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歌诀(易)手太阴肺经讲解学习
十二经络歌(十二经络循行歌)

十二经络歌经络歌诀十二经脉歌1、手太阴肺歌: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上膈属肺从肺系,横从腋下(月需:音闹)内萦,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为喘满咳,膨膨肺胀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肺所主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结,(月需:音闹—肩膊下内侧,对腋处高起的白肉。
)臂之内前廉痛,为厥或为掌中热,肩背痛是气有余,小便数欠或汗出,气虚亦痛溺色变,少气不足发报息。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行,网络大肠,再回绕胃的上口,继续上行,穿过膈膜,入属肺脏,治肺系上行,斜出横行经腋下,沿上臂闹内,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一直下行到肘内,然后继续循着前臂内侧下行到掌后高骨的下面,入于寸口,经过鱼际,到大母指内侧,止于爪甲的根部。
另有支络从掌后高骨处,出手腕的后面,直达次指尖端,与手阳阴大肠经相交接。
本经多气少血,所以经气有了变动,就会发生肺中膨胀而满,气不得宣布,从而见到咳嗽气喘,缺盆中痛。
变动剧烈时,可见到病人两手交叉,紧按在胸部,同时心中烦闷,眼睛发暗等“臂厥”的症状。
本经属肺,所以主肺脏的病症。
如咳逆上气,喘促口渴,心烦胸满,(音闹)臂内侧的前面(即肱骨前缘)疼痛,或手足厥冷,或掌中心发热等。
若邪气盛而有余,就会出现肩背痛,小便次数频多而量少。
如汗出而恶风寒,是被风邪所伤。
若果肺气虚,也会发生肓背痛而恶寒,气少而呼吸短促低微。
同时由于气虚不能通调水道,所以膀胱气化不利,致小便而色深。
2、手阳明大肠经歌:手阳明经大肠脉,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循臂入肘行闹(月需)外,肩俞前廉柱骨傍,会此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尽迎香,此经血盛气亦盛,是动齿痛颈亦肿,是主津液病所生,目黄口干鼽衄动,喉痹痛在肩前闹(合。
月需),大指次指痛不用。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次指爪甲根部内侧的商阳穴,循着次指内侧上缘上行,经合谷穴,从两指歧骨的中间,出腕侧两筋的---陷处(即阳溪穴),沿前臂上行到肘外侧,继续沿臂闹外侧上行,经肩俞穴,沿肩峰前缘向后到天柱骨傍,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督脉穴名),再向前入缺盆内,络肺脏,下膈膜,入属大肠腑,另有支脉从缺盆处上走颈部,斜行贯穿两颊,入下齿龈,回过来挟口唇,左右两脉在人中穴会合,交叉上行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经络快速记忆的口诀方法。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贯穿全身,连接着脏腑、肢体和各种组织。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而要想深入了解经络的分布和作用,就需要掌握十二经络的位置和特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口诀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口诀的整体结构:"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出列缺,肺系魄,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于心系,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络膈属心,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窦,下行环胃口,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指间,上行入缺盆,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目内眦,上行入发际,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上行络胆,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上行入肾系,足厥阴肝经,起于足指,上行入肝系,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下,下行入缺盆,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顺头行至项,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入发际"。
这个口诀通过对十二经络的起始点、路径和所属脏腑进行了简洁明了的概括,便于我们快速记忆和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是手太阴肺经,它起于中焦,下出列缺,肺系魄。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于心系。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络膈属心。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窦,下行环胃口。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指间,上行入缺盆。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目内眦,上行入发际。
这六条经络分别对应着手部的经络,通过口诀的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它们的起始点和路径。
接下来是足部的六条经络,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同样地,通过口诀的方式,我们可以记住它们的起始点和路径。
通过这个口诀方法,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十二经络的位置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口诀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口诀的方式,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和理解经络的位置和特点。
《针灸学》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针灸学》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共11穴)me:2008-03-12 来源:中医世家作者:中医教材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1.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1)中府ZhōngFǔ[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云门Yúnmén[定位] 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 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3)天府Tiānfǔ[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4)侠白Xiábái[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12-1)。
一、手太阴肺经穴位记忆歌诀

一、手太阴肺经穴位记忆歌诀
肺经性属列太阴,
经终拇指起自胸。
首生经穴叫中府,
它平华盖之外生,
再界乳头上三肋,
取其中府基本行。
锁骨下窝外端处,
云门平璇玑六寸。
腋窝内口设一线,
使它直下尺泽停。
后按此线起始处,
约下三寸天府定。
参照天府一寸下,
去针侠白不失准。
手掌朝上亮肘纹,
尺泽位这纹正中。
横以寸脉为起界,
上行七寸孔最承。
双手虎口对交叉,
列缺齐食指尖衡。
界腕横纹一寸上,
经渠相挨关脉斟。
腕部桡侧横纹头,
太渊穴与寸脉邻。
第一掌骨前侧中,赤白肉际鱼际分。
拇指远端外甲角,少商离甲角一分。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资料讲解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依次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而胳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肺经,如此往复循环.(一)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二) 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髎(zhǒuliáo)五里近,臂臑(Bìnào)肩髃(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 ū)禾髎(hé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ò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è)海萁(jī)门沖门开,府(fǔ)舍(shè)腹(fù)结大横(héng)排,腹哀(āi)食窦(dò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ó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中医十二经脉各穴位有简易记忆方法吗?

中医十二经脉各穴位有简易记忆方法吗?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臑中行。
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
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
所生病者为气嗽,喘渴烦心胸满结,臑臂之内前廉痛,小便频数掌中热。
气虚肩背痛而寒,气虚亦疼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矢无度溺色赤。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两筋歧骨循臂肪。
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柱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直上颈,环出人中交左右,斜贯颊前下齿当,上侠鼻孔注迎香。
此经气盛血亦盛。
是动◇肿并齿痛。
所生病者为鼽衄,目黄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难为用,肩前臑上痛相仍。
气有余兮脉热肿,虚则寒栗病偏增。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
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冲逢,遂由髀关抵膝膑,◇跗中指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指,大指之端经尽己。
此经多气复多血。
是动欠伸面颜黑。
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惊惕,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仍贲响,凡此诸疾皆◇厥。
所生病者为狂疟,温淫汗出鼻流血,口歪唇紧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彻。
有余消谷溺色黄,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食不消,气盛身前皆有热。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循◇胫膝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宫。
此经气盛而血衰。
是动其病气所为,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重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
所生病者舌亦痛,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疸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心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臑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中,锐骨之端注少冲。
十二经脉歌

十二经脉歌1.手太阴肺经歌【歌诀】手太阴肺中焦①起下络大肠胃口②行上膈属肺从肺系③ 横从腋下臑内④萦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⑤遂入寸口上鱼际⑥ 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为喘满咳膨膨肺胀缺盆痛两手交瞀⑦为臂厥肺所主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结臑臂之内前廉痛为厥或为掌中热肩背痛是气有余小便数欠或汗出气虚亦痛溺色变少气不足以报息【注释】①中焦:三焦之一。
三焦的中部,指上腹腔部分。
②胃口:胃的上口,贲门处③肺系:喉咙,兼指气管。
④臑内:臑(nào),音闹。
指上臂。
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
⑤廉:廉( lián),音连。
指旁边。
⑥鱼际:又称“大鱼际”,位于手掌第一掌骨,赤白肉际处。
⑦瞀:瞀(mào),音茂。
看不清楚。
【语译】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行络于大肠,再回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膜,属于肺脏,沿肺系上行,斜出横行经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行到肘内,沿着臂内侧桡骨边缘,下行到掌后高骨下面,入于寸口,经过鱼际,到大指内侧,止于爪甲根部。
另一支络从腕后高骨处,走向食指内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多气而少血,经气有了病变,就会出现肺中胀满,膨膨气喘,咳嗽,缺盆疼痛。
严重时则两手交捧紧按于胸前,感到心中烦闷,视觉模糊。
还可出现前臂部的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治肺脏发生的病证。
如咳逆上气,喘促口渴,心烦胸满,上臂、前臂内侧前缘疼痛,或厥冷,或掌中发热等。
若邪气盛而有余,多见肩背疼痛,小便频而量少。
如汗出而恶风寒,是被风邪所伤。
本经气虚不足,也可见肩背痛而恶寒,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改变。
2.手阳明大肠经歌【歌诀】手阳明经大肠脉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①出合谷两骨两筋②中间行循臂入肘行臑外肩髃③前廉柱骨傍会此下入缺盆内经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夹口人中交左右上夹鼻孔尽迎香此经血盛气亦盛是动齿痛颈亦肿是主津液病所生目黄口干鼽衄④动喉痹痛在肩前臑大指次指痛不用【注释】①上廉:取曲肘执笔位,上廉即靠桡骨一侧。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十二经络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经络。
学习十二经络的名称和走向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
下面是一个记忆口诀,帮助您快速记忆十二经络的名称和走向。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每个经络的名称和位置:1.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肺经藏于肺脏之中),经三焦,至手厥阴心包经。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指端,经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至鼻孔处。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孔内,至足阳明胃经合谷。
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阳明胃经合谷,经胸部,至足太阴脾经合谷。
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经合谷,经心中,至手少阴心经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太阴心经少冲,经手太阳小肠经少泽,至手太阳小肠经天池。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经足太阳膀胱经率谷,至足太阳膀胱经承山。
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太阳膀胱经承山,经足少阴肾经涌泉,至足少阴肾经然谷。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手少阴心经然谷,经手厥阴心包经间使,至手厥阴心包经青灵。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厥阴心包经青灵,经手少阳三焦经營门,至手少阳三焦经渊液。
11.足少阳胆经:起眉毛间,经足少阳胆经环跳,至足少阳胆经丘墟。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少阳胆经丘墟,经足厥阴肝经行间,至足厥阴肝经大敦。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记忆口诀来帮助记忆:太阳、阳明、太阴肺,肺经藏于脏中间。
手太阴的位置还得记,经过三焦到手心。
从手心到指末端,手阳明大肠经怎么走?经过合谷再到鼻,千万别记反脚。
鼻孔处起足阳明胃,合谷之后继续记。
胃经连至足太阴,合谷在胸部停。
接着到脾经处,再找足太阴。
经着胸、臂再到脚,走到脚趾再见。
心包经过手少阴,心中穿行心火旺。
记住心经少冲是那儿,手太阳小肠经细数。
经络穿越手臂线,到了手太阳小肠经天池。
最后串联脚上的膀胱,到睛目内眦见起。
脚上的膀胱经过率谷,到脚跟再忆心头。
绕过肾经的地方,到脚心然谷入。
手心抵达间使间,到青灵结束心包舞。
少阳三焦从青灵起,營门燃烧缓慢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歌诀(易)手
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22穴)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90穴)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鹰窗乳中沿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凌穴血海萁门冲门开府舍府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阴白,终于大包。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18穴)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随神门少府少冲寻流注线:起于极泉,终于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38穴)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收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134穴)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
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阙阴四
心俞督俞隔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
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
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
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髎下
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
附分侠脊第二行魄户膏肓于神堂
噎嘻膈关魂门九阳纲壹舍于胃仓
肓门志室骲肓续二使椎下秩边场
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
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
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
通骨至阴小指旁
流注线:起于睛明,终于至阴。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54穴)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
阴谷膝内跗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
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蜜通谷幽门寸半辟
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墟
神藏彧中俞府毕
流注线:起于涌泉,终于俞府。
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共18穴)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天池,终于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46穴)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
和髎耳门听有常
流注线:起于关冲,终于耳门。
足少阳胆经(左右共88穴)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中渎阳关阳陵泉阳光外丘光明宵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地五侠溪第四指端窍阴毕
流注线:起于瞳子髎,终于足窍阴。
足阙阴肝经(共26穴)
一十二穴足阙阴大敦行间太冲侵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五里阴廉阳矢穴章门长对期门深流注线:此经起于大敦,终于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