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试题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真题

(名师选题)(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真题单选题1、函数f(x)=log2x−1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0,1)B.(1,2)C.(2,3)D.(3,4)答案:B解析: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选项.f(1)=0−1=−1<0,f(2)=1−12=12>0,且函数f(x)=log2x−1x 的定义域是(0,+∞),定义域内y=log2x是增函数,y=−1x也是增函数,所以f(x)是增函数,且f(1)f(2)<0,所以函数f(x)=log2x−1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1,2).故选:B小提示:方法点睛:一般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方法是:1.利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判断区间端点值所对应函数值的正负;2.画出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图象与x轴在给定区间上是否有交点来判断,或是转化为两个函数的图象交点判断.2、已知幂函数y=f(x)的图象过点P(2,4),则f(3)=()A.2B.3C.8D.9答案:D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幂函数的解析式,再求f(3)的值解:设f(x)=xα,则2α=4,得α=2,所以f(x)=x2,所以f(3)=32=9,故选:D3、下列函数中是增函数的为( )A .f (x )=−xB .f (x )=(23)xC .f (x )=x 2D .f (x )=√x 3答案:D分析: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逐项判断后可得正确的选项.对于A ,f (x )=−x 为R 上的减函数,不合题意,舍.对于B ,f (x )=(23)x为R 上的减函数,不合题意,舍.对于C ,f (x )=x 2在(−∞,0)为减函数,不合题意,舍.对于D ,f (x )=√x 3为R 上的增函数,符合题意,故选:D.4、函数f (x )在(−∞,+∞)上是减函数,且a 为实数,则有( )A .f (a )<f (2a )B .f (a 2)<f (a )C .f (a 2+1)<f (a )D .f (a 2−a )<f (a )答案:C分析:利用a =0可排除ABD ;根据函数单调性和a 2+1>a 恒成立可知C 正确.当a =0时,ABD 中不等式左右两侧均为f (0),不等式不成立,ABD 错误;∵a 2+1−a >0对于a ∈R 恒成立,即a 2+1>a 恒成立,又f (x )为R 上的减函数,∴f (a 2+1)<f (a ),C 正确.故选:C.5、“幂函数f (x )=(m 2+m −1)x m 在(0,+∞)上为增函数”是“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的()条件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充分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A分析:要使函数f (x )=(m 2+m −1)x m 是幂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求出m =1,可得函数g (x )为奇函数,即充分性成立;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求出m =±1,故必要性不成立,可得答案. 要使函数f (x )=(m 2+m −1)x m 是幂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则{m 2+m −1=1m >0,解得:m =1,当m =1时,g (x )=2x −2−x ,x ∈R , 则g (−x )=2−x −2x =−(2x −2−x )=−g (x ),所以函数g (x )为奇函数,即充分性成立;“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则g (x )=−g (−x ),即2x −m 2⋅2−x =−(2−x −m 2⋅2x )=m 2⋅2x −2−x ,解得:m =±1,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6、若函数f (x )=x ln (x +√a +x 2)为偶函数,则a 的值为( )A .0B .1C .﹣1D .1或﹣1答案:B分析:由f (x )=x ln (x +√a +x 2)为偶函数,则设g (x )=ln (x +√a +x 2)是奇函数,由g (0)=0,可求出答案.解:∵函数f (x )=x ln (x +√a +x 2)为偶函数,x ∈R ,∴设g (x )=ln (x +√a +x 2)是奇函数,则g (0)=0,即ln √a =0,则√a =1,则a =1.故选:B .7、设函数f(x)=x 2+2(4−a)x +2在区间(−∞,3]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7B .a ≥7C .a ≥3D .a ≤−7答案:B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解.函数f(x)的对称轴为x=a−4,又∵函数在(−∞,3]上为减函数,∴a−4⩾3,即a⩾7.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由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涉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属基础题.8、若函数y=f(x)在R上单调递增,且f(2m−3)>f(−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1)B.(−1,+∞)C.(1,+∞)D.(−∞,1)答案:C分析:由单调性可直接得到2m−3>−m,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结果.∵f(x)在R上单调递增,f(2m−3)>f(−m),∴2m−3>−m,解得:m>1,∴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故选:C.9、已知f(x)是定义在(−2,2)上的单调递减函数,且f(2a−3)<f(a−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4)B.(1,+∞)C.(12,52)D.(1,52)答案:D分析:根据函数自变量的定义域以及函数单调递减列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 ∵f(x)是定义在(−2,2)上的单调递减函数,且f(2a−3)<f(a−2),则{2a−3>a−2−2<a−2<2−2<2a−3<2,解得1<a<52故选:D..10、已知f(x+1)=x−5,则f(f(0))=()A.−9B.−10C.−11D.−12答案:D分析:根据f(x+1)=x−5,利用整体思想求出f(x)的解析式,求得f(0),从而即求出f(f(0)).解:因为f(x+1)=x−5=(x+1)−6,所以f(x)=x−6,f(0)=−6,所以f(f(0))=f(−6)=−12.故选:D.填空题11、设函数f(x)=x3+(x+1)2x2+1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则(M+N−1)2022的值为______. 答案:1分析:先将函数化简变形得f(x)=x 3+2xx2+1+1,然后构造函数g(x)=x3+2xx2+1,可判断g(x)为奇函数,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结合f(x)=g(x)+1可得M+N=2,从而可求得结果由题意知,f(x)=x 3+2xx2+1+1(x∈[−2,2]),设g(x)=x 3+2xx2+1,则f(x)=g(x)+1,因为g(−x)=−x 3−2xx2+1=−g(x),所以g(x)为奇函数,g(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0,故M+N=2,所以(M+N−1)2022=(2−1)2022=1.所以答案是:112、若幂函数y=f(x)的图像经过点(18,2),则f(−18)的值为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已知求出幂函数的解析式f(x)=x −13,再求出f(−18)的值得解. 设幂函数的解析式为f(x)=x a ,由题得2=(18)a =2−3a ,∴−3a =1,∴a =−13,∴f(x)=x −13. 所以f(−18)=(−18)−13=(−12)3×(−13)=−2.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函数值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13、若函数f (x )={−x 2+x,x >00,x =0ax 2+x,x <0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1分析: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若f(x)是奇函数,则有f (−x )=−f (x ).当x >0时,−x <0,则f (−x )=a (−x )2+(−x )=ax 2−x ,又当x >0时,f (x )=−x 2+x ,所以−f (x )=x 2−x ,由f (−x )=−f (x ),得ax 2−x =x 2−x ,解得a =1.所以答案是:1.14、设函数f (x )={x,x ≤1,(x −1)2+1,x >1,则不等式f (1−|x |)+f (2)>0的解集为________. 答案:(−3,3)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把问题中的函数值大小比较转化为自变量大小比较,从而求得解集. 由函数解析式知f(x)在R 上单调递增,且−f(2)=−2=f(−2),则f (1−|x |)+f (2)>0⇒f (1−|x |)>−f (2)=f(−2),由单调性知1−|x |>−2,解得x ∈(−3,3)所以答案是:(−3,3)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找到函数单调性,将函数值大小比较转化为自变量大小比较即可.15、已知函数f(x)=x3+3x,若f(a+3)+f(a−a2)>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3)分析:先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根据奇偶性和单调性脱掉f,再解不等式即可.f(x)=x3+3x的定义域为R,因为f(−x)=−x3−3x=−(x3+3x)=−f(x),所以f(x)=x3+3x为奇函数,因为y=x3和y=3x都是R上的增函数,所以f(x)=x3+3x在R上单调递增,由f(a+3)+f(a−a2)>0可得f(a+3)>−f(a−a2)=f(a2−a),可得a+3>a2−a,即a2−2a−3<0,解得:−1<a<3,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3),所以答案是:(−1,3).解答题16、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x)=x4−2x2;(2)f(x)=x5−x;(3)f(x)=3x;1−x2(4)f(x)=|x|+x.答案:(1)偶函数(2)奇函数(3)奇函数(4)非奇非偶函数分析:(1)利用偶函数的定义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4)利用反例可判断该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1)f(x)的定义域为R,它关于原点对称.f(−x)=(−x)4−2(−x)2=x4−2x2=f(x),故f(x)为偶函数. (2)f(x)的定义域为R,它关于原点对称.f(−x)=(−x)5−(−x)=−x5+x=−f(x),故f(x)为奇函数. (3)f(x)的定义域为(−∞,−1)∪(−1,1)∪(1,+∞),它关于原点对称. f(−x)=−3x=−f(x),故f(x)为奇函数.1−(−x)2(4)f(1)=|1|+1=2,f(−1)=0,故f(1)≠f(−1),f(−1)≠−f(1),故f(x)为非奇非偶函数. 17、已知f(x)=1(x∈R,x≠-2),g(x)=x2+1(x∈R).x+2(1)求f(2),g(2)的值;(2)求f(g(3))的值;(3)作出f(x),g(x)的图象,并求函数的值域.答案:(1)14,5;(2)112;(3)图见解析,f (x )的值域为(-∞,0)∪(0,+∞),g (x )的值域为[1,+∞). 分析:(1)将2代入f (x ),g (x )计算即得;(2)先求出g (3),再将所求得的值代入f (x )计算得解;(3)用描点法作出f (x ),g (x )的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它们的值域.(1)f (2)=12+2=14,g (2)=22+1=5;(2)g (3)=32+1=10,f (g (3))=f (10)=110+2=112;(3)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函数g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得f (x )的值域为(-∞,0)∪(0,+∞),g (x )的值域为[1,+∞).18、已知幂函数f (x )=(2m 2−5m +3)x m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1)求f (x )的解析式;(2)若f (x )>3x +k −1在[−1,1]上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答案:(1)f (x )=x 2(2)(−∞,−1)分析:(1)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可得2m 2−5m +3=1,结合幂函数的定义域可确定m 的值,即得函数解析式;(2)将f (x )>3x +k −1在[−1,1]上恒成立转化为函数g (x )=x 2−3x +1−k 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0,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不等式,解得答案.(1)∵f (x )是幂函数,∴2m 2−5m +3=1,∴m =12或2.当m =12时,f (x )=x 12,此时不满足f (x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 ,∴m =2,∴f (x )=x 2.(2)f (x )>3x +k −1即x 2−3x +1−k >0,要使此不等式在[−1,1]上恒成立,令g (x )=x 2−3x +1−k ,只需使函数g (x )=x 2−3x +1−k 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0. ∵g (x )=x 2−3x +1−k 图象的对称轴为x =32,故g (x )在[−1,1]上单调递减, ∴g (x )min =g (1)=−k −1,由−k −1>0,得k <−1,∴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19、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g(x)=f(x +m)+f(x −m)(m >0)的定义域.答案:分类讨论,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建立不等式组即可得到结论.解:∴f(x)的定义域为[0,1],∴g(x)=f(x +m)+f(x −m)中的自变量x 应满足{0⩽x +m ⩽1,0⩽x −m ⩽1,即{−m ⩽x ⩽1−m,m ⩽x ⩽1+m.当1−m =m ,即m =12 时,x =12 ;当1−m >m ,即0<m <12 时,m ⩽x ⩽1−m ,如图:当1−m<m,即m>12时,x∈∅,如图综上所述,当0<m<12时,g(x)的定义域为[m,1−m];当m=12时,g(x)的定义域为{12};当m>12时,函数g(x)不存在.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大题(含详细解答)

高中函数大题专练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4)(4)0kx k x --->,其中k R ∈。
⑴试求不等式的解集A ;⑵对于不等式的解集A ,若满足A ZB =(其中Z 为整数集)。
试探究集合B 能否为有限集?若能,求出使得集合B 中元素个数最少的k 的所有取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对定义在[0,1]上,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函数()f x 称为G 函数。
① 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② 当12120,0,1x x x x ≥≥+≤时,总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
已知函数2()g x x =与()21xh x a =⋅-是定义在[0,1]上的函数。
(1)试问函数()g x 是否为G 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h x 是G 函数,求实数a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讨论方程(21)()xg h x m -+=()m R ∈解的个数情况。
3.已知函数||212)(x x x f -=. (1)若2)(=x f ,求x 的值;(2)若0)()2(2≥+t mf t f t对于[2,3]t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4.设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若当0x ≥时,11,()0,f x x⎧-⎪=⎨⎪⎩0;0.x x >= (1)求)(x f 在(,0)-∞上的解析式.(2)请你作出函数)(x f 的大致图像. (3)当0a b <<时,若()()f a f b =,求ab 的取值范围. (4)若关于x 的方程0)()(2=++c x bf x f 有7个不同实数解,求,b c 满足的条件.5.已知函数()(0)||bf x a x x =-≠。
(1)若函数()f x 是(0,)+∞上的增函数,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当2b =时,若不等式()f x x <在区间(1,)+∞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对于函数()g x 若存在区间[,]()m n m n <,使[,]x m n ∈时,函数()g x 的值域也是[,]m n ,则称()g x 是[,]m n 上的闭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各章节测试题4套

函数的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1.在区间(0,+∞)上不是增函数的函数是( )A .y =2x +1B .y =3x 2+1C .y =x2D .y =2x 2+x +1 2.函数f (x )=4x 2-mx +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f (1)等于 ( ) A .-7 B .1 C .17 D .253.函数f (x )在区间(-2,3)上是增函数,则y =f (x +5)的递增区间是 ( )A .(3,8)B .(-7,-2)C .(-2,3)D .(0,5) 4.函数f (x )=21++x ax 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21) B .( 21,+∞) C .(-2,+∞) D .(-∞,-1)∪(1,+∞)5.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且f (a )f (b )<0,则方程f (x )=0在区间[a ,b ]内 ( )A .至少有一实根B .至多有一实根C .没有实根D .必有唯一的实根 6.若q px x x f ++=2)(满足0)2()1(==f f ,则)1(f 的值是 ( )A 5B 5-C 6D 6-7.若集合}|{},21|{a x x B x x A ≤=<<=,且Φ≠B A ,则实数a 的集合( )A }2|{<a aB }1|{≥a aC }1|{>a aD }21|{≤≤a a8.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5)上单调递减,对任意实数t ,都有f (5+t )=f (5-t ),那么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 A .f (-1)<f (9)<f (13) B .f (13)<f (9)<f (-1)C .f (9)<f (-1)<f (13) D .f (13)<f (-1)<f (9) 9.函数)2()(||)(x x x g x x f -==和的递增区间依次是( )A .]1,(],0,(-∞-∞B .),1[],0,(+∞-∞C .]1,(),,0[-∞+∞D ),1[),,0[+∞+∞10.若 函 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 (]4,∞-上是减 函 数,则 实 数a 的 取值范 围 ( )A .a ≤3B .a ≥-3C .a ≤5D .a ≥311. 函数c x x y ++=42,则( )A )2()1(-<<f c fB )2()1(->>f c fC )2()1(->>f f cD )1()2(f f c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且在区间[0,4]上是减函数则( ) A .(10)(13)(15)f f f << B .(13)(10)(15)f f f << C .(15)(10)(13)f f f << D .(15)(13)(10)f f f <<二、填空题:13.函数y =(x -1)-2的减区间是___ _. 14.函数f (x )=2x 2-mx +3,当x ∈[-2,+∞)时是增函数,当x ∈(-∞,-2]时是减函数,则f (1)= 。
高中必修1函数数学试卷

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1,+∞) B.[4,8) C.(4,8) D.(1,8) 9.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A. y=x+1 B.y=﹣x3 C.y=x-1 D.y=x|x|
10.函数 ,则该函数为( ) A.单调递增函数,奇函数 B.单调递增函数,偶函数 C.单调 递减函数,奇函数 D.单调递减函数,偶函数 11.下列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 )A.y=(x ﹣1)2 B.y=x2 C.y=(0.5)x D.y=3/x 12.x为实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函数f(x)=x﹣ [x]在R上为( ) A.周期函数 B.奇函数 C.偶函数 D.增函数 二.填空题(共4小题)13.已知全集U=R,集合P={x||x﹣2| ≥1},则P= . 14.已知集合A={0,1,2},则A的子集的个数 为 . 15.已知集合A={1},B={﹣1,2m﹣1},若AB,则实数m的 值为 . 16.设A={x|1≤x≤3},B={x|m+1≤x≤2m+4,m∈R},AB,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7.设A={x|x2+4x=0},B={x|x2+2(a+1)x+a2﹣1=0},其中 x∈R,如果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D.y=x+ex 4.已知集合A={(x,y)|x2+y2≤1,x,y∈Z},B={(x,y)||x|≤2,|y|
≤2,x,y∈Z},定义集合A⊕B={(x1+x2,y1+y2)|(x1,y1) ∈A,(x2,y2)∈B},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77 B.49 C.45 D.30 5.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则 A∪B=( ) A.{x|﹣1<x<3} B.{x|﹣1<x<1} C.{x|1<x<2} D. {x|2<x<3} 6.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2x+1) 的定义域为( ) A.(﹣1,1)B. C.(﹣1,0)D. 7.函数y= 的定义域是( )A.{x|x> } B.{x|x≠0,x∈R} C.{x|x< } D.{x|x≠ ,x∈R} 8.f(x)=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总有f(a)−f(b)a−b>0成立,则必有( )A .f (x )在R 上是增函数B .f (x )在R 上是减函数C .函数f (x )先增后减D .函数f (x )先减后增 答案:A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当a <b 时,f (a )<f (b ),或当a >b 时,f (a )>f (b ),从而可判断. 由f(a)−f(b)a−b>0知f (a )-f (b )与a -b 同号,即当a <b 时,f (a )<f (b ),或当a >b 时,f (a )>f (b ),所以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故选:A.2、若函数y =√ax 2+4x +1的值域为[0,+∞),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4)B .(4,+∞)C .[0,4]D .[4,+∞) 答案:C分析:当a =0时易知满足题意;当a ≠0时,根据f (x )的值域包含[0,+∞),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可得结果. 当a =0时,y =√4x +1≥0,即值域为[0,+∞),满足题意; 若a ≠0,设f (x )=ax 2+4x +1,则需f (x )的值域包含[0,+∞), ∴{a >0Δ=16−4a ≥0,解得:0<a ≤4;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0,4]. 故选:C.3、若函数f (x )=x α的图象经过点(9,13),则f (19)=( ) A .13B .3C .9D .8答案:B分析:将(9,13)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α,即可得解函数解析式,再代入求值即可.解:由题意知f (9)=13,所以9α=13,即32α=3−1,所以α=−12,所以f (x )=x −12,所以f (19)=(19)−12=3.故选:B4、已知幂函数y =x m 2−2m−3(m ∈N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满足(a +1)−m3<(3−2a )−m 3的a 的取值范围为( )A .(0,+∞)B .(−23,+∞) C .(0,32)D .(−∞,−1)∪(23,32)答案:D分析:由条件知m 2−2m −3<0,m ∈N ∗,可得m =1.再利用函数y =x −13的单调性,分类讨论可解不等式. 幂函数y =x m2−2m−3(m ∈N ∗)在(0,+∞)上单调递减,故m 2−2m −3<0,解得−1<m <3.又m ∈N ∗,故m =1或2.当m =1时,y =x −4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满足题意; 当m =2时,y =x −3的图象不关于y 轴对称,舍去,故m =1. 不等式化为(a +1)−13<(3−2a )−13,函数y =x −13在(−∞,0)和(0,+∞)上单调递减,故a +1>3−2a >0或0>a +1>3−2a 或a +1<0<3−2a ,解得a <−1或23<a <32.故应选:D .5、已知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1,1),则f (|x |)的定义域为( ) A .(−2,2)B .(−2,0)∪(0,2) C .(−1,0)∪(0,1)D .(−12,0) 答案:B分析:根据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求得正确答案. 依题意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1,1), −1<x <1⇒0<x +1<2, 所以0<|x |<2,解得−2<x<0或0<x<2,所以f(|x|)的定义域为(−2,0)∪(0,2).故选:B6、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且f(3)=0,则不等式(2x−5)f(x−1)<0的解集为()A.(−2,52)∪(4,+∞)B.(4,+∞)C.(−∞,−2)∪[52,4]D.(−∞,−2)答案:A分析:根据偶函数的性质及区间单调性可得(−∞,0)上f(x)单调递增且f(−3)=f(3)=0,进而确定f(x)的区间符号,讨论{2x−5>0f(x−1)<0、{2x−5<0f(x−1)>0求解集即可. 由题设,(−∞,0)上f(x)单调递增且f(−3)=f(3)=0,所以(−∞,−3)、(3,+∞)上f(x)<0,(−3,3)上f(x)>0,对于(2x−5)f(x−1)<0,当{2x−5>0f(x−1)<0,即{x>52x−1<−3或{x>52x−1>3,可得x>4;当{2x−5<0f(x−1)>0,即{x<52−3<x−1<3,可得−2<x<52;综上,解集为(−2,52)∪(4,+∞).故选:A7、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1时,满足f(2−x)=−f(x),当x∈(0,1]时,f(x)=x2,则f(−2021)+f(2022)=()A.−4B.4C.−1D.1答案:C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x>1时f(x+2)=f(x),然后利用f(−2021)+f(2022)=−f(1)+f(0)求解即可.因为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1时,满足f(2−x)=−f(x),所以f(0)=0,f(2−x)=−f(x)=f(−x),即可得x>1时f(x+2)=f(x),因为当x∈(0,1]时,f(x)=x2,所以f(−2021)+f(2022)=−f(2×1010+1)+f(2×1011+0)=−f(1)+f(0)=−1+0=−1, 故选:C 8、函数f (x )=√−x 2+5x+6x+1的定义域( )A .(−∞,−1]∪[6,+∞)B .(−∞,−1)∪[6,+∞)C .(−1,6]D .[2,3] 答案:C分析:解不等式组{−x 2+5x +6≥0x +1≠0得出定义域.{−x 2+5x +6≥0x +1≠0,解得−1<x ⩽6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1,6] 故选:C 多选题9、对任意两个实数a,b ,定义min{a ,b}={a,a ≤b,b,a >b,若f (x )=2−x 2,g (x )=x 2,下列关于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是偶函数 B .方程F (x )=0有三个解C .函数F (x )在区间[−1,1]上单调递增D .函数F (x )有4个单调区间 答案:ABD分析:结合题意作出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图象,进而数形结合求解即可.解:根据函数f (x )=2−x 2与g (x )=x 2,,画出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函数F (x )=min {f (x ),g (x )}关于y 轴对称,所以A 项正确; 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三个交点,所以方程F (x )=0有三个解,所以B 项正确;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在[−1,0]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C[0,1]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ABD10、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A.y=|x|x与y=1B.y=√(x−1)2与y=x−1C.y=(√x)2x 与y=(√x)2D.y=x3+xx2+1与y=x答案:CD分析:根据同一函数的概念,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即可得答案.对于A:函数y=|x|x的定义域为x≠0,函数y=1定义域为R,两函数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对于B:函数y=√(x−1)2定义域为R,化简可得y=|x−1|,与y=x−1解析式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对于C:函数y=(√x)2x 定义域为x>0,化简可得y=1(x>0),函数y=(√x)2定义域为x>0,化简可得y=1(x>0),故为同一函数;对于D:函数y=x3+xx2+1定义域为R,化简可得y=x,与y=x为同一函数.故选:CD11、如图所示是函数y=f(x)的图象,图中x正半轴曲线与虚线无限接近但是永不相交,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函数f(x)的定义域为[−4,4)B.函数f(x)的值域为[0,+∞)C.此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D.对于任意的y∈(5,+∞),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答案:BD分析:利用函数的图象判断.由图象知:A.函数f(x)的定义域为[−4,0]∪[1,4),故错误;B.函数f(x)的值域为[0,+∞),故正确;C. 函数f(x)在[−4,0],[1,4)上递增,但在定义域内不单调,故错误;D.对于任意的y∈(5,+∞),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故正确;故选:BD12、已知函数y=(m−1)x m2−m为幂函数,则该函数为()A.奇函数B.偶函数C.区间(0,+∞)上的增函数D.区间(0,+∞)上的减函数答案:BC分析:由幂函数的概念可得m的值,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得结果.由y=(m−1)x m2−m为幂函数,得m−1=1,即m=2,则该函数为y=x2,故该函数为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故选:BC.13、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4,0)∪(0,4]上的奇函数,当x∈(0,4]时,f(x)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满足不等式f(x)−3x+1−3≥0的x的可能取值是()3A .-4B .-1C .12D .2 答案:AC分析:把“求f(x)−3x+1−33≥0的解集”转化为“求f (x )≥3x −1的解集”,进而转化为观察两个函数图象的特征,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因为函数f (x )是定义在[−4,0)∪(0,4]上的奇函数,由题意,画出函数f (x )在[−4,0)∪(0,4]上的图象(如图),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y =3x −1的图象,因为f (2)=89,所以f (−2)=−f (2)=−89=3−2−1,又f (1)=2=31−1,所以f (x )的图象与y =3x −1的图象交于(−2,−89)和(1,2)两点,f (x )−3x+1−33≥0即为f (x )≥3x −1,由图象可得,只需−4≤x ≤−2或0<x ≤1,故A ,C 可能取到故选:AC . 填空题14、函数y =√x 2−1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 答案:(−∞,−1](或(−∞,−1)都对)解析: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即可得到答案; 令t =x 2−1,则y =√t ,∵ t =x 2−1在(−∞,−1)单调递减,y =√t 在(0,+∞)单调递增, 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y =√x 2−1在(−∞,−1)单调递减,所以答案是:(−∞,−1).15、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保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加强污水治理,排放未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改,的大小评价在[a,b]这段时间内企业污水治理设企业的污水排放量W与时间t的关系为W=f(t),用−f(b)−f(a)b−a能力的强弱,已知整改期内,甲、乙两企业的污水排放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在[t1,t2]这段时间内,甲企业的污水治理能力比乙企业强;②在t2时刻,甲企业的污水治理能力比乙企业强;③在t3时刻,甲、乙两企业的污水排放都已达标;④甲企业在[0,t1],[t1,t2],[t2,t3]这三段时间中,在[0,t1]的污水治理能力最强.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②③分析:根据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表示区间端点连线斜率的负数,−f(b)−f(a)b−a在[t1,t2]这段时间内,甲的斜率比乙的小,所以甲的斜率的相反数比乙的大,因此甲企业的污水治理能力比乙企业强;①正确;甲企业在[0,t1],[t1,t2],[t2,t3]这三段时间中,甲企业在[t1,t2]这段时间内,甲的斜率最小,其相反数最大,即在[t1,t2]的污水治理能力最强.④错误;在t2时刻,甲切线的斜率比乙的小,所以甲切线的斜率的相反数比乙的大,甲企业的污水治理能力比乙企业强;②正确;在t3时刻,甲、乙两企业的污水排放量都在污水打标排放量以下,所以都已达标;③正确;所以答案是:①②③小提示:本题考查斜率应用、切线斜率应用、函数图象应用,考查基本分析识别能力,属中档题.16、已知幂函数f(x)的图象过点(3,13),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答案:f(x)=x−1##f(x)=1x分析:设出幂函数f(x),代入点(3,13)即可求解.由题意,设f(x)=xα,代入点(3,13)得13=3α,解得α=−1,则f(x)=x−1.所以答案是:f(x)=x−1.解答题17、已知函数f(x)=x2x2+1(1)证明:f(x)为偶函数;(2)判断g(x)=f(x)+x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3)解不等式f(x)−f(x−2)+2x>2答案:(1)证明见解析(2)g(x)为R上的增函数,证明见解析(3)(1,+∞)分析:(1)根据奇偶性的定义证明即可;(2)首先得到g(x)的解析式,再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按照设元、作差、变形、判断符号,下结论的步骤完成即可;(3)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将函数不等式转化为自变量的不等式,解得即可;(1)证明:f(x)的定义域为R,又f(−x)=(−x)2(−x)2+1=x2x2+1=f(x),故f(x)为偶函数;(2)解:g(x)=f(x)+x=x2x2+1+x,所以g(x)为R上的增函数,证明:任取x1,x2∈R,且x1>x2,g(x1)−g(x2)=x12x12+1+x1−(x22x22+1+x2)=x1−x2+x12x12+1−x22x22+1=x1−x2+x12(x22+1)−x22(x12+1) (x12+1)(x22+1)=x1−x2+x12−x22(x12+1)(x22+1)=(x1−x2)[1+x1+x2(x12+1)(x22+1)]=(x1−x2)[x12x22+x12+x22+1+x1+x2 (x12+1)(x22+1)]=(x1−x2)[x12x22+(x1+12)2+(x2+12)2+12(x12+1)(x22+1)].∵x1>x2,∴x2−x2>0,又x12x22+(x1+12)2+(x2+12)2+12(x12+1)(x22+1)>0,∴(x1−x2)[x12x22+(x1+12)2+(x2+12)2+12(x12+1)(x22+1)]>0,即g(x1)>g(x2),∴g(x)为R上的增函数;(3)解:不等式f(x)−f(x−2)+2x>2,等价于f(x)+x>f(x−2)+2−x=f(2−x)+2−x即g(x)>g(2−x),∵g(x)为R上的增函数,∴x>2−x,解得x>1,故不等式的解集为(1,+∞).18、函数f(x)对任意x,y∈R,总有f(x+y)=f(x)+f(y),当x<0时,f(x)<0,且f(1)=13.(1)证明f(x)是奇函数;(2)证明f(x)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3)若f(x)+f(x−3)≥−1,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0,+∞).分析:(1)先用赋值法求出f(0)=0,令y=−x,即可根据定义证明f(x)是奇函数;(2)利用定义法证明f(x)是R上的增函数;(3)先把f(x)+f(x−3)≥−1转化为f(2x−3)≥f(−3),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1)令x =y =0,则f (0)=f (0)+f (0),解得f (0)=0,令y =−x ,则f (0)=f (x )+f (−x ),即f (x )+f (−x )=0,即f (−x )=−f (x ), 易知f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f (x )是奇函数;(2)任取x 1,x 2∈R ,且x 1<x 2,则x 1−x 2<0,因为当x <0时,f (x )<0,所以f (x 1−x 2)<0,则f (x 1)−f (x 2)=f (x 1)+f (−x 2)=f (x 1−x 2)<0,即f (x 1)<f (x 2),所以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3)由f (1)=13,得f (2)=23,f (3)=1,又由f (x )是奇函数得f (−3)=−1. 由f (x )+f (x −3)≥−1,得f (2x −3)≥f (−3),因为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所以2x −3≥−3,解得x ≥0,故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0,+∞).。
高中数学_经典函数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_经典函数试题及答案【第一份试题】1. 已知函数 y = f(x) 满足 f(2) = 1,f'(x) = 2x - 3。
求函数 f(x) 的解析式。
解答:根据题意,已知了 f'(x) = 2x - 3,因此函数 f(x) 的原函数为 F(x) = x^2 - 3x + C,其中 C 为常数。
根据 f(2) = 1,可得到 F(2) = 1,代入原函数求得 C = 0。
所以函数 f(x) 的解析式为 f(x) = x^2 - 3x。
2. 若函数 f(x) = 2x^3 + 4x + c 是奇函数,求常数 c 的值。
解答:根据题意,函数 f(x) 是奇函数,即满足 f(-x) = -f(x)。
代入函数 f(x) = 2x^3 + 4x + c,得到 -2x^3 - 4x - c = 2x^3 + 4x + c,整理得到 4x^3 + 8x + 2c = 0。
对比系数可得 -c = 2c,解得 c = 0。
所以常数 c 的值为 0。
3. 已知函数 f(x) = (x - 1) / (x + 1),求函数 f(x) 的反函数。
解答:要求函数 f(x) 的反函数,可以将 y(即 f(x))与 x 对调位置,并解出 x 关于 y 的表达式。
首先,将函数 f(x) 表示为 y = (x - 1) / (x + 1)。
交换 x 和 y,得到 x = (y - 1) / (y + 1)。
解以上方程,可以得到 y = (x + 1) / (x - 1)。
所以函数f(x) 的反函数为 f^(-1)(x) = (x + 1) / (x - 1)。
【第二份试题】1. 已知函数y = f(x) = 3sin(2x + π/4),求 f(x) 的周期和最大值、最小值。
解答:对于函数 y = 3s in(2x + π/4),参数 2 决定了正弦函数的周期。
周期T = 2π / 2 = π。
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得出。
高中数学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1.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A .B=A ∩CB .B ∪C=CC .A ⊂CD .A=B=C 2.下列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角是( )A .π2k 与)(2Z k k ∈+ππB .)(3k 3Z k k ∈±πππ与C .ππ)14()12(±+k k 与 )(Z k ∈D .)(66Z k k k ∈±+ππππ与3.已知弧度数为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是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A .2B .1sin 2C .1sin 2D .2sin 4.设α角的终边上一点P 的坐标是)5sin,5(cos ππ,则α等于 ( )A .5πB .5cotπC .)(1032Z k k ∈+ππD .)(592Z k k ∈-ππ5.将分针拨慢10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A .3πB .-3πC .6πD .-6π6.设角α和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有( )A .)(2Z k ∈-=βπαB .)()212(Z k k ∈-+=βπαC .)(2Z k ∈-=βπαD .)()12(Z k k ∈-+=βπα7.集合A={},322|{},2|Z n n Z n n ∈±=⋃∈=ππααπαα, B={},21|{},32|Z n n Z n n ∈+=⋃∈=ππββπββ,则A 、B 之间关系为( )A .AB ⊂B .B A ⊂C .B ⊂AD .A ⊂B8.某扇形的面积为12cm ,它的周长为4cm ,那么该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2°B .2C .4°D .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弧度角的大小与圆的半径无关B .大圆中1弧度角比小圆中1弧度角大≠ ≠≠C .圆心角为1弧度的扇形的弧长都相等D .用弧度表示的角都是正角 10.中心角为60°的扇形,它的弧长为2π,则它的内切圆半径为 ( )A .2B .3C .1D .2311.一个半径为R 的扇形,它的周长为4R ,则这个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为 ( )A .2)1cos 1sin 2(21R ⋅- B .1cos 1sin 212⋅RC .221RD .221cos 1sin R R ⋅⋅- 12.若α角的终边落在第三或第四象限,则2α的终边落在 ( )A .第一或第三象限B .第二或第四象限C .第一或第四象限D .第三或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αααsin 12sin2cos-=-,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是第 象限角.14.已知βαπβαππβαπ-2,3,34则-<-<-<+<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且,4|2|≤+α则α的范围是 .16.已知扇形的半径为R ,所对圆心角为α,该扇形的周长为定值c ,则该扇形最大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17.写出角的终边在下图中阴影区域内角的集合(这括边界)(1) (2) (3)18.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欲看清一定距离的文字,其视角不得小于5′. 试问:(1)离人10米处能阅读的方形文字的大小如何?(2)欲看清长、宽约0.4米的方形文字,人离开字牌的最大距离为多少?19.一扇形周长为20cm ,当扇形的圆心角α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扇形的最大面积?20.绳子绕在半径为50cm 的轮圈上,绳子的下端B 处悬挂着物体W ,如果轮子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匀速旋转4圈,那么需要多少秒钟才能把物体W 的位置向上提升100cm? 21.已知集合A={}810,150|{},135|≤≤-︒⋅==∈︒⋅=k k B Z k k ββαα求与A ∩B 中角终边相同角的集合S.22.单位圆上两个动点M 、N ,同时从P (1,0)点出发,沿圆周运动,M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π弧度/秒,N 点按顺时针转3π弧度/秒,试求它们出发后第三次相遇时的位置和各自走过的弧度.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一)一、1.B 2.C 3.B 4.D 5.A 6.D 7.C 8.B 9.A 10.A 11.D 12.B 二、13.三 14. )6,(ππ-15.]2,2(),23(πππ⋃--16.162C三、17.(1)}1359013545|{Z k k k ∈︒⋅+︒≤≤︒⋅+︒αα;(2)}904590|{Z k k k ∈︒⋅+︒≤≤︒⋅αα;; (3)}360150360120|{Z k k k ∈︒⋅+︒≤≤︒⋅+︒-αα.18.(1)设文字长、宽为l 米,则)(01454.0001454.01010m l =⨯==α; (2)设人离开字牌x 米,则)(275001454.04.02m l x ===.19.221021,220rr rS r-=⋅⋅=-=αα,当2,5==αr 时,)(252maxcm S =.20.设需x 秒上升100cm .则ππ15,100502460=∴=⨯⨯⨯x x (秒).21.}360k 1350360|{Z k k S ∈︒⋅=︒-︒-==ααα或.22.设从P (1,0)出发,t 秒后M 、N 第三次相遇,则πππ636=+t t ,故t =12(秒).故M 走了ππ2126=⨯(弧度),N 走了ππ4123=⨯(弧度).同步测试(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1.已知)20(παα<<的正弦线与余弦线相等,且符号相同,那么α的值为 ( )A .ππ434或 B .ππ4745或C .ππ454或D .ππ474或2.若θ为第二象限角,那么)2cos(sin )2sin(cos θθ⋅的值为( )A .正值B .负值C .零D .为能确定 3.已知αααααtan ,5cos 5sin 3cos 2sin 那么-=+-的值为( )A .-2B .2C .1623 D .-16234.函数1sectan sin cos 1sin1cos )(222---+-=x x xxxx x f 的值域是( )A .{-1,1,3}B .{-1,1,-3}C .{-1,3}D .{-3,1} 5.已知锐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3cos 2,3sin 2-则α= ( )A .3-πB .3C .3-2πD .2π-36.已知角α的终边在函数||x y -=的图象上,则αcos 的值为( )A .22 B .-22 C .22或-22 D .217.若,cos 3sin 2θθ-=那么2θ的终边所在象限为(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8.1sin 、1cos 、1tan 的大小关系为( )A .1tan 1cos 1sin >>B .1cos 1tan 1sin >>C .1cos 1sin 1tan >>D .1sin 1cos 1tan >>9.已知α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32cos sin =+αα,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不等腰的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10.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ααααα2cos ,2tan,2cos,2sin ,2sin 中能确定为正值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2个以上11.化简1csc 2csc csc 1tan 1sec 22+++++ααααα(α是第三象限角)的值等于( )A .0B .-1C .2D .-2 12.已知43cos sin =+αα,那么αα33cos sin -的值为( )A .2312825B .-2312825C .2312825或-2312825D .以上全错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已知,24,81cos sin παπαα<<=⋅且则=-ααsin cos .14.函数x xy cos lg 36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15.已知21tan -=x ,则1cos sin 3sin2-+x x x =______.16.化简=⋅++αααα2266cos sin 3cos sin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 17.已知.1cos sin ,1sin cos =-=+θθθθby a x by a x 求证:22222=+by ax .18.若xxx xx tan 2cos 1cos 1cos 1cos 1-=+---+, 求角x 的取值范围.19.角α的终边上的点P 和点A (b a ,)关于x 轴对称(0≠ab )角β的终边上的点Q 与A 关于直线x y =对称. 求βαβαβαcsc sec cot tan sec sin ⋅+⋅+⋅的值. 20.已知c b a ++=-+θθθθ2424sin sin 7cos 5cos 2是恒等式. 求a 、b 、c 的值. 21已知αsin 、βsin 是方程012682=++-k kx x 的两根,且α、β终边互相垂直.求k 的值.22.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m ,使得αsin 、αcos 是关于x 的方程012682=+++m mx x 的两个根,若存在,求出实数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二)一、1.C 2.B 3.D 4.D 5.C 6.C 7.C 8.C 9.B 10.C 11.A 12.C 二、13.23-14. ⎥⎦⎤⎝⎛⎪⎭⎫ ⎝⎛-⎪⎭⎫⎢⎣⎡--6,232,223,6ππππ 15.52 16.1 三、17.由已知⎪⎪⎩⎪⎪⎨⎧-=+=,cos sin ,cos sin θθθθbx ax故 2)()(22=+bxax.18.左|sin |cos 2|sin ||cos 1||sin ||cos 1|x x x x x x =--+==右,).(222,0sin ,sin cos 2|sin |cos 2Z k k x k x xx x x ∈+<<+<-=∴ππππ19.由已知P (),(),,a b Q b a -,ab ab bb a ba b =-=+=+-=βαβαcot ,tan ,sec ,sin 2222,ab aab a2222csc ,sec +=+=βα , 故原式=-1-022222=++ab a ab.20.θθθθθθθ2424224sin 9sin 27sin 55sin 2sin 427cos 5cos 2-=--++-=-+,故0,9,2=-==c b a . 21.设,,22Z k k ∈++=ππαβ则αβcos sin =,由⎪⎪⎪⎩⎪⎪⎪⎨⎧=+=++=⋅=⋅=+=+≥+⨯--=∆,1cos sin ,812cos sin ,43cos sin ,0)12(84)6(22222121212ααααααx x k x x k x x k k 解知910-=k ,22.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m ,.则⎪⎪⎪⎩⎪⎪⎪⎨⎧>+=⋅-=+≥+-=∆,0812cos sin ,43cos sin ,0)12(32362m m m m αααα 又18122)43(2=+⨯--m m ,解之m=2或m=.910-而2和910-不满足上式. 故这样的m 不存在.高一数学同步测试(3)—正、余弦的诱导公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若,3cos )(cos x x f =那么)30(sin ︒f 的值为 ( )A .0B .1C .-1D .232.已知,)1514tan(a =-π那么=︒1992sin( ) A .21||aa + B .21aa + C .21aa +- D .211a+-3.已知函数1tan sin )(++=x b x a x f ,满足.7)5(=f 则)5(-f 的值为 ( )A .5B .-5C .6D .-6 4.设角则,635πα-=)(cos )sin(sin 1)cos()cos()sin(222απαπααπαπαπ+--+++--+的值等于( )A .33 B .-33 C .3 D .-35.在△ABC 中,若)sin()sin(C B A C B A +-=-+,则△AB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6.当Z k ∈时,])1cos[(])1sin[()cos()sin(απαπαπαπ+++++⋅-k k k k 的值为( )A .-1B .1C .±1D .与α取值有关7.设βαβπαπ,,,(4)cos()sin()(b a x b x a x f ++++=为常数),且,5)2000(=f 那么=)2004(f ( )A .1B .3C .5D .7 8.如果).cos(|cos |π+-=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22[Z k k k ∈++-ππππB .)()223,22(Z k k k ∈++ππππC .)(]223,22[Z k k k ∈++ππππD .)()2,2(Z k k k ∈++-ππππ9.在△ABC 中,下列各表达式中为常数的是 ( )A .CB A sin )sin(++ B . AC B cos )cos(-+C .2tan2tanC B A ⋅+D .2sec2cos A C B ⋅+ 10.下列不等式上正确的是( )A .ππ74sin75sin> B .)7tan(815tanππ->C .)6sin()75sin(ππ->- D .)49cos()53cos(ππ->-11.设,1234tan a =︒那么)206cos()206sin(︒-+︒-的值为( )A .211aa ++ B .-211aa ++ C .211aa +- D .211aa +-12.若)cos()2sin(απαπ-=+,则α的取值集合为 ( )A .}42|{Z k k ∈+=ππαα B .}42|{Z k k ∈-=ππααC .}|{Z k k ∈=πααD .}2|{Z k k ∈+=ππαα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已知,2cos 3sin =+αα则=+-ααααcos sin cos sin .14.已知,1)sin(=+βα则=+++)32sin()2sin(βαβα . 15.若,223tan 1tan 1+=+-θθ则=⋅--+θθθθθcos sin cot 1)cos (sin .16.设)cos()sin()(21απαπ+++=x n x m x f ,其中m 、n 、1α、2α都是非零实数,若 ,1)2001(=f 则=)2002(f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17.设sin ,(0)()(1)1,(0)x x f x f x x π<⎧=⎨-+≥⎩和1cos ,()2()1(1)1,()2x x g x g x x π⎧<⎪⎪=⎨⎪-+≥⎪⎩求)43()65()31()41(f g f g +++的值.18.已知,1)sin(=+y x 求证:.0tan )2tan(=++y y x19.已知αtan 、αcot 是关于x 的方程0322=-+-k kx x 的两实根,且,273παπ<<求)sin()3cos(απαπ+-+的值.20.已知,3cos 3cot )(tan x x x f -=(1)求)(cot x f 的表达式;(2)求)33(-f 的值.21.设)(x f 满足)2|(|cos sin 4)(sin 3)sin (π≤⋅=+-x xx x f x f ,(1) 求)(x f 的表达式;(2)求)(x f 的最大值.22.已知:∑=+⋅=ni n i i S 1)32cos(ππ ,求.2002S 。
高中函数数学典型例题

高中《函数》典型例题例1下面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函数关系?为什么?(1)矩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2)任意三角形的高与底;(3)矩形的周长与面积;(4)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例2下面的表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y是x的函数吗?如果不是,说明出理由.x12345y3691215x12345y71181215x12321y2510-5-2x12345y99999例3判断下列关系是不是函数关系?(1)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与面积;(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3)某人的年龄与身高;(4)关系式|y|=x中的y与x.例4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850千米的沈阳,它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求汽车距沈阳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5如图,是某个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依据图回答:(1)该运动员第一场球得多少分;(2)哪场球得分比前一场得分少?(3)在五场比赛中最高得分是多少?最低得分是多少?(4)从这五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分析,该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怎么样?参考答案例1解:(1)矩形的面积确定时,它的宽取一个值,就有惟一确定的y的值与宽对应,因此这是一个函数关系.(2)当一个三角形的底取一个值时,它的高并不能确定,因此“三角形的高与底”不是函数关系.(3)当矩形的周长是一个确定的值时,由于长、度不能确定,它的面积也不确定,这也不是函数关系.(4)当正方形的周长确定了,它的边长也确定,因此面积也确定,这是函数关系.例2解:(1)y是x的函数;(2)y是x的函数;(3)y不是x的函数,因为对于变量x=1,变量y有1与-1两个值与它对应;(4)y是x的函数说明: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第四个是常数函数它符合函数的定义.例3分析:判断一个关系是不是函数关系,第一要看是不是一个变化过程;第二要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不是有两个变量;第三要看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值,函数是不是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解:(1)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所取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面积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长与面积是函数关系.(2)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受底和高两个因素的影响,当等腰三角形的底取一个定值时,它的面积又受高的影响,不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底相对应,所以底边长与面积不是函数关系.(3)人的任意一个确定的年龄,都有唯一确定的身高与之相对应,所以某人的年龄与身高是函数关系.(4)x每取一个正值,y都有两个值与它对应,所以|y|=x不是函数关系.说明:年龄与身高的变化不按某种规律,但某人每一个确定的年龄,必有唯一确定的身高和它相对应,因此函数关系是一定的,所以不要以为存在一定比例关系或一定规律,能用解析式表示的才是函数关系.例4分析:北京距沈阳850千米,汽车距沈阳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已行驶的路程,已行驶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解:85080S t=-00S t ≥⎧⎨≥⎩ 得850800t t -⎧⎨≥⎩850.8t ∴≤≤于是汽车距沈阳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为85080S t =-,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850.8t ≤≤例5解:(1)这个运动员在第一场比赛中得21分.(在场次栏中找到“1”,然后在得分栏中找到相应的得分)(2)第二场球比第一场球得分少,竞技状态趋下.(图形向下)(3)第五场比赛得分最高为36分,第一场比赛得分最低21分.(4)从这五场的比赛得分情况看,该运动员目前的竞技状态是向前发展,其趋势是良好的.(从第二场球之后图形全部向上.)说明: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测试题(高二文)
一、选择题。
1. 函数
是偶函数,则函数
的对称轴是()
A.
B.
C.
D.
2. 已知
,则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函数
的零点必定位于区间()
A.(1,2) B.(2,3) C.(3,4) D.(4,5)
4. 给出四个命题:
(1)当
时,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幂函数图象都经过(0,1)、(1,1)两点;
(3)幂函数图象不可能出现在第四象限;
(4)幂函数
在第一象限为减函数,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1 B.2 C.3 D.4
5. 设
是奇函数,当
时,
则当
时,
( )
A.
B.
D.
6. 对一切实数
,不等式
≥0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B.[-2,2] C.[-2,
D.[0,
7. 已知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
时,
设
则()
A.
B.
C.
8. 已知0
,则有()
A.
B.
C.1<
D.
9. 当
时,函数
在
时取得最大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 已知
是
上的减函数,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 某种电热水器的水箱盛满水是200升,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用来洗浴。
洗浴时,已知每分钟放水34升,在放水的同时按4升/分钟的匀加速度自动注水。
当水箱内的水量达到最小值时,放水程序自动停止,现假定每人洗浴用水量为65升,则该热水器一次至多可供()
A.3人洗浴 B.4人洗浴 C.5人洗浴 D.6人洗
12.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命题:“已知f(x)是R上的增函数,若a+b≥0,则f(a)+f(b)≥f(-a)+f(-b)”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B.“x>1”是“|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命题p:“?x∈R,使得x2+x+1<0”则 p:“?x∈R,均有x2+x +1≥0”
二、填空题。
13.已知函数
若
,则
.
14..若函数
的定义域是R,则
的取值范围是.
15.函数
若
的值有正有负,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16.给出下列命题:
①函数
与函数
的定义域相同;
②函数
与
的值域相同;
③函数
与函数
均是奇函数;
④函数
与
在
上都是增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
17.设
,
是R上的偶函数。
⑴求
的值;
⑵证明:
在
上是增函数。
18.求函数
的定义域、值域
19.已知方程
,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⑴方程的两根都小于
;
⑵方程的两个根,一个根大于
,一个根小于。
20.已知函数
⑴求函数
的定义域;
⑵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⑶求使
<0成立的
的集合。
21.函数
对任意
都有
并且当
时。
求证:函数
是R上的增函数。
22.设二次函数
满足下列条件:
①当
∈R时,
的最小值为0,且f (
-1)=f(-x-1)成立;
②当
∈(0,5)时,
≤
≤2
+1恒成立。
(1)求
的值;
(2)求
的解析式;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