管道系统:在水源的水面高程低于灌区的地面高程,或虽然略高一些但不足以形成灌区所需要的压力。
这时就要利用水泵加压,以形成足够的压力。
以上是仅按某一种特点来分类,而在生产实际工作中有时也有按三个或两个特点来分类的,例如固定式喷灌系统,半固定式滴灌系统,移动式微喷灌系统、自压喷灌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