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传染病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传染病是指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引起他们发生相同或类似疾病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等。
1.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细菌引起,包括结核病、霍乱、鼠疫、炭疽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发热、毒性等。
细菌性传染病多通过空气、食物、容器、昆虫等传播途径。
上报要求:(1)及时发现和诊断疫情,包括对订购菌苗、菌种、化学试剂和培养基等实验室试剂及物品的购置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2)及时报告病例和疫情信息,包括每季度报告传染病、食物中毒病例,以及每月报告其它疫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3)对商业集体食品加工、批发批零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上报。
2.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病毒引起,包括流感、肺炎、乙肝、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易感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
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垃圾污水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要加大病毒性传染病集中发病的监测和预报力度,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做到有效防范和控制;(2)每出现一起病例,应立即报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3)公众对可能传染病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提供完整病史,及时上报。
3.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寄生虫引起,包括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寄生虫的卵或幼虫引起人体感染。
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品、水源、土壤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发现寄生虫感染病例,应进行适当的检疫和治疗,并及时上报;(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3)对从疫情流行区返回的人员,进行密切监测、隔离,并进行适当检疫措施。
4.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包括念珠菌病、三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真菌感染引起人体的炎症和病变。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寄生虫或真菌。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的详细介绍:一、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造成多种传染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1:肺炎球菌感染:由肺炎球菌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导致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2:结核菌感染:由结核菌引起,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引起结核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侵袭其他部位。
3:沙门菌感染:由沙门菌引起,通过食物污染传播,导致肠道疾病,如腹泻、肠炎等。
二、性传染病是一种依赖于宿主细胞生存和复制的微生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2:麻疹:由麻疹引起,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导致高度传染性的发热性疾病,伴有皮疹和全身症状。
3:西尼罗感染:由西尼罗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导致性脑炎和脑膜炎。
三、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是一类寄生于宿主体内的生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1: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导致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贫血。
2:蛔虫感染:由蛔虫引起,通过食物污染传播,导致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3:北美血吸虫感染:由北美血吸虫引起,通过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螺类动物感染,导致肠道和肝脏疾病。
四、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可以感染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内脏器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1:念珠菌感染: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导致皮肤和粘膜的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
2:白色念珠菌感染:由白色念珠菌引起,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和呼吸道疾病。
3:真菌性指甲感染:由多种真菌引起,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导致趾甲或手指甲的感染,使指甲变厚、变色等。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到具体的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没有涉及到法律名词及注释。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徘徊在欧洲上空的死神——鼠疫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或称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烈性传 染病,死亡率极高。鼠类、旱獭等啮齿动物是鼠疫的主要传染源,跳蚤叮咬 感染的动物之后再叮咬人,就会把致病菌传给人。
在英国伦敦流行时曾被称为黑死病,流行时尸横遍野,人心惶惶。加上 大流行可以延续几十甚至上百年,成为人们心目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至今仍在流行的霍乱
霍乱是受到O1或者O139型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大多 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 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
感 染 霍 乱 后,如 果 治疗 不及 时 或 不恰当,短 时 间 内就 会引起 严重 脱 水, 导致死亡。霍乱感染者或者带菌者粪便中会存在大量的霍乱弧菌,弧菌会随 着水系统大量传播扩散,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 的水或食物,又会有大批量的人感染。
对霍乱最早的描述在公元前5世纪,研究认为,霍乱弧菌是来自于非致命 病 菌 在长 期 进 化 中的 变 异 。在1 9 世 纪,霍 乱 从印度 恒 河三角洲 起 始,蔓 延 到 了世界各地。随后的六次大流行使各大洲的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
事 实 上,目前 世界范 围 内,霍 乱 的 流 行 还 是 一 个“正在 进 行 时 ”。目前的 第七次大流行于1961年,始于南亚,1971年波及非洲,1991年扩大到美洲。 至今仍然在印度和许多非洲国家呈地方流行。
霍乱弧菌
2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扫描二维码了解 炭疽杆菌
常常用作生物武器的炭疽杆菌
炭疽,给大家的概念往往很容易与“细菌战”“恐怖袭击”等 联系起来。事实上,炭疽是一种叫做炭疽芽胞杆菌的细菌引起的 人兽 共 患 性传 染 病,主 要发 生在牛马羊 等 草食 动 物 中,人 通常是 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动物制品被感染。
动物传染病的分类

动物传染病的分类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动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空气、水源等途径传播,对动物健康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动物传染病,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一、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炭疽、布鲁氏菌病、猪肉链球菌病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接触、污染物等途径传播,对动物健康和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3.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白色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途径传播,对动物健康和生产造成影响。
4.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犬瘟热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蚊虫、接触、食物等途径传播,对动物健康和生产造成威胁。
二、按传播途径分类1.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动物之间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皮肤病、眼病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
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3.水源传播水源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水源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水源、水生生物等途径传播。
4.食物传播食物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布鲁氏菌病、痢疾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三、按动物种类分类1.家禽类传染病家禽类传染病是指家禽感染的传染病,包括禽流感、新城疫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对家禽养殖业造成极大影响。
2.家畜类传染病家畜类传染病是指家畜感染的传染病,包括口蹄疫、猪瘟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食物等途径传播,对家畜养殖业造成极大影响。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2023年,随着各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传染病的控制和治疗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一、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在生物体内扩散的一类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肺炎、猩红热等。
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禽流感、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念珠菌病、肺曲霉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二、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经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其中,直接接触是指两个人或一个人和一个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如接吻、皮肤接触等。
飞沫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传播范围较小。
经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是指细菌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如注射、输血等。
粪口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传播,如痢疾、霍乱等。
2、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性传播等。
其中,空气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传播范围广。
飞沫传播是指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通过飞沫传播在较近距离内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垂直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毒垂直传播等。
性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真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真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和食品传播等。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大标题: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为了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各国都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上报要求。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和上报要求。
一、传染病的分类病种1. 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是指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结核病、肺炎、脑膜炎、破伤风等。
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是易于发生暴发流行,传播途径一般是呼吸道、消化道或经血液传播。
2.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有流感、肝炎、艾滋病等。
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迅速,易于变异,传播途径包括经飞沫、食物、水源和媒介昆虫传播。
3. 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真菌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经皮肤破损引起。
4. 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是指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有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食物和媒介传播。
二、传染病的上报要求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的疫情,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传染病上报要求。
下面是常见的传染病上报要求:1. 病例报告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医疗机构需要立即将相关信息上报给卫生主管部门。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等。
不同传染病的上报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要求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流行病学调查针对传染病暴发或集体感染事件,卫生主管部门会对疫情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追踪、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填写、实验室检测等。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等,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区域协调在较大范围内的传染病暴发或跨区域流行时,需要进行协调,共同制定和实施防控策略。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需加强沟通,及时分享信息,确保疫情的全面掌握和有效应对。
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分类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传播给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引起宿主机体发生异常反应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病原体分类、传播途径分类、感染动物分类等。
病原体分类根据传染病的病原体分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和螺旋体传染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各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破伤风、霍乱等。
细菌性传染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的使用。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登革热等。
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控制症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要手段。
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白色念珠菌病、肺孢子菌病等。
真菌性传染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寄生虫药物。
螺旋体传染病螺旋体传染病是由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等。
螺旋体传染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
传播途径分类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媒介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给人体,如手部的不洁、被污染的物体等。
常见的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空气中的病原体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如肺结核、麻疹等。
空气传播的传染病通常需要接触到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被病人喷嚏、咳嗽时的飞沫。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如流感、新冠肺炎等。
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如在咳嗽、打喷嚏时。
媒介传播媒介传播是指通过某些中间生物或物体传播病原体,如蚊子传播的疟疾、跳蚤传播的鼠疫等。
媒介传播通常需要特定的媒介才能传播病原体。
食物水源传播食物水源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如霍乱、肠道传染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介绍-细菌性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防 治
(1)常发病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牛、羊可用炭疽疫苗免疫接种。Ⅱ号 炭疽芽孢苗可用于牛、羊;无毒炭疽芽孢苗只用于牛和绵羊;山 羊不宜使用。 (2)发生炭疽时,立即上报疫情,采取隔离、治疗、划区封锁等措 施。尸体严禁剖检,应深埋或焚烧处理,污染的饲料、粪便、垫 草等彻底烧毁,污染的环境严格消毒。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 均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3)发病牛、羊可用抗炭疽血清进行治疗,皮下或静脉注射,必要 时可重复一次;或选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 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特别是病重动物的血液、痈肿溃烂 组织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可造成严重传播,并使污染的环境 成为永久性疫源地。 2、传播途径及方式: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及 蚊虫叮咬和畜产品而间接传播。 3、易感动物: 人和各种动物、野生动物均易感,而草食兽最 易感,且易感性高低依次为牛、羊、鹿、马等草食兽﹥人及 杂食兽﹥肉食兽﹥禽类。 4、流行特点: 散发、地方流行性、季节性(洪水浑浊、蚊虫 皮露、温度)
诊 断
典型病变和重要症状可作为怀疑本病的参考,确诊应 进行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病料采集: ②染色镜检: ③分离培养、鉴定: ④动物接种试验:
(2)免疫学试验
炭疽沉淀试验(Ascoli氏反应)是诊断炭疽简便而快 速的方法,但炭疽杆菌与蜡样芽孢杆菌等近缘菌有 共同抗原,结果判定时须注意。此外,荧光抗体技 术、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也可用于炭疽 病的诊断。
一、巴氏杆菌病※ (Fowl cholera,FC)
(一)猪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in swine) (二)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
(三)牛巴氏杆菌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传染病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2.麻疹 3.风疹
4.水痘
5.流行性腮腺炎
6.手足口病 7.禽流感
8.流行性乙型脑炎9.病毒性肝炎
10.狂犬病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细菌性痢疾 3.百日咳
4.猩红热 5.急性结膜炎 6.脓包疮
学习目标:
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 百日咳的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合作交流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找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 症状?护理和预防?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因
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患儿的鼻咽分 泌物中,经飞沫由空气传播。
(2)症状
病初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有高热,呕吐, 头痛,全身痛。患儿面色灰白,迅速出现血性 皮疹,用手指压迫后红色不退。频繁呕吐,呈 喷射状,患儿颈部强直,神志恍惚,嗜睡,昏 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
C.A 细菌性痢疾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 D急性结膜炎
尤以夜间为频。
bairikeshipin
• (3)护理 • 进食易引起呕吐,良好的护理是减轻病
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呕吐后,用温开 水漱口,少食多餐,注意营养,派专人 守候,还要注意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 (4)预防 • 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者,儿童出生后 应接种百日咳菌苗。
展示提升
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细 菌性传染病。 乙脑病原体是乙型脑炎病毒。流脑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 乙脑和流脑都具有高热现象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数剧增。 乙脑炎流行于夏秋季,流脑流行于冬春季。 乙脑症状:高热1-2日病情剧增,出现惊厥,嗜睡,神志不 清或昏睡。流脑症状:高热、头痛、全身痛。患儿面色灰白 迅速出现血性皮疹,用手指压迫后红色不退。频繁呕吐,呈 喷射状。患儿颈部强直、神志恍惚、嗜睡、昏迷。
达标测试
一、选择
1.某幼儿初起感冒症状,两周后出现典型的阵发性 咳嗽,成串的连续十几声至数十声,尤以夜间为
频,该幼儿可能患了( A )
A.百日咳 B 哮喘 C 肺炎 D 支气管炎
B.2.患儿面色灰白,迅速出现血性皮疹,用手指压 迫后,红色不退,频繁呕吐,呈喷射状,血常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查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该患儿患了( C )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百 日咳的护理和预防。
自学提示
(二)细菌性传染病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找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症状? 护理和预防?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细菌性痢疾 找出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症状?护理和 预防?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3.百日咳 找出百日咳的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3.百日咳 找出百日咳的病因?症状?护理 和预防?并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3.百日咳
(1)病因
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通过咳嗽排出的 飞沫传播自潜伏期至发病后6周均有感染性。
(2)症状
病初为上呼吸道感染与咳嗽相似,两周后
出现典型的阵发性咳嗽,表现为成串的,紧
接不断的咳嗽,连续十几声至数十声。咳嗽
发发作时面红耳赤,两眼鼓出,眼红流泪。
(2)症状
起病急 ,体温在39度以上,大便次数10次以 上,便中带粘液及脓血。恶心、呕吐、腹痛、 便后有沉涨下坠的感觉。
(3)护理
幼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 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 物。病情好转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并注意 加强营养。遵医嘱吃药,还要注意消毒隔 离。 (4)预防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做好水源及饮食卫生 管理,做好灭蝇工作,纠正幼儿允手指的 不良习惯。
喷 射 状
(3)预防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 冬春季尽量不组织幼儿去公共场所。
2.细菌性痢疾
找出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症状? 护理和预防?并在小组之间互相交 流。
2.细菌性痢疾
(1)病因
由痢疾杆菌所引起。 幼儿可因患儿和带菌者 的粪便,以及粪便污染的衣物,用品,通过手, 食物,水,及饮食进入胃肠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