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法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
1.不进位加法的定义与概念。

2.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1.不进位加法的运用与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好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通过谜语或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二、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方法,然后引出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通过示意图和具体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不进位加法。

三、运算方法讲解
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2.给出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跟着做。

四、练习与讨论
1.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几道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2.让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找出错题并进行订正。

五、拓展
1.提出一些更复杂的不进位加法问题,让学生思考。

2.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组能先解出正确答案。

六、课堂总结
1.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复习。

2.强调不进位加法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今天所学的不进位加法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较为简单,学生基本能接受并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考虑在未来的课堂上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应用技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于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进行计算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 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应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总结:本课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进位加法》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整数的加法运算,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概念。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题和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计算,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棒等教学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
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准确应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计算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两位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并解答:58 + 27 = ?,43 + 79 = ?。

引出进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教师介绍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即在十位、个位分别相加,不涉及进位的运算方法。

举例说明:24 + 37 = ?
3. 典型例题演练
让学生依次计算以下算式:
a. 12 + 34
b. 45 + 26
c. 57 + 28
4. 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5. 拓展练习
以生活中具体问题为例,让学生应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一天走了1公里路,第二天走了2公里路,他一共走了多少公里路?
6. 总结
通过学生的回答,对不进位加法进行总结,强调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方法。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为本次《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不进位加法(二),这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02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不进位加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理解和处理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处理不进位加法中的特殊情况。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的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题目。

教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不进位加法。

本课时《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因为对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出本课时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课时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35+47。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不满10,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释原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课题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的第34页至36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计算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23元,小明的爸爸给了他45元,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我会通过数字卡片和计算器,向学生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比如:123 + 45,我会让学生看清楚,哪些数字是需要相加的,哪些数字是需要进位的。

3. 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3 + 45 168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34 + 56b. 78 + 23c. 95 + 47答案:a. 34 + 56 = 90b. 78 + 23 = 101c. 95 + 47 = 14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加法(不进位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熟练运用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不进位加法的特点,如两个数相加,个位数相加不满10,不需要向十位进位。

(2)教师示范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进位加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熟练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课本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课堂练习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4. 课后作业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带了70元钱, 想买这两个玩具, 可以吗?
35+34=? 69
十 个
3 5 + 3 4
竖式计算中,你 是从哪位加起的?
6 9
试一试
45元
?元
34元
4 5 + 3 4 7 9 5 4 + 3 3 8 7
54元 ?元
33元
玩 具 店 如果你现在有
70元,你会选择 买哪两个玩具?
33 43 76
2+11= 1+17= 3+11= 1+13= 12+8= 15+3=
16+1= 13+3= 11+9= 1+14= 2+16= 9+11=
19+0= 3+15= 1+10= 10+3= 2+13= 6+13=
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不进位加
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9 17+2=37
1 7 +2 + 1 7
5+23= 28 73 5 5
50+23= 73 5 0
25+3=28 22 2 5 2 5
2 +2 3 +2 3 +2 3 1 9
+
3
2 2
+
3
2 8
3 7
7 3
2 8
7 3
花名
单价(元/枝)
玫瑰
菊花
百合花 康乃馨 郁金香
5
4
14
1
22
我买一枝菊花和一枝郁 金香,我花了多少钱?
我买一枝郁金香和一枝百 合花,我花了多少钱?
22+4=26(元)
22+14=36(元)
我花了27元,你们猜我可能买了什么花?
46+53= 4 6
99
24+63= 2 +
8 4
87


+ 5 3
9 9 87
6 3
7 99
20+67=
2 0
59+40= 5 9 + 4 0
9 9

6 7
8 7
一、笔算加法要注意:
我是用的口算: 36分为30和6, 30+30=60, 60+6=66。
我是列竖 式进行笔算: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十 个
3 6 + 3 0
6 6
3 5笔+笔算 3 2 =
66 ? 36+30=
列竖式:
十 个
十位: 3+3=6 十位上填6。
3 + 3 6
6 0 6
个位: 6+0=6 个位上填6。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得个位,十位相加得十位。
1.个位和( 个位 )上的数对齐。 十位和( 十位 )上 的数对齐。 2.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 )。
3.从( 个位 )算起。
OK!!
3.从( 个位 )算起。
OK!!
做一做
32+6= 3 2 +( ) ( ) 24+3= ( +( ( ) ) ) 5+43= ( +( ( ) ) )
2
3
4
7
6 + 6 6 2 8
+ 2
5 8
+ 4
2 9
玩 具 店
我带了70元钱, 想买这两个玩具, 可以吗?
30+36=?
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30+36=? 66
35+2=
你能口算吗?
也可以写成竖式, 用笔算。
个位与个位对齐。
笔 算
35+2= 37 ?
列坚式:
十 个
十位: 3+0=3 十位上5=7 个位上填7。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一、笔算加法要注意:
1.个位和( 个位 )上的数对齐。 十位和( 十位 )上 的数对齐。 2.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