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研究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性能分析

器成 为 冬夏 之 间热量 传递 蓄热 型换 热器 。此时 夏季 的冷 却温 度
就 不再 与 当地 年 平均 气温 有 关 .而 是 由冬 夏 的热量 平衡 和冬 季
图 1温 湿度 独立 控 制空调 原理 图
取热 蓄冷 时 的蓄冷 温度 决定 。 只要做 到 冬夏 间的热 量平 衡 , 南 在 方地 区也 可 以通过 这一 方式 得到 合适 温度 的冷 水。
势 一 致 .即 可 以 通 过 新 风 同 时 满 足 排 余 湿 、C 异 味 的 要 求 . O与
水机 组 ( 出水温 度 1 。 新风 处理机 组 ( c) 8 制备 干燥 新风 ) 、去 除显 热 的室 内末端 装置 去 除潜 热 的室 内送风 末端装 置 。 下面 分 别介 绍这几 个核 心部 件 以及在 不 同气候 地区 的推荐 形式 。 由于 除湿 的任 务 由处理 潜热 的 系统承 担 .因而 显热 系统 的
The
Spec a i lRepo  ̄
特 别 报 道
} 口C |风
a 接 焦发冷 水机纠 .
I 划
a . 』I ^ 离心- 冷水机 1 I = .
p
一
赠
。
.
义制冷 : l f
k W
义 定J . 』 J
碑 k : w
1 . 07 10 6 2l , 3 26 6
温度控
制 系统
注 意要 同 时在冬 季 利用 热泵 方式从 地 下埋 管 中提取 热量 .以保
证 系统 ( 土壤 ) 年 的热 平衡 。 全 否则 长期 抽取冷 量就 会使 地下逐 年 变热 . 最终 不能使 用 。 当采 用大 量的 垂直埋 管 时 , 土壤 源换 热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 北京某办公楼(2003年3月开始施工,至10月工程
竣工,建筑面积约2000 m2,共5层,建筑高度18.6m)
•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测试结果表明:
– 该系统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 夏季,溶液系统的综合能效比可达1.5,再生效率 0.85;
• 温度要求降低,可采用天然冷源。
• 即使采用机械制冷,制冷机的理想COP 将有大幅度提高。
• 三菱重工(MHI)微 型离心式高温冷水机 组
• 18ºC高温冷水机组的性能曲线
• 右图示出了利用该微 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制
备高温冷水时的性能 计算值。
• 各类办公楼,写字楼,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 建筑和商业建筑的新风处理系统。
气可通过置换送风的方式从下侧或地面送出,
也可采用个性化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风送入人体 活动区。
• 室内显热排除方法
– 屋顶或垂直表面辐射方式排除显热 1.基本可满足多数类型建筑排除围护结构和室内设备发
热量的要求。 2.由于水温一直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不存在结露的
危险和排凝水的要求。
a.屋顶辐射方式 b. 垂直表面辐射方式
•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 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 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
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 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入
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室内 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
• 室内末端装置的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 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
– 大的循环通风量会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 住者产生不适的吹风感,极容易引起空气噪声,并 且很难有效消除。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系统。
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节省能源并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解释其优势和实施步骤。
设计方法:1.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当的传感器来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准确测量。
2.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来控制空调系统的温度和湿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3.控制策略:根据测量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例如,可以设置温度上下限和湿度上下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
4.反馈机制:将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实时调整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通过反馈机制,可以及时纠正温度和湿度的偏差,提高系统的响应性和稳定性。
5.能源管理:设计能源管理策略来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和室外温度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选择较低功率的运行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势:1.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增加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舒适度。
2.节约能源: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和能源管理策略,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并减少碳排放。
3.提高空调系统效率: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只控制温度,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湿度的变化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实施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系统所需的控制范围和精度。
2.传感器选型: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
3.控制算法设计:根据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和系统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和优化。
浅谈通风空调几项新技术的应用

浅谈通风空调几项新技术的应用近10年来,采暖、通风、空调技术的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如置换通风,一场泵变流量系统,温湿度独立压制空调系统,蓄冰空调,水、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在国内已有很多应用和成功的工程实例。
本文主要就置换通风作一浅叙,并简介一场泵变流量系统和温湿度独立压制空调系统。
1置换通风置换通风是借助空气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方式。
空气以低风(0.25m/s左右)、高送风温度(≥18。
C)的状态送入房间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作用下,将提升污浊空气提升至顶部排掉。
1.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置换通风是借助于密度差所产生产生的压差为动力来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
置换通风的送风分布靠近地板,送风速度一般为0.25m/s 左右,送风动量低,以至于对室内主导流无任何实际的影响,使得送来风气与室内空气的掺混量很小,送风温差一般为2~4℃。
送入的较冷新鲜空气因密度大在重力带往作用下先是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像水一样笼罩到整个房间的底部,在湖地板上某一高度内形成一个洁净的空气湖和,当遇到热源时,它被加热,以自然总之对流的形式慢慢升起。
室内热污染源释放出的热浊气流在浮升浊气力作用下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在热浊气流上升过程中的卷吸作用和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以及排风口的“抽吸”作用下,覆盖在地板上方的新鲜空气也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向上的活塞飘流。
同时污染物也被携带向房间的上部或侧半圆形上部移动,脱离人的停留区,最后将余热和污染物由排风口直接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排风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内工作温度。
置换通风的主导气流是由室内热源所控制。
2.置换通风系统的适用范围(1)室内通风一须建余燃为主,显热负荷q≤120w/m2。
(2)污染物的温度比周围温度高,密度比周围水汽小,浓度不大且稳定;送风温度比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废气低。
(3)地面至平顶的高度大于3m的高大房间。
峰值负荷适中(<40w/m2)的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展览馆、建筑物中庭等。
最新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 调系统(热湿耦合)的比较分析
• 可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 • 从处理空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满足送风温差,一 次回风系统需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这样的话, 这部分加热的量需要用冷量来补偿。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 调系统就避免了送风再热,就节省了能耗。传统的空调系 统中,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比例为50%~70%,潜热负 荷约占总负荷的3比例为0%~50%。原本可以采用高温冷 源来承担,却与除湿共用7℃冷冻水,造成了利用能源品 位上的浪费,这种现象在湿热的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经 过处理的空气,湿度可以满足要求,但会引起温度过低的 情况发生,需要对空气再热处理,进而造成了能耗的进一 步增加。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指在一个 空调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蒸发温度 的冷源,用高温冷冻水取代传统空调 系统中大部分由低温冷冻水承担的热 湿负荷,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制冷效率, 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中,高温冷源作为主 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显热负荷和部分的 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上; 低温冷源作为辅助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 湿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 荷的50%以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 系统有关设备组成
•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4个核心组成部件组 成,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新风处理机组、 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的室 内送风末端装置。
• 除湿系统主要由再生器、储液罐、新风机、 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除湿系统中,主要 采用分散除湿和集中再生的方式,再生浓 缩后的浓溶液被输送到新风机中。储液罐 具有存储溶液的作用和蓄存高能力的能量, 可以缓解再生器对持续热源的需求,可以 降低整个除湿系统的容量。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研究进展

中, 不需要再采用 7 ℃的冷水 同时满足降温 与除 小型化 , 并具有较高的 C P O。
湿的要求 , 而只要采用约 l 6~1c 的冷水 即可满 8I =
珠海 格力 电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在 20 0 9年 研 发
足降温要求 。从压缩式制冷循环理论 角度分析 , 出“ 小压 比” 高效离心压缩机 , 实现“ 全长 叶片” 叶 蒸 发 温 度 的 大 幅 提 升 , 大 降 低 了 循 环 的 压 缩 轮 与低 稠 度 叶 片 扩 压 器 、 微 压 差 ”自动 回 油 装 大 “ 比, 可以显著 提 高 系统 的 C P 因此 , O , 如何 改 进 置 、 板 与 电子 膨 胀 阀 相 结 合 的冷 却 技 术 等 关 键 孔 技术 的研 究 , 出 了采 用 R 3 a 冷 剂 、 义 制冷 推 14 制 名 系统构形式 , 使其在小压缩 比时能获得较高的效 率, 是对制 冷主机特别是冷水机组制造商提出的 量 0 k 的大型离心式高温冷水机组。在冷冻 水出 0 W 4 . 0
1 前 言
的热水送人室 内干式末端装置 , 承担室 内显热负 荷 。系统的组成如图 1 所示。
一■ ~ 一 J _ ~ J 一 ■ -
一. =: 一机泵 一 一组 、= 一 1水热 = 热温炉-] 源冷 l . 一 武 端
目 前实现夏季室内温湿度环境控制的空调方 式主要可以分为两 大类 : 分散独立安装的房间空 调器和集 中设 置冷 源、 以水或空气作为媒介输配 冷量的“ 中央空调 ” 系统。无论哪一种方 式 , 都是
60 W 和 l0 k 0k 60 w。机 组 选 用 R 3 a制 冷 剂 , 14 采 在 温 湿 度 独 立 控 制 空 调 系 统 中 , 式 风 机 盘 干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
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1引言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
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
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 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
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
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
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是一种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技术。
它在各种场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家庭到办公场所再到工业生产过程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需要手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而是可以交给智能系统来完成。
这不仅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舒适性,还可以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家庭环境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当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空调或暖气设备,以保持恒定的温度。
同时,当湿度过高或过低时,系统也可以自动调节加湿器或除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这样,人们无需亲自操作,就能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办公场所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夏季,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设备,保持室内的凉爽舒适。
而在冬季,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暖气设备,保持室内的温暖舒适。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湿度自动调节加湿器或除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的生产环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调节温湿度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温度和湿度的不同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建筑所用的空调形式以传统常规的集中空调系统为主,但是常规中央空调造成的能耗浪费和种种相对不合理的缺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出现是解决常规空调系统缺点的新型空调形式之一。
本文探讨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我国集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已占建筑总能耗40% ~60%,而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5%,所以降低集中空调系统能耗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建筑所用的空调形式以传统常规的集中空调系统为主,但是常规中央空调造成的能耗浪费和种种相对不合理的缺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出现是解决常规空调系统缺点的新型空调形式之一。
一、温湿度独立控制(THIC)空调系统的理念
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就是向室内送入经过处理的新风,承担室内湿负荷,根据气候差异,一般夏季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冬季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有的地区新风全年需要降温除湿。
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新风不仅承担排除室内二氧化碳和VOC 等卫生方面的要求,还要起到调节室内湿环境的作用;采用另外独立的系统夏季产生17~20℃冷水、冬季产生32~40℃的热水送入室内干式末端装置,承担室内显热负荷。
采用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控制和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系统中温湿度联合处理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空气品质的降低;由新风来调节湿度,显热末端调节温度,可满足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过低的现象。
二、温湿度独立控制(THIC)空调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THIC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除湿系统只负责处理新风,使其承担建筑的全部潜热负荷、控制室内湿度; 而18℃的冷水送入辐射板或干式风机盘管等末端装置,用于去除建筑的显热负荷、控制室内温度,这样实现温度和湿度分别由两套设备分别控制。
图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流程
三、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 4 个核心组成部件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 出水温度18℃) 、新风处理机组( 制备干燥新风) 、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
的室内送风末端装置。
典型的溶液除湿系统由新风机( 除湿器) 、再生器、储液罐、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
溶液除湿系统中,一般采用分散除湿、集中再生的方式,将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分别输送到各个新风机中。
储液罐除了起到存储溶液的作用外,还能实现高能力的能量蓄存功能,从而缓解再生器对于持续热源的需求,也可降低整个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容量。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冷源形式不再采用7℃的冷水同时满足降温与除湿的要求,而是采用18℃左右的冷水即可满足降温要求。
由于蒸发温度的提高,机组COP 也会大大提高。
末端装置常用的有两种方式: 辐射板和干式风机盘管。
由于冷水供水温度可以提高到18℃左右,风机盘管内无冷凝水产生。
在湿度控制系统中,风的处理方式包括四种:冷却除湿、固体除湿、溶液除湿和置换通风。
其中溶液除湿可以使用低品位能源达到较好的热力学效果,从而值得推广; 置换通风目的性很强,能在人员活动区域形成一个“空气湖”,从而达到很高的利用率。
四、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优点
1、节能
从空气处理过程可知,一次回风系统为了满足送风温差,需要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
这部分加热量需要冷量来补偿。
THIC 空调系统则避免了再热,节省了冷量,从而也节约了冷水等媒介的输送损耗。
另一方面,常规空调使用的冷水温度为7℃,THIC空调系统中承担总负荷约85%~90%[4]的高温冷水温度约15~18 ℃,选型资料表明,电压缩冷水机组蒸发器出口的冷水温度每提高1 ℃,冷水机组COP 值增加3%,显见高温冷水机组的能效比较之传统空调的低温冷水机组高。
综合可知THIC 空调系统的能耗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节能效果显著。
2、温湿度参数可实现性强
常规空调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要求,有时为了达到除湿目的而过多地降温造成冷量损失,某些场合要对空气进行再热,进一步造成能源的浪费与损失。
有时仅仅满足了降温要求,而湿度达不到设计参数。
THIC 空调系统通过处理显热的系统降温,保证达到温度参数,并满足其精度要求;通过干燥的新风消除室内余湿,确保湿度参数的可控性。
由于 2 个系统独立处理空气,参数不存在耦合性,因而对于要求恒温恒湿的场合尤其适合使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3、室内空气品质好
常规空调采用降温方法来除湿,冷凝水的存在使得风机盘管的表面形成了滋生各种霉菌的“温床”,因而恶化室内空气品质,引发多种病态建筑综合征(SBS)。
THIC 空调系统的余热消除末端装置以干工况运行,室内不存在冷凝水及湿表面,不可避免的是,该系统的新风机组也存在湿表面,但由于新风机组处理风量
小,而且室外新风有机微生物含量小,对于新风机组换热器湿表面除菌的处理措施也更灵活和可靠。
部分研究表明,采用溶液除湿时喷洒的溶液有消毒空气的附加功能。
介于室内CO2 含量也是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得出“去除余湿与CO2 要求新风量的一致性”的结论,所以只要新风量满足除湿要求,即可保证CO2浓度得到控制。
另外,THIC 系统设置灵活,不要求集中回风,能有效保障特殊时期(如SARS、炭疽信件等)建筑物环境安全性。
同时该系统还能够结合冷凝热回收、低品位热能再利用、冰蓄冷、冷辐射板换热、太阳能利用等多项先进技术手段,缓解能源紧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五、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商场办公楼、酒店、医院等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各类恒温恒湿需求的工业建筑以及空气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
民用建筑空调方案的选择建议列于表1。
表1 中的推荐方案除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外,均为温湿度联合控制系统。
表1民用建筑空调方案的选择参考
在新风处理过程中,采用空气热回收技术是降低新风处理的重要手段。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是在新风和排风之间进行热湿交换的空气—空气换热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 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
夏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 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同时,被空调室排风加湿。
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
使用全热交换器的空调方案新风机组除了负担本身的新风负荷外,还要负担室内部分冷负荷和室内的全部湿负荷。
在室内负荷的分配上,可设计成由新风机组负担围护结构传热的渐变负荷,由风机盘管负担室内人体、照明和日射引起的瞬变负荷,这样便于系统的集中调节。
干式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要求新风系统独立承担全部湿负荷而风机盘管不承担任何湿负荷。
与标准风机盘管的不同在于干式盘管运行工况的改变,即进出水温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还要满足室内对冷量、风量的需求,其换热温差小于标准风机盘管,且不涉及潜热换热,需要通过增加盘管的换热面积来提高供冷量。
风机盘管干工况下运行,新风机组负担的负荷大,新风机组处理的焓差较大,使用了新风全热交换器后,新风焓差减少,因此,可增大表冷器的迎面风速,从而减小表冷器的散热面积。
全热交换器的使用使得冷水进水温度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冷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制冷机组的COP 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冷水机组COP 值随蒸发温度变化( 见图2) 。
图2不同蒸发温度对应的COP 值
综上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为一个新的空调形式,有很明显的节能优势,节能率在10% ~55%。
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技术,虽然国内外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但其空气品质好、舒适度高、节能显著。
所以该系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还需要时间将其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涛,刘晓华,张海强,江亿.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J]. 暖通空调, 2011,(01) .
[2] 张海强,刘晓华,江亿.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性能比较[J]. 暖通空调, 2011,(01) .
[3] 潘云钢. 基于溶液调湿处理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设计能耗的比较分析[J]. 暖通空调, 2011,(05) .
[4] 田旭东,张秀平,杜立卫,宋有强,吴俊峰.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用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研究[J]. 暖通空调, 2011,(01) .
[5] 欧阳琴,江英,谭超毅,易吉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建筑节能, 2011,(05)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